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板及铺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5835发布日期:2018-10-23 16:03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修装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板及铺装结构。



背景技术:

在装修装饰技术领域中,基板为墙面或地面的附着面,如何保证基板的铺装质量将直接影响墙面或地面的美观度以及结构强度。

现有技术中,铺装基板通常采用湿铺技术或装配式铺装技术。湿铺技术即采用水泥沙石等粘附所述基板,以实现基板的铺装;湿铺技术工序复杂、耗时较长,需要作业人员具有丰富的铺装经验;装配式铺装技术采用在搭建形成的外围框架中嵌入基板的作业方式,所嵌入的基板顺次拼接,现有的装配式铺装技术铺装快速、工序简单,同时对作业人员的经验要求较低,但存在着如下不足:1、所嵌入的基板稳固性较差,现有的装配式铺装技术仅保证了外围框架的结构稳定性,对于基板无固定措施,基板容易发生翘起等问题;2、装配难度较大、需要较高的装配精度,现有的装配式铺装技术在搭建好的外围框架中嵌入基板,为保证铺装效果,需要基板之间的缝隙、以及位于边缘的基板与外围框架的缝隙较小,这就要求对于不同尺寸的铺装结构需要对基板进行精密的截割或对外围框架进行精密的计算,同时在铺装过程中装配空间较小,不利于基板的嵌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板及铺装结构,保证了基板的稳定铺装,避免了所述基板发生翘起等问题;同时避免了在搭建形成的外围框架中嵌入基板的作业方式,简化了铺装工序,保证了较为充裕的装配空间,对铺装精度要求较低。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基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包括连接面、以及与所述连接面邻接的侧边,所述板体上至少其中一条所述侧边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开口位于其所在的侧边上;与所述安装槽配合的扣件,所述扣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扣件在背向所述连接面的一侧设置有卡接凸起,并且所述卡接凸起位于所述扣件上靠近所述安装槽的开口的一端。

进一步,所述板体的至少两条侧边上开设有所述安装槽;所述基板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扣件,所述扣件一一对应地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

更进一步,每个所述板体的上表面均设置有面层,所述面层与所述连接面粘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铺装结构包括至少两块所述基板,至少两块所述基板相互拼接形成密铺平面。

进一步,所述板体为三角形板体。

进一步,所述板体为等腰三角形板体。

进一步,所述板体包括第一侧边、第二侧边、以及第三侧边,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二侧边、以及所述第三侧边上均开设有所述安装槽,每个所述安装槽内均固定安装有所述扣件。

进一步,任意相邻的两块所述基板上贴合设置的所述侧边上的两个扣件位置对齐。

更进一步,所述铺装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固定件,任意两个位置对齐的扣件与同一个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包括延伸方向相同的底板、以及两条延伸板,每条所述延伸板的一条长边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以及两条所述延伸板形成插槽;每条所述延伸板上与另一条延伸板相对设置的板面上均设置有第一凸起部;所述卡接凸起插入所述插槽,所述卡接凸起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起部相卡合的第二凸起部,其中,插入同一个所述固定件的两个所述卡接凸起相对设置。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基板及铺装结构,通过在所述板体的边沿上开设安装槽,并在所述安装槽内固定安装所述扣件,通过所述扣件实现了基板的固定,保证了基板的稳定铺装,避免了所述基板发生翘起等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避免了在搭建形成的外围框架中嵌入基板的作业方式,无需搭建所述外围框架,简化了铺装工序,铺装过程中,可以进行顺次铺装,保证了较为充裕的装配空间,对铺装精度要求较低。通过设置所述面层,实现了对所述板体以及所述扣件的遮覆,增强了整体结构的稳定度,同时更为美观。通过设置所述固定件,简化了所述基板在铺装过程中的定位操作,便于现场铺装作业。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中优选实施例,将有助于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扣件和固定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铺装结构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板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扣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优选实施例所提供的基板包括:板体1,所述板体1包括连接面、以及与所述连接面邻接的侧边,所述板体1上至少其中一条所述侧边上开设有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的开口位于其所在的侧边上;与所述安装槽11配合的扣件2,所述扣件2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槽11内,所述扣件2在背向所述连接面的一侧设置有卡接凸起21,并且所述卡接凸起21位于所述扣件2上靠近所述安装槽11的开口的一端。

在进行基板的铺装过程中,首先将所述扣件2配合固定在所述安装槽11内,实现所述扣件2与所述板体1的固定连接,然后将所述扣件2与安装面固定连接,从而实现了基板与安装面的固定连接。

本优选实施例采用装配式铺装技术,铺装快速、工序简单、对作业人员的经验要求较低;通过所述扣件2实现了基板的固定,保证了基板的稳定铺装,避免了所述基板发生翘起等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避免了在搭建形成的外围框架中嵌入基板的铺装方式,无需搭建所述外围框架,简化了铺装工序,铺装过程中,顺次铺装固定所述基板即可,保证了较为充裕的装配空间,对铺装精度要求较低。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板体1的至少两条侧边上开设有所述安装槽11;所述基板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扣件2,所述扣件2一一对应地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槽11内。所述板体1的至少两条侧边上开设所述安装槽11,保证了所述板体1可通过至少两个所述扣件2与安装面固定连接,这种结构设置,进一步保证了所述板体1与安装面的稳固连接;同时可以根据不同的现场铺装环境,进行所述安装槽11的开设位置的选择,便于现场的铺装。

本优选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板体1的上表面均设置有面层,所述面层与所述连接面粘接固定。通过设置所述面层,较好的实现了对所述板体1以及所述扣件2的遮覆;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扣件2可与所述面层固定连接,进一步增强了所述扣件2的连接稳固性。

