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区复式停车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37394发布日期:2018-08-24 06:56阅读:8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区复式停车位,属于停车辅助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大城市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大,停车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停车占道已经成为了城市的一大顽疾,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交通出行。此外,“一位难求”的现象也给许多车主带来了不便和烦恼,不只是拜访老社区的长辈时难以停车甚至在很多新小区内也会出现停车位不足的情况,不仅停车麻烦有时也容易引发纠纷,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种适用于解决小区停车难问题的停车位。

现有机械停车装置,主要分为: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psh)、垂直循环类停车设备(pcx)、巷道堆垛类停车设备(pxd)、水平循环类停车设备(psx)、多层循环类停车设备(pdx)等。而主流的这些装置要么为大型停车装置因空间问题不适用于空间狭小的居民小区,要么因成本问题,不利于推广。而主流的小型停车装置则虽是双层但不方便上层的取车,也难以推广。于是路边停车不占道装置,成为了解决小区停车难问题中的主力。现有的停车不占道装置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地坑升降式停车装置,一种是悬空不占道停车装置。地坑升降式停车装置有的在路边挖下能容纳一个车辆的地坑,缺乏实用性;有的坑虽小但坑里内置可折叠式剪叉杠杆升降支架及托升平台的方式,虽将车托离地面,但这只能解决人的行走,并不能让出车行的通道。而悬空不占道停车装置,有的虽利用绿化带停车但只能停一辆空间利用率不足,且不利于上车的驶出;有的则利用的是链条升降,需要外加锁定装置,装置复杂成本也高还要防止链条断裂。因此现有的小区停车位,仍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以上所述停车装置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小区复式停车位,有利于降低小区住户停车难度的解决方案,以求在保证充足的停车位数量的同时对小区的影响最小化。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小区复式停车位,包括第一载车板、第二载车板、一根复合型立柱和基座,其中,

所述复合型立柱包括立柱本体,所述立柱本体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导轨组和第二导轨组,所述立柱本体两侧的顶部分别设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一丝杠连接,所述第一载车板通过螺母与第一丝杠垂直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第二丝杠连接,所述第二载车板通过螺母与第二丝杠垂直连接,所述立柱本体内部设有一配重块,所述配重块的上部设有第一吊耳和第二吊耳,且第一吊耳和第二吊耳之间设有一挡板块,所述立柱本体内部的顶端分别对称设置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

所述第一载车板包括载车板本体,所述载车板本体的外侧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固联在设置在载车板本体内部的上侧齿轮上,所述上侧齿轮与中间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中间齿轮与下侧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下侧齿轮与带配重的齿条相啮合,所述第一载车板的下方设有滑轮组,且第一柔性绳索的一端连接第一载车板底部,另一端按顺序绕过第一载车板下方的滑轮组和第一定滑轮与配重块的第一吊耳连接,所述第二载车板的结构与第一载车板的相同,且第二柔性绳索一端连接第二载车板底部,另一端绕过第二载车板下方的滑轮组和第二定滑轮与配重块的第二吊耳连接;

所述立柱本体的底部与旋转电机的转轴连接,所述旋转电机设置在基座上。

优选地,所述滑轮组安装在立柱本体的底部并隐藏在地面上开设的圆形凹坑中,且所述滑轮组包括两个滑轮,其中一个位于立柱本体底部的外沿处,另一个通过一根刚性杆安装在与前一个滑轮同水平面并处于载车板本体中心的正下方。

优选地,所述第一柔性绳索与第一吊耳配合连接的连接端设有两个铁圈,且两个铁圈位于第一吊耳两侧,所述第二柔性绳索与第二吊耳配合连接的连接端设有两个铁圈,且两个铁圈位于第二吊耳两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吊耳和第二吊耳处分别设有一个活动销,且两个活动销分别与第一吊耳、第二吊耳以及两个吊耳两侧的铁圈配合工作。

优选地,所述第一载车板的载车板本体表面设有固定凹坑以及防滑齿,所述第二载车板的载车板本体与第一载车板的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轨组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第一导轨,所述第一载车板沿第一导轨组运动,所述第二导轨组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第二导轨,所述第二载车板沿第二导轨组运动。

