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装修固定的调平插杆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5152发布日期:2018-08-31 20:52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装修固定的调平插杆组件。



背景技术:

在房屋装修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地面和墙面进行装修。

例如,若需要铺设地暖,则需要在地面上铺设保温层,然后再将实木地板或大理石瓷砖等铺设在保温层上。但是,现有技术中待装修的地面往往并不平整,容易导致铺设于地面上的保温层、实木地板和瓷砖等发生倾斜,影响美观,降低客户体验。另外,现有技术中待装修的墙面往往也并不平整,在对墙面进行装修的过程中,容易使得安装于墙面上的装饰板发生倾斜,同样影响美观,降低客户体验。

现有技术中,为避免铺设于地面或安装于墙面上的装修层发生倾斜,通常需要经验丰富的装修工人进行实地测量、计算并监督施工。此种方式往往需要大量的经验积累,不利于年轻装修工人独立作业;此外,装修层的平整度也并不能得到较好的保证,还会增加施工成本,延长施工周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铺设于地面或安装于墙面上的装修层的平整度也并不能得到较好的保证,还会增加施工成本,延长施工周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装修固定的调平插杆组件,包括:调平插杆;膨胀块,所述膨胀块可分离的设置在所述调平插杆上。

可选的,所述膨胀块设置在调平插杆的轴向一端。

可选的,所述调平插杆包括沿轴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用于固定连接装修主材,所述第二连接杆用于固定连接待装修部。

可选的,所述膨胀块设置在第二连接杆上。

可选的,所述调平插杆组件还包括第二夹紧块,所述第二夹紧块固定设置于所述调平插杆,且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夹紧块的两侧。

可选的,所述第二夹紧块所在平面垂直于所述调平插杆。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周面上设有外螺纹;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外周面上设有外螺纹。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长度。

可选的,所述调平插杆的另一端的端面上设有插槽或凸起。

可选的,所述膨胀块垂直于轴向方向上的截面呈圆形形状,且所述膨胀块的头部形成尖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所述的用于装修固定的调平插杆组件,包括调平插杆和膨胀块,通过将膨胀块固定设置在调平插杆上。因此,当需要使用膨胀块时,将膨胀块从调平插杆上拆下,并插入至连接套管中,以将连接套管方便的固定至待装修部上。此时,将调平插杆插入至连接套管中,并将装修主材固定安装至待装修部。若待装修部的表面不平整或倾斜时,通过调整装修主材上的装修调平组件,能够改变装修主材和待装修部之间的间隙,从而使得装修主材不会出现与待装修部类似的表面不平整或倾斜的状况。

由于仅需调整调平插杆和连接套管之间的相对位置,即能够保证多个装修主材均位于同一竖直面或同一水平面上。该方法操作较为简单、方便,即使是经验较少的装修工人,也能够较好的完成装修主材的安装。同时,还能够节约装修时间,降低施工成本。

此外,由于膨胀块固定在调平插杆上,从而能够避免装修过程中膨胀块的丢失,而且膨胀块和调平插杆一一对应设置,不会造成膨胀块缺失或多余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装修调平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图3分别是图1所示装修调平组件固定连接待装修部和装修主材时的剖面图;

图4、图5分别是图1所示连接套管在不同形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调平插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调平插杆组件沿A方向上的示意图;

图8是图1所示第一夹紧块的剖面图;

图9是图8所示第一夹紧块沿B方向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一种装修调平组件100,包括连接套管10、调平插杆20和固定件30。其中,所述连接套管10用于固定设置在待装修部(例如毛坯地板、毛坯墙面等)内;所述调平插杆20的一端固定插设在连接套管10内,且能够根据需要,调节所述调平插杆20和连接套管10之间的相对位置;所述固定件30固定设置在调平插杆20的另一端,用于固定装修主材(例如铺设于地面的保温层、安装于墙面的装饰板等)。

