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转接件及墙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5726发布日期:2018-10-23 16:02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墙体转接件及墙体。



背景技术:

针对一种新型的轻质装配式隔墙,传统的骨架隔墙转接存在需在隔墙内部搭建骨架转接结构、施工复杂等问题。有鉴于此,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装配式隔墙转接功能的隔墙转接件及墙体成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装配式隔墙转接功能的墙体转接件及墙体。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墙体转接件,包括转接件主体,所述转接件主体包括至少一个第一侧面和至少一个第二侧面,在所述第一侧面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外部墙体的第一安装卡件,所述第一安装卡件与所述转接件主体固定连接;

在所述第二侧面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外部墙体的第二安装卡件,所述第二安装卡件与所述转接件主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接件主体为空心型材,所述空心型材的中部具有贯通通孔。

进一步地,在所述贯通通孔内设置有钢管,所述钢管与所述转接件主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卡件包括第一基板;

所述第一基板的背面与所述转接件主体紧固连接,所述第一基板的正面向外延伸有两个第一卡槽。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正面上设置有两块第一挡板;

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正面上设置有两块第一导向板,两块所述第一导向板位于两块所述第一挡板之间;

每块所述第一挡板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一导向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卡槽;

每块所述第一导向板上向所述第一卡槽内延伸有第一凸起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卡件包括第二基板;

所述第二基板的背面与所述转接件主体紧固连接,在所述第二基板的正面上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位于所述正面的中部。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基板的所述正面上设置有两块第二导向板和两块第二挡板;

两块所述第二导向板位于两块所述第二挡板之间;

所述第二卡槽形成在两块所述第二导向板之间;

每块所述第二导向板上向所述第二卡槽内延伸有第二凸起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基板中设置有中空结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墙体,包括至少一面第一墙体、至少一面第二墙体和至少一个如前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墙体转接件;

所述第一墙体通过所述墙体转接件的第一安装卡件与所述墙体转接件紧固连接;

所述第二墙体通过所述墙体转接件的第二安装卡件与所述墙体转接件紧固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墙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卡扣;

所述第一卡扣嵌入所述墙体转接件的第一卡槽,并卡持在所述第一卡槽内;

在所述第二墙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卡扣;

所述第二卡扣嵌入所述墙体转接件的第二卡槽,并卡持在所述第二卡槽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墙体转接件及墙体,通过在转接件主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侧面和至少一个第二侧面,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不在同一平面内,在第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卡件,第一安装卡件与转接件主体固定连接;在第二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卡件,第二安装卡件与转接件主体固定连接;第一安装卡件和第二安装卡件分别紧固到两面不同的外部墙体上,从而实现外部墙体之间的转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墙体转接件及墙体,其结构简单、稳定可靠、安装便捷;同时,支持工厂化生产,现场装配式施工,无需现场二次加工,从而成本低,污染少,经济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墙体转接件的示意图;

图2为转接件主体的示意图;

图3为第一安装件的示意图;

图4为第二安装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墙体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墙体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墙体的示意图;

图8为第一墙体的示意图;

图9为第二墙体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100-墙体转接件; 1-转接件主体; 11-第一侧面;

12-第二侧面; 13-贯通通孔; 14-钢管;

2-第一安装卡件; 21-第一基板; 22-第一卡槽;

23-第一导向板; 24-第一挡板; 25-第一凸起部;

3-第二安装卡件; 31-第二基板; 32-第二卡槽;

33-第二导向板; 34-第二挡板; 35-第二凸起部;

36-中空结构; 4-紧固件;

200-墙体; 210-第一墙体; 211-第一卡扣;

212-第一墙体挡板; 220-第二墙体; 221-第二卡扣;

222-第二墙体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视为对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墙体转接件100,包括转接件主体1,转接件主体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侧面11和至少一个第二侧面12,在第一侧面11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外部墙体(图中未标示)的第一安装卡件2,第一安装卡件2与转接件主体1固定连接。

在第二侧面12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外部墙体(图中未标示)的第二安装卡件3,第二安装卡件3与转接件主体1固定连接。

也即是,墙体转接件100主要由转接件主体1组成。转接件主体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侧面11和至少一个第二侧面12。第一侧面11与第二侧面12不在同一平面内。

在每个第一侧面1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卡件2,在每个第二侧面12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卡件3,由于第一侧面11与第二侧面12不在同一平面内,因此,第一安装卡件2与第二安装卡件不在同一平面内。

安装时,第一安装卡件2与转接件主体1固定连接,通过第一安装卡件2与外部墙体固定连接,从而实现墙体转接件100与外部墙体固定连接。类似地,第二安装卡件3与转接件主体1固定连接,通过第二安装卡件3与外部墙体连接,从而实现转接件主体1与外部墙体固定连接。第一安装卡件2、第二安装卡件3分别连接到两面不同的外部墙体,从而实现了不同外部墙体之间的转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墙体转接件,其结构简单、稳定可靠、安装便捷。同时,墙体转接件支持在工厂工业化生产,现场装配式施工,在装修现场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安装,现场无需熟练的技术工人,也无需太多的施工时间,实现了快速施工,避免了传统装修作业现场比较脏的情况,而且噪音小、污染小,既经济又环保。

