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板模板系统以及房屋建筑的筑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943510发布日期:2018-07-17 07:15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房屋建造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楼板模板系统以及房屋建筑的筑造方法。



背景技术:

楼板的特点是面积大而厚度一般不大。因此横向侧压力很小,楼板模板系统主要用于抵抗混凝土的垂直荷载和其它施工荷载,保证楼板不变形下垂。

参照图1,现有技术中的楼板系统在拆模时先将支柱上的可调上托11松下,将龙骨2降至可调上托上。然后使用铁撬去除一块较小的模板3,再用木楔插入将模板3和砼表面分离,与砼表面分离的模板3落至龙骨2的表面。然后按照上述的方法依次拆除所有的模板3后并及时将拆卸下来的模板3清理出去。

但是,在拆除模板时,因为固定在模板下方的龙骨已经拆除,所以在模板拆除的过程中将模板和砼表面分离时需要其他辅助操作者协助固定模板,防止模板和砼表面分离后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降落到龙骨上时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楼板模板系统,其具有方便拆卸模板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楼板模板系统,包括固定架和设置在固定架上方的龙骨,所述龙骨的上方设置有模板,所述模板包括顶梁板和设置在顶梁板下方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端面向下凹陷形成容纳腔,所述顶梁板的下端部设置有与容纳腔的侧壁滑动连接的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侧壁设置有齿条,所述支撑架内设置有与齿条配合的齿轮;所述顶梁板的下端部对称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滑动块的下端部开设有置物腔,所述置物腔内设置有若干稳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固定模板时,通过齿轮的旋转带动齿条和滑动块向上运动,从而带动顶梁板沿容纳腔的内侧壁向上滑移。当顶梁板的上表面移动到预设的高度后,使用稳定组件将滑动块和支撑架固定,同时将顶梁板下方的支撑组件和支撑架固定,然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当需要拆模时先将稳定组件与支撑架的固定解除,然后再将设置在顶梁板两侧端的支撑组件和支撑架分离,通过齿轮的反向转动带动齿条和滑动块向下运动从而带动顶梁板向下运动。顶梁板在滑动块拉力的作用下与砼表面分离,从而使得模板完全与砼表面分离,然后将固定架、龙骨和设置在龙骨上的模板全部移除并清理干净。利用齿轮啮合带动嵌设在支撑架内部的顶梁板滑移,从而方便了模板的安装和拆卸,同时支撑架始终固定在龙骨的上方,减少了拆卸模板时的安全隐患。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龙骨上的若干气缸和设置在气缸上方的托板,所述托板的上端面和顶梁板的下端面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模板固定时,当顶梁板固定在一定的高度后调节气缸使得托板和顶梁板贴合;从而托板会施加给顶梁板向上的推力,使得顶梁板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保持平衡。当需要拆除模板时,将气缸向下收缩,带动托盘向下运动并和顶梁板脱离,使得施加在顶梁板下端面上的推力消失,从而方便了顶梁板和砼表面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托板的上端面设置有若干凸起,所述顶梁板开设有与凸起配合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托板和顶梁板贴合时凸起插设进凹槽的内部,使得凸起的上端面和顶梁板的上端面齐平。当需要拆模时,当托板在气缸的拉动下与顶梁板分离后凸块与凹槽分离,然后可以借助木楔或铁撬等工具插设进凹槽内从而将顶梁板和砼表面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包括固定杆和设置在固定杆上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靠近固定杆的端部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块靠近固定杆的端部倾斜设置,与其配合的凹槽相应的设置为斜面。倾斜设置的凹槽更方便木楔或铁撬的插入和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气缸内插设有伸出杆,所述伸出杆靠近托板的端部凸出设置有稳固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稳固板可以增大伸出杆和托板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托板固定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置物腔内设置有固定支脚的弹性绳;所述弹性绳的一端和滑动块固定连接,另一端和滑动块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解除支脚和支撑架之间的固定后通过弹性绳可以将连接杆固定在置物腔内,方便了操作者的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稳定组件包括与顶梁板下端部铰接的连接杆和与连接板固定的支脚,所述支脚和支撑架之间设置有若干锁固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顶梁板上升到预设的高度后转动铰接在顶梁板下端部的连接杆,使得支脚的下端面和容纳腔的底壁接触从而增加了顶梁板固定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块的侧壁对称设置有凸棱,所述支撑架开设有与凸棱配合的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凸棱和滑槽的配合可以限制滑动块移动的方向,从而使得顶梁板滑移的位置更加精准。