参照图2、图3,当需要将装修主材200安装至待装修部300上时,先将所述连接套管10安装至待装修部300内,此时,待装修部300将所述连接套管10固定。接着,将装修主材200安装至调平插杆20,并利用固定件30将装修主材200与调平插杆20固定。最后,使调平插杆20的一端插入至连接套管10中,通过调平插杆20与连接套管10的固定连接,从而能够将所述装修主材200固定至待装修部300上。

需要说明的是,图2、图3仅示出了一个装修调平组件100用以固定连接装修主材200和待装修部300,目的在于说明装修调平组件100的具体工作原理。但是,在实际装修施工过程中,一个装修主材200往往配设有多个装修调平组件100,多个装修调平组件100均匀分布,以将所述装修主材200较好固定至待装修部300。

当待装修部300的表面不平整或倾斜时,若将装修主材200直接固定至待装修部300,则会导致多个装修主材200之间出现不平整或倾斜的状况。

本实施例中,通过调整所述调平插杆20在连接套管10的位置,改变调平插杆20和连接套管10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能够改变装修主材200和待装修部300之间的间隙。也就是说,若待装修部300的表面不平整或倾斜,通过调整装修主材200上的多个装修调平组件100,能够使装修主材200和待装修部300之间在各个位置上的间隙不一致,从而使得装修主材200不会出现与待装修部300类似的表面不平整或倾斜的状况。

通过对多个装修主材200上的装修调平组件100进行调节,能够使多个装修主材200均位于同一竖直面或同一水平面上。从而使装修后的墙面或地面具有较好的外观,提升客户满意度。

本实施例调节装修主材使其平整的方法,仅需调整装修调平组件100中所述调平插杆20和连接套管10之间的相对位置,操作较为简单、方便,即使是经验较少的装修工人,也能够较好的完成装修主材200的安装。相较于现有技术,还能够节约装修时间,降低施工成本。

参照图4、图5,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套管10包括连接部11和膨胀部12。所述连接部11用于固定连接调平插杆20,所述膨胀部12适于沿径向方向膨胀以固定连接待装修部。

具体的,所述连接部11具有第一中心孔aa,其内周面上设有内螺纹;所述调平插杆20具有外螺纹(图6所示),调平插杆20插入至第一中心孔aa内,与所述连接部11螺接固定。因此,通过旋转所述调平插杆20,即能够改变所述调平插杆20在连接套管10中的位置,进而能够改变装修主材200和待装修部300之间的间隙。

所述膨胀部12具有沿周向分布的多个膨胀瓣12a,膨胀瓣12a的轴向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11,相邻两个膨胀瓣12a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膨胀部12还具有第二中心孔bb,第二中心孔bb连通所述第一中心孔aa,所述第二中心孔bb由周向分布的多个膨胀瓣12a围绕而成。

本实施中,所述膨胀部12具有沿周向分布的三个膨胀瓣12a。在其他变形例中。也可以仅设置两个膨胀瓣12a;或者,设置四个以上的膨胀瓣12a,均不影响本技术方案的实施。

如图5所示,所述装修调平组件100还包括膨胀块40,膨胀块40垂直于轴向方向x上的截面呈圆形形状,且所述膨胀块40的外径大于第二中心孔bb的孔径。因此,当膨胀块40伸入至第二中心孔bb时,膨胀瓣12a受到膨胀块40施予的径向向外的挤压力,多个膨胀瓣12a径向向外发生变形。即膨胀部12沿径向方向向外膨胀,其径向尺寸增大。

具体的,所述膨胀块40由硬质材料制成,避免膨胀块40受到膨胀瓣12a的径向反作用力时发生变形,从而不能较好的撑开所述膨胀瓣12a。另外,所述膨胀块40的头部形成尖端,以使膨胀块40能够更为容易的伸入至所述第二中心孔bb中。

