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码头磨耗层及道路堆场大板预制安装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7091发布日期:2018-08-14 17:37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码头磨耗层及道路堆场大板混凝土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码头磨耗层及道路堆场大板预制安装工艺。



背景技术:

混凝土简称为“砼”: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加或不加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随着建筑技术的创新发展,再加上项目工程施工的内容越来越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正被广泛用于项目工程施工。目前,我国港口行业多为传统的现场施工。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任务繁重,一次浇筑施工完成的面积大。混凝土浇注工作占整个工程的比例常是最大的,也最容易出现工程质量问题。大体积混凝土不仅体积大,并且结构厚实,表面系数较小,内外温度可能较高,进而造成较大的内部应力,导致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不仅影响工程外形美观,还会降低工程质量。因此如何在现场混凝土的浇注施工中,事先采取最有效的措施,克服混凝土产生有害裂缝,就成了在建筑第一线的施工人员,深入分析与研究的重要课题。

针对大面积浇注混凝土地面的质量问题,通常在浇注完成后的第一时间就会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养护的目的在于创造适当的温湿度条件,保证或加速混凝土的正常硬化。不同的养护方法对混凝土性能有不同影响。常用的养护方法有自然养护、蒸汽养护、干湿热养护、蒸压养护、电热养护、红外线养护和太阳能养护等。养护经历的时间称养护周期。为了便于比较,规定测定混凝土性能的试件,必须在标准条件下进行养护。按规范要求,采用的标准养护条件是:温度为20±2℃;湿度不低于95%。但是由于混凝土浇注过程时间比较长,前期浇注的混凝土构件就会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因养护不及时造成塑性裂缝或温度裂缝,影响混凝土构件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解放劳动力,提高混凝土构件质量,而提供一种码头磨耗层及道路堆场大板预制安装工艺,将混凝土构件转为规模化预制,成为现场拼装的工艺。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码头磨耗层及道路堆场大板预制安装工艺,具体步骤为:

a、工厂化大板预制

根据设计尺寸,在工厂提前预制好混凝土底胎,混凝土底胎四周采用定型钢模板,在四角设置螺栓孔,在螺栓孔内预埋螺栓,作为吊点,最终得到预制好的混凝土构件;

b、工厂统一标养

预制好的混凝土构件统一进行养护;

c、安装

安装时底部预留1-2cm的注浆层,在相邻两块混凝土构件间提前固定好倒t型定位钢筋;

倒t型定位钢筋固定时提前测量标高,预留反水纵坡和反水横坡;

然后利用汽车吊将两块混凝土构件吊装到相应位置,倒t型定位钢筋位于两块混凝土构件之间,两块混凝土构件之间采用粘接材料进行粘连;

安装完成后拆除吊点,封堵吊孔;用环氧灌浆料向注浆层内进行注浆处理;

混凝土构件外侧预留外伸筋,与两侧护轮坎一起进行浇筑;或者在主体结构外侧预留外伸筋,进行湿接头浇筑。

工厂化大板预制过程中,大板预制时在传力杆位置预留孔洞,安装完成后进行注浆连接。

工厂化大板预制过程中,预制好的混凝土构件的尺寸为4m×5m×0.2m,单块的重量为10t。

工厂统一标养过程中,采用的养护方法为洒水养护方法、蒸汽养护方法或养生液养护方法中的一种。

安装过程中,所述粘接材料为界面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工厂化预制混凝土构件、集中养护、现场拼装的工艺,具有多项优势;

劳动力少;工厂化预制,减少现场钢筋、模板等人员投入,提高管理效率;

安全系数高;传统作业方式露天作业,施工现场安全隐患较多,工序交叉,不易操作,工厂化预制统一制作,现场统一安装,危险性更低;

生产效率快;由预制厂进行生产,减少材料运输,所需人员比现场人员少,提高操作效率;

施工质量好;工厂化预制,能更好的控制混凝土浇筑质量,养护方式多样化,减小混凝土裂缝造成的质量隐患,同时预制施工有效解决了冬季施工造成的影响;

成本低;由于减少人员投入,节省工程材料,大大降低成本;

绿色发展;降低现场施工引起的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环境污染等,符合绿色化发展道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混凝土底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主体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混凝土底胎;2-螺栓;3-混凝土构件;4-注浆层;5-倒t型定位钢筋;6-粘接材料;

以下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

一种码头磨耗层及道路堆场大板预制安装工艺,具体步骤为:

a、工厂化大板预制

根据设计尺寸,在工厂提前预制好混凝土底胎1,混凝土底胎1四周采用定型钢模板,在四角设置螺栓孔,在螺栓孔内预埋螺栓2,作为吊点,最终得到预制好的混凝土构件3;

b、工厂统一标养

预制好的混凝土构件3统一进行养护;

c、安装

安装时底部预留1-2cm的注浆层4,在相邻两块混凝土构件3间提前固定好倒t型定位钢筋5;

倒t型定位钢筋5固定时提前测量标高,预留反水纵坡和反水横坡;

然后利用汽车吊将两块混凝土构件3吊装到相应位置,倒t型定位钢筋5位于两块混凝土构件3之间,两块混凝土构件5之间采用粘接材料6进行粘连;

安装完成后拆除吊点,封堵吊孔;用环氧灌浆料向注浆层4内进行注浆处理;

混凝土构件3外侧预留外伸筋,与两侧护轮坎一起进行浇筑;或者在主体结构外侧预留外伸筋,进行湿接头浇筑。

工厂化大板预制过程中,大板预制时在传力杆位置预留孔洞,安装完成后进行注浆连接。

工厂化大板预制过程中,预制好的混凝土构件3的尺寸为4m×5m×0.2m,单块的重量为10t。

工厂统一标养过程中,采用的养护方法为洒水养护方法、蒸汽养护方法或养生液养护方法中的一种。

安装过程中,所述粘接材料6为界面胶。

本发明采用工厂化预制混凝土构件3、集中养护、现场拼装的工艺,具有以下多项优势;

劳动力少:

工厂化预制,减少现场钢筋、模板等人员投入,提高管理效率。

安全系数高:

传统作业方式露天作业,施工现场安全隐患较多,工序交叉,不易操作,工厂化预制统一制作,现场统一安装,危险性更低。

生产效率快:

由预制厂进行生产,减少材料运输,所需人员比现场人员少,提高了操作效率。

施工质量好:

工厂化预制,能更好的控制混凝土浇筑质量,养护方式多样化,减小混凝土裂缝造成的质量隐患,同时预制施工有效解决了冬季施工造成的影响。

成本低:

由于减少人员投入,节省工程材料,大大降低成本。

绿色发展:

降低现场施工引起的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环境污染等,符合绿色化发展道路。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