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框板抗震剪力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7423发布日期:2018-07-11 01:44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木框板抗震剪力墙板。



背景技术:

轻型木结构是现有房屋结构中最经久耐用的结构之一,使用木结构建筑,建筑垃圾问题将得到很好解决,而且木材释放氧气,固化二氧化碳。生产1吨木材,释放氧气1.62吨,吸收固化二氧化碳1.82吨,我国发展木结构建筑,木材、竹材资源充裕,森林面积、蓄积持续增长。森林面积净增2054.30万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由18.21%提高到20.36%,上升了2.15个百分点,天然林面积、蓄积明显增加。中国现有人工用材林6169万公顷,居世界第一,发展前景很好。有利于我国建筑采用轻型木结构,但是,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和毁灭性,地震发生时,地面振动引起结构的地震反应。为了避免上述灾害的发生,人们必须对结构体系的地震反应进行控制,并消除结构体系的“放大器”作用,保护主体结构及构件在强震或大风中免遭破坏,行业内采用增加混凝土墙体厚度的方式来改善上述状况,但这样不仅增大了混凝土用量,增加施工强度和成本,而且关键是,地震力是与墙体的自重成正比的,重量随着厚度增大后,地震产生的水平剪力也增大了,故墙体的抗水平剪力的效果即水平承载力仍然不理想,传统剪力墙的边缘构件存在配筋偏大的问题,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剪力墙的延性不足,耗能能力较差,其设计、施工均较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木框板抗震剪力墙板,能够在工厂模块化预制生产,简化安装操作、加快装配速度,提高了工业化程度,具有结构稳定性好,受力性能好,质量轻,横向、竖向都能够承担荷载、抗震,地震时吸收地震力少,能够减少建筑结构的地震反应。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木框板抗震剪力墙板,包括木底板(1)、木顶板(2)、木侧板(3)、抗剪固定键(4)、竖向加强筋(5)、横向加强筋(6)、角钢固定架(7)、加气混凝土(8)、支撑龙骨柱(9)和紧固连接铆钉(10);

木框板抗震剪力墙板的上下端部分别为木顶板(2)和木底板(1),在木顶板(2)和木底板(1)之间的两侧端部分别为木侧板(3),木底板(1)、木顶板(2)、木侧板(3)共同围成木框,木底板(1)、木顶板(2)的左右两端均伸到木侧板(3)的外边缘,在木框内部设置有加气混凝土(8),加气混凝土(8)中设置有支撑龙骨柱(9)作为支撑,设置有竖向加强筋(5)、横向加强筋(6)对木框板抗震剪力墙板进行初步连接固定,竖向加强筋(5)与木底板(1)、木顶板(2)通过螺丝扣和螺母连接,横向加强筋(6)穿过抗剪固定键(4)、支撑龙骨柱(9)与木侧板(3)通过螺丝扣和螺母连接;两个抗剪固定键(4)以开口相对的方式左右分布在墙板结构中;在木框板抗震剪力墙板四角处设置的角钢固定架(7),用于提高墙板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木底板(1)、木顶板(2)通过紧固连接铆钉(10)与木侧板(3)连接,并且紧固连接铆钉(10)优先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的角钢固定架(7)优先采用冷轧钢材料冲压制作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抗剪固定键(4)优先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木底板(1)、木顶板(2)、木侧板(3)的宽度优先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的木侧板(3)的上下与角钢固定架(7)、支撑龙骨柱(9)的上下均齐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整体结构稳定性好,受力性能好,质量轻,横向、竖向都能够承担荷载、抗震;能够在工厂模块化预制,简化安装操作、加快装配速度,提高了工业化程度,经济效果好,显著降低建造成本,有效降低墙板重量,有效实现标准产业化,提高了装配效率,减少资源、能源消耗,避免环境污染,并且可以高度集成,大幅减少现场作业,通过系列构造,使其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而且其自身质量轻,地震时吸收地震力少,能够减少建筑结构的地震反应,对建筑结构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其具有整体结构稳定性好、加工简单、安装方便等优点,对建筑结构振动控制领域建设十分有意义,能够满足建筑结构安全防护要求,最大限度的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木框板抗震剪力墙板正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示意图。

图中:1为木底板;2为木顶板;3为木侧板;4为抗剪固定键;5为竖向加强筋;6为横向加强筋;7为角钢固定架;8为加气混凝土;9为支撑龙骨柱;10为紧固连接铆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木框板抗震剪力墙板,包括木底板1、木顶板2、木侧板3、抗剪固定键4、竖向加强筋5、横向加强筋6、角钢固定架7、加气混凝土8、支撑龙骨柱9和紧固连接铆钉10;

木框板抗震剪力墙板的上下端部分别为木顶板2和木底板1,在木顶板2和木底板1之间的两侧端部分别为木侧板3,木底板1、木顶板2、木侧板3共同围成木框,木底板1、木顶板2的左右两端均伸到木侧板3的外边缘,木底板1、木顶板2、木侧板3的宽度优先相等;在木框内部设置有加气混凝土8,加气混凝土8的抗弯强度和抗裂强度优异,同时重量轻,降低了墙板自重,大大提高了墙板结构抗震能力;加气混凝土8中设置有支撑龙骨柱9作为支撑,设置有竖向加强筋5、横向加强筋6对木框板抗震剪力墙板进行初步连接固定,竖向加强筋5与木底板1、木顶板2通过螺丝扣和螺母连接,横向加强筋6穿过抗剪固定键4、支撑龙骨柱9与木侧板3通过螺丝扣和螺母连接;木侧板3的上下与角钢固定架7、支撑龙骨柱9的上下均齐平;两个抗剪固定键4优先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以开口相对的方式左右分布在墙板结构中;在木框板抗震剪力墙板四角处设置的角钢固定架7,用于提高墙板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角钢固定架7优先采用冷轧钢材料冲压制作而成;木底板1、木顶板2通过紧固连接铆钉10与木侧板3连接,并且紧固连接铆钉10优先均匀分布。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