优选地,所述配重块采用铸铁材料制得。

优选地,当所述挡板下放时,所述挡板与地面的夹角为30°。

优选地,所述基座的材质为砼。

优选地,所述配重块的顶部端面上开设有与第一柔性绳索和第二柔性绳索以及两根柔性绳索端部连接的铁圈相对应的通孔,用于让第一柔性绳索和第二柔性绳索以及两根柔性绳索端部连接的铁圈通过。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区复式停车位,增加了小区停车位数量,有效解决了小区停车难的问题;且占地面积小,不占用原有道路,提高了空间利用率;此外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零件简单易更换,有利于在小区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齿轮齿条结构示意图;

图7是第一柔性绳索铁圈与销结构示意图;

图8是配重整体示意图;

图9是吊耳挡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吊耳挡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载车板1、第二载车板2、复合型立柱3、立柱本体3-1、第一导轨3-2、第二导轨3-3、第一电机3-4、第二电机3-5、第一丝杠3-6、第二丝杠3-7、配重块3-8、第一吊耳3-9、第二吊耳3-10、挡板块3-11、第一定滑轮3-12、第二定滑轮3-13、铁圈3-14、活动销3-15、基座4、载车板本体5、挡板6、上侧齿轮7、中间齿轮8、下侧齿轮9、带配重的齿条10、滑轮11、第一柔性绳索12、第二柔性绳索13、通孔14、螺母15、刚性杆1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10所示,一种小区复式停车位,包括第一载车板1、第二载车板2、一根复合型立柱3和基座4,其中,

所述复合型立柱3包括立柱本体3-1,所述立柱本体3-1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导轨组和第二导轨组,所述立柱本体3-1两侧的顶部分别设有第一电机3-4和第二电机3-5,所述第一电机3-4与第一丝杠3-7连接,所述第一载车板1通过螺母15与第一丝杠3-6垂直连接,所述第二电机3-5与第二丝杠3-7连接,所述第二载车板2通过螺母15与第二丝杠3-7垂直连接,所述立柱本体3-1内部设有一配重块3-8,所述配重块3-8的上部设有第一吊耳3-9和第二吊耳3-10,且第一吊耳3-9和第二吊耳3-10之间设有一挡板块3-11,所述立柱本体3-1内部的顶端分别对称设置第一定滑轮3-13和第二定滑轮3-14;

所述第一载车板1包括载车板本体5,所述载车板本体5的外侧设有挡板6,所述挡板6固联在设置在载车板本体5内部的上侧齿轮7上,所述上侧齿轮7与中间齿轮8啮合连接,所述中间齿轮8与下侧齿轮9啮合连接,所述下侧齿轮9与带配重的齿条10相啮合,所述第一载车板1的下方设有滑轮组,且第一柔性绳索12的一端连接第一载车板1底部,另一端按顺序绕过第一载车板1底部的滑轮组和第一定滑轮3-12与配重块3-8的第一吊耳3-9连接,所述第二载车板2的结构与第一载车板2的相同,且第二柔性绳索13一端连接第二载车板2底部,另一端绕过第二载车板2下方的滑轮组和第二定滑轮3-13与配重块3-8的第二吊耳3-10连接;

所述立柱本体3-1的底部与旋转电机(图中未画出)转轴连接,所述旋转电机设置在基座4上。

优选地,所述滑轮组安装在载车板本体的下方(即立柱本体的底部)并隐藏在地面上开设的圆形凹坑中,且所述滑轮组包括两个滑轮11,其中一个位于立柱本体3-1底部的外沿处,另一个通过一根刚性杆16安装在与前一个滑轮11同水平面并处于载车板本体5中心的正下方。

