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建筑保温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06852发布日期:2018-09-11 20:03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领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建筑保温板。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密度的增加,人们对建筑材料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北方地区,冬季寒冷,集中供暖的热量损失十分大,不仅浪费能源,也使人们无法享受舒适的室内温度,目前建筑行业保温系统性能有不少缺陷,空鼓、开裂,板体与墙体粘接不牢固而掉落,都是潜在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建筑保温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建筑保温板,包括EPS保温板,所述EPS保温板的右侧粘接耐碱玻纤网格布,所述耐碱玻纤网格布的右侧粘接抗裂砂浆层,所述抗裂砂浆层的右侧粘接涂料饰面层,所述EPS保温板左侧粘接隔音层,所述隔音层左侧粘接水泥背衬板,所述水泥背衬板两端分别固定安装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上侧左端固定安装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件下侧中部固定连接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中部对称设置螺孔,相邻保温板所述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通过锚件贯穿螺孔配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EPS保温板厚度为30mm-50mm。

优选的,所述锚件贯穿第二固定块和第一固定块插入墙体内部。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右侧填充硅酮耐候密封胶。

优选的,所述固定件结构为L型,且为铝合金不锈钢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保温效果好,使用寿命长,成本较低,通过设置隔音板,使其具有隔音效果;通过设置抗裂砂浆层与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有效防止空鼓,开裂的现象发生;通过设置螺孔,使锚件配合螺孔固定在墙体内部,同时板体与墙体通过粘接剂粘接,双层固定,使保温板安装更为牢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硅酮耐候密封胶、2水泥背衬板、3隔音层、4EPS保温板、5抗裂砂浆层、6涂料饰面层、7锚件、8第一固定块、9螺孔、10固定件、11耐碱玻璃纤网格布、12第二固定件、13第二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3,一种新型建筑保温板,包括EPS保温板4,所述EPS保温板4厚度为30mm-50mm,保温效果较好,所述EPS保温板4的右侧粘接耐碱玻纤网格布11,所述耐碱玻纤网格布11的右侧粘接抗裂砂浆层5,所述抗裂砂浆层5的右侧粘接涂料饰面层6,所述EPS保温板4左侧粘接隔音层3,所述隔音层3左侧粘接水泥背衬板2,所述水泥背衬板2两端分别固定安装第一固定件10和第二固定件12,所述第一固定件10与第二固定件13结构均为L型,且为铝合金不锈钢材料,安装效果更好,且不易腐蚀,所述第二固定件12上侧左端固定安装第二固定块13,所述第一固定件10下侧中部固定连接第一固定块8,所述第一固定块8右侧填充硅酮耐候密封胶1,填充板体连接处空隙,保证保温效果,所述第一固定块8与第二固定块13中部对称设置螺孔9,相邻保温板所述第一固定块8与第二固定块13通过锚件7贯穿螺孔9配合连接,所述锚件7贯穿第一固定块8和第二固定块13插入墙体内部,使板体与墙体连接更为牢固。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墙体与板体通过粘接剂粘接在一块,同时将墙体对应板体螺孔位置处设置膨胀管,将板体第一固定块8与第二固定块13对齐后,用锚件7贯穿螺孔9旋入墙体膨胀管内,进一步固定板体,使板体更为牢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