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垂直式智能自行车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38414发布日期:2018-07-27 20:50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停放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层垂直式智能自行车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自行车可以作为环保的交通工具用来代步、出行;越来越多的人将自行车作为健身器材用来骑行锻炼、自行车出游。

随着中国共享单车的兴起与倡导“绿色出行,健康骑乘”口号的想起,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骑车一族,但停车问题也日益严重。无论是在市区、街道还是校园内都可以看到自行车乱停乱放、占用车道人行道与自行车损坏的现象。

而随着共享单车的盛行,在街头,一夜之间,共享单车已经到了“泛滥”的地步,各大城市路边排满各种颜色的共享单车,单车停放杂乱无章,甚至造成了车流拥堵,更是加剧了单车停车难的问题。

目前,公开号为CN20156672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行车停车架,它分为上下两层结构,上层结构包括横截面为凹槽形的上架本体、气弹簧、架台、固定于地面的立柱和上滑架,其中上架本体的一端置入架台内并通过气弹簧与架台连接,在立柱的顶端固定有一个上滑架,架台和上架本体设在上滑架上,并可沿上滑架滑动;在上架本体下方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下层结构,下层结构由下架本体和固定于地面的固定架组成,下架本体的两端固定在固定架上。

这种自行车停车架虽然存取较为方便,但是由于其上层一次只能停放一辆车,且其下层整体占地面积较大,空间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层垂直式智能自行车立体车库,其具有能够有效减少占地面积,提高空间利用率,防止自行车的损坏与保持街道的良好风貌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多层垂直式智能自行车立体车库,包括车库外壳、设于车库外壳内的停车框架,停车框架和停车平台包括地表停车台和地下停车部,地表停车台上开设有车库入门,停车框架内设有

若干个呈椭圆轨迹设置在停车框架内的停车平台,用于停放和承载自行车;

旋转升降机构,用于将停车平台与停车框架连接,并引导停车平台在停车框架内在垂直方向上沿椭圆轨迹依次经过车库入门;

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旋转升降机构带动停车平台在停车框架内活动,并在任意位置停止;

支撑机构,用于在停车平台活动时始终保持停车平台处于水平状态;

控制机构,用于整体调控以完成自动存取和智能管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需要停车时,可以从车库入门将自行车停在停车平台上,控制机构能够启动驱动机构,使旋转升降机构带动停车平台沿圆周轨迹活动,将停满的停车平台置于空位上放置。

如此采用垂直式的管理存放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占地面积,提高空间利用率,防止自行车的损坏与保持街道的良好风貌,还能实现自行车的智能存取和智能管理,便于用户的使用。

进一步设置:旋转升降机构包括呈椭圆形状的平台轨道和若干个平衡架,停车平台通过平衡架滑动连接在平台轨道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停车平台固定在平衡架上,平衡架滑动连接在平台轨道内,且平衡架在停车平台内始终处于平行状态,就能够使停车平台始终处于水平状态,防止停车平台活动时侧翻而倒置自行车的损坏。

进一步设置: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通过伺服电机带动旋转的减速箱和传动齿片,平台轨道内绕设有传动链,传动链与传动齿片啮合,且传动链与平衡架之间通过支撑机构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伺服电机带动减速箱,再由减速箱带动传动齿片旋转,以拉动传动链,使其带着支撑机构和平衡架在平台轨道内活动,以完成停车平台的智能存放管理。

进一步设置:支撑机构包括若干块三角板,三角板一角转动连接在平衡架上,其余两角固定在传动链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角板的两角固定在传动链上,另一角转动连接在平衡架上,当传动链拉动三角板和停车平台活动时,停车平台还能够处于水平状态,以保证自行车的完好存放。

进一步设置:平衡架、平台轨道、传动齿片和传动链均对称设有两组,两个传动齿片之间通过水平设置的轮轴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一个驱动电机和减速器就能够带动两侧的平衡架、平衡轨道和传动齿片旋转,从而拉动停车平台平稳活动。

进一步设置:伺服电机上还设有用于将伺服电机在任意位置停止的刹车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刹车件能够在任意位置抱紧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从而使停车平台停放在指定位置,方便操作人员对自行车的存取。

进一步设置:控制机构包括设于车库入门处的控制面板和光电传感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可以通过控制面板控制自行车的存放和取用,光电传感器可以配合控制机构中的PLC记录自行车所停放的位置,方便用户取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垂直式的管理存放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占地面积,提高空间利用率,防止自行车的损坏与保持街道的良好风貌,还能实现自行车的智能存取和智能管理,便于用户的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用于显示停车框架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用于显示驱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中用于显示支撑机构的示意图。

图中,1、车库外壳;11、停车框架;12、地表停车台;13、地下停车部;14、车库入门;2、停车平台;3、旋转升降机构;31、平台轨道;32、平衡架;4、驱动机构;41、伺服电机;42、减速箱;43、传动齿片;44、传动链;45、轮轴;46、刹车件;5、支撑机构;51、三角板;6、控制机构;61、控制面板;62、光电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实施例1,一种多层垂直式智能自行车立体车库,如图1所示,包括车库外壳1,车库外壳1一部分位于地面以上,形成地表停车台12;另一部分位于地面以下,形成地下停车部13。停车外壳内设有停车框架11,停车框架11整体呈垂直水平面的长方形,其内设有若干个停车平台2,停车平台2呈椭圆形状分布在停车框架11内。

如图1和图2所示,车库外壳1上位于入库车门的位置设有用于整体调控以完成自动存取和智能管理的控制机构6。控制机构6包括设于车库入门14处的控制面板61和光电传感器62,用户可以通过控制面板61控制自行车的存放和取用。

如图3所示,停车框架11内设有用于将停车平台2与停车框架11连接,并引导停车平台2在停车框架11内在垂直方向上沿椭圆轨迹依次经过车库入门14的旋转升降机构3,还设有用于驱动旋转升降机构3带动停车平台2在停车框架11内活动,并使其在任意位置停止的驱动机构4。旋转升降机构3与停车平台2之间设有支撑机构5,用于在停车平台2活动时始终保持停车平台2处于水平状态。

如图3所示,旋转升降机构3包括呈椭圆形状的平台轨道31和若干个平衡架32,停车平台2通过平衡架32滑动连接在平台轨道31内。驱动机构4包括伺服电机41、通过伺服电机41带动旋转的减速箱42和传动齿片43,平台轨道31内绕设有传动链44,传动链44与传动齿片43啮合,且传动链44与平衡架32之间通过支撑机构5连接。伺服电机41上还设有用于将伺服电机41在任意位置停止的刹车件46,刹车件46能够在任意位置抱紧伺服电机41的输出轴。

如图4所示,支撑机构5包括若干块三角板51,三角板51一角转动连接在平衡架32上,其余两角固定在传动链44上。平衡架32、平台轨道31、传动齿片43和传动链44均对称设有两组,两个传动齿片43之间通过水平设置的轮轴45连接。

当用户存放自行车时,伺服电机41启动,通过减速箱42带动传动齿片43和轮轴45旋转,再带动传动链44在平台轨道31滑动,最终三角板51旋转且带动停车平台2沿着椭圆轨迹运动,从而使停车平台2停止在指定位置,便于用户取放自行车。刹车件46还可以作为保护装置,当车库内电源断电的情况下,刹车件46内的刹车片抱紧轮轴45,从而使车库内停车平台2保持静止。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