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大跨度楼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32307发布日期:2018-09-04 21:04阅读:11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轻质大跨度楼梯。



背景技术:

楼梯是建筑物中作为楼层间交通用的构件。由连续梯级的梯段、平台和围护结构等组成。在设电梯的高层建筑中也同样必须设置楼梯。楼梯分普通楼梯和特种楼梯两大类。普通楼梯包括钢筋混凝土楼梯、钢楼梯和木楼梯等,其中钢筋混凝土楼梯在结构刚度、耐火、造价、施工、造型等方面具有较多的优点,应用最为普遍。特种楼梯主要有安全梯、消防梯和自动梯3种。按照空间可划分为室内楼梯和室外楼梯。室内楼梯,字面已经解释清楚,应用与各种住宅内部,因追求室内美观舒适,室内楼梯多以实木楼梯,钢木楼梯,钢与玻璃,钢筋混凝土等或多种混合材质为主,其中实木楼梯是高档住宅内应用最广泛的楼梯,钢与玻璃混合结构楼梯在现代办公区,写字楼,商场,展厅等应用居多,钢筋混凝土楼梯广泛应用于各种复式建筑中。室外楼梯因为考虑到风吹雨晒等自然因素,一般外形美观的实木楼梯,钢木楼梯,金属楼梯等就不太适宜,钢筋混凝土楼梯,各种石材楼梯最为常见。

现有的楼梯结构通常采用正面梯步形状背面平面形状结构,使得楼梯总体积加大,增加了楼梯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的用量增加了施工成本,同时现有的楼梯多采用普通混凝土材质使得楼梯在特殊情况下无法满足使用需求,长时间使用使得楼梯主体结构松动对使用者造成潜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质大跨度楼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楼梯结构通常采用正面梯步形状背面平面形状结构,使得楼梯总体积加大,增加了楼梯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的用量增加了施工成本,同时现有的楼梯多采用普通混凝土材质使得楼梯在特殊情况下无法满足使用需求,长时间使用使得楼梯主体结构松动对使用者造成潜在风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质大跨度楼梯,包括楼梯梁,所述楼梯梁内侧壁连接有楼梯上平面,且楼梯上平面底部侧壁连接有楼梯下平面,所述楼梯梁顶部设置有楼梯顶,且楼梯梁末端连接有楼梯底,所述楼梯上平面内部设置有梯板分布筋,且梯板分布筋右侧连接有箍筋,所述箍筋内部连接有梯梁贯通筋,且梯梁贯通筋外侧壁连接有楼梯梁,所述楼梯上平面顶部侧壁连接有进水口,且进水口底部侧壁连接有下水管,所述下水管末端设置有排水管,且排水管末端设置有排水口。

优选的,所述楼梯上平面和楼梯下平面均为梯步形状,且楼梯上平面和楼梯下平面构成双层梯步结构。

优选的,所述楼梯上平面和楼梯下平面采用轻质陶粒混凝土材质,该轻质陶粒混凝土材质每立方米的配比为:水泥460kg、水175kg、砂885kg、陶粒480kg和聚羧酸外加剂5.98kg。

