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隔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5419发布日期:2018-08-14 17:25阅读:9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装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室内隔断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人们在买房的时候,为了获得更大的空间,许多客户选择复式结构,复式房屋在概念上是一层,但层高较普通的房屋高,可在局部掏出夹层,安排卧室或书房等内容,用楼梯联系上下。其目的是在有限的空间里增加使用面积,提高房屋的空间利用率,而隔出来的上层需要用到隔断装置,当前市场上的隔断基本采用单一的隔板固定夹在顶层和地板之间,以此扩大空间感,这种隔断方式为固定隔断,还需要增加活动的门来封闭空间,而且这种隔断的墙壁也不能挂物件,不利于空间利用,但我们有时候需要滑动的隔断装置,增加装修的气质。

综上所述,如何使得滑动的隔断装置具有可悬挂物件的功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室内隔断装置,解决了滑动的隔断装置具有可悬挂物件的功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室内隔断装置,其中,包括:上轨道,所述上轨道包括一下端开口的上固定件,所述上固定件固定于屋顶,所述上固定件内套设有上滑轨,所述上固定件的底部设有毛刷;下轨道,所述下轨道包括与所述上固定件形状规格一致的下固定件,所述下固定件与所述上固定件上下对称设置,所述下固定件固定于地面,所述下固定件内套设有下滑轨,所述下固定件的顶端亦设有所述毛刷;两片隔板,所述隔板的一端设有凸头,所述凸头的左右两端设有滑轮,所述两片隔板上下对称设置,其一所述隔板通过所述滑轮滑动设置于所述上滑轨上,另一片所述隔板通过所述滑轮滑动设置于所述下滑轨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于两片所述隔板之间;两个挂钩,所述两个挂钩对称卡设于所述连接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由两个钣金件左右对称焊接而成,单独所述钣金件上下对称,所述钣金件由最初的平整壁经两道折弯形成卡槽,所述卡槽的下方设有拍死边,所述拍死边的中部与所述卡槽的末端焊接形成第一焊缝,所述第一焊缝需经打磨圆角处理,所述拍死边的左端面为对接面,两个所述钣金件通过所述对接面对接并焊接形成第二焊缝,所述第二焊缝须经打磨平整处理,两个所述连接件对接之后形成的所述连接件的中间形成嵌入槽,两片所述隔板的另一端嵌入所述嵌入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挂钩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壁和竖直设置的第二壁,所述第二壁一体连接于所述第一壁的左下方,所述第一壁的右端设有弯头,所述第一壁的左端延伸并向上弯曲形成卡钩,所述卡钩卡设于所述卡槽中,所述第二壁的上方设有与所述钣金件中上下对称的所述拍死边相适配的第一半圆槽和第二半圆槽,所述第二壁的下方左边除料形成挡肩,所述挡肩抵挡在所述钣金件下方的所述平整壁上,所述第一壁的中部和所述第二壁的下端一体连接有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上滑轨的下方设有与所述滑轮相适配的滑槽,所述滑槽的末端设有压台阶。

进一步地,所述毛刷包括由胶垫和细刷热粘而成,所述上固定件上的所述胶垫挤压在所述滑槽底部壁体与所述上固定件底部壁体之间,所述细刷紧贴所述凸头的底面。

进一步地,所述下滑轨经由挡壁经过两道反折弯形成所述滑轮的滑肩,所述挡壁介于所述滑轮与所述凸头之间,所述滑肩与所述下滑轨的底壁之间形成U型腔,所述U型腔中设有缓冲垫。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采用在隔板上增加挂钩,因而可以利用隔板两边的空间来悬挂物件,充分利用了空间;

