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将集装箱自动固定至集装箱底盘车的闩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17150阅读:627来源:国知局
用于将集装箱自动固定至集装箱底盘车的闩锁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提供有一种用于将集装箱自动固定至集装箱底盘车的闩锁系统。所述闩锁系统包括设置于集装箱底盘车的上表面上的致动装置,设置于上表面下方的连杆机构,以及位于上表面上方的另一表面上的接头。集装箱放置于集装箱底盘车上致动致动装置,使连杆机构移动接头,并将集装箱自动固定至集装箱底盘车。
【专利说明】
用于将集装箱自动固定至集装箱底盘车的闩锁系统[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0002]本申请要求以下申请的权益:Lanigan,Sr.等人的美国专利申请N0.14/184,166, 名称为 “Latching System for Automatic Securement of a Container to a Container Chassis”(案卷编号C0443/40686);Lanigan,Sr.等人的美国专利申请N0.14/184,196,名称 为“Front Pin Latching System for Automatic Securement of a Container to a Container Chassis”(案卷编号C0443/40700);以及Lanigan,Sr ?等人的美国专利申请 No ? 14/184,421,名称为 “Latching System for Automatic Securement of a Container to a Container Chassis”(案卷编号N〇.C0443/40701)。所有的这些申请都提交于2014年2 月19日,所有的这些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申请。[0003]关于联邦资助的研究和开发声明[0004]不适用 [〇〇〇5] 序列表[0006]不适用
【背景技术】
[0007]1.技术领域
[0008]本申请大体涉及闩锁系统。更特别地,本申请涉及用于集装箱底盘车的集装箱闩锁。
[0009]2.【背景技术】
[0010]在传统的用于运输集装箱的集装箱底盘车中,通过在集装箱底盘车的两个前角的每一个处间隔开的两个闩锁和在两个后角的每一个处间隔开的两个闩锁,将集装箱固定到集装箱底盘车上。这些闩锁由司机或其他工作人员手动操作。后闩锁可具有一扭锁,其插入集装箱的角铸件的底部。扭锁可通过一杆操作,使扭锁在解锁位置和R锁位置之间移动。长度为40至53英尺(13.1至16.2米)的传统底盘车,其前闩锁可具有水平延伸至集装箱的角铸件的开口中的锁销。长度为20英尺(6.1米)的传统底盘车,其前闩锁可利用扭锁和手动杆而不是锁销。
[0011]这种传统的闩锁装置当集装箱放置于底盘车上时由底盘车司机或其他工作人员手动操作。相反,传统的闩锁装置在集装箱从底盘车上卸下前手动解锁。司机或其他工作人员可能会不适当或者不完全地锁定或者解锁闩锁装置,这可能导致集装箱不适当地从底盘车上卸下或者在道路运输过程中形成滑移或丢失集装箱的潜在可能。因此,需要一种不需要人为干预的自动闩锁系统。
[0012]在铁路运输产业中,集装箱通常利用转动类型的闩锁固定于平板车的四角。在平板车的两个前角的每一个处间隔开的两个转动类型的闩锁和在两个后角的每一个处间隔开的两个转动类型的闩锁,将集装箱固定到平板车上。类似于集装箱底盘车的扭锁闩锁,平板车的转动类型的闩锁沿集装箱的每个角铸件的下表面进入开口。与扭锁闩锁不同,转动类型的闩锁通过弹簧连续偏置就位。当集装箱放置于平板车上时,闩锁抵抗弹簧推回,直到闩锁移出角铸件的下表面。闩锁设计为使得必须施加与闩锁相反的很大的力才能从平板车上卸下集装箱。需要将重量为约700镑(317.5千克)的集装箱装载到平板车上,且例如约 2000镑(907.2千克)的力用于将集装箱从平板车上卸下。
【发明内容】

[0013]提供有一种用于将集装箱自动固定至集装箱底盘车的闩锁系统。所述闩锁系统包括设置于集装箱底盘车的上表面上的致动装置,设置于上表面下方的连杆机构,以及位于上表面上方的另一表面上的接头。集装箱放置于集装箱底盘车上致动致动装置,使连杆机构移动接头,并将集装箱自动固定至集装箱底盘车。
[0014]进一步,提供有一种用于将集装箱自动固定至集装箱底盘车的闩锁装置。闩锁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闩锁系统,设置于集装箱底盘车的前部或后部处的两个角附近,以及一互锁组件,可操作地连接至第一和第二闩锁系统。第一和第二闩锁系统将集装箱自动固定至集装箱底盘车,且互锁组件配置为提供失效保护操作,以便第一和第二R锁系统维持将集装箱固定至集装箱底盘车。
[0015]最后,提供有一种用于将集装箱自动固定至集装箱底盘车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设置一接头延伸穿过集装箱底盘车的一表面,其中所述接头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设置一致动装置从所述表面延伸,其中所述致动装置与接头联动,将一集装箱角铸件放置于集装箱底盘车的表面的顶部,以便将集装箱放置于集装箱底盘车上致动致动装置,其中角铸件具有用于容纳接头的开口。所述方法还包括使接头响应于致动装置的致动而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便当集装箱放置于集装箱底盘车上时,集装箱自动固定至集装箱底盘车。
[0016]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和优势通过考虑以下的详细描述将变得显而易见。【附图说明】
[0017]图1为包括闩锁装置和前销闩锁装置的集装箱底盘车的后透视图;
[0018]图2为闩锁装置的前透视图;
[0019]图3为闩锁装置的爆炸后透视图;
[0020]图4为闩锁系统处于解锁位置的前透视图;[0021 ]图5为图4的闩锁系统处于闩锁位置的前透视图;[〇〇22]图6为前销闩锁装置的前透视图;
[0023]图7为前销闩锁装置的爆炸后透视图;
[0024]图8为前销闩锁系统处于第一位置的前侧透视图;
[0025]图9为图8的前销闩锁系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前侧透视图;
[0026]图10为图8的前销闩锁系统在第二位置的前侧透视图;
[0027]图11为图10的局部A的放大部分透视侧视图;
[0028]图12为前销闩锁装置的互锁组件处于第一位置的部分侧视图;
[0029]图13为图12的前销闩锁装置的互锁组件处于第二位置的侧透视图;
[0030]图14为闩锁装置的可选实施例的后透视图;[0031 ]图15A为闩锁系统的可选实施例处于解锁位置的前透视图;
[0032]图15B为图15A的闩锁系统的可选实施例处于解锁位置的后透视图;
[0033]图15C为图15A的闩锁系统的可选实施例处于解锁位置的部分后透视图;图16为闩锁系统的可选实施例处于部分闩锁位置的前透视图;
[0034]图17A为闩锁系统的可选实施例处于闩锁位置的前透视图;
[0035]图17B为图17A的闩锁系统的可选实施例处于闩锁位置的后透视图;
[0036]图17C为图17A的闩锁系统的可选实施例处于闩锁位置的后透视图;
[0037]图17D为闩锁系统的可选实施例处于闩锁位置的部分后透视图;
[0038]图18A为闩锁装置的可选实施例处于解锁位置的后透视图;
[0039]图18B为闩锁系统的可选实施例处于解锁位置的后透视图;
[0040]图19A为闩锁装置的第二可选实施例处于闩锁位置的后透视图;[0041 ]图19B为闩锁系统的第二可选实施例处于闩锁位置的后透视图;