优选地,所述第一柔性绳索12与第一吊耳3-9配合连接的连接端设有两个铁圈3-14,且两个铁圈3-14位于第一吊耳3-9两侧,所述第二柔性绳索13与第二吊耳3-10配合连接的连接端设有两个铁圈3-14,且两个铁圈3-14位于第二吊耳3-10两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吊耳3-9和第二吊耳3-10处分别设有一个活动销3-15,且两个活动销3-15分别与第一吊耳3-9、第二吊耳3-10以及两个吊耳两侧的铁圈3-14配合工作。(本发明中,活动销3-15通过电机驱动或者电磁吸力实现往复运动,当活动销3-15将两铁圈与吊耳穿起来时,便实现了柔性绳索与配重块的连接,通过电机驱动或者电磁吸力实现往复运动均属于常规技术手段,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通过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设计,故而未加详述。)

优选地,所述第一载车板1的载车板本体5表面设有固定凹坑以及防滑齿,所述第二载车板2的载车板本体5与第一载车板1的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轨组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第一导轨3-2,所述第一载车板1沿第一导轨组运动,所述第二导轨组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第二导轨3-3,所述第二载车板2沿第二导轨组运动。

优选地,所述配重块3-8采用铸铁材料制得。

优选地,当所述挡板6下放时,所述挡板6与地面的夹角为30°。

优选地,所述基座4的材质为砼。

优选地,所述配重块3-8的顶部端面上开设有与第一柔性绳索12和第二柔性绳索13以及两根柔性绳索端部连接的铁圈3-14相对应的通孔14,用于让第一柔性绳索12和第二柔性绳索13以及两根柔性绳索端部连接的铁圈3-14通过。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复式停车位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一载车板1在地面,第二载车板2处于悬空状态,第一载车板1的载车板本体5底部的带配重的齿条10由于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处于收起的状态,第二载车板2的载车板本体5底部的带配重的齿条10由于受到重力作用而处于下放状态,第一载车板1的挡板6处于下放状态,第二载车板2的挡板6处于收起状态。

当有一辆车需要停放时,可以经由第一载车板1的挡板6停靠在处于地面上的第一载车板1的载车板本体5上,待车辆熄火驾驶员离开车辆以后,复式停车位开始运作。系统控制第一电机3-4转动,从而驱动第一丝杠3-6带动第一载车板1沿第一导轨3-2进行上升运动,同时系统控制第二电机3-5转动,从而驱动第二丝杠3-7带动第二载车板2沿第二导轨3-3进行下降运动,第一载车板1下方的带配重的齿条10在配重的作用下在离开地面的过程中往下伸展,同时带动与齿条啮合的下侧齿轮9转动,随后带动中间齿轮8转动,从而带动上侧齿轮7使第一载车板1的挡板收起,从而实现对车辆的保护,保证了复式停车位的安全性,当第一载车板1与第二载车板2都到达立柱本体3-1的中间位置时,驱动两载车板的两个电机停止转动,接着旋转电机转动从而带动立柱本体3-1进行顺时针180°的旋转运动,待装置旋转结束,则第一载车板1与第二载车板2的内外位置互换完成,随后第一电机3-4和第二电机3-5继续工作,使得第一载车板1继续上升,第二载车板2继续下降,当第二载车板2的带配重的齿条10接触地面之后,由于地面支撑的作用,使其与第二载车板2产生相对运动,随后经过与之啮合的下侧齿轮9、中间齿轮8以及上侧齿轮7带动第二载车板2的挡板6下放,当第二载车板2下降完全时,第二载车板2下方的带配重的齿条10处于收起状态,第二载车板2的挡板6处于下放状态并与地面成30°的坡度以方便车辆的停放或者便于空置时地面车辆的会车。(本发明中,带配重的齿条卡扣连接在载车板本体底面开设的槽口中,利用配重以及底面支撑实现齿条的放下与收起,属于常规技术手段,故而未加详述。)