较佳地,如图2所示,转接件主体1为空心型材,空心型材的中部具有贯通通孔13。

为了实现墙体转接件减重,转接件主体1设置为空心型材,空心型材的中部设置有贯通通孔13,贯通通孔13用于将空心型材固定在地面,或天花板等工作场合中。

较佳地,如图2所示,在贯通通孔13内设置有钢管14,钢管14与转接件主体1固定连接。

为了使转接件主体1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在贯通通孔13内设置有钢管14,钢管14与转接件主体1固定连接为一体。

较佳地,如图3所示,第一安装卡件2包括第一基板21,第一基板21的背面与转接件主体1紧固连接,第一基板21的正面向外延伸有两个第一卡槽22。

即,第一安装卡件2主要由第一基板21组成,第一基板21的背面与第一侧面11相接,并通过紧固件4紧固在转接件主体1上,实现第一安装卡件2与转接件主体1固定连接。

第一基板21的背面是指第一基板21上与第一侧面11相接的侧面。第一基板21的正面是第一基板21上与背面相对的侧面。

紧固件4是指用于紧固两个物体之间的连接螺钉,螺栓,销等类似物。

在第一基板21的正面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卡槽22,第一卡槽22的开口方向朝向外部墙体。第一卡槽22用于与外部墙体直接连接或与外部墙体上的连接件(图中未标示)连接,实现转接件主体1与外部墙体转接,从而实现墙体转接件100与外部墙体转接。

较佳地,如图3所示,在第一基板21的正面上设置有两块第一挡板24。

在第一基板21的正面上设置有两块第一导向板23,两块第一导向板23位于两块第一挡板24之间。

每块所述第一挡板24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一导向板23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卡槽22。

每块第一导向板23上向第一卡槽22内延伸有第一凸起部25。

也即是,在第一基板21的正面设置有两块第一挡板24,第一挡板24用于止挡外部墙体上的连接件(图中未标示)。在第一基板21的正面还设置有两块第一导向板23,两块第一导向板23位于两块第一挡板24之间。

在每块第一导向板23和与之相邻的第一挡板24之间形成第一卡槽22,在每块第一导向板23上设置有第一凸起部25,第一凸起部25朝向第一卡槽22延伸,用于将外部墙体上的连接件卡持在第一卡槽22内,从而实现外部墙体与第一安装卡件2紧固连接。

较佳地,如图4所示,第二安装卡件3包括第二基板31。

第二基板31的背面与转接件主体1紧固连接,第二基板31的正面设置有第二卡槽32,第二卡槽32位于正面的中部。

第二基板31的背面是指第二基板31上与第二侧面12相接触的侧面。第二基板31的正面是第二基板31上与背面相对的侧面。

第二安装卡件3主要由第二基板31组成,第二基板31的背面与第二侧面12相接,并通过紧固件4紧固在转接件主体1上,实现第二安装卡件3与转接件主体1固定连接。

紧固件4是指用于紧固两个物体之间的连接螺钉,螺栓,销等类似物。

在第二基板31的正面上设置有第二卡槽32,第二卡槽32的开口方向朝向外部墙体。第二卡槽32用于与外部墙体直接连接或与外部墙体上的连接件(图中未标示)连接,实现转接件主体1与外部墙体转接,从而实现墙体转接件100与外部墙体转接。

较佳地,如图4所示,在第二基板31的正面上设置有两块第二导向板33和两块第二挡板34,两块第二导向板33位于两块第二挡板34之间。

第二卡槽32形成在两块第二导向板33之间。

每块第二导向板33上向第二卡槽32内延伸有第二凸起部35。

也即是,在第二基板31的正面上设置有两块第二挡板34,第二挡板34紧固在第二基板31上,用于止挡外部墙体上的连接件(图中未标示)。在第二基板31的正面还设置有两块第二导向板33,第二导向板33紧固在第二基板31上,两块第二导向板33位于两块第二挡板34之间。

在两块第二导向板33之间形成第二卡槽32,在每块第二导向板33上设置有第二凸起部35,第二凸起部35朝向第二卡槽32延伸,用于将外部墙体上的连接件卡持在第二卡槽32内,从而实现外部墙体与第二安装卡件3紧固连接。

较佳地,第二基板31中设置有中空结构36。

为实现第二基板31的减重,在第二基板31中设置有中空结构36。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墙体200,包括至少一面第一墙体210、至少一面第二墙体220和至少一个如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墙体转接件100。