[0042]图19C为图19B的闩锁系统的第二可选实施例处于闩锁位置的后透视图;
[0043]图20为闩锁装置的可选实施例的前透视图;
[0044]图21为图20的闩锁装置的可选实施例的爆炸后透视图;
[0045]图22为闩锁系统的可选实施例处于解锁位置的前透视图;
[0046]图23为闩锁系统的可选实施例处于部分解锁位置的前透视图;
[0047]图24和25为闩锁系统的可选实施例处于闩锁位置的前透视图;
[0048]图26为前销闩锁装置的可选实施例的后透视图;
[0049]图27为图26的前销闩锁装置的可选实施例的前透视图;
[0050]图28为图26的前销闩锁装置的可选实施例的爆炸前透视图;[0051 ]图29为前销闩锁系统的可选实施例处于解锁位置的前透视图;[〇〇52]图30和31为前销闩锁系统的可选实施例处于部分解锁位置的前透视图;
[0053]图32为前销闩锁系统的可选实施例处于闩锁位置的前透视图;以及 [〇〇54]图33为前销闩锁装置的可选实施例的互锁组件的可选实施例的前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0055]本申请说明各种与集装箱底盘车一起使用的自闩锁集装箱闩锁系统。如所见,这种系统实现了将空的、装满的或部分装满的集装箱自动闩锁至集装箱底盘车和从集装箱底盘车上解锁。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结构。[〇〇56]参照图1,集装箱底盘车50的特征在于本文所描述的将集装箱52固定至其上的其中两种集装箱闩锁系统。具有接头l〇6a、106b的闩锁装置100设置于底盘车50的后部50a上。 集装箱52的两个后角铸件52a-l、52a-2的每个下表面具有矩形孔53a(图5中所示),用于在解锁位置时容纳接头l〇6a、106b。具有前销160的前销装置150设置于集装箱底盘车50的前部50b上。集装箱52的两个前角铸件52b-l、52b-2的每个前表面具有孔53b(图8中所示),用于容纳前销160。以下对闩锁装置100和前销装置150进行更具体的描述。[〇〇57]图1中的实施例中所示的集装箱底盘车50长度为40至53英尺(13.1至16.2米),例如。长度为20英尺的集装箱底盘车(未示出)可利用闩锁装置100或集装箱底盘车的后部和/ 或前部中的可选的闩锁装置200、250,如下所述。
[0058]闩锁装置100
[0059]图2中提供了用于将集装箱52自动固定至集装箱底盘车50的闩锁装置100的示例。 闩锁装置1 〇〇包括第一闩锁系统1 〇 la和第二闩锁系统101 b,设置于集装箱底盘车50的前部或后部处的两个角附近,一互锁组件108可操作地连接至第一和第二闩锁系统101a、101b。 当集装箱52装载至如图1中所示的集装箱底盘车50上时,每个后角铸件52a分别按压第一和第二闩锁系统l〇la、101b的第一和第二致动装置102a、102b,分别使第一和第二接头106a、 106b从如图4所示的解锁位置移动至如图5所示的闩锁位置。
[0060]更具体地,集装箱52放置于集装箱底盘车50上分别致动了第一和第二闩锁系统 101a、101b的致动装置102a、102b,使各个连杆机构104a、104b分别移动接头106a、106b并自动将集装箱52固定至集装箱底盘车50。在闩锁位置,接头106a、106b防止集装箱52从集装箱底盘车50上分离的运动。互锁组件108配置为提供失效保护操作,这样第一和第二闩锁系统 101a、101b维持将集装箱52固定至集装箱底盘车50。[0061 ]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接头106a、106b可为扭锁。也可采用其它连接装置,例如螺栓、闩锁或销。类似地,图2中所示的示例实施例中的致动装置102a、102b可以是活塞,当然其它致动装置也是能够想到的。可能的非动力机械装置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活塞杆、转换器、杠杆臂、驱动杆和按钮。也可以使用自动的动力机械装置,例如空气电磁阀、电磁线圈、 气压缸或者液压缸。
[0062]现在参照图3,所示为示例闩锁装置100的爆炸视图。闩锁装置100的第一和第二闩锁系统l〇la、101b分别包括致动装置102a、102b,连杆机构104a、104b和接头106a、106b。 [〇〇63]在该示例中,每个连杆机构104a、104b包括杆连接器110a、110b,枢轴114a、114b,紧固件112a、112b,结构 115a、115b,紧固件123a、123b,接头连接器 122a、122b,臂 124a、 124b,紧固件 125a、125b,螺栓 129a、129b,弹簧 116a、116b,弹簧套 117a、117b 以及托架 118a-l、118a-b。在该示例中,互锁组件108包括致动装置134,第一和第二枢轴140a、140b,第一和第二结构141a、141b,第一和第二臂138a、138b,弹簧133,第一和第二杆状物136a、136b,第一和第二导轨142,第一和第二止动螺栓144a、144b,第一和第二结构146a、146b,第一和第二螺栓147a、147b以及第一和第二螺栓148a、148b。致动装置134为垂直板137,垂直板137具有从其水平延伸的第一和第二凸出135a、135b。
[0064]如图4中所示,致动装置102设置于集装箱底盘车50的上表面54上。特别地,当接头 106处于解锁位置时,致动装置102从集装箱底盘车50的上表面54延伸并穿过上表面54。当接头106处于闩锁位置时,致动装置102与集装箱底盘车50的上表面54在同一平面上。如上所述,接头106位于高于集装箱底盘车50的上表面54的另一表面132上。接头106包括设置于集装箱底盘车50上的另一表面132上方的头部128和穿过集装箱底盘车50的上表面54和另一表面132延伸的轴127。连杆机构104设置于上表面54下方。[〇〇65]最佳如图5中所示,角铸件52a包括其下表面56上容纳接头106的开口 53a。另一表面132的高度对应于后角铸件52a的下表面56的厚度。致动装置102的尺寸设置为使接头106 在致动装置102致动前进入开口 53a。[〇〇66]参照图4和5,当致动装置102由于在集装箱底盘车50上放置集装箱52而致动时,连杆机构104将致动装置102的垂直运动转化为接头106的旋转运动。在图中所示的示例中,接头106包括扭锁,其通过致动装置102的致动旋转约90度。
[0067]更具体地,杆连接器110的第一端110-1连接至枢轴114,枢轴114安装在结构115上,结构115焊接于集装箱底盘车50的上表面54的下侧。杆连接器110的与第一端110-1相对的第二端110-2通过紧固件123连接至接头连接器122的第一端122-1,以实现旋转运动。 [〇〇68]类似地,紧固件125将接头连接器122的第二端122-2连接至臂124。臂124固定至圆柱轴126并水平延伸。臂124可焊接至轴126或与轴126在同一模具中形成。回来参照图3,轴 126经由螺栓129连接至接头106的轴127,这样,轴126、127就具有共同的轴线。
[0069]最佳如图4所示,连杆机构104的弹簧116逆杆连接器110的运动偏置。弹簧116设置于弹簧套117内,弹簧套117在杆连接器110的第二端110-2和集装箱底盘车50的外表面118 之间。托架118a可安装于外表面118上,用于容纳弹簧116。
[0070]在图4中所示的解锁位置中,致动装置102设置于集装箱底盘车50的上表面54上, 弹簧116偏置杆连接器110使其远离集装箱底盘车50的外表面118。致动装置102通过紧固件 112与杆连接器110接合。具体地,按压致动装置102使杆连接器110克服弹簧116的偏置围绕枢轴114朝向集装箱底盘车50的外表面118旋转,从而使接头106从图4中所示的解锁位置运动至图5中所示的闩锁位置。