图5是本实用新型铺装结构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铺装结构包括至少两块所述基板,至少两块所述基板相互拼接形成密铺平面。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基板可以选取不同形状的基板相互拼接形成密缝平面,以满足现场的铺装需求。如图5所示,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基板包括一号形板3、二号形板4、三号形板5、以及四号形板6,铺装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S01:铺装固定一个所述一号形板3;

S02:以铺装固定好的所述一号形板3为起点,按照行(列)铺装一行(列)二号形板4;

S03:在铺装的一行(列)二号形板4的末端铺装一个所述一号形板3;

S04:依次铺装一行(列)三号形板5;

S05:依次铺装所述四号形板6;

S06:补铺其余所述三号形板5;

S07:补铺其余所述二号形板4;

S08:铺装剩余两块所述一号形板3。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上述安装步骤可以根据现场的实际施工情况进行调整,同时,对于大空间的铺装结构,可以选择两个或多个铺装起点进行铺装,最后进行合拢。

采用本优选实施例所提供的铺装结构,保证了基板的稳定铺装,避免了所述基板发生翘起等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避免了在搭建形成的外围框架中嵌入基板的作业方式,无需搭建所述外围框架,简化了铺装工序,铺装过程中,可以进行顺次铺装,保证了较为充裕的装配空间,对铺装精度要求较低。

如图5所示,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三号形板5为三角形板体。所述板体1选用三角形板体,可以满足较多的铺装环境,避免了由于环境限制需要对基板进行反复截割,对于其他形状的板体也有更高的配合度,简化了铺装过程。进一步,所述板体1为等腰三角形板体;所述板体1优选为等腰三角形板体,方便了现场作业人员进行铺装,具体地,只需将相邻的两块所述基板的长度相等的边沿对接即可完成基板的铺装。

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三号形板5包括第一侧边、第二侧边、以及第三侧边,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二侧边、以及所述第三侧边上均开设有所述安装槽11,每个所述安装槽11内均固定安装有所述扣件2。通过在板体1的每个边沿上开设所述安装槽11,加强了所述基板的稳固程度,同时可以通过任意边沿实现对所述基板的固定,操作便捷。

本优选实施例中,任意相邻的两块所述基板上贴合设置的所述侧边上的两个扣件2位置对齐。在铺装过程中,需要对每个所述扣件2进行定位,上述结构设置保证了对于任意相邻的两块基板上相贴合的边沿位置处的两个扣件2,只需要确定其中一个扣件2的位置,并将两个扣件2位置对齐即可,简化了定位操作,降低了所述扣件2的定位难度。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扣件和固定件的配合示意图。如图3以及图4所示,所述铺装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固定件7,任意两个位置对齐的扣件2与同一个所述固定件7固定连接。通过设置一个所述固定件7即可保证两个相邻的基板与安装面的固定连接,节省了制造成本,同时便于现场安装。

如图3以及图4所示,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7包括延伸方向相同的底板71、以及两条延伸板,每条所述延伸板的一条长边与所述底板71固定连接,所述底板71、以及两条所述延伸板形成插槽72;每条所述延伸板上与另一条延伸板相对设置的板面上均设置有第一凸起部73;所述卡接凸起21插入所述插槽72,所述卡接凸起2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起部73相卡合的第二凸起部22,其中,插入同一个所述固定件7的两个所述卡接凸起21相对设置。上述结构设置保证了两个所述第二凸起部22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凸起部73相卡合,同时两个所述第二凸起部22所在的两个卡接凸起21之间留有间隙,保证了装配过程中不会发生部件之间的干涉,同时装配后在两个所述卡接凸起21之间填充插条,形成了自锁结构,在两个所述卡接凸起21安装插入所述固定件7后,两个所述扣件2与所述固定件7实现了稳固固定。

如图3以及图4所示,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板体1与所述延伸板上远离所述底板71的长边贴合设置,保证了所述板体1与所述固定件7的稳定贴合,增强了本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稳定度。更进一步,本优选实施例包括四条所述延伸板,分别为位于边沿的第一隔板74、以及第四隔板77,位于中间的第二隔板75、以及第三隔板76,其中,所述第二隔板75、所述第三隔板76、以及所述底板71形成所述插槽72,所述第一隔板74、所述第二隔板75、所述底板71形成第一钉槽78,所述第三隔板76、所述第四隔板77、以及所述底板71形成第二钉槽79;所述铺装结构还包括多个钉接件8,所述固定件7通过所述钉接件8与安装面固定连接,所述钉接件8位于所述第一钉槽78中或第二钉槽79中。通过设置四条所述延伸板,保证了所述基板的每条边沿可与两条所述延伸板搭接,固定效果更加稳定,同时,形成了所述第一钉槽78以及所述第二钉槽79,便于所述固定件7的固定。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基板及铺装结构,通过在所述板体1的边沿上开设安装槽11,并在所述安装槽11内固定安装所述扣件2,通过所述扣件2实现了基板的固定,保证了基板的稳定铺装,避免了所述基板发生翘起等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避免了在搭建形成的外围框架中嵌入基板的作业方式,无需搭建所述外围框架,简化了铺装工序,铺装过程中,可以进行顺次铺装,保证了较为充裕的装配空间,对铺装精度要求较低。通过设置所述面层,实现了对所述板体1以及所述扣件2的遮覆,增强了整体结构的稳定度,同时更为美观。通过设置所述固定件7,简化了所述基板在铺装过程中的定位操作,便于现场铺装作业。本实用新型所有部件在工厂工业化生产,在装修现场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安装,现场无需熟练的技术工人,也无需太多的施工时间,实现了快速施工,而且避免了传统装修作业现场比较脏的情况。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