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的板厚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55494发布日期:2018-08-24 20:33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拆卸的板厚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浇筑的施工中,对板的厚度及平整度的控制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为了保证工期顺利,并适当降低工程成本,因此对施工工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并且,以往的控制混凝土板厚的方法主要有在柱筋上标注50或者60线来控制;或者在板筋上焊接竖向钢筋,按板厚标高在钢筋上打点拉线,等混凝土浇筑时人工进行尺量来控制板厚度等。以上这些方法一是不能够控制非拉50或者60线区,二是拉线太粗糙,容易受到风向、人为等因素影响,三是焊接板筋时容易浪费资源,不能反复使用。所以,板的施工技术中急需一种简单方便、可靠快捷、成本低的板厚度施工控制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拆卸的板厚控制装置,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根据不同的板厚进行灵活调整控制腿的尺寸,有效的減小误差,对施工板厚控制具有相当强的实用价值、节约成本、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拆卸的板厚控制装置,包括四个三通接头、四根横梁连接件和四根控制腿,每根横梁连接件上焊接有提拉件,提拉件呈T形,三通接头设置有内螺纹,横梁连接件两端和控制腿的上端均设置有外螺纹,控制腿的下端设置有橡胶帽,横梁连接件、控制腿的外螺纹与三通接头的内螺纹螺纹连接,横梁连接件、控制腿、提拉件的直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连接件、控制腿、提拉件均由为直径不小于10mm的三级钢制成。该结构设计既考虑到了板的钢筋情况,也能满足正常的施工需要。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腿的高度与所述横梁连接件的长度一致,误差为5mm~8mm。该结构设计,便于施工时整体构架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提拉件焊接于所述横梁连接件的正中间位置。该结构设计,能够施工和回收时的稳定平衡,使结构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单个三通接头的单向长度为控制装置对应方形的长度的1/4~1/3。该设置方便控制腿、横梁连接件的制作及整体结构尺寸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可拆卸的板厚控制装置,包括四个三通接头、四根横梁连接件和四根控制腿,每根横梁连接件上焊接有提拉件,提拉件呈T形,三通接头设置有内螺纹,横梁连接件两端和控制腿的上端均设置有外螺纹,控制腿的下端设置有橡胶帽,横梁连接件、控制腿的外螺纹与三通接头的内螺纹螺纹连接,横梁连接件、控制腿、提拉件的直径相同。采用上述方案的实用新型,施工人员将四根控制腿与四个三通连接件连接,高度可根据板厚改变,同时将四根横梁连接件与三通互相连接,提拉件焊接在横梁筋上,构成的装置结构稳定,同时在控制腿的腿脚用橡胶帽包住,保证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钢筋不外露,所有钢筋材料都可采用钢筋加工区的废钢筋进行制作,成本低廉、变废为宝,安装及板厚控制均比较方便、快速,同时可以有效控制楼板平整度及层高极差,且能根据不同的板厚进行灵活调整控制腿的尺寸,有效的減小误差,对施工板厚控制具有相当强的实用价值、节约成本、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拆卸的板厚控制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拆卸的板厚控制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三通接头,2-横梁连接件,3-控制腿,4-橡胶帽,5-提拉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以本实用新型的示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以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拆卸板厚控制装置,包括四个三通接头1、四根横梁连接件2和四根控制腿3,每根横梁连接件2上焊接有提拉件5,优选地,提拉件5呈T形,用于抓取、稳定作用。三通接头1设置有内螺纹,横梁连接件2两端和控制腿3的上端均设置有外螺纹,控制腿3的下端设置有橡胶帽4,横梁连接件2、控制腿3的外螺纹与三通接头1的内螺纹螺纹连接,横梁连接件2、控制腿3的直径、提拉件5的直径相同,且均由不小于10mm的三级钢制成。

控制腿3的高度与横梁连接件2的长度一致,误差为5mm~8mm。该结构设计,便于施工时整体构架稳定。

提拉件焊接于横梁连接件的正中间位置。该结构设计,能够施工和回收时的稳定平衡,使结构稳定。

单个三通接头的单向长度为控制装置对应方形的长度的1/4~1/3。该设置方便控制腿、横梁连接件的制作及整体结构尺寸的控制。

施工人员将四根控制腿3与四个三通连接件连接,高度可根据板厚改变,同时将四根横梁连接件2与三通接头1互相连接,提拉件5焊接在横梁连接件2上,构成的装置结构稳定,同时在控制腿3的腿脚用橡胶帽4包住,保证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钢筋不外露。橡胶帽4底到三通顶面的距离为板厚度,三通顶部为板厚控制标高点。

优选施工时施工人员将装置放在相应等高的模板上,间距1m,呈梅花形布置,并保证每块板内至少有4—5个装置,保证施工板厚的均匀、平整。

砼浇筑前,由技术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装置的详细技术交底,对施工工艺及操作要领进行讲解,使每个操作工都了解施工要领,保证施工的稳定实施。

施工时,严禁施工人员踩踏钢筋或将操作工具直接放在装置上,严格控制楼板上人时间,防止因踩踏造成板面不平、局部厚度不足现象。

优选提拉件5焊接在横梁连接件2中间,这样的结构设计,能够平衡装置重心,使结构稳定,方便在收好混凝土面后及时取出装置以回收利用。

本实施例中,施工人员将四根控制腿3与四个三通接头1连接,高度可根据板厚改变,同时将四根横梁连接件2与三通接头1互相连接,提拉件5焊接在横梁连接件2上,构成的装置结构稳定,同时在控制腿3的腿脚用橡胶帽4包住,保证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钢筋不外露,所有钢筋材料都可采用钢筋加工区的废钢筋进行制作,成本低廉、变废为宝,安装及板厚控制均比较方便、快速,同时可以有效控制楼板平整度及层高极差,且能根据不同的板厚进行灵活调整控制腿3的尺寸,有效的減小误差,对施工板厚控制具有相当强的实用价值且将废钢筋利用起来节约成本。

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時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改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