当需要将所述连接套管10安装至待装修部300时,先在待装修部300上开设孔301(图2、图3所示),并使孔301的直径略大于连接套管10的直径(未膨胀的连接套管),以使连接套管10能够顺利插入至孔301内。然后,将所述膨胀块40沿轴向方向x插入至第二中心孔bb中。此时,多个膨胀瓣12a径向向外发生变形,膨胀部12沿径向向外膨胀,与待装修部的孔301的内周面向接触、挤压并被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膨胀瓣12a的外周面上还可以设置凸块(图中未示出),膨胀部12在膨胀过程中,凸块能够沿径向插入至待装修部300的内部,以使连接套管10能够更好的被固定至待装修部300。

继续参照图4,当连接套管10未膨胀时,从所述膨胀部12连接所述连接部11的一端至膨胀部12的另一端,所述第二中心孔bb的孔径逐渐减小。由于膨胀块40由硬质材料制成,不易发生变形。当膨胀块40沿轴向方向x插入至第二中心孔bb时,所述膨胀块40插入越深,所述膨胀瓣12a变形越大,膨胀部12的径向尺寸也就越大,与待装修部的固定连接更为牢固。

因此,针对不同类型的待装修部,可以调整膨胀块40插入至第二中心孔bb的具体位置,以使膨胀部12具有较为合适的径向尺寸,使得连接套管10与待装修部之间具有较为合适的径向挤压力。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采用能够收缩和膨胀的连接套管10,以使连接套管10能够被固定至待装修部内。其中,所述连接套管10的具体材料不受限制,可以是塑料材料,也可以是金属材料。在其他变形例中,还可以采用其他固定方式,例如,采用螺接或者卡接的形式固定至待装修部内。

此外,还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膨胀形式以固定连接套管10,例如,利用材料本身所具有的特性进行膨胀,当将未膨胀的连接套管10插入至待装修部时,通过诱导物促使位于待装修部内的连接套管10进行膨胀,从而将所述连接套管10固定至待装修部内。均不影响本技术方案的实施。

参照图6,为调平插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调平插杆组件包括调平插杆20、膨胀块40和第二夹紧块32。其中,所述膨胀块40可分离的设置于调平插杆20。在需要使用膨胀块40时,将膨胀块40从所述调平插杆20上拆下,并插入至连接套管10的第二中心孔bb中。如此设置,能够避免装修过程中膨胀块40的丢失,而且所述膨胀块40、连接套管10和调平插杆20均一一对应设置,不会造成膨胀块40缺失或多余的情况发生。

具体的,所述调平插杆20包括沿轴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杆22、第二连接杆22。所述第一连接杆22的外周面上设有外螺纹,用于配合固定件30,以固定连接装修主材200;所述第二连接杆23的外周面上设有外螺纹,用于连接膨胀套管10,以固定安装至待装修部300。

其中,所述膨胀块40可分离的设置在第二连接杆23的轴向一端。

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杆23连接膨胀套管10,且需要通过旋转第二连接杆23,改变第二连接杆23在连接套管10中的位置,以改变装修主材和待装修部之间的间隙。为使第二连接杆23具有更大的轴向调节距离,所述第二连接杆23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连接杆22的长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变形例中,所述膨胀块40也可以设置在第一连接杆22的轴向一端,或者第一连接杆22、第二连接杆23的其他位置上。另外,所述膨胀块40还可以设置在连接套管10上。当需要使用膨胀块40时,将膨胀块40从所述连接套管10拆下,并插入至连接套管10的第二中心孔bb中。不影响本技术方案的实施。

参照图7,所述调平插杆20的轴向另一端的端面上还设有插槽21,所述插槽21的作用在于旋转调平插杆20,以调整调平插杆20和连接套管10之间的相对位置。具体的,所述插槽21可以与通用的螺丝刀相配合,通过螺丝刀以旋转所述调平插杆20。在其他变形例中,也可以在该端面上设置凸起,凸起的作用同样是为了方便旋转调平插杆20。

参照图1、图6,所述固定件30包括第一夹紧块31和第二夹紧块32,所述第一夹紧块31、第二夹紧块32沿轴向方向相对设置。装修主材适于设置在第一夹紧块31、第二夹紧块32之间,以被夹紧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紧块31螺接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杆22。所述第二夹紧块32呈圆盘状,固定设置在调平插杆20上,所述第一连接杆22、第二连接杆23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夹紧块32的两侧。具体的,所述第二夹紧块32垂直于所述调平插杆20,以使所述第一夹紧块31、第二夹紧块32能够更好的固定装修主材。

