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合墙竖向与水平构件屋顶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5272发布日期:2018-10-13 02:12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叠合墙竖向与水平构件屋顶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以其标准、高效、保温、节能、环保等突出优点而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推广应用。但装配式建筑中有些预制构件,如预制叠合墙体为层状产品,包括预制外叶板、中间现浇层和预制内叶板,或者包括预制保温外墙板、保温材料板、预制外叶板、中间现浇层和预制内叶板,这种预制叠合墙体的多层结构容易造成内部连接结构强度低、整体性差,预制外叶板、中间现浇层和预制内叶板的结合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另外,各叠合墙体结合处的连接对于建筑的整体性和受力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叠合墙竖向与水平构件屋顶连接节点,以提高叠合墙与叠合楼板连接处的连接强度和可靠性,提高建筑的整体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叠合墙竖向与水平构件屋顶连接节点,所述水平构件垂直于叠合墙设置,所述叠合墙顶部靠近水平构件的一侧预留有第一箍筋,所述第一箍筋所围区域内设有多根纵向水平节点钢筋,所述多根纵向水平节点钢筋外套有第二箍筋,所述水平构件内设有向外伸入到第一箍筋所围区域内的拼缝钢筋,构成连接节点框架;所述连接节点框架区域浇筑有混凝土。

采用这样的结构设计,第二箍筋、纵向水平节点钢筋和混凝土构成一根搁置于叠合墙顶部的暗梁,同时,第一箍筋将暗梁“绑扎”在叠合墙上,而且一端固定于水平构件内的拼缝钢筋的另一端伸入到该暗梁内,这样暗梁可良好地支撑起水平构件的重量,水平构件得以被稳定安装;另外,浇筑后,叠合墙内中间现浇层与连接节点处混凝土连成一体,大幅提升连接节点与墙体间的连接整体性和可靠性。

所述叠合墙的第一箍筋所围区域内纵向水平节点钢筋的数量为4根,所述4根纵向水平节点钢筋呈矩形排布。优选地,所述4根纵向水平节点钢筋分别设置于第二箍筋的拐角处。

所述第二箍筋的数量为多个,沿纵向水平节点钢筋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所述叠合墙上第一箍筋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第一箍筋沿叠合墙的宽度方向均匀分布。

为了增强水平构件与节点连接侧的强度,防止该部分由于受力过大而损坏,所述水平构件内,拼缝钢筋的顶部设有多根附加通长构造钢筋。

所述拼缝钢筋的数量为多个,沿纵向水平节点钢筋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于水平构件内。

所述叠合墙包括依次叠合的外叶墙板、中间现浇层和内叶墙板,所述外叶墙板的顶面高度高于内叶墙板的顶面高度。

为了增强叠合墙的整体性能,所述叠合墙内预埋有跨接外叶墙板、中间现浇层和内叶墙板的第一桁架钢筋。

进一步优选地,每个第一桁架钢筋呈竖直布置,第一桁架钢筋平面与第二箍筋平面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箍筋为L型箍筋或U型箍筋。优选为L型箍筋。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箍筋为口字型箍筋。

进一步地,所述外叶墙板和内叶墙板内分别预埋有叠合墙水平连接钢筋和/或叠合墙竖向连接钢筋,以提高相应墙板的结构强度、受力性能。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桁架钢筋绑扎或焊接于叠合墙竖向连接钢筋上。

所述水平构件为叠合楼板,该叠合楼板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堆叠的楼板预制层和楼板现浇层。

进一步地,所述拼缝钢筋设置于楼板预制层上表面上。

为了进一步增强连接节点的连接强度和可靠性,还包括L型连接钢筋,该L型连接钢筋一端向下伸入第一箍筋所围区域内,L型连接钢筋的另一端沿垂直于叠合墙的方向伸入楼板现浇层内。

所述楼板预制层内预埋有多根横向水平底筋的数量,沿纵向水平节点钢筋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于楼板预制层内。