本发明的另一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房屋建筑的筑造方法,其具有方便拆卸模板的优势。

房屋建筑的筑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进行定位放线并复核,在基坑开挖前对边坡稳定、支护形式、降水措施、运土路线和土方堆放位置等编制好施工方案;

s2、天然基础基坑在机械开挖前应设置标高控制点,预留30-40cm土体用人工清槽,且基坑底部须平整坚实;基坑开挖后应及时浇筑砼垫层;

砼垫层浇筑时须检查砼垫层的塌落度和配合比一致,且要保证砼垫层表面的平整度;待砼垫层浇筑完成后须进行轴线的引设;

s3、根据工程结构的形式、特点和现场条件,合理确定模板工程的流水段,确定模板配板平面布置和支撑布置;将柱子、墙和梁模板绑扎完毕,且将水电管线、预留洞、预埋件安装完毕后,将钢筋保护垫绑扎完成后进行模板安装;

预埋水电管线、并将板筋绑扎完毕后进行模板轴线引设、水平控制标高引测到预留柱插筋或其他过渡引测点,并进行交叉检查;

分段分层进行基础混凝土的连续浇筑,且浇筑的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和钢筋的疏密确定;

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要求的强度后即可进行拆模并将工作面清理干净,然后进行验收;然后在承台砼相对的两侧或周围同时进行回填和夯实;

s4、按照前述的步骤和方法对房体的主体工程依次进行施工和验收;拆模后待混凝土的强度检测结束后,须对房屋进行沉降观测;

s5、进行砌体放线和植筋,然后进行植筋拉拔检测;然后进行坎台支模和浇筑;砌底砖并预制砼过梁后砌加气块并进行拉结筋的安放;

检查砌体的垂平度后进行窗台的压顶支模并对窗台压顶进行混凝土浇筑,待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要求时对窗台压顶进行拆模处理;

砌预制砼配块并安放砼过梁,然后进行砌顶和构造柱支模并浇筑,然后进行拆模并清理;

s6、进行抹灰处理,然后将外架拆除后依次对屋面和吊顶进行处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合理设置和排布楼板模板系统可以循环重复使用模板,减少了模板的使用量。通过模板的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和模板的拆卸的重复交替完成房屋的筑建。

进一步地,在步骤s3中,楼板模板的施工步骤如下:

s31、将支撑架固定在龙骨上,然后通过设置在龙骨下方的固定架将龙骨抬升到预先计算的高度;

s32、齿轮旋转并通过齿轮和齿条的啮合带动齿条沿竖直方向运动,齿条带动滑动块沿支撑架的侧壁向上运动,当顶梁板的上端面达到预设的高度后暂停;

s33、利用设置在滑动块下方的稳定组件将滑动块和支撑架固定;

s34、将顶梁板的两侧端部的支撑组件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并将其固定;

s35、待混凝土凝固一段时间后根据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原则确定拆模的顺序依次为柱、楼板、梁侧模和梁底模;

s36、拆模时先从顶梁板的中间位置拆除,再将顶梁板的两侧端和砼表面分离;将稳定组件和支撑架的固定解除,齿轮反向转动并带动齿条和滑动块向下运动,当顶梁板的中间位置和砼表面分离产生缝隙后,将支撑架和顶梁板两侧端部的支撑组件和的固定解除,从而将顶梁板的两侧端和砼表面分离;