[0071]再次参照图2,互锁组件108可提供失效保护操作,以便第一和第二闩锁系统101a、 101b维持将集装箱52固定至集装箱底盘车50。如果由于例如在运输期间转弯或者不适当地移动集装箱而导致了不均衡的抬升,互锁组件108就像用弹簧加载的闩锁一样起作用维持闩锁系统101a、101b处于闩锁位置。将集装箱52放置于集装箱底盘车50上致动了致动装置 134,使互锁机构132将第一和第二杆状物136a、136b的每一者分别朝向第一和第二R]锁系统101a、101b移动。在图2中所示的示例中,互锁组件108的致动装置134分别与第一和第二闩锁系统l〇la、101b的致动装置102a、102b间隔开。杆状物136a、136b可为扁条或板、圆杆、 具有方形或其它几何形状截面的杆。[〇〇72]图2显示了第一和第二闩锁系统101a、101b,设置于集装箱底盘车50的前部或后部处的两个角附近。致动装置134设置于集装箱底盘车50的上表面54上,互锁机构132设置于集装箱底盘车50的上表面54下方。第一和第二杆状物136a、136b分别从互锁机构132延伸至第一和第二闩锁系统101a、101b。当致动装置134未致动时,第一和第二杆状物136a、136b位于第一位置,当致动装置134致动时,第一和第二杆状物136a、136b位于第二位置。[〇〇73]当致动装置134由于将集装箱52放置在集装箱底盘车50上而致动时,互锁机构132 将致动装置134的垂直运动转化为第一和第二杆状物136a、136b的水平运动。互锁机构132 包括弹簧133,第一和第二臂138a、138b以及第一和第二枢轴140a、140b。弹簧133设置于集装箱底盘车50的下表面59和致动装置134之间,其逆致动装置134的运动偏置。[〇〇74]通过第一和第二臂138a、138b将致动装置134的板137连接至各个第一和第二杆状物136&、13615的第一端136&-1、13613-1,如图2所示。臂138&、13813分别围绕第一和第二枢轴 140a、140b旋转,第一和第二枢轴140a、140b分别固定至第一和第二结构141a、141b,第一和第二结构141a、141b安装至集装箱底盘车50的上表面54的下侧。进一步,臂138a、138b可操作地连接至致动装置134,这样,致动装置134的向下的运动使每个臂138a、138b分别围绕枢轴140a、140b旋转。臂138a、138b还分别连接至第一和第二杆状物136a、136b的各个第一端 136a-l、136b-l,臂138a、138b围绕枢轴140a、140b的运动产生杆状物136a、136b的朝向各个闩锁系统l〇la、101b的向外的运动。
[0075]特别地,致动装置134的板137包括从其水平延伸并随致动装置134垂直运动的第一和第二凸起135a、135b。在一个示例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凸起135a、135b为穿过板137水平受驱动的销。沿臂138a、138b的内表面的第一和第二凹口 139a、139b分别容纳第一和第二凸起135a、135b。第一和第二凸起135a、135b与第一和第二臂138a、138b接触,更具体的是与第一和第二凹口 139a、139b接触,以便实现致动装置134的垂直运动,使第一和第二臂138a、 138b分别关于第一和第二枢轴140a、140b旋转。[〇〇76]最佳如图4和5中所示,互锁组件108的杆状物136的第二端136-2与闩锁系统101相互作用。具有狭槽143的导轨142连接至杆状物136的第二端136-2。狭槽143容纳螺栓147,螺栓147连接至结构146,结构146安装于集装箱底盘车50上或者以其它方式固定至集装箱底盘车50。当闩锁系统101在解锁位置(参见图4)和闩锁位置(参见图5)之间移动时,螺栓147 沿狭槽143移动。[〇〇77] 止动螺栓144也与杆状物136的第二端136-2—起在解锁位置(参见图4)和闩锁位置(参见图5)之间移动。固定至杆连接器110的板149位于邻近止动螺栓144。杆状物126和杆连接器110同时一致地在闩锁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这样,在正常使用期间就能够维持杆状物136的止动螺栓144和杆连接器110的板149之间的间隙145。如果连杆机构104不能够将杆连接器110维持在闩锁位置,则由于止动螺栓144抵抗杆连接器110的运动就消除了间隙145,这样,杆连接器110就抵抗弹簧116保持在适当的位置,且接头106保持在闩锁位置。
[0078]紧固至结构146的第二螺栓148定位成使得当闩锁系统101在解锁位置(参见图4) 和闩锁位置(参见图5)之间移动时,杆连接器110的第二端110-2朝向和远离第二螺栓148摆动。该第二螺栓148提供一表面,当闩锁系统101处于解锁位置时,杆连接器110抵靠该表面。
[0079]现在将描述闩锁装置100的操作。再次参照图4,所示为闩锁系统101处于解锁位置。致动装置102从底盘车50的上表面54延伸出来。当集装箱52放置于集装箱底盘车50上时,如图5中所示,致动装置102沿路径A受到按压。按压致动装置102使得杆连接器110的第二端110-2沿路径B移动,进而使得接头连接器122的第二端122-2沿路径C移动。接头连接器 122的第二端122-2的运动使臂124和接头106沿路径D旋转至闩锁位置。
[0080]当集装箱52从底盘车50卸下时,弹簧116朝向底盘车50的中央推动杆连接器110。 该运动使得接头连接器122和臂124移动远离集装箱底盘车50的外表面118,使接头106旋转至解锁位置。[〇〇81]这样将集装箱52放置于集装箱底盘车50上还使互锁组件108从第一位置(部分示于图4中)移动至第二位置(部分示于图5中)。按压致动装置134使第一和第二臂138a、138b 每个都分别朝向第一和第二闩锁系统l〇la、101b移动第一和第二杆状物136a、136b。当集装箱52从底盘车50上卸下时,弹簧133使致动装置134上升,从而使杆状物136a、136b水平移动远离集装箱底盘车50的外表面118。[〇〇82] 前销闩锁装置150[〇〇83]参照图6,所示为用于将集装箱52自动固定至集装箱底盘车50的示例前销闩锁装置150。前销闩锁装置150包括设置于集装箱底盘车50的两个前角附近的第一前销闩锁系统 15la和第二前销闩锁系统15lb。在该示例中,每个前销闩锁系统15la、15lb包括搁板154(示于图8中)和在第一、解锁位置(示于图8中)和第二、闩锁位置(示于图10中)之间运动的销 160。当集装箱52装载在集装箱底盘车50上时,如图1中所示,搁板154容纳集装箱52的角铸件52b并向下移动,这样,销160就向外延伸至角铸件52b的角铸件开口 53b (示于图8中)中,将集装箱52固定至集装箱底盘车50。[〇〇84]更具体地,将集装箱52放置于集装箱底盘车50上使搁板154运动,使得连杆机构 162移动销160,这样,销160就自动将集装箱52固定至集装箱底盘车50。销160限制集装箱52 的角铸件52b与集装箱底盘车50之间的运动,这样,每个前销闩锁系统151就将集装箱52自动固定至集装箱底盘车50。
[0085]在该示例中,前销闩锁装置150还包括可操作地连接至第一和第二前销闩锁系统 151a、151b的互锁组件152。互锁组件152配置为提供失效保护操作,这样第一和第二前销闩锁系统151a、151b维持将集装箱52固定至集装箱底盘车50。[〇〇86]在图6中所示的示例中,前销闩锁系统15 la、15 lb利用销160a、160b将集装箱52固定至集装箱底盘车50。也可采用其它连接装置,例如螺钉或闩锁。类似地,图6中的示例集装箱底盘车50包括第一插入件158a和第二插入件158b,第一和第二前销闩锁系统151a、151b 的每一个分别安装于其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直接将前销闩锁系统151a、151b安装至集装箱底盘车50,而不需要插入件158或其它单独的部件。