为了增强叠合楼板的整体性能,所述叠合楼板内预埋有跨接楼板预制层和楼板现浇层的第二桁架钢筋。

进一步优选地,每个第二桁架钢筋呈竖直布置,第二桁架钢筋平面与第二箍筋平面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楼板现浇层内预埋有现浇横向水平连接钢筋,楼板预制层内预埋有横向水平底筋,楼板现浇层和楼板预制层内分别预埋有叠合楼板纵向水平连接钢筋,以提高相应墙板的结构强度、受力性能。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桁架钢筋绑扎或焊接于现浇横向水平连接钢筋和/或横向水平底筋上。

本实用新型的叠合墙竖向与水平构件屋顶连接节点整体性强,通过相关第一箍筋、纵向水平节点钢筋、第二箍筋、拼缝钢筋及混凝土的配合作用,将叠合墙和水平构件很好地连成一整体结构,对水平构件形成可靠支撑,有利于建筑物的整体性和可靠性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叠合墙竖向与水平构件屋顶连接节点的竖向剖面结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另外,以与纸面垂直的方向为“纵向”,以与“纵向”垂直的水平方向为“横向”,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叠合墙竖向与水平构件屋顶连接节点的竖向剖面结果示意图。具体地,叠合墙竖向与水平构件屋顶连接节点,所述水平构件垂直于叠合墙4设置,所述叠合墙 4顶部靠近水平构件的一侧预留有第一箍筋12,所述第一箍筋12所围区域内设有多根纵向水平节点钢筋10,所述多根纵向水平节点钢筋10外套有第二箍筋11,所述水平构件内设有向外伸入到第一箍筋12所围区域内的拼缝钢筋8,构成连接节点框架;所述连接节点框架区域浇筑有混凝土13。

其中,所述第一箍筋为L型箍筋。所述第二箍筋为口字型箍筋。

叠合墙的第一箍筋12所围区域内纵向水平节点钢筋10的数量为4根,所述4根纵向水平节点钢筋10呈矩形排布,分别排布于第二箍筋11的4个拐角处。

所述第二箍筋11的数量为多个,沿纵向水平节点钢筋10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所述叠合墙上第一箍筋12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第一箍筋12沿叠合墙的宽度方向均匀分布。

所述水平构件内,拼缝钢筋8的顶部设有多根附加通长构造钢筋3。拼缝钢筋8的数量为多个,沿纵向水平节点钢筋10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于水平构件内。优选地,拼缝钢筋8位于4根纵向水平节点钢筋10之间。

所述叠合墙4包括依次叠合的外叶墙板17、中间现浇层9和内叶墙板18,所述外叶墙板17的顶面高度高于内叶墙板18的顶面高度。

所述叠合墙4内预埋有跨接外叶墙板17、中间现浇层9和内叶墙板18的第一桁架钢筋7。

第一桁架钢筋7的数量为多个,分为多排,每排第一桁架钢筋7沿叠合墙的宽度方向均匀分布。

所述外叶墙板17和内叶墙板18内均分别预埋有叠合墙水平连接钢筋5和/或叠合墙竖向连接钢筋 6,以提高相应墙板的结构强度、受力性能。第一桁架钢筋7绑扎或焊接于叠合墙竖向连接钢筋6上。

所述水平构件为叠合楼板,该叠合楼板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堆叠的楼板预制层2和楼板现浇层1。

为了进一步增大连接强度,还包括L型连接钢筋15,该L型连接钢筋15一端向下伸入第一箍筋12所围区域内,L型连接钢筋15的另一端沿垂直于叠合墙4的方向伸入楼板现浇层1内。优选地, L型连接钢筋15搁置于纵向水平节点钢筋10上。

所述叠合楼板内预埋有跨接楼板预制层2和楼板现浇层1的第二桁架钢筋19。第二桁架钢筋19 的数量为多个,分为多排,每排第二桁架钢筋19沿纵向水平方向均匀分布。

所述楼板现浇层1内预埋有现浇横向水平连接钢筋20,楼板预制层2内预埋有横向水平底筋14,楼板现浇层1和楼板预制层2内分别预埋有叠合楼板纵向水平连接钢筋16,以提高相应墙板的结构强度、受力性能。

所述第二桁架钢筋19绑扎或焊接于现浇横向水平连接钢筋20和横向水平底筋14上。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内容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