s37、按照上述的方法依次拆模,拆模结束后将固定架、龙骨和模板及时清理干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齿轮和齿条的啮合带动滑动块和顶梁板的运动,当顶梁板和砼表面脱离时,支撑组件和轮齿间啮合力会将顶梁板自身的重力部分抵消掉,从而使得顶梁板沿容纳腔的内侧壁缓缓地滑落。一方面通过齿轮啮合和支撑板的推力减少了拆除模板时的人员数量,方便了模板的拆除;另一方面顶梁板的重力被部分缓冲掉,降低了模板拆除时的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支撑架、顶梁板、围板、滑动块、齿轮和齿条,利用齿轮啮合时的卡嵌力实现模板的安装和拆除,方便了模板的拆除;同时降低了模板拆除时的安全隐患;

2、通过设置连接杆、支脚、锁固件、和支撑组件,增加了模板固定时的稳定性;

3、通过设置气缸、稳固板、托板和凸起,方便了模板的拆除。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楼板系统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楼板模板系统的整体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楼板模板系统的爆炸视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实施例中模板的整体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7为图6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8为图5中d部分的放大图;

图9为实施例中支撑架和滑动块的爆炸视图。

图中:1、固定架;11、可调上托;2、龙骨;3、模板;31、支撑架;311、容纳腔;312、滑槽;32、顶梁板;321、凹槽;4、齿轮;41、减速电机;5、滑动块;51、凸棱;52、齿条;53、置物腔;531、弹性绳;6、稳定组件;61、连接杆;62、支脚;621、锁固件;7、支撑组件;71、气缸;711、伸出杆;712、稳固板;72、托板;721、凸起;722、固定杆;723、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

一种楼板模板系统,参照图2,其包括固定架1、设置在固定架1上方的龙骨2,以及设置在龙骨2上方的模板3。

参照图3,模板3包括顶梁板32和设置在顶梁板32下方的支撑架31,本实施例中支撑架31设置在顶梁板32的中间位置处。顶梁板32的两侧端的底部对称设置有支撑组件7,支撑组件7包括气缸71和固定在气缸71上方的托板72,且托板72的上端面能够和顶梁板32的底壁接触。气缸71的内部插设有伸出杆711,伸出杆711靠近托板72的端部凸出设置有稳固板712,本实施例中伸出杆711和稳固板712一体成型。

参照图3和图4,托板72的上端面凸出设置有若干凸起721,顶梁板32开设有与凸起721配合的凹槽321。凸起721的上端面和顶梁板32的上端面齐平设置,且凸起721的侧壁和顶梁板32的侧壁齐平设置。凸起721包括垂直固定在托板72上的固定杆722和设置在固定杆722上端部的固定块723,本实施例中固定杆722和固定块723一体成型设置。

参照图4,固定块723靠近固定板的端部倾斜设置,本实施例中凸起721设置呈倒置的l型。

参照图5,支撑架31的上端面向下凹陷形成容纳腔311,容纳腔311内滑动设置有与顶梁板32下端面固定的滑动块5。滑动块5靠近容纳腔311底壁的端面向上凹陷形成置物腔53,且置物腔53内设置有若干稳定组件6,本实施例中稳定组件6呈中心对称设置。

参照图6,稳定组件6包括连接杆61和设置在连接杆61端部的支脚62。连接杆61的上端部和置物腔53的底壁铰接,本实施例中连接杆61的上端部和置物腔53通过合页转动连接。连接杆61远离置物腔53底壁的端部固定设置有支脚62,本实施例中支脚62和连接杆61一体成型。支脚62和容纳腔311之间设置有若干锁固件621,本实施例中锁固件621优选羊角螺栓。

参照图6,为了增加连接杆61固定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连接杆61倾斜设置,且中心对称设置的连接杆61的上端部之间的距离小于其下端部之间的距离。

