电箱预制过梁结构及其制作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99826发布日期:2018-08-04 15:28阅读:31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辅助设备领域,特别涉及电箱预制过梁结构及其制作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智能化的发展,建筑中机电类管线及设备越来越多,各类建筑中,砌筑墙体均有不同尺寸的机电预留洞口。尤其在住宅类建筑中,每户至少有暗装强电箱、暗装弱电箱各一个。

传统工艺中,土建及机电工序、工艺相对独立,没有有效结合。传统的做法是预留洞及预制过梁施工完成后,需机电人员进行大量剔凿,这样做的缺点在于:1、费工费时,增加成本;2、后剔凿易破坏预制过梁,影响墙体质量,增加安全隐患;3、预制过梁处剔凿深度受内部钢筋限制,往往剔凿不到位,配管深度受阻;4、为满足机电管线接驳,传统预制过梁制作对应的预留洞往往比箱体实际尺寸大的多,封堵不便;5、模具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见效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容易,造价低,施工成本低能很好满足机电管线接驳,工艺简单的电箱预制过梁结构及其制作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电箱预制过梁结构,包括砖砌墙体4、设置在砖砌墙体4上的过梁洞口11和电箱洞口12、过梁1、电箱2、管线3和管线接驳口10;所述过梁1为一长方体并设置在过梁洞口11内,在长方体一组长边上设置有凹槽5,凹槽5的槽口向外;所述电箱2设置在电箱洞口12内、过梁1的下方,电箱2的顶部设有管线接驳口10,管线接驳口10的宽度与凹槽5的宽度相适应;所述管线3由电箱2顶部的管线接驳口10伸出,向上通过凹槽5穿至过梁1的上方。

进一步,所述电箱洞口12宽度为500mm-700mm。

进一步,所述管线接驳口10距离砖砌墙体4外表面50mm-55mm。

进一步,所述凹槽5宽度为50mm-55mm。

进一步,所述过梁1高度为120mm。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所述模具由凵形内模板6、凵形外模板7、水平支撑模板8和模板连接件9组成,所述凵形内模板6与凵形外模板7开口方向相同、凵形内模板6设置在凵形外模板7内;所述水平支撑模板8有两个并通过内侧模板连接件9分别连接在凵形内模板6的端头与凵形外模板7的端头之间;所述水平支撑模板8与凵形内模板6的连接节点处、水平支撑模板8与凵形外模板7的连接节点处均设有起加固作用的外侧模板紧固件13。

进一步,所述凵形内模板6、凵形外模板7和水平支撑模板8为钢制或者木制或者PVC材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凵形内模板6为一体成型结构或者由两个竖板和一个底板通过刚性连接件连接在一起而成。

进一步,所述凵形内模板6宽度为50mm-55mm。

进一步,所述凵形外模板7为一体成型结构或者由两个竖板和一个底板通过刚性连接件连接在一起而成。

进一步,所述凵形外模板7竖部外侧面装配有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箱预制过梁结构及其制作模具,具有制作简单,操作容易,造价低,可以周转使用,成本低等优点。

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箱预制过梁结构及其制作模具,预留洞一次成型。配管时,预制过梁使得机电人员后期免于剔凿施工,成型效果好,省时省力,节约大量人工成本。

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箱预制过梁结构及其制作模具,凵形内模板和凵形外模板的两个竖部与底板之间通过刚性连接件连接在一起,可以根据实际管线接驳口宽度灵活选择凵形内模板。当模具使用完毕后,拆开水平支撑模板就可以直接折叠存放模具,方便运输和管理。

4, 本实用新型经过多次现场施工实践,操作性强,预制过梁处暗配管接驳操作方便。可适用于机电暗埋管线集中的配电箱预留洞口预制过梁的制作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中所特别指出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箱预制过梁结构示意图;

图2是过梁结构示意图;

图3是制作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内侧面展开后的内侧模板连接件示意图。

附图标记:1-过梁、2-电箱、3-管线、4-砖砌墙体、5-凹槽、6-凵形内模板、7-凵形外模板、8-水平支撑模板、9-内侧模板连接件、10-管线接驳口、11-过梁洞口、12-电箱洞口、13-外侧模板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电箱预制过梁结构主要针对电气配电箱2预留洞过梁1的做法予以改进,包括砖砌墙体4、设置在砖砌墙体4上的过梁洞口11和电箱洞口12、过梁1、电箱2、管线3和管线接驳口10;所述过梁1为一长方体并设置在过梁洞口11内,在长方体一组长边上设置有凹槽5,凹槽5的槽口向外;所述电箱2设置在电箱洞口12内、过梁1的下方,电箱2的顶部设有管线接驳口10,管线接驳口10的宽度与凹槽5的宽度相适应;所述管线3由电箱2顶部的管线接驳口10伸出,向上通过凹槽5穿至过梁1的上方。

