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频吸声结构及静音建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5306发布日期:2018-10-13 02:13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频吸声结构及静音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教室、会议室、博物馆、展览厅、办公室、营业厅、接待室、拍卖室、候车室、审判厅、图书馆、画廊和医院等场合中需要降噪,现有的降噪效果不好。

目前,市面上的吸音材料主要为多孔性吸音材料,共振吸声结构(如铝穿孔板、木质穿孔板等)。以上吸声结构存在不环保、吸声系数不高、各频带的吸声系数差别较大等问题,使用后导致室内的混响时间虽然降下来了,但是各频带的混响时间相差很大,导致听音效果很差。

现有的吸声结构中各频带的混响时间相差很大,具有吸声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频吸声结构,以解决现有的吸声结构中各频带的混响时间相差很大,具有吸声效果不明显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音建筑结构,包括上述提供的全频吸声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的全频吸声结构,其中,包括壳体、多孔层和装饰层,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空腔,所述装饰层对应于所述空腔封闭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多孔层设置于所述装饰层内,所述多孔层上设置有多个吸音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频吸声结构中所述装饰层对应于所述空腔封闭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多孔层设置于所述装饰层内,所述多孔层上设置有多个吸音孔。通过多孔层和空腔大幅降低室内的全频音量,声波通过装饰层表面的孔隙率吸声效果好,具有吸声效果好和结构简单的优点。

由于设置多孔层,该产品内部的孔隙率高达95%以上。

声波入射到吸音孔时,通过亥姆霍兹共振吸声结构,由一个体积为V的空腔通过直径为d的小孔与外界相连同,将引起孔径空气柱的剧烈振动,并由于克服摩擦阻力而消耗声能。声音入射时,声波顺着孔隙进入材料内部,引起微隙中空气分子振动,振动产生摩擦耗能而吸声。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吸音孔的孔径为5-8mm。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吸音孔均布在所述多孔层上,相邻的所述吸音孔之间的间距为20mm。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多个支撑板,所述多孔层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装饰层之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支撑板呈网格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多个支撑板将空腔分为多个小格子腔体。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厚度的为所述多孔层厚度的5.5-6.5倍。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厚度为55mm,所述多孔层的厚度为9mm。

所述装饰层的材质为吸音层。装饰层为具有孔隙的材质,大多为疏松多孔的材料,如矿渣棉、毯子等。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多个通孔。便于卡接件将所述壳体设置于墙体或吊顶上,墙体上设置有第一卡扣,壳体的背板上设置有第二卡扣,第二卡扣和第一卡扣通过螺钉连接。

第二卡扣穿过通孔,背板上设置有螺钉孔,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上分别设置有螺钉孔,螺钉依次通过第一卡扣、背板和第二卡扣上的螺钉孔。

为了更好的消音,通孔可以设置为锯齿状。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的静音建筑结构,包括第一方面提供的全频吸声结构,因此具有第一方面提供的全频吸声结构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墙体通过减震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减震器为弹簧减震器,用于连接壳体和腔体,连接方式为软连接,无刚性连接,便于吸声。

为了便于更好的吸声,可以将壳体背部的背板设置为波浪形,也可以在空腔内填充有玻璃棉。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频吸声结构中所述装饰层对应于所述空腔封闭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多孔层设置于所述装饰层内,所述多孔层上设置有多个吸音孔。通过多孔层和空腔大幅降低室内的全频音量,声波通过装饰层表面的孔隙率吸声效果好,具有吸声效果好和结构简单的优点。

进一步地,所述吸音孔的孔径为5-8mm。

进一步地,所述吸音孔均布在所述多孔层上,相邻的所述吸音孔之间的间距为20mm。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多个支撑板,所述多孔层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装饰层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全频吸声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全频吸声结构拆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全频吸声结构中壳体和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全频吸声结构中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全频吸声结构中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装饰层; 2-多孔层 3-支撑板;

4-空腔; 5-背板; 6-通孔;

7-壳体; 8-第二卡扣; 9-螺钉孔;

10-吸音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解释说明。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全频吸声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全频吸声结构拆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全频吸声结构中壳体和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全频吸声结构,包括壳体7、多孔层2和装饰层1,所述壳体7上设置有空腔4,所述装饰层1对应于所述空腔4封闭于所述壳体7上,所述多孔层2设置于所述装饰层1内,所述多孔层2上设置有多个吸音孔1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频吸声结构中所述装饰层1对应于所述空腔4封闭于所述壳体7上,所述多孔层2设置于所述装饰层1内,所述多孔层2上设置有多个吸音孔10。通过多孔层2和空腔4大幅降低室内的全频音量,声波通过装饰层1表面的孔隙率吸声效果好,具有吸声效果好和结构简单的优点。

