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平锁固断柱的纠偏结构及水平锁固断柱的纠偏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196265发布日期:2018-08-18 23:39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平锁固断柱的纠偏结构及水平锁固断柱的纠偏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建筑基础纠偏,或采用断柱顶升调整纠偏,或采用基础土体迫降进行纠偏。但断柱纠偏,须先把柱断开,再采用千斤顶顶升调节,在断柱的过程中存在建筑安全风险,同时断柱后亦存在水平荷载(如地震)突发而产生房屋倾倒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平锁固断柱的纠偏结构,结构简单,在顶升过程中,避免因为水平荷载的影响造成倾倒的风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平锁固断柱的纠偏方法,能够在顶升过程中,避免因为水平荷载的影响造成倾倒的风险。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水平锁固断柱的纠偏结构,包括建筑基础和承重柱,所述承重柱设置有一个断口,所述承重柱外围固定连接有抱柱承托盘,所述断口位于所述抱柱承托盘和建筑基础之间,所述承重柱周围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桩,所述支撑桩的一端埋设于所述建筑基础,所述支撑桩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抱柱承托盘,所述抱柱承托盘的下方还设置有用于顶升抱柱承托盘的顶升装置。

优选的,所述支撑桩的数目为偶数,偶数个所述支撑桩对称分布于所述承重柱的四周;每一个所述支撑桩包括埋设于所述建筑基础的下支撑桩和穿设于所述抱柱承托盘的上支撑桩,所述上支撑桩滑动套设于所述下支撑桩内,所述上支撑桩只能向远离所述下支撑桩的方向移动。

优选的,所述上支撑桩和下支撑桩均呈中空状,所述上支撑桩的底面呈锥形,所述锥形的底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下支撑桩的内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下支撑桩的底面为封闭面,所述下支撑桩中填充有流动介质。

优选的,所述建筑基础为原基础和/或新增基础。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水平锁固断柱的纠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支撑桩的桩径、桩长和数量,并确定顶升装置的规格;

(2)根据步骤(1)中确定的支撑桩的数目,在建筑基础埋设支撑桩;

(3)将支撑桩安装至抱柱承托盘,再将抱柱承托盘安装至承重柱;

(4)在抱柱承托盘和建筑基础之间安装顶升装置,并顶升至抱柱承托盘

底部;

(5)在承重柱上凿设断口,所述断口位于抱柱承托盘和建筑基础之间;

(6)调节顶升装置,进行纠偏;

(7)纠偏完成后,将断口处进行填充,封桩。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建筑基础为原基础和/或新增基础。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支撑桩包括上支撑桩和下支撑桩,所述上支撑桩和下支撑桩均呈中空状,所述上支撑桩的底面呈锥形,所述锥形的底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下支撑桩的内部连通,安装时,先将所述上支撑桩安装至抱柱承托盘,再将上支撑桩插入所述下支撑桩。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将顶升装置顶升至抱柱承托盘底部后,再向上支撑桩内灌入高强灌浆料,直到高强灌浆料没过所述上支撑桩底部20-30mm。

优选的,所述步骤(7)中,纠偏完成后,向所述上支撑桩内灌满高强灌浆料,在承重柱的断口处进行钢筋接驳、混凝土修复,待混凝土强度达到一定强度后,卸除顶升装置,拆除抱柱承托盘,封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水平锁固断柱的纠偏结构,将支撑桩的一端埋设于建筑基础,另一端穿设于抱柱承托盘,并在建筑基础和抱柱承托盘之间设置顶升装置,抱柱承托盘将承重柱围绕在其中并固定,能够与承重柱形成整体,利用顶升装置顶升抱柱承托盘将承重柱的上部向上顶升,达到纠偏的目的。在顶升过程中,抱柱承托盘和支撑桩用来水平锁固断柱,避免因为水平荷载的影响造成倾倒的风险。具体的,支撑桩穿设于抱柱承托盘,抱柱承托盘能够在支撑桩上滑动,并且在穿设处支撑桩与抱柱承托盘之间设置有一定的空隙,顶升时,顶升装置将抱柱承托盘向上顶升,抱柱承托盘沿着支撑桩向上移动,抱柱承托盘和支撑桩用来水平锁固断柱,避免因为水平荷载的影响造成倾倒的风险。纠偏时,所述承重柱从所述断口处分离为两段,纠偏后,所述断口处被填充。

本发明的水平锁固断柱的纠偏方法,将支撑桩的一端埋设于建筑基础,另一端穿设于抱柱承托盘,并在建筑基础和抱柱承托盘之间设置顶升装置,抱柱承托盘将承重柱围绕在其中并固定,能够与承重柱形成整体,利用顶升装置顶升抱柱承托盘将承重柱的上部向上顶升,达到纠偏的目的。在顶升过程中,抱柱承托盘和支撑桩用来水平锁固断柱,避免因为水平荷载的影响造成倾倒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建筑基础;11、原基础;12、新增基础;2、承重柱;3、支撑桩;31、上支撑桩;32、下支撑桩;4、抱柱承托盘;5、顶升装置;6、断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4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水平锁固断柱的纠偏结构,包括建筑基础1和承重柱2,所述承重柱2设置有一个断口6,所述承重柱2外围固定连接有抱柱承托盘4,所述断口6位于所述抱柱承托盘4和建筑基础1之间,所述承重柱2周围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桩3,所述支撑桩3的一端埋设于所述建筑基础1,所述支撑桩3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抱柱承托盘4,所述抱柱承托盘4的下方还设置有用于顶升抱柱承托盘4的顶升装置5。