当有第二辆车需要停放时,只需直接经由第二载车板2的挡板6停靠在第二载车板5上即可。当第二辆车需要开走时,只需直接开走即可。当第一辆车(即处于悬空状态的那辆车)需要取走时,只需驾驶员在地面发出相应的指令,使得第一电机3-4驱动第一丝杠3-6带动第一载车板1下降,同时第二电机3-5驱动第二丝杠3-7带动第二载车板2上升,第二载车板2下方的齿条10在第二载车板2离开地面的过程中由于受到配重重力的作用向下伸展,且在伸出的过程中,经过下侧齿轮9、中间齿轮8以及上侧齿轮7的啮合传动从而带动第二载车板2的挡板收起,当第二载车板2下方的齿条10完全脱离地面时,其对应的挡板6也收起完毕,实现对第二载车板2上停靠车辆的保护。当第一载车板1与第二载车板2到达立柱本体的中间位置时,两载车板停止运动,接着立柱本体3-1在旋转电机的带动下逆时针旋转180°,待两载车板旋转结束,则第二载车板2与第一载车板1的内外位置互换完成,第二载车板2在第二电机3-5的驱动下继续上升,第一载车板1在第一电机3-4的驱动下继续下降,当第一载车板1下方的齿条10接触地面后,由于受到地面支撑的作用,会向第一载车板1内部收起,经过下侧齿轮9、中间齿轮8以及上侧齿轮9的啮合传动从而带动第一载车板1的挡板6下放,当第一载车板1下降至地面时,第一载车板1下方的齿条10处于收起状态,其对应的挡板6处于下放状态并与地面成30°的坡度以方便车辆的行驶,第一载车板的车辆可驶离。

为了保证装置的稳定性以及延长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本发明在立柱本体3-1的内部设置了一个铸铁材质的配重块3-8,当第一载车板1与第二载车板2上都停有车辆时,两载车板都会对立柱本体产生力矩作用,会相互抵消一部分,因此立柱本体受到的影响较小;当两载车板都没有载车时,则对立柱本体3-1产生很小的力矩作用,因此立柱本体3-1不会产生大的变化;但是当两载车板中只有一个承载车辆时,车辆的重力对立柱本体产生的巨大力矩得不到减轻,立柱本体3-1在这样大的力矩的长期作用下会产生影响装置运作的形变,比如会使设置于立柱本体表面的第一导轨组与第二导轨组也产生形变,这样载车板便不能顺畅地沿着第一导轨组或第二导轨组进行升降运动,本发明也就失去了原有的功能。此外一旦立柱本体3-1发生大的形变,甚至整个装置的安全性便无法得到保证。因此,在立柱本体3-1中设置的配重块3-8是保证装置的稳定性以及延长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的必不可少的装置。其运作机理如下:第一柔性绳索12一端绕过第一定滑轮3-12以及第一载车板1下方的滑轮组连接至第一载车板1下方,另一端连接有两个铁圈3-14,第二柔性绳索13一端绕过第二定滑轮3-13以及第二载车板2下方的滑轮组连接至第二载车板2下方,另一端连接有两个铁圈3-14,两对铁圈3-14分别放置在第一吊耳3-9和第二吊耳3-10的两侧,两个吊耳设置在配重块3-8上端上,且两个中间设有一挡板块3-11,用以隔开两个吊耳及相应的铁圈3-14和活动销3-15,配重块3-8上端的两吊耳处分别设有一个活动销3-15,当任一柔性绳索要连接至配重块3-8时,活动销3-15便会穿过相应的铁圈以及吊耳,实现配重块3-8与载车板本体5的连接。未连接的柔性绳索及其铁圈可穿过如图10所示的通孔14,不会在配重块上产生堆积。其使用原理如下:若第一载车板1未载重,第二载车板2载重时,连接第一载车板1的第一柔性绳索12将连接好第一载车板与配重块3-8,第一载车板1向上运动,配重块3-8会被第一载车板1拉起,此时配重块3-8只受到第一柔性绳索12的拉力以及自身的重力,相应的第一载车板1也会受到配重块3-8的重力作用,也会对立柱本体3-1产生相应的力矩作用,与另一侧载有车辆的第二载车板2对立柱本体3-1的力矩相抵消,实现对装置的保护。

本发明中,关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旋转电机以及驱动活动销的电机的驱动控制技术均属于常规技术手段,故而未加详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两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