[0087]现在参照图7,所示为前销闩锁装置150的爆炸视图。第一和第二前销闩锁系统 151a、151b的每一者分别安装至第一和第二插入件158a、158b,每一插入件158a、158b的尺寸设置为适配于集装箱底盘车50的两个相对的角内。插入件158a、158b可焊接或以其它方式固定在集装箱底盘车50内。在该示例实施例中,前销闩锁系统15la、15lb包括搁板154a、 154b,销160a、160b以及连杆机构162a、162b。如图7中的示例所示,连杆机构162a、162b包括连杆166a、166b,弹簧172a、172b,板174a、174b以及弹簧套176a、176b。在该示例实施例中, 互锁组件152包括杆状物182、邻近第一前销闩锁系统151a的第一凸片184a以及邻近第二前销闩锁系统151b的第二凸片184b。
[0088]如图8中所示,搁板154配置为在插入件158的外表面156上垂直运动。搁板154和插入件158分别具有相邻的开口 155、159。销160相对于搁板154位于集装箱底盘车50内,且配置为水平移动穿过相邻的开口 155、159。销160还配置为在将集装箱52放置于集装箱底盘车 50上的过程中与搁板154—起垂直运动。因此,当搁板154向下移动时销160进入角铸件开口 53b。连杆机构162设置于插入件158的内表面157上。[〇〇89]参照图8,当集装箱52未装载至集装箱底盘车50上时,搁板154位于第一位置。当集装箱52装载至集装箱底盘车50上时,搁板154位于第二位置,如图10所示。搁板154从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的运动使销160从集装箱底盘车50向外延伸。最佳如图9中所示,销160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垂直和水平运动。
[0090]在该实施例中,连杆机构162可操作地连接至搁板154和销160,以便在将集装箱52 放置于集装箱底盘车50上的过程中将搁板154的垂直运动转化成销160的水平运动。设置于插入件158的内表面157上的连杆机构162的板174配置为与搁板154—起垂直运动。当销160 与板174—起垂直运动时,板174上的孔173维持销160的垂直位置。销160还穿过孔173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水平运动。在搁板154的运动过程中,销160的水平运动受到连杆机构162 的连杆166的影响。
[0091]最清楚地如图11所示,连杆机构162的连杆166围绕一枢轴168旋转,枢轴168安装、 焊接或以其它方式固定至插入件158的部分170。连杆166的相对端可操作地连接至销160。 连杆166的尺寸和位置设置为使得搁板154的向下的运动使连杆166围绕枢轴168旋转并水平移动销160分别穿过搁板154和插入件158的相邻的开口 155、159。
[0092]最好的是参见图8,连杆机构162还包括弹簧172,其抵抗搁板154的运动偏置。弹簧 172将搁板154偏置为第一位置,如图8中所示。弹簧套176固定至板174。弹簧172在弹簧套 176的盖178(参见图9)和集装箱底盘车50的下表面59之间受压缩。[〇〇93]回来参照图7,互锁组件152可提供失效保护操作,以便第一和第二前销闩锁系统 151a、151b维持将集装箱52固定至集装箱底盘车50。杆状物182在第一和第二前销闩锁系统 151a、151b之间延伸。第一和第二凸片184a、184b连接至杆状物182,并分别设置于第一和第二前销闩锁系统151 a、151 b附近。凸片184a、184b可螺栓连接、销接或通过任意合适的方法固定至杆状物182。此外,杆状物82可为圆形杆、扁平杆或板,或具有正方形或其它几何形状截面的杆。[〇〇94]如图12所示,凸片184具有邻近前销闩锁系统151的凸轮表面186,这样,在将集装箱52放置于集装箱底盘车50上的过程中凸轮表面186跟随前销闩锁系统151的运动。在集装箱52放置于集装箱底盘车50上之前,凸片184设置于第一位置。图13所示为在集装箱52放置于集装箱底盘车50上之后,凸片184设置于第二位置。由于第一和第二前销闩锁系统151a、 151b的第一和第二搁板154a、154b各自的运动,杆状物182和凸片184a、184b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旋转。
[0095]更具体地,凸片184的钩部188设置为抵靠图12中所示的处于第一位置的前销闩锁系统151的板174。当板174由于集装箱52放置于集装箱底盘车50上而向下运动时,板174接触凸片184的凸轮表面186,使凸片184和连接其上的杆状物182旋转。在图13中所示的第二位置,凸片184的钩部188容纳板174的上边缘175。处于第二位置的第一和第二凸片184a、 184b提供失效保护,以维持各个第一和第二前销闩锁系统151a、151b的各个第一和第二销 160a、160b的位置,这样,集装箱52就保持固定至集装箱底盘车50。[〇〇96]现在将描述前销装置150的操作。参照图8,在集装箱52放置于集装箱底盘车50上前,每个前销闩锁系统151的搁板154位于第一位置。前销160保持设置于插入件158内。当集装箱52的角铸件52b放置于搁板154上时,搁板154向下移动至第二位置。这种运动使连杆 166从插入件158向外推动销160,如图9中所示。一旦搁板154到达图10中所示的最下位置, 销160就从搁板154完全延伸至角铸件52b的开口 53b中。[〇〇97] 各个前销闩锁系统151a、151b的搁板154a、154b的向下的运动还使互锁组件152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前销闩锁系统151的板174由于集装箱52放置于集装箱底盘车 50上而向下移动时,板174接触凸片184的凸轮表面186以便使凸片184旋转。凸片184的钩部 188扣住板174的上边缘175,防止连接其上的板174和前销闩锁系统151向上移动。[〇〇98]当集装箱52从集装箱底盘车50上卸下时,每个前销闩锁系统151的弹簧172向上偏置板174和搁板154,使连杆166围绕枢轴168旋转。连杆166的旋转使销160水平移动至插入件158中。板174的向上的运动还使凸片184的凸轮表面186旋转远离板174,从而使弹簧172 抵靠凸片184的钩部188偏置板174的上边缘175。
[0099]闩锁装置200[〇1〇〇] 参照图14,提供了可选实施例的闩锁装置200。在该实施例中,闩锁装置200包括在集装箱底盘车50的两个后角的每一个处的间隔开的第一闩锁系统201a和第二闩锁系统 201b。互锁组件202位于第一和第二闩锁系统201a、201b之间。当集装箱52装载至集装箱底盘车50上时(参见图17B),每个后角铸件52a按压每个闩锁系统201的致动装置204(参见图 15A)。按压致动装置204使闩锁206在图15A的解锁位置和图17A的闩锁位置之间移动,以便集装箱52固定至集装箱底盘车50。图14中所示的互锁组件202提供了失效保护操作,以确保各个第一和第二闩锁系统201a、201b的第一和第二闩锁206a、206b保持处于闩锁位置。 [〇1〇1]如图15A中所示,每个闩锁系统201包括致动装置204、设置于闩锁壳体207内的闩锁206(参见图15C)以及连杆机构208。在该示例中,连杆机构208包括结构210、围绕连杆枢轴214旋转的连杆212、弹簧216以及板218。在该示例实施例中,互锁组件202包括杆状物 220、邻近第一闩锁系统201a的第一凸片222a以及邻近第二闩锁系统201b的第二凸片222b。 图15B所示为另一个角度的闩锁系统201。[〇1〇2]在该示例实施例中,致动装置204为箱226的上表面224,箱226容纳连杆机构208的结构210。结构210延伸通过集装箱底盘车50的表面54。参照图15C,箱226的内表面230具有倒U形状,其在连杆机构208的连杆212的两侧向下延伸。如图15A所示,板218安装或者以其它方式固定至集装箱底盘车50的下表面59。板218内的导槽232容纳结构210的延伸部234, 以进一步控制结构210在闩锁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的运动。最后,结构210还包括平行于箱 226的上表面224的下表面228,弹簧216抵靠下表面228偏置。[〇1〇3]闩锁壳体207设置于结构210的箱226的顶部。闩锁206延伸穿过箱226并围绕安装于闩锁壳体207内的闩锁枢轴236旋转。由于集装箱52放置于集装箱底盘车50上而产生的结构210的向下的运动产生了闩锁壳体207、致动装置204和结构210的向下的运动。[〇1〇4]连杆机构208将致动装置204的垂直运动转化为闩锁206围绕闩锁枢轴236的旋转运动。连杆机构208的连杆212可操作地连接至固定于集装箱底盘车50上的连杆枢轴214上。 在相对端处,连杆212可操作地连接至闩锁206。箱226的内表面230在连杆212的中点处跨于连杆212上,最佳如图17B所示。弹簧216抵抗将集装箱52放置于集装箱底盘车50上而偏置致动装置204。致动装置204的致动(即箱226的向下的运动)使连杆212围绕连杆枢轴214旋转, 使闩锁206关于闩锁枢轴236旋转至闩锁装置(参见图17A)。[〇1〇5]如图15A、15B和15C所示,在解锁位置,致动装置204设置于集装箱底盘车50的表面 54上方。