承重柱2为原建筑的承重柱2,本实施例中,顶升装置5选用千斤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选择其他的顶升装置5。将支撑桩3的一端埋设于建筑基础1,另一端穿设于抱柱承托盘4,并在建筑基础1和抱柱承托盘4之间设置顶升装置5,抱柱承托盘4将承重柱2围绕在其中并固定,能够与承重柱2形成整体,利用顶升装置5顶升抱柱承托盘4将承重柱2的上部向上顶升,达到纠偏的目的。在顶升过程中,抱柱承托盘4和支撑桩3用来水平锁固承重柱2的上部,避免因为水平荷载的影响造成倾倒的风险。具体的,支撑桩3穿设于抱柱承托盘4,抱柱承托盘4能够在支撑桩3上滑动,并且在穿设处支撑桩3与抱柱承托盘4之间设置有一定的空隙,顶升时,顶升装置5将抱柱承托盘4向上顶升,抱柱承托盘4沿着支撑桩3向上移动,抱柱承托盘4和支撑桩3用来水平锁固承重柱2的上部,避免因为水平荷载的影响造成倾倒的风险。纠偏时,所述承重柱2从所述断口6处分离为两段,纠偏后,所述断口6处被填充。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桩3的数目为偶数,偶数个所述支撑桩3对称分布于所述承重柱2的四周。

实际设置时,可根据需要选择支撑桩3的数目,一般一个承重柱2周围设置四根支撑桩3,四根支撑桩3分别设置在承重柱2的对角处,受力均匀,抱柱承托盘4和支撑桩3用来水平锁固断柱,避免因为水平荷载的影响造成倾倒的风险。

本实施例中,所述建筑基础1为原基础11。将支撑桩3直接埋设在原基础11即可。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每一个所述支撑桩3包括埋设于所述建筑基础1的下支撑桩32和穿设于所述抱柱承托盘4的上支撑桩31,所述上支撑桩31滑动套设于所述下支撑桩32内,所述上支撑桩31只能向远离所述下支撑桩32的方向移动。

下支撑桩32埋设在建筑基础1,上支撑桩31与抱柱承托盘4固定,上支撑桩31套设在下支撑桩32内,且只能向上移动,在顶升过程在中,随着顶升装置5顶升抱柱承托盘4,承重柱2的上部分和上支撑桩31也会随着抱柱承托盘4向上移动,并且由于上支撑桩31在下支撑桩32内只能向上移动不能向下移动,则实际上,上支撑桩31和下支撑桩32除了能够避免因为水平荷载的影响造成倾倒的风险外,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抱柱承托盘4起到顶升作用,防止顶升装置5突然发生意外,导致竖直荷载失衡。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支撑桩31和下支撑桩32均呈中空状,所述上支撑桩31的底面呈锥形,所述锥形的底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下支撑桩32的内部连通,所述下支撑桩32的底面为封闭面,所述下支撑桩32中填充有流动介质。

通过以上设置,可以向上支撑桩31内灌注高强注浆料,高强注浆料通过开口进入下支撑桩32,直至填充至上支撑桩31底部,当注浆料硬化后,能够支撑上支撑桩31,避免上支撑桩31向下移动,在顶升过程中,当上支撑桩31上移,上支撑桩31的底部与下支撑桩32的高强注浆料的顶部会形成新的空隙,这时在向上支撑桩31内灌注高强注浆料,则下支撑桩32内的高强注浆料重新天充至上支撑桩31的底部,如此反复,使得在顶升过程中,上支撑桩31只能向上移动,不能向下移动。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1-2的区别在于:当原基础11埋深较深时,建筑基础1为新增基础12,在地面承载力足够的地方,设置新增基础12,将下支撑桩32埋设于新增基础12,断开处开设于新增基础12和抱柱上托盘之间。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3的区别在于:当原基础11埋深较深且需加桩加固时,建筑基础1为新增基础12和原基础11,将下支撑桩32穿过原基础11,并抵接至持力层,然后在地面处设置新增基础12,断口6处开设于新增基础12和抱柱上托盘之间。

实施例5

一种水平锁固断柱的纠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支撑桩3的桩径、桩长和数量,并确定顶升装置5的规格;

(2)根据步骤(1)中确定的支撑桩3的数目,在建筑基础1埋设支撑桩3;

(3)将支撑桩3安装至抱柱承托盘4,再将抱柱承托盘4安装至承重柱2;

(4)在抱柱承托盘4和建筑基础1之间安装顶升装置5,并顶升至抱柱承托盘4底部;

(5)在承重柱2上凿设断口6,所述断口6位于抱柱承托盘4和建筑基础1之间;

(6)调节顶升装置5,进行纠偏;

(7)纠偏完成后,将断口6处进行填充,封桩。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建筑基础1为原基础11和/或新增基础12;所述步骤(3)中,支撑桩3包括上支撑桩31和下支撑桩32,所述上支撑桩31和下支撑桩32均呈中空状,所述上支撑桩31的底面呈锥形,所述锥形的底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下支撑桩32的内部连通,安装时,先将所述上支撑桩31安装至抱柱承托盘4,再将上支撑桩31插入所述下支撑桩32。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4)中,将顶升装置5顶升至抱柱承托盘4底部后,再向上支撑桩31内灌入高强灌浆料,直到高强灌浆料没过所述上支撑桩31底部20-30mm。

优选的,所述步骤(7)中,纠偏完成后,向所述上支撑桩31内灌满高强灌浆料,在承重柱2的断口6处进行钢筋接驳、混凝土修复,待混凝土强度达到一定强度后,卸除顶升装置5,拆除抱柱承托盘4,封桩。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