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车站站台板的预制拼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4344发布日期:2018-08-31 20:45阅读:15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铁站台土建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地铁车站站台板的预制拼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的施工技术也已经较为成熟,例如2016年主体完工的长春地铁二号线袁家店站就是我国首例地铁预制拼装式车站,但是由于上海地基土质为富水软黏土,不均匀沉降较大,而预制构件又人为的增加了施工缝,对于结构受力来说极为不利,同时相较于主体结构,站台板预制构件有厚度较薄、悬挑较长、难以在车站内运输拼装等难点,因此,需要设计出一种新的预制拼装结构以克服目前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地铁车站站台板的预制拼装结构,通过站台板预制构件与底板拼装构成一体结构,拼装的整体结构受力良好,站台板预制构件的结构便于运输。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地铁车站站台板的预制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拼装结构由站台板预制构件和底板组成,所述底板上设置矮梁和纵梁,所述站台板预制构件的上部构件的一侧支撑于所述纵梁上,所述矮梁上设置有预埋套筒,所述站台板预制构件具有与所述预埋套筒的筒孔大小、形状相吻合适配的螺栓,所述站台板预制构件的底部与所述矮梁之间通过所述螺栓插装于所述预埋套筒中构成连接,所述螺栓与所述预埋套筒之间通过浇注混凝土构成一体结构。

所述站台板预制构件的底部与所述矮梁之间设置灌浆缝隙。

所述站台板预制构件由站台板面板和底部的隔墙构成,所述隔墙垂直布置在所述站台板面板的底面,且所述隔墙的布置位置与所述矮梁在所述底板上的设置位置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大大降低了如钢筋保护层、钢筋间距、结构尺寸等质量标准的控制难度,同时减少了大量的周转施工材料和人工,缩短施工周期,减少站台板现浇过程中对主体结构产生的污染,有利于成品保护,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预制构件增加了施工缝影响整体结构的受力的问题,站台板预制构件的结构便于运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站台板预制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站台板预制构件与底板的拼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4所示,图中标号1-12分别表示为:站台板预制构件1、底板2、矮梁3、纵梁4、结构柱5、站台板面板6、隔墙7、钢管桁架8、定位孔9、灌浆套筒10、螺栓11、灌浆缝隙12。

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站台板的预制拼装结构,沿结构柱5的两侧顺长方向将站台板预制构件1与底板2拼装组成站台板的一体结构。

结合图1和图2所示,站台板预制构件1由站台板面板6和隔墙7构成,两者可整体预制。如图1所示,隔墙7间隔布置在站台板面板6的底面。如图2所示,在隔墙7的端部预埋有螺栓11,在站台板面板6的端部亦预埋有螺栓11。

如图1、图2及图4所示,在底板2的两侧分别浇注有两个矮梁3、在底板2的中间浇筑有纵梁4。矮梁3的顶端分别设置有定位孔9,在定位孔9中预埋灌浆套筒10,预埋灌浆套筒10用于矮梁3与站台板预制构件1之间的连接。如图1所示,站台板预制构件1的站台板面板6的一侧支撑于底板2的纵梁4上,站台板预制构件1的隔墙7与矮梁3进行连接固定。具体而言,站台板预制构件1的隔墙7底部的螺栓11伸入到灌浆套筒10使隔墙7与矮梁3连接,在插入螺栓时使隔墙7的底面与矮梁3的顶部之间预留灌浆缝隙12,在灌浆套筒10的注浆孔灌入浆料使站台板预制构件1与底板2固定成一体结构。

站台板预制结构1拼接安装完成后,在站台板预制构件1的顶部绑扎钢筋网片、放置预埋件,现浇混凝土保证站台板结构的整体性。

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在现浇的矮梁3与隔墙7的接缝处,以及结构柱5两侧对拼的站台板预制构件1之间的接缝处设置阴阳口,通过在施工缝的位置设置阴阳口,可增加新老混凝土面接触面积,增加粘结力。站台板预制结构1安装完成后节点处采用灌浆套筒10连接并灌入浆料为了保证钢筋强度连接效果。

采用灌浆套筒10对上下部构件进行固定并预留2cm灌浆缝隙12,灌浆套筒10侧面配置了相应的注浆孔以及出浆孔。然后采用角钢把灌浆缝隙12夹实保证封闭,并应用灌浆设备实施对灌浆套筒10侧面注浆孔实施高压注浆作业。在底板2上浇筑矮梁3时,同时将横向散水坡施工好,避免后期在有限空间内进行施作业,减少安全隐患。

如图1所示,站台板预制构件1预制完成后吊运至车站,吊装至指定位置调整好标高与底板2进行拼装。

如图4所示,预制时在站台板预制构件1预埋电缆桥架,用于后期施工,并采用钢管桁架8对站台板预制构件1进行加固,防止吊运过程中出现损坏。

虽然以上实施例已经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构思和实施例做了详细说明,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没有脱离权利要求限定范围的前提条件下,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进和变换,故在此不一一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