[0106]图16所示为在闩锁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的闩锁系统201。结构210的延伸部 234在板218的导槽232内的中点处,闩锁206已经部分从闩锁壳体207延伸出来。[〇1〇7]参照图17A,所示为闩锁系统201处于闩锁位置。致动装置204与集装箱底盘车50的表面54水平。闩锁206完全从闩锁壳体207延伸出来。[〇1〇8]再次参照图14,互锁组件202类似于前销闩锁装置150的互锁组件152操作。互锁组件202的杆状物220具有设置于分别邻近第一和第二闩锁系统201a、201b的第一和第二凸片 222a、222b。由于各个第一和第二闩锁系统201a、201b的第一和第二致动装置204a、204b的运动,杆状物220和凸片222a、222b在如图15C所示的解锁位置和如图17A所示的闩锁位置之间旋转。在闩锁位置,第一和第二凸片222a、222b维持延伸部234a、234b以及闩锁系统201a、 201b连接其上的其它部件的位置,这样,闩锁206a、206b就保持在闩锁位置,集装箱52保持固定于集装箱底盘车50。杆状物220可为扁条或板、圆杆或具有方形或其它几何形状截面的杆。
[0109]更具体地,凸片222的钩部221设置为抵靠图15C中所示的处于解锁位置的每个闩锁系统201a、201b的结构210的延伸部234。当结构210由于集装箱52放置于集装箱底盘车50 上而向下运动时,延伸部210推动凸片222的下表面223,使凸片222旋转。在图17A中所示的闩锁位置,凸片222的钩部221容纳延伸部234的上边缘235。另外,互锁杆状物220延伸通过每个凸片222a、222b。杆状物222和凸片222a、222b可焊接在一起或者采用同一模具制成或者凸片螺栓连接至所述杆状物。
[0110]现在将描述闩锁装置200的操作。图15A、15B和15C所示为处于解锁位置的闩锁系统201。在该示例中,致动装置204从集装箱底盘车的表面向上延伸,且闩锁206保持在闩锁壳体207内。凸片222的凸片钩221抵靠延伸部234。图16中,所示为闩锁系统201处于部分闩锁位置。当角铸件52a的下表面按压致动装置204时,R锁壳体207进入角铸件52a的孔53a (示于图17B中)。该按压使连杆机构208的连杆212围绕连杆枢轴214旋转,使得闩锁206围绕闩锁枢轴236旋转并从闩锁壳体207延伸出来。该按压还使闩锁系统201的结构210的延伸部 234向下移动并接触凸片222的下表面223,以便凸片222及连接其上的杆状物220旋转。参照图17A-D中所示的闩锁位置,闩锁206从闩锁壳体207完全延伸且致动装置204完全按压下。 凸片222的凸片钩221扣住延伸部234的上边缘235,以防止延伸部234及连接其上的闩锁系统201向上移动。
[0111]闩锁装置250
[0112]参照图18A,提供了另一个可选实施例的闩锁装置250。在该示例实施例中,闩锁装置250包括在集装箱底盘车50的两个后角的每一个处的间隔开的第一闩锁系统251a和第二闩锁系统251b,在第一和第二闩锁系统251a、251b之间延伸的棒状物252以及位于杆状物下方的互锁组件254。当集装箱52装载至集装箱底盘车50上时(参见图19C),集装箱52按压各个第一和第二闩锁系统251a、251b的第一致动装置256a和第二致动装置256b。按压致动装置256a、256b使第一和第二闩锁258a、258b在图18A的解锁位置和图19A的闩锁位置之间移动,以便集装箱52固定至集装箱底盘车50。在该实施例中,互锁组件254提供了失效保护操作,以确保各个第一和第二闩锁系统25 la、251 b的第一和第二闩锁258a、258b保持处于闩锁位置。
[0113]在图18A中所示的示例中,棒状物252包括扁平棒或板,当然其它实施例也可使用具有曲线的、方形的或任何几何形状截面的杆。
[0114]参照图18A,每个闩锁系统251a、251b包括致动装置256、连杆机构260以及设置于闩锁壳体262内的闩锁枢轴(未显示)上的闩锁258(参见图19A)。在该示例中,连杆机构260 包括连杆264、弹簧266和结构268。在该示例中,互锁组件254包括第一和第二臂270a、270b, 第一和第二板272&、27213,第一和第二互锁杆状物274&、27413以及第一和第二导轨276&、 276b 〇
[0115]第一和第二致动装置256a、256b沿集装箱底盘车50的后部设置,相互间隔开且与各个第一和第二闩锁系统251a、251b间隔开。在图18A中所示的示例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致动装置256a、256b位于集装箱底盘车50的后部60的各个第一和第二接缝58a、58b处以及从后部60垂直延伸的各个第一和第二主梁62a、62b处。
[0116]如图18B中所示,闩锁系统251的连杆机构260将致动装置256的垂直运动转化为闩锁258围绕闩锁枢轴的旋转运动。第一和第二致动装置256a、256b从棒状物252向上延伸,这样,致动装置256a、256b的向下的运动产生了棒状物252的向下的运动。各个第一和第二连杆机构260a、260b的第一和第二连杆264a、264b可操作地连接至在棒状物252的相对端处的各个第一和第二结构268a、268b。第一和第二连杆264a、264b还可操作地连接至各个第一和第二闩锁系统251a、251b的各个第一和第二闩锁258a、258b。
[0117]设置于棒状物252和集装箱底盘车50的下表面56之间的每个闩锁系统251a、251b 的弹簧266抵抗将集装箱52放置于集装箱底盘车50上偏置致动装置256。每个致动装置256 的致动(即棒状物252的向下的运动)使闩锁258围绕闩锁枢轴旋转至闩锁装置(参见图 19A)。棒状物252延伸通过邻近各个第一和第二闩锁系统251a、251b的第一和第二杆状物导轨280a、280b,以控制棒状物252的运动。
[0118]图19A所示为处于闩锁位置的闩锁装置251。致动装置256相对于集装箱底盘车50 的表面54受到按压,使闩锁258从闩锁壳体262完全延伸。致动装置256通过集装箱52或角铸件52a-l、52a-2之间的肋板的下部的运动受到按压。以下对闩锁系统251的操作进行更具体的描述。