由于设置多孔层2,该产品内部的孔隙率高达95%以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吸音孔10的孔径为5-8mm。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吸音孔10均布在所述多孔层上,相邻的所述吸音孔10之间的间距为20mm。

声波入射到吸音孔10时,通过亥姆霍兹共振吸声结构,由一个体积为V的空腔通过直径为d的小孔与外界相连同,将引起孔径空气柱的剧烈振动,并由于克服摩擦阻力而消耗声能。声音入射时,声波顺着孔隙进入材料内部,引起微隙中空气分子振动,振动产生摩擦耗能而吸声,吸声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c——声速,一般取34000cm/s;S——吸音孔面积;V——空腔容积;T——吸音孔深度;δ——开口末端修正量。以上公式是计算吸声峰值的一个公式,声音穿过吸音孔的过程中,会引起板振动,消耗声能,到达后面吸声层的时候,又被吸掉一部分,使得全频带的吸声效果都很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壳体7内设置有多个支撑板3,所述多孔层2设置于所述支撑板3与所述装饰层1之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支撑板3呈网格状设置于所述壳体7内。多个支撑板3将空腔4分为多个小格子腔体。支撑板3占得面积不大于空腔4面积的2%。

为了增加强度,中间部分设置有交叉的十字形支撑板,增加壳体7的强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壳体7厚度的为所述多孔层2厚度的5.5-6.5倍。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优选的壳体7厚度的为所述多孔层2厚度的6.1倍,所述壳体7的厚度为55mm,所述多孔层2的厚度为9mm。一般壳体7为正方形,长度和宽度均为600mm。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装饰层1与所述多孔层2的间隙不大于1mm。

所述装饰层与所述多孔层的间隙不大于1mm。所述多孔层的材质为聚酯纤维的多孔从本身为高频吸声材料,经过穿孔增加了中低频的吸声量,加上表面的装饰层的组合使用,导致全频带的吸声系数都很好,吸声效果优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装饰层1的材质为吸音层。装饰层1为具有孔隙的材质,大多为疏松多孔的材料,如矿渣棉、毯子等。装饰层1也可以是比利时工艺的吸声布,其成分为90%的羊毛和10%的尼龙。或采用半透声布(声音衰减在3-6dB之间)或透声布(如网格布等),表面不同的装饰层吸声系数会有0.2左右的差别,就是通过更改布面可以改变其吸声系数。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的静音建筑结构,包括第一方面提供的全频吸声结构,因此具有第一方面提供的全频吸声结构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墙体通过减震器设置在所述壳体7上。减震器为弹簧减震器,用于连接壳体7和腔体,连接方式为软连接,无刚性连接,便于吸声。

为了便于更好的吸声,可以将壳体7背部的背板5设置为波浪形,也可以在空腔4内填充有玻璃棉。

实施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全频吸声结构中背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全频吸声结构中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为了便于安装,进一步地,所述壳体7上设置有多个通孔6。便于卡接件将所述壳体7设置于墙体或吊顶上,墙体或吊顶上设置有第一卡扣,壳体7的背板5上设置有第二卡扣8,第二卡扣8和第一卡扣通过螺钉连接。

第二卡扣8穿过通孔6,背板5上设置有螺钉孔9,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8上分别设置有螺钉孔9,螺钉依次通过第一卡扣、背板5和第二卡扣8上的螺钉孔。

为了更好的消音,通孔6可以设置为锯齿状,防止声波对通孔造成冲击,产生震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膈应结构中,装饰层1包裹在壳体7上,装饰层1内侧设置有多孔层2,多空孔2上设置有多个吸音孔10,壳体7的空腔4内设置有支撑板3,壳体7的背部背板5上设置有通孔6,通过连接件和通孔6将壳体7安装在墙体或吊顶上,能够将房间内的500-4000Hz频段声音的混响时间与500Hz声音的比值控制在0.5-1之间。适用于剧院、私人影院、视听室、录音棚、演播室、卡拉OK、琴房、HIFI室、报告厅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频吸声结构中所述装饰层对应于所述空腔封闭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多孔层设置于所述装饰层内,所述多孔层上设置有多个吸音孔。通过多孔层和空腔大幅降低室内的全频音量,声波通过装饰层表面的孔隙率吸声效果好,具有吸声效果好和结构简单的优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上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