由于第一夹紧块31螺接固定第一连接杆22。因此,通过旋转第一夹紧块31,即能够调整第一夹紧块31和第二夹紧块32之间的间距。通过调整第一夹紧块31和第二夹紧块32之间的间距,适于夹紧具有不同厚度的装修主材,从而使装修调平组件100的应用更为广泛。

参照图8、图9,所述第一夹紧块31包括夹紧部31a和螺接部31b。其中,所述夹紧部31a呈圆盘状,与所述第二夹紧块32相对设置,装修主材适于被夹持在所述夹紧部31a和第二夹紧块32之间(图2、图3所示);所述螺接部31b具有内螺纹,适于与调平插杆20螺接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夹紧部31a上还设有通孔cc。装修主材200上通常设有用于使调平插杆20穿过的孔201(图2、图3所示),当此孔201具有较大的直径时,所述通孔cc能够连通此孔201和外界。

当装修主材200被固定安装至待装修部300后,通过通孔cc能够将聚氨酯等材料注入至孔201内,聚氨酯等材料能够流向装修主材200和待装修部300之间,从而能够填充装修主材200、调平插杆20之间的间隙,填充装修主材200、待装修部300之间的间隙,从而使墙体或地板具有更好气密性能,提升保温效果、防水效果。

具体的,所述夹紧部31a上设有四个通孔cc,四个所述通孔cc沿周向均匀分布。其中,所述通孔cc的数量并不是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可以根据夹紧部31a的大小、形状,设置所述通孔cc的具体数量。

参照图8,为使聚氨酯等材料能够顺利的注入至装修主材200和待装修部300之间,沿轴向方向x,所述螺接部31b的径向尺寸逐渐减小,以避免螺接部31b阻挡聚氨酯等材料沿轴向方向x流动。

参照图9,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紧块31的端面上设有插槽31c。所述插槽31c的作用在于旋转第一夹紧块31,以调整第一夹紧块31和第二夹紧块32之间的轴向距离。具体的,所述插槽31c可以与通用的螺丝刀相配合,通过螺丝刀以旋转所述第一夹紧块31。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紧块32固定不动,通过第一夹紧块31沿轴向方向x运动,以调整所述第一夹紧块31、第二夹紧块32的轴向距离。在其他变形例中,还可以使第一夹紧块31固定不动,通过使第二夹紧块32沿轴向运动,以调整所述第一夹紧块31、第二夹紧块32的轴向距离;或者,同时使第一夹紧块31、第二夹紧块32均能沿轴向运动,以调整所述第一夹紧块31、第二夹紧块32的轴向距离。均不影响本技术方案的实施。

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中,将装修主材安装至待装修部的方式如下:

在所述待装修部300上开设孔301,使所述孔301的直径略大于连接套管10的外径,将所述连接套管10插入至孔301中,可选的,使连接套管10的端部不伸出待装修部300的表面。

将所述膨胀块40从所述调平插杆20的一端取下,并插入至连接套管的第一中心孔aa中。利用调平插杆20,将其插入至所述第一中心孔aa,并旋转调平插杆20。旋转过程中,所述调平插杆20沿轴向方向x运动,并推动膨胀块40沿轴向方向运动,直至膨胀块40运动至第二中心孔bb内,并使膨胀瓣12a径向向外膨胀,以将所述连接套管10固定至待装修部300。

反向旋转调平插杆20,使之运动至合适的位置。将装修主材200设置第一夹紧块31、第二夹紧块32之间,通过旋转第一夹紧块31,使第一夹紧块31朝第二夹紧块32运动将所述装修主材200夹紧固定。

观察装修主材200是否与其他装修主材位于同一水平面或同一竖直面上。若发现装修主材200倾斜,则旋转调平插杆20,直至将所述装修主材200调整至水平位置或竖直位置。完成安装。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