[0119]再次参照图18A,互锁组件254与第一和第二闩锁系统251a、251b相互作用。第一和第二互锁杆状物274a、274b设置为相互邻近且在穿过第一和第二导轨276a、276b的相反的方向上水平移动。在第一和第二互锁杆状物274a、274b的第一端处,各个第一和第二臂 270a、270b将各个第一和第二互锁杆状物274a、274b连接至棒状物252。在第一和第二互锁杆状物274a、274b的第二端处,第一和第二板272a、272b固定其上邻近各个第一和第二闩锁系统251a、251b。每个板272a、272b具有一凹口 273,其大小设置为能够容纳从棒状物252水平延伸的第一和第二凸起278a、278b的其中一个。棒状物252的向下的运动使第一和第二臂 270a、270b朝向各个第一和第二闩锁系统251a、251b移动各个第一和第二互锁杆状物274a、 274b。板272a、272b与凸起278a、278b的相互作用限制棒状物252在任意方向上的运动,从而确保集装箱52固定至集装箱底盘车52。[〇12〇]现在将描述闩锁系统251的操作。图18A和18B所示为处于解锁位置的闩锁系统 251。在该装置中,致动装置256向上延伸且闩锁258保持在闩锁壳体262内。弹簧266推动棒状物252向上。在图19C的闩锁位置,当集装箱52的后部52a的下表面56按压致动装置252时, 闩锁壳体262进入角铸件52a的孔53a。按压致动装置256使棒状物252的向下的运动致动连杆机构260使闩锁258从闩锁壳体262延伸。该按压还使臂270向下运动并朝向闩锁系统251 向外推动每个互锁杆状物274。参照图19A-C中所示的闩锁位置,闩锁258从闩锁壳体262完全延伸且致动装置256完全按压下。板272与凸起278的接合防止棒状物252向上移动。
[0121]闩锁装置300
[0122]参照图20,提供了可选实施例的闩锁装置300。类似于闩锁装置100,闩锁装置300 包括在集装箱底盘车50的两个后角的每一个处的间隔开的第一闩锁系统301a和第二闩锁系统301b。互锁组件308位于第一和第二闩锁系统301a、301b之间。当集装箱52装载至集装箱底盘车50上时(参见图1和17B),每个后角铸件52a按压每个闩锁系统301的致动装置302。 按压致动装置302a、302b使各个第一和第二接头306a、306b从如图22中所示的解锁位置移动至图24中所示的闩锁位置。类似于闩锁系统101的接头106,闩锁系统301的接头306设置于集装箱底盘车50的上表面54上方的另一表面132顶部。
[0123]更具体地,将集装箱52放置于集装箱底盘车50上致动了各个第一和第二闩锁系统 301a、301b的致动装置302&、30213,使各个连杆机构3043、30413移动各个接头3063、30613并自动将集装箱52固定至集装箱底盘车50。在闩锁位置,接头306a、306b防止集装箱52从集装箱底盘车50上分离的运动。互锁组件308配置为提供失效保护操作,以便第一和第二闩锁系统 301a、301b维持将集装箱52固定至集装箱底盘车50。
[0124]在图20所示的示例中,接头306a、306b可为扭锁。也可采用其它连接装置,例如螺栓、闩锁或销。类似地,示例实施例中的致动装置302a、302b可以是活塞,当然其它致动装置也是能够想到的。可能的非动力机械装置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活塞杆、转换器、杠杆臂、驱动杆和按钮。也可以使用自动的动力机械装置,例如空气电磁阀、电磁线圈、气压缸或者液压缸。
[0125]现在参照图21,所示为示例闩锁装置300的爆炸视图。闩锁装置300的每个第一和第二闩锁系统301a、301b包括致动装置302a、302b,连杆机构304a、304b和接头306a、306b。 在该示例中,每个连杆机构304a、304b包括围绕枢轴314a、314b旋转的杆连接器310a、310b, 板 315&、31515,弹簧3163、31613,紧固件3173、31713,结构3183、3183,接头连接器3223、32213, 紧固件323a、323b,连接至托架338a、338b的臂324a、324b,紧固件325a、325b,套管326a、 326b,螺栓329a、329b以及紧固件339a、339b。在该示例中,互锁组件308包括棒状物334,具有从其延伸的C型部分337a、337b的托架336a、336b以及螺栓312。板315a、315b包括与托架 336a、336b接合的上边缘348a、348b,下文更详细地说明。
[0126]闩锁装置301与闩锁装置101执行相同的功能,但是包括不同形状的部件。必要时, 这种变型能够实现安装至集装箱底盘车50的不同的方式。例如,在图22中所示的实施例中, 提供了枢轴314的结构318通过螺栓、紧固件或其它合适的装置安装至集装箱底盘车50的下表面59上。相较而言,如图4中所示,闩锁系统101的杆连接器110围绕其旋转的枢轴114由结构115提供,结构115焊接或以其它方式固定至集装箱底盘车50的上表面54的下侧。
[0127]闩锁装置301的部件还实现了针对每个部件的不同的制造方法。例如,托架338包括两个相反的侧部344,其具有容纳套管326的对齐的通孔。紧固件339延伸通过通孔,将托架338固定地紧固至套管326。进一步,臂324从托架338的下部水平延伸,以便臂324的旋转转化为接头306的旋转。
[0128]参照图22,致动装置302的运动使杆连接器310围绕安装于结构318上的枢轴314旋转。具体地,杆连接器310包括从其水平延伸并穿过板315上的开口 346的销342,杆连接器 310固定至致动装置302。杆连接器310的旋转运动产生接头连接器322的水平运动,这产生了臂324和托架338以及固定其上的套管326和接头306围绕其中心轴线的旋转运动。
[0129]图23显示了当致动装置302部分向下移动时,致动装置302、连杆机构304和接头 306的运动。致动装置302的向下的运动产生结构315的向下的运动和杆连接器310围绕枢轴 314的旋转运动。弹簧316设置于结构318中的延伸部313和杆连接器310的延伸部311之间, 以便弹簧316抵抗杆连接器310的运动偏置。图24所示为处于闩锁位置的闩锁装置301。 [〇13〇]如图25中所示,闩锁装置300可包括限位开关340,其检测闩锁系统301是闩锁的还是解锁的,并通过指示灯(未显示)将这种状态传达给驱动器。在运行过程中,限位开关340 可监控致动装置302、连杆机构304或接头306的运动。
[0131] 再次参照图21-24,闩锁装置300的互锁组件308类似于前销闩锁装置150的互锁组件152操作。延伸通过结构318的螺栓312提供一枢轴,托架336围绕该枢轴旋转。当致动装置 302向下运动时,C型部分337的运动与板315的运动相适应。具体地,棒状物334围绕螺栓312的旋转使C型部分337在板315向下运动时钩住板315的上边缘348。进一步,在该实施例中, 棒状物334包括扁平棒或板,当然其它实施例也可使用具有曲线的、方形的或任何几何形状截面的杆。棒状物的横截面大小和尺寸可根据负荷需求调整。例如,更大的横截面积提供更大的支撑。
[0132]现在将描述闩锁装置300的操作。图22所示为处于解锁位置的闩锁系统301。在该示例中,致动装置302从集装箱底盘车50的表面54向上延伸。托架336的C型部分抵靠板315。 图24中,所示为闩锁系统301处于部分闩锁位置。当角铸件52a的下表面56按压致动装置302 时,接头306进入角铸件52a的孔53a(示于图17B中)。该按压使连杆机构304的杆连接器310 围绕枢轴314旋转,这使接头306旋转。参照图25中所示的闩锁位置,接头306在角铸件52a内完全旋转且致动装置302完全按压下。互锁组件308的托架336扣住连杆机构304的板315的边缘348,防止板315向上运动。
[0133]前销闩锁装置350
[0134]参照图26,所示为用于将集装箱52自动固定至集装箱底盘车50的前销闩锁装置 350的可选实施例。类似于前述实施例150,前销闩锁装置350包括设置于集装箱底盘车50的两个前角附近的第一前销闩锁系统3 51 a和第二前销闩锁系统3 51 b。在该示例中,每个前销闩锁系统351a、35 lb包括搁板354a、354b和在第一、解锁位置(示于图29中)和第二、闩锁位置(示于图32中)之间运动的销360(示于图32中)。当集装箱52装载在集装箱底盘车50上时, 如图1中所示,搁板354容纳集装箱52的角铸件52b并向下移动,这样,销360就向外延伸至角铸件52b的角铸件开口53b(示于图8中)中,以将集装箱52固定至集装箱底盘车50。