参照图7,置物腔53的底壁设置有固定连接杆61(参照图6)的弹性绳531,本实施例中弹性绳531的一端和置物腔53的底壁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另一端套设在固定在置物腔53底壁上的螺栓的端部。

参照图8,滑动块5的侧壁对称焊接有齿条52,支撑架31上转动设置有与齿条52配合的齿轮4;同时支撑架31的外侧壁上固定有带动齿轮4转动的减速电机41。

参照图9,滑动块5与支撑架31贴合的侧壁对称设置有凸棱51,凸棱51沿滑动块5的高度方向延伸。且支撑架31上开设有与凸棱51配合的滑槽312。

工作原理如下:

将支撑架31固定在龙骨2上,然后通过设置在龙骨2下方的固定架1将龙骨2抬升到预先计算的高度,齿轮4旋转并通过齿轮4和齿条52的啮合带动齿条52沿竖直方向运动,齿条52带动滑动块5沿支撑架31的侧壁向上运动,当顶梁板32的上端面达到预设的高度后暂停。

利用设置在滑动块5下方的稳定组件6将滑动块5和支撑架31固定;将顶梁板32的两侧端部的支撑组件7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并将其固定;待混凝土凝固一段时间后根据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原则确定拆模的顺序依次为柱、楼板、梁侧模和梁底模。

拆模时先从顶梁板32的中间位置拆除,再将顶梁板32的两侧端和砼表面分离;将稳定组件6和支撑架31的固定解除,齿轮4反向转动并带动齿条52和滑动块5向下运动,当顶梁板32的中间位置和砼表面分离产生缝隙后,将支撑架31和顶梁板32两侧端部的支撑组件7和的固定解除,从而将顶梁板32的两侧端和砼表面分离;按照上述的方法依次拆模,拆模结束后将固定架1、龙骨2和模板3及时清理干净。

实施例2:

楼板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进行定位放线并复核,在基坑开挖前对边坡稳定、支护形式、降水措施、运土路线和土方堆放位置等编制好施工方案;

s2、天然基础基坑在机械开挖前应设置标高控制点,预留30-40cm土体用人工清槽,且基坑底部须平整坚实;基坑开挖后应及时浇筑砼垫层;

砼垫层浇筑时须检查砼垫层的塌落度和配合比一致,且要保证砼垫层表面的平整度;待砼垫层浇筑完成后须进行轴线的引设;

s3、根据工程结构的形式、特点和现场条件,合理确定模板3工程的流水段,确定模板3配板平面布置和支撑布置;将柱子、墙和梁模板3绑扎完毕,且将水电管线、预留洞、预埋件安装完毕后,将钢筋保护垫绑扎完成后进行模板3安装;

预埋水电管线、并将板筋绑扎完毕后进行模板3轴线引设、水平控制标高引测到预留柱插筋或其他过渡引测点,并进行交叉检查;

分段分层进行基础混凝土的连续浇筑,且浇筑的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和钢筋的疏密确定;

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要求的强度后即可进行拆模并将工作面清理干净,然后进行验收;然后在承台砼相对的两侧或周围同时进行回填和夯实;

s4、按照前述的步骤和方法对房体的主体工程依次进行施工和验收;拆模后待混凝土的强度检测结束后,须对房屋进行沉降观测;

s5、进行砌体放线和植筋,然后进行植筋拉拔检测;然后进行坎台支模和浇筑;砌底砖并预制砼过梁后砌加气块并进行拉结筋的安放;

检查砌体的垂平度后进行窗台的压顶支模并对窗台压顶进行混凝土浇筑,待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要求时对窗台压顶进行拆模处理;

砌预制砼配块并安放砼过梁,然后进行砌顶和构造柱支模并浇筑,然后进行拆模并清理;

s6、进行抹灰处理,然后将外架拆除后依次对屋面和吊顶进行处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