优选的,所述楼梯上平面和楼梯下平面共同组成楼梯表层结构,且楼梯表层结构的成型方式为仿清水混凝土施工方式。

优选的,所述楼梯上平面右侧壁均设置有进水口,其下水管贯穿楼梯上平面,且下水管通过排水管与排水口相互连通。

优选的,所述梯板分布筋共设置有5根,其梯板分布筋贯穿楼梯上平面和楼梯下平面,且梯板分布筋横向等距离分布于楼梯上平面和楼梯下平面内部。

优选的,所述梯梁贯通筋共设置有8根,其梯梁贯通筋贯穿楼梯梁,且梯梁贯通筋关于楼梯上平面横向对称轴前后对称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轻质大跨度楼梯采用双面梯步形状和双筋增强梁复合结构替代了原楼梯,使得该楼梯相较于原有楼梯总体积缩小了15%,重量减轻,从而减少了混凝土的用量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该楼梯采用高强度轻质陶粒混凝土材质,每立方陶粒性能为700级,陶粒堆积密度695kg/每立方,1小时吸水率5%,陶粒混凝土容量为1800kg/每立方,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重量比普通混凝土降低22.3%,提高了楼梯使用安全系数。楼梯上平面和楼梯下平面均为梯步形状,且楼梯上平面和楼梯下平面构成双层梯步结构,通过双层梯步结构的楼梯上平面和楼梯下平面减小了楼梯主体的总体积,从而在保证楼梯结构稳定的情况下降低了混凝土的使用量,降低了施工成本,楼梯上平面和楼梯下平面采用轻质陶粒混凝土材质,该轻质陶粒混凝土材质每立方米的配比为:水泥460kg、水175kg、砂885kg、陶粒480kg和聚羧酸外加剂5.98kg,通过轻质陶粒混凝土材质的楼梯上平面和楼梯下平面提高了楼梯上平面和楼梯下平面的强度,使得楼梯主体强度等级提高至c40,重量比普通混凝土降低22.3%,从而保障了楼梯使用安全系数,降低了楼梯主体损坏率,楼梯上平面和楼梯下平面共同组成楼梯表层结构,且楼梯表层结构的成型方式为仿清水混凝土施工方式,通过仿清水混凝土施工方式对复杂截面楼梯成型时产生的汽孔进行修补,修色,达到清水混凝土面层观感要求,提高楼梯整体美感,楼梯上平面右侧壁均设置有进水口,其下水管贯穿楼梯上平面,且下水管通过排水管与排水口相互连通,通过右侧设置的进水口便于排水防止用户使用过程中打滑对用户造成损伤,梯板分布筋共设置有5根,其梯板分布筋贯穿楼梯上平面和楼梯下平面,且梯板分布筋横向等距离分布于楼梯上平面和楼梯下平面内部,通过等距离分布的5根梯板分布筋提高了楼梯上平面和楼梯下平面结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楼梯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系数,梯梁贯通筋共设置有8根,其梯梁贯通筋贯穿楼梯梁,且梯梁贯通筋关于楼梯上平面横向对称轴前后对称设置,通过对称设置的梯梁贯通筋提高了楼梯上平面和楼梯下平面的承重力,加强了楼梯主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轻质大跨度楼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轻质大跨度楼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轻质大跨度楼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楼梯梁,2、楼梯上平面,3、梯板分布筋,4、箍筋,5、梯梁贯通筋,6、进水口,7、下水管,8、排水管,9、楼梯顶,10、楼梯底,11、排水口,12、楼梯下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轻质大跨度楼梯,包括楼梯梁1,楼梯梁1内侧壁连接有楼梯上平面2,且楼梯上平面2底部侧壁连接有楼梯下平面12,楼梯上平面2和楼梯下平面12均为梯步形状,且楼梯上平面2和楼梯下平面12构成双层梯步结构,通过双层梯步结构的楼梯上平面2和楼梯下平面12减小了楼梯主体的总体积,从而在保证楼梯结构稳定的情况下降低了混凝土的使用量,降低了施工成本,楼梯上平面2和楼梯下平面12采用轻质陶粒混凝土材质,该轻质陶粒混凝土材质每立方米的配比为:水泥460kg、水175kg、砂885kg、陶粒480kg和聚羧酸外加剂5.98kg,通过轻质陶粒混凝土材质的楼梯上平面2和楼梯下平面12提高了楼梯上平面2和楼梯下平面12的强度,使得楼梯主体强度等级提高至c40,重量比普通混凝土降低22.3%,从而保障了楼梯使用安全系数,降低了楼梯主体损坏率,楼梯上平面2和楼梯下平面12共同组成楼梯表层结构,且楼梯表层结构的成型方式为仿清水混凝土施工方式,通过仿清水混凝土施工方式对复杂截面楼梯成型时产生的汽孔进行修补,修色,达到清水混凝土面层观感要求,提高楼梯整体美感,楼梯上平面2右侧壁均设置有进水口6,其下水管7贯穿楼梯上平面2,且下水管7通过排水管8与排水口11相互连通,通过右侧设置的进水口6便于排水防止用户使用过程中打滑对用户造成损伤,楼梯梁1顶部设置有楼梯顶9,且楼梯梁1末端连接有楼梯底10,楼梯上平面2内部设置有梯板分布筋3,且梯板分布筋3右侧连接有箍筋4,梯板分布筋3共设置有5根,其梯板分布筋3贯穿楼梯上平面2和楼梯下平面12,且梯板分布筋3横向等距离分布于楼梯上平面2和楼梯下平面12内部,通过等距离分布的5根梯板分布筋3提高了楼梯上平面2和楼梯下平面12结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楼梯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系数,箍筋4内部连接有梯梁贯通筋5,且梯梁贯通筋5外侧壁连接有楼梯梁1,梯梁贯通筋5共设置有8根,其梯梁贯通筋5贯穿楼梯梁1,且梯梁贯通筋5关于楼梯上平面2横向对称轴前后对称设置,通过对称设置的梯梁贯通筋5提高了楼梯上平面2和楼梯下平面12的承重力,加强了楼梯主体的稳定性,楼梯上平面2顶部侧壁连接有进水口6,且进水口6底部侧壁连接有下水管7,下水管7末端设置有排水管8,且排水管8末端设置有排水口11。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在使用该轻质大跨度楼梯时,先通过搅拌机将每立方米材质配比为水泥460kg、水175kg、砂885kg、陶粒480kg和聚羧酸外加剂5.98kg搅拌成高强度轻质陶粒混凝土,然后通过箍筋4对梯梁贯通筋5进行加箍,然后在梯梁贯通筋5外部加固模板,模板固定完毕后将高强度轻质陶粒混凝土浇筑到模板中构成楼梯梁1,楼梯梁1浇筑完毕后在梯板分布筋3外部加固模板构成楼梯上平面2和楼梯下平面12,然后再次在楼梯上平面2和楼梯下平面12模板中浇筑高强度轻质陶粒混凝土构成楼梯上平面2和楼梯下平面12,同时在浇筑过程中设置进水口6和下水管7,楼梯上平面2和楼梯下平面12浇筑完毕后将楼梯上平面2和楼梯下平面12与楼梯梁1相互连接构成楼梯主体,同时将排水管8与下水管7相互连接构成楼梯排水结构,楼梯主体浇筑完毕后根据施工人员观察楼梯上平面2和楼梯下平面12表面是否有气泡产生,如若有气泡产生通过仿清水混凝修饰方法对楼梯上平面2和楼梯下平面12进行修复,使得楼梯上平面2和楼梯下平面12达到清水混凝土面层观感要求,这就是该轻质大跨度楼梯的使用过程。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