[0135]将集装箱52放置于集装箱底盘车50上使搁板354运动,使得连杆机构362移动销 360,这样,销360就自动将集装箱52固定至集装箱底盘车50。销360限制集装箱52的角铸件 52b与集装箱底盘车50之间的运动,这样,每个前销闩锁系统351将集装箱52自动固定至集装箱底盘车50。在该示例中,前销闩锁装置350还包括可操作地连接至第一和第二前销闩锁系统351a、351b的互锁组件352。互锁组件352配置为提供失效保护操作,以便第一和第二前销闩锁系统351a、351b维持将集装箱52固定至集装箱底盘车50。
[0136]前销闩锁装置350类似于如上所述的前销闩锁装置150操作并利用可选的部件完成以上所述的目的。必要时,这种变型能够实现安装至集装箱底盘车50的不同的方式。
[0137]参照图28,所示为前销闩锁装置350的爆炸视图。第一和第二前销闩锁系统351a、 351b的每一个包括搁板354a、354b,销360a、360b以及连杆机构362a、362b。如图30的示例所示,连杆机构362a、362b包括连杆366a、366b,销套368a、368b,结构370a、370b,弹簧372a、 372b,内部框架374a、374b以及外部框架376a、376b。在该示例实施例中,互锁组件352包括棒状物382,具有从其延伸的C型部分373a、373b的托架384a、384b以及螺栓386a、386b。搁板 354a、354b包括与托架384a、384b接合的上边缘356a、356b,下文更详细地说明。
[0138]如图29中所示,搁板354、内部框架374和外部框架376实现了部件的紧固相互配合并可在必要时直接安装至集装箱底盘车上而不需要插入件。更具体地,搁板354包括延伸通过外部框架376的开口 377的平面部分355。内部框架374包括设置于搁板354的平面部分355 顶部的平面部分375。平面部分375、355的每一个包括从其垂直延伸的各个凸片378、357。螺栓379或其它紧固件延伸通过凸片378、357,以将框架374、376固定在一起。
[0139]参照图30,搁板354的向下的运动产生内部框架374的向下的运动,这使销360水平移动通过销套368。搁板354沿外部框架376向下移动。弹簧372抵抗向下的运动偏置内部框架374的平面部分375以及连接其上的搁板354的平面部分355。图31所示为处于另一部分闩锁位置的搁板354,图32所示为搁板354处于最下的、闩锁位置。
[0140]如图33中所示,结构370包括凹口371,互锁组件352的托架384延伸通过该凹口。延伸通过结构370的螺栓386提供一枢轴,托架384围绕该枢轴旋转。当搁板354向下移动时,托架384及连接其上的棒状物382旋转,这样,C型部分373钩住搁板354的上边缘356。在示例实施例中,棒状物382为具有矩形截面的平面棒状物。棒状物的横截面大小和尺寸可根据负荷需求调整。例如,更大的横截面积提供更大的支撑。
[0141]现在将描述前销装置350的操作。参照图29,在将集装箱52放置于集装箱底盘车50 上前,每个前销闩锁系统351的搁板354位于解锁位置。销360保持设置于销套368内。当集装箱52的角铸件52b放置于搁板154上时,搁板354向下移动至闩锁位置。这种运动使连杆366 从搁板354向外推动销360,如图30和31中所示。一旦搁板354到达图32中所示的最下位置, 销360从搁板354完全延伸至角铸件52b的开口 53b中。
[0142] 各个前销闩锁系统351a、351b的搁板354a、354b的向下的运动还使互锁组件352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前销闩锁系统351a、351b的搁板354a、354b由于集装箱52放置于集装箱底盘车50上而向下运动时,各个托架384a、384b围绕各个螺栓386a、386b旋转。当托架354a、354b向下运动时,各个托架384a、384b的C型部分372a、372b容纳各个搁板354a、 354b的各个上边缘356a、356b,以便防止搁板354a、354b向上运动。
[0143]当集装箱52从集装箱底盘车50上卸下时,各个前销闩锁系统351a、351b的弹簧 372a、372b向上偏置各个搁板354a、354b,这使各个连杆366a、366b将各个销360a、360b水平移动至各个销套368a、368b中。各个搁板354a、354b的向上的运动还使各个托架384a、384b 围绕各个螺栓386a、386b旋转,这样,各个托架384a、384b的各个C型部分372a、372b就释放各个搁板354a、354b的各个上边缘356a、356b,从而使各个弹簧372a、372b能够向上偏置各个搁板354a、354b的各个上边缘356a、356b。
[0144]工业适用性
[0145]已通过图示的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介绍,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制造和利用本发明,所使用的术语用于说明而不是限制。应当理解,本发明可以不同于具体公开的方式实施,本发明所有的修改、等效和变型在参照以上教导的情况下都是可能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其都明确包含于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所有的专利、专利公开以及本申请所引用的参考文献都通过引用并入本申请中。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将集装箱自动固定至集装箱底盘车的闩锁系统,包括:设置于集装箱底盘车的上表面上的致动装置;设置于上表面下方的连杆机构;位于上表面上方的另一表面上的接头;其中,集装箱放置于集装箱底盘车上致动致动装置,使连杆机构移动接头,并将集装箱 自动固定至集装箱底盘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闩锁系统,其中集装箱底盘车的第一表面容纳集装箱的一角 铸件,且其中,所述角铸件具有一带有开口的下表面,以便在致动装置致动前接头进入所述 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闩锁系统,其中接头在解锁位置和闩锁位置之间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闩锁系统,其中当接头处于闩锁位置时,接头防止集装箱离开 集装箱底盘车的运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闩锁系统,其中致动装置包括一活塞,当接头处于解锁位置 时,该活塞从集装箱底盘车的上表面延伸并穿过集装箱底盘车的上表面,且其中当接头处 于闩锁位置时,该活塞大致与集装箱底盘车的上表面齐平。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闩锁系统,其中通过致动活塞,接头旋转。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闩锁系统,其中接头包括一扭锁,且 其中所述扭锁由于致动装置的致动而旋转约90°。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闩锁系统,其中当活塞通过将集装箱放置在集装箱底盘车上 而致动时,连杆机构将活塞的垂直运动转化为接头的旋转运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闩锁系统,其中接头具有设置于另一表面上方的头部以及延 伸通过上表面和另一表面的轴。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闩锁系统,其中连杆机构包括逆活塞的运动偏置的弹簧。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闩锁系统,其中连杆机构进一步包括:连接至活塞和一枢轴的杆连接器,其中所述枢轴由一结构提供;连接至所述轴的臂;以及接头连接器,其具有连接至杆连接器的第一端和连接至臂的第二端。