第一墙体210通过墙体转接件100的第一安装卡件2与墙体转接件100紧固连接。

第二墙体220通过墙体转接件100的第二安装卡件3与墙体转接件100紧固连接。

也即是,墙体200主要由第一墙体210、第二墙体220和墙体转接件100组成。

关于墙体转接件100的构造和工作原理,请参照前面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墙体转接件100设置有一个至少一个第一侧面11和至少一个第二侧面12。每个第一侧面11上安装有第一安装卡件2,每个第二侧面12上安装有第二安装卡件3。由于第一侧面11与第二侧面12不在同一平面内,第一安装卡件2和第二安装卡件3分别在转接件主体1的两个不同的侧面上。

第一安装卡件2朝向第一墙体210,并与并与第一墙体210紧固连接,从而实现第一墙体210与墙体转接件100的转接。类似地,第二安装卡件3朝向第二墙体220,并与第二墙体220紧固连接,从而实现第二墙体220与墙体转接件100的转接。

由于第一安装卡件2和第二安装卡件3不在同一平面内,第一墙体210与第二墙体220不属于同一面墙体,从而实现了第一墙体210与第二墙体220之间的转接。

较佳地,如图6所示,墙体200包括一面第一墙体210、两面第二墙体220和一个墙体转接件100。

墙体转接件100设置有一个第一侧面11和两个第二侧面12。第一侧面11上安装有第一安装卡件2,两个第二侧面12相对地设置在转接件主体1的两侧,每个第二侧面12上均安装有第二安装卡件3。由于第一侧面11与第二侧面12不在同一平面内,一个第一安装卡件2和两个第二安装卡件3分别在转接件主体1的三个不同的侧面上。

第一安装卡件2朝向第一墙体210,并与第一墙体210紧固连接,从而实现第一墙体210与墙体转接件100之间的转接。类似地,每个第二安装卡件均面向一个第二墙体220,并与相应的第二墙体220紧固连接,从而实现第二墙体220与墙体转接件100之间、两个第二墙体220之间的转接。

由于第一安装卡件2和第二安装卡件3不在同一平面内,第一墙体210与第二墙体220不属于同一面墙体,从而实现了第一墙体210与第二墙体220之间、两个第二墙体220之间的转接。

较佳地,如图7所示,墙体200包括两面第一墙体210、两面第二墙体220和一个墙体转接件100。

墙体转接件100设置有两个第一侧面11和两个第二侧面12。两个第一侧面11相对地设置在转接件主体1的两侧,每个第一侧面11上均安装有第一安装卡件2。两个第二侧面12相对地设置在转接件主体1的两侧,每个第二侧面12上均安装有第二安装卡件3。由于第一侧面11与第二侧面12不在同一平面内,两个第一安装卡件2和两个第二安装卡件3分别在转接件主体1的四个不同的侧面上。

每个第一安装卡件2均朝向一个第一墙体210,并与相应的第一墙体210紧固连接,从而实现第一墙体210与墙体转接件100之间、两个第一墙体210之间的转接。类似地,每个第二安装卡件3均面向一个第二墙体220,并与相应的第二墙体220紧固连接,从而实现第二墙体220与墙体转接件100、第二墙体220之间的转接。

由于第一安装卡件2和第二安装卡件3不在同一平面内,第一墙体210与第二墙体220不属于同一面墙体,从而实现了第一墙体210与第二墙体220之间、两块第一墙体210之间、两块第二墙体220之间的转接。

较佳地,如图5和图8-9所示,在第一墙体2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卡扣211,第一卡扣211嵌入墙体转接件100的第一卡槽22,并卡持在第一卡槽22内。

在第二墙体22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卡扣221,第二卡扣221嵌入墙体转接件100的第二卡槽32,并卡持在第二卡槽32内。

在第一墙体2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卡扣211。安装时,第一卡扣211嵌在墙体转接件100的第一卡槽22内,并与第一卡槽22卡持连接,使第一墙体210与第一安装卡件2紧固连接,从而实现第一墙体210与墙体转接件100紧固连接。类似地,在第二墙体22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卡扣221。安装时,第二卡扣221嵌在墙体转接件100的第二卡槽32内,并与第一卡槽22卡持连接,使第二墙体220与第二安装卡件3紧固连接,从而实现第二墙体220与墙体转接件100紧固连接。

较佳地,如图8-9所示,在第一墙体210上还设置有第一墙体挡板212,第一墙体挡板212位于第一卡扣211的外侧,第一墙体挡板212与第一安装卡件2的第一挡板24相配合,用于止挡第一安装卡件2与第一墙体210松脱。

在第二墙体220与第二卡扣221上设置有第二墙体挡板222,第二墙体挡板222位于第二卡扣221的外侧,第二墙体挡板222与第二安装卡件3的第二挡板34相配合,用于止挡第二安装卡件3与第二墙体220松脱。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