2.由于采用上轨道和下轨道双重受力,以及上下轨道均采用双滑轮支撑,因而具有更强的支撑能力。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钣金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挂钩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轨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下轨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轨道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滑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上轨道-1、上固定件-11、上滑轨-12、滑槽-121、压台阶-122、毛刷-13、胶垫-131、细刷-132、下轨道-2、下固定件-21、下滑轨-22、挡壁-221、滑肩-222、U型腔-223、缓冲垫-23、隔板-3、凸头-31、滑轮-32、连接件-4、钣金件-41、卡槽-411、拍死边-412、第一焊缝-413、平整壁-414、对接面-415、第二焊缝-42、嵌入槽-43、挂钩-5、第一壁-51、弯头-511、卡钩-512、第二壁-52、第一半圆槽-521、第二半圆槽-522、挡肩-523、加强筋-5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下面参考图1至图8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5和图6所示的一种室内隔断装置,其中,包括:上轨道1,上轨道1包括一下端开口的上固定件11,上固定件11固定于屋顶,上固定件11内套设有上滑轨12,上固定件11的底部设有毛刷13;下轨道2,下轨道2包括与上固定件11形状规格一致的下固定件21,下固定件21与上固定件11上下对称设置,下固定件21固定于地面,下固定件21内套设有下滑轨22,下固定件21的顶端亦设有毛刷13;两片隔板3,隔板3的一端设有凸头31,凸头31的左右两端设有滑轮32,两片隔板3上下对称设置,其一隔板3通过滑轮32滑动设置于上滑轨12上,另一片隔板3通过滑轮32滑动设置于下滑轨22上;连接件4,连接件4设于两片隔板3之间;两个挂钩5,两个挂钩5对称卡设于连接件4上。

优选地,由于采用在隔板3上增加挂钩5,因而可以利用隔板3两边的空间来悬挂物件,充分利用了空间。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连接件4由两个钣金件41左右对称焊接而成,单独钣金件41上下对称,钣金件41由最初的平整壁414经两道折弯形成卡槽411,卡槽411的下方设有拍死边412,拍死边412的中部与卡槽411的末端焊接形成第一焊缝413,第一焊缝413需经打磨圆角处理,拍死边412的左端面为对接面415,两个钣金件41通过对接面415对接并焊接形成第二焊缝42,第二焊缝42须经打磨平整处理,两个连接件4对接之后形成的连接件4的中间形成嵌入槽43,两片隔板3的另一端嵌入嵌入槽43中。

优选地,两片隔板3的另一端嵌入嵌入槽43中后,可以采用过盈配合嵌入,也可以嵌入之后采用螺钉连接,保证隔板3与连接件4连接可靠性。

优选地,第二焊缝42须经打磨平整处理,这样才能保证隔板3的嵌入端面与嵌入槽43的底面完全贴合。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挂钩5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壁51和竖直设置的第二壁52,第二壁52一体连接于第一壁51的左下方,第一壁51的右端设有弯头511,第一壁51的左端延伸并向上弯曲形成卡钩512,卡钩512卡设于卡槽411中,第二壁52的上方设有与钣金件41中上下对称的拍死边412相适配的第一半圆槽521和第二半圆槽522,第二壁52的下方左边除料形成挡肩523,挡肩523抵挡在钣金件41下方的平整壁414上,第一壁51的中部和第二壁52的下端一体连接有加强筋53。

优选地,挂钩5的左边依托钣金件41的结构自然成型,通过卡钩512与卡槽411的卡接,拍死边412与第一半圆槽521和第二半圆槽522的贴合,挡肩523与平整壁414的配合,共同提高了挂钩5的承载能力。

如图5和图7所示,上滑轨12的下方设有与滑轮32相适配的滑槽121,滑槽121的末端设有压台阶122。

优选地,考虑到隔板3可能受到左右方向上的横向撞击,在滑槽121的末端设置为压台阶122,这样就在压台阶122与上固定件11之间预留出间隙,可使得滑槽121所在壁体向着预留间隙弯曲,产生弯曲应力,减小上滑轨12对上固定件11的硬冲击,避免了上固定件11的松动。

如图7所示,毛刷13包括由胶垫131和细刷132热粘而成,上固定件11上的胶垫131挤压在滑槽121底部壁体与上固定件11底部壁体之间,细刷132紧贴凸头31的底面。

优选地,滑轮32在滑槽121滑动时,胶垫131起到了很好的缓冲作用,增强隔断装置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也可以减少滑动过程因振动产生的噪音。

如6和图8所示,下滑轨22经由挡壁221经过两道反折弯形成滑轮32的滑肩222,挡壁221介于滑轮32与凸头31之间,滑肩222与下滑轨22的底壁之间形成U型腔223,U型腔223中设有缓冲垫23。

优选地,缓冲垫23承载着整个隔断装置的重力,应采用硬质橡胶材料,既可以起到缓冲作用,也可以防止下滑轨22的结构变形。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