其中,所述电箱洞口12宽度范围为500mm-700mm;所述电箱管线接驳口10距离砖砌墙体4外表面范围为50mm-55mm;所述凹槽5宽度范围为50mm-55mm;所述过梁1高度为120mm。电箱2预制过梁1:暗配箱深度范围为90mm-120mm,电箱2内开关线缆接驳点距离墙面范围为35mm-45mm,墙体砌筑工序与机电配管工序不便于同时施工,砌筑墙体在达到规定强度之前不得剔凿。预制过梁1的50mm-55mm凹槽5可完美解决以上问题。过梁1为混凝土浇筑而成。

如图3所示,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制备电箱预制过梁1结构的模具,所述模具由凵形内模板6、凵形外模板7、合页和水平支撑模板8组成,所述凵形内模板6与凵形外模板7开口方向相同、凵形内模板6设置在凵形外模板7内;所述水平支撑模板8有两个并通过内侧模板连接件9(可以为合页)分别连接在凵形内模板6的端头与凵形外模板7的端头之间,如图4内侧面展开后的内侧模板连接件所示;所述水平支撑模板8与凵形内模板6的连接节点处、水平支撑模板8与凵形外模板7的连接节点处均设有起加固作用的外侧模板紧固件13。

其中,所述凵形内模板6、凵形外模板7和水平支撑模板8均为钢板材质;凵形内模板6和凵形外模板7均是由两个竖部与底板之间通过合页连接在一起,钢条均选自施工现场的废弃材料。所述凵形内模板6宽度为53mm;所述凵形外模板7竖部外侧面装配有把手,方便工人脱模时使用。

施工前准备步骤如下:

步骤一,平整场地,利用地下室顶板或者其他平整稳定的表面;

步骤二,根据建筑图最终确定电箱2尺寸和电箱洞口12深度,对凵形内模板6、凵形外模板7尺寸进行深化设计;

步骤三,绑扎钢筋,组装电箱预制过梁结构的模具(加装合页将两个竖部与底板连接起来)。将拼装好的模具涂刷脱模剂;

步骤四,模具验收合格后,放入钢筋,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找平,养护,拆模。模板可以整体折叠拆合,如果电箱2尺寸不同,可以制作多个凵形内模板6与凵形外模板7灵活配合使用。

实施例2,制备电箱预制过梁1结构的模具,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凵形内模板6、凵形外模板7为一体成型,凵形内模板6、凵形外模板7和水平支撑模板8均为废弃木板。

根据G322-1(2013年合订本)规定,户内箱体预留洞宽度为500mm-700mm之间,过梁1高度为120mm。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箱预制过梁1结构的模具,优化施工方法,降本增效:可以采用现场废弃的钢条或者木方(和砖块)等砌筑材料,节约成本,循环利用。电箱预制过梁结构的模具可以成排制作,使用效果较好。

本实用新型结合实际操作中机电剔凿难点、土建洞口封堵难点,分析过程中工序工艺,通过改进过梁1做法,将两个难点一并解决。大大提高了工效,并有效节约了成本。模板制作时,凵形内模板6和凵形外模板7可以是一体成型,也可以是由两个竖部与底板之间通过内侧模板连接件9连接在一起,活动连接,角度可以调整。模板使用时,水平支撑模板8与凵形内模板6的连接节点处、水平支撑模板8与凵形外模板7的连接节点处均设有起加固作用的外侧模板紧固件13,防止混凝土溢出;不使用的时候,可以直接打开外侧模板紧固件13,折叠堆放,方便运输和管理。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 ”,“第二”或者类似词汇并不表示任何顺序,质量或重要性,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技术特征。结合数量使用的修饰词“大约”包含所述值和内容上下文指定的含义。(例如:它包含有测量特定数量时的误差)

上述实施例并非具体实施方式的穷举,还可有其它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目的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所有由本实用新型简单变化而来的应用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此专利说明书使用实例去展示本实用新型,其中包括最佳模式,并且使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制造和使用此项实用新型。此实用新型可授权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内容和说明书内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其它实施例的内容。这些其它实例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权要求的范围,只要它们含有权利要求相同书面语言所描述的技术特征,或者它们包含有与权利要求无实质差异的类似字面语言所描述的技术特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