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闩锁系统,其中所述弹簧设置于集装箱底盘车的外壁和杆 连接器之间。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闩锁系统,其中所述结构固定至集装箱底盘车的上表面。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闩锁系统,其中连杆机构进一步包括:杆连接器,其连接至致动装置且适于围绕由一结构提供的枢轴点旋转;容纳所述接头的托架;以及 连接至杆连接器和托架的接头连接器。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闩锁系统,其中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结构的延伸部和杆连 接器的延伸部之间。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闩锁系统,其中所述结构固定至集装箱底盘车的底部。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闩锁系统,进一步包括一限位开关,其监控致动装置、连杆机 构和接头其中之一的运动。18.—种用于将集装箱自动固定至集装箱底盘车的闩锁装置,包括:邻近集装箱底盘车的前部或后部处的两个角设置的第一和第二闩锁系统,其中第一和 第二闩锁系统将集装箱自动固定至集装箱底盘车;以及可操作地连接至第一和第二闩锁系统的互锁组件;其中互锁组件配置为提供失效保护操作,以便第一和第二闩锁系统维持将集装箱固定 至集装箱底盘车。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闩锁装置,其中互锁组件包括:集装箱底盘车的上表面上的致动装置;设置于上表面下方的互锁机构;以及第一和第二杆状物,其分别从互锁机构延伸至第一和第二闩锁系统;其中将集装箱放置于集装箱底盘车上致动了致动装置,使互锁机构将第一和第二杆状 物的每一者分别朝向第一和第二R锁系统移动。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闩锁装置,其中当致动装置通过将集装箱放置在集装箱底 盘车上而致动时,互锁机构将致动装置的垂直运动转化为第一和第二杆状物的水平运动。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闩锁装置,其中互锁机构包括逆致动装置的运动偏置的弹 簧。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闩锁系统,其中所述弹簧设置于集装箱底盘车的下表面和 致动装置之间。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闩锁装置,其中当致动装置未致动时,第一和第二杆状物位 于第一位置,且其中当致动装置致动时,第一和第二杆状物位于第二位置。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闩锁装置,其中互锁机构进一步包括分别在第一表面下方 的第一和第二枢轴处连接至集装箱底盘车的第一和第二臂,且其中第一和第二臂分别连接 至第一和第二杆状物。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闩锁装置,其中致动装置进一步包括具有第一和第二凸起 的板,其中第一和第二凸起与各个第一和第二臂接触。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闩锁装置,其中第一和第二臂包括分别沿第一和第二臂的 内表面的各个第一和第二凹口,其中第一和第二凹口容纳致动装置的各个第一和第二凸 起,以便致动装置的运动使第一和第二臂围绕各个第一和第二枢轴旋转。27.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闩锁装置,其中第一和第二闩锁系统分别包括:集装箱底盘车的上表面上的另一致动装置;设置于上表面下方的连杆机构;以及位于集装箱底盘车的上表面上方的另一表面上的接头;其中,集装箱放置于集装箱底盘车上致动另一致动装置,使连杆机构移动接头,并将集 装箱自动固定至集装箱底盘车。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闩锁装置,其中致动装置分别与第一和第二闩锁系统的另 一致动装置的每一个间隔开。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闩锁装置,其中在正常使用期间,分别在第一和第二杆状物 与第一和第二闩锁系统的第一和第二连杆机构之间维持一间隙。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闩锁装置,其中当间隙消除时,第一和第二杆状物维持各个第一和第二闩锁系统的各个第一和第二接头处于第二位置。31.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闩锁装置,其中第一和第二连杆机构的每一个包括各个第 一和第二边缘,且其中互锁组件包括:一棒状物,其在第一和第二闩锁系统之间延伸;以及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其设置为邻近各个第一和第二R锁系统,其中第一和第二托架 连接至所述棒状物;其中第一和第二托架具有邻近各个第一和第二闩锁系统的各个第一和第二C型部分; 且其中第一和第二C型部分在将集装箱放置于集装箱底盘车上的过程中容纳第一和第二 闩锁系统的各个第一和第二边缘。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闩锁装置,其中棒状物包括一扁平板。33.—种用于将集装箱自动固定至集装箱底盘车的方法,包括:设置一接头延伸穿过集装箱底盘车的一表面,其中所述接头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 间移动;设置一致动装置从所述表面延伸,其中所述致动装置与接头联动;将一集装箱角铸件放置于集装箱底盘车的表面的顶部,以便将集装箱放置于集装箱底 盘车上致动致动装置,其中角铸件具有用于容纳接头的开口;使接头响应于致动装置的致动而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便当集装箱放置于集 装箱底盘车上时,集装箱自动固定至集装箱底盘车。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致动装置致动之前,接头进入角铸件。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将致动装置的垂直运动转化为接头的旋 转运动。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中转化垂直运动包括提供一设置于所述表面下方 的连杆机构,其中所述连杆机构连接至致动装置和接头。37.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从集装箱底盘车提升集装箱。38.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中接头包括一扭锁。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中使接头移动包括通过致动装置的致动使扭锁旋 转约90°。
【文档编号】B60P7/13GK105980205SQ201580007632
【公开日】2016年9月28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9日
【发明人】J·J·拉尼根, M·C·康尼利, K·E·斯弗历克
【申请人】米杰克产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