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屋面式建筑物外墙维修用操作架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48187发布日期:2018-08-24 19:26阅读:5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坡屋面式建筑物外墙维修用操作架及其维修方法。



背景技术:

高层地中海式坡屋面建筑物外墙维修时,通常采用落地式脚手架搭建钢管脚手架工作台,操作人员站在钢管脚手架工作台上施工,由于高层建筑物楼层高,脚手架搭建费用高,且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而采用吊篮施工,由于坡屋面的坡度较大,吊篮配重放置困难,而且不易接触到外墙,另一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安全系数高、使用方便的坡屋面式建筑物外墙维修用操作架及其维修方法。

所述的坡屋面式建筑物外墙维修用操作架,至少两个操作架配合使用,每个操作架包括固定在楼面上的两组钢支撑及设置在钢支撑上的操作架横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操作架横支撑机构包括20#槽钢、18#槽钢及16#槽钢,18#槽钢一端与20#槽钢一端套接后由螺栓固定,18#槽钢另一端与16#槽钢一端套接后由螺栓和螺母固定,20#槽钢另一端底面、18#槽钢靠近16#槽钢一端底面分别固定在钢支撑上,16#槽钢另一端上表面设有2根连接柱,钢管脚手架工作台通过连接柱安装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操作架的16#槽钢上,与20#槽钢连接的钢支撑底部设有承重物,20#槽钢另一端端头通过钢丝绳固定在承重物上。

所述的坡屋面式建筑物外墙维修用操作架,其特征在于钢支撑包括底板、顶面板及连接底板、顶面板的十字形支撑柱,十字形支撑柱为倾斜设置在底板与顶面板之间。

所述的坡屋面式建筑物外墙维修用操作架,其特征在于顶面板为方形结构,18#槽钢、20#槽钢通过顶面板的对角线安装。

所述的坡屋面式建筑物外墙维修用操作架,其特征在于20#槽钢、18#槽钢及16#槽钢的端部均间隔设置若干安装孔。

所述的坡屋面式建筑物外墙维修用操作架,其特征在于钢管脚手架工作台包括与操作台个数相同的脚手架立杆,脚手架立杆套接在连接柱上与16#槽钢连接,脚手架立杆之间设有脚手架横杆,脚手架横杆之间设有若干平行的小横杆,相邻两个16#槽钢之间设有脚手架横杆及小横杆。

所述的坡屋面式建筑物外墙维修用操作架,其特征在于20#槽钢另一端端头设有两根短钢筋,钢丝绳位于两根短钢筋之间。

所述的坡屋面式建筑物外墙维修用操作架,其特征在于操作架重量与施工荷载重量总和与承重物的重量比为1:2-3倍。

所述的坡屋面式建筑物外墙维修用操作架,其特征在于钢管脚手架工作台外侧设置防护栏杆。

所述的一种坡屋面式建筑物外墙维修施工方法,基于坡屋面式建筑物外墙维修用操作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维修用操作架的部件运输至顶楼楼层,将所需要房间的家具等搬离,拆除窗玻璃,对不能搬出的物品、家具及窗框做好防护措施,确保在施工过程中不对房屋造成损坏;

2)坡屋面式建筑物外墙维修用操作架的安装,两个操作架平行安装在同一个窗框或不同窗框,操作架的安装过程如下:将两组钢支撑放置在楼面的相应位置,分别将20#槽钢与18#槽钢沿对角线方向安装在对应钢支撑的顶面板上,再根据实际要求将20#槽钢与18#槽钢端头连接,将16#槽钢一端安装在18#槽钢的另一端端头,在20#槽钢和与20#槽钢连接的钢支撑底部设置承重物;

3)在两个操作架的16#槽钢另一端的连接柱上分别安装钢管脚手架工作台,铺设脚手板,钢管脚手架工作台外侧设置防护栏杆,同时在楼下设置警戒区;

4)操作工人系好安全带,站立在钢管脚手架工作台上进行外墙维修施工,施工结束后及时拆除外架,及时恢复外窗及户内家具等。

本发明通过采用上述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得到的可拆卸坡屋面式建筑物外墙维修用操作架,其槽钢之间的连接,可以根据实际选择适合的长度和角度,其使用灵活性强,该操作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2)本发明通过采用操作架,用于对坡面式建筑和外墙进行维修,可用于平面墙或带转角墙面的维修,其操作简单、使用灵活、安全系数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楼面,2-钢支撑,21-底板,22--十字形支撑柱,23-顶面板,3-16#槽钢,4-连接柱,5-螺栓,6-螺母,7-18#槽钢,8-20#槽钢,9-承重物,10-钢丝绳,11-脚手架立杆,12-脚手架横杆,13-小横杆,14-短钢筋,15-外墙,16-钢板,17-膨胀螺栓,18-拉结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坡屋面式建筑物外墙维修用操作架,至少两个配合使用,且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操作架的16#槽钢3可以平行安置在同一个窗框上,也可以安置在不同的窗框上,所述的操作架包括固定在楼面1上的两组钢支撑2及设置在钢支撑2上的操作架横支撑机构,钢支撑2及操作架横支撑机构统称为悬臂支座,操作架横支撑机构包括20#槽钢8、18#槽钢7及16#槽钢3,18#槽钢7一端与20#槽钢8一端套接后由螺栓5固定,18#槽钢7另一端与16#槽钢3一端套接后由螺栓5固定,20#槽钢8另一端底面、18#槽钢7靠近16#槽钢3一端底面分别固定在钢支撑2上,16#槽钢3另一端上表面设有2根连接柱4,钢管脚手架工作台通过连接柱4安装在每个操作架的16#槽钢3上,与20#槽钢8连接的钢支撑2底部设有承重物9,20#槽钢8另一端端头通过钢丝绳10固定在承重物9上。

本发明为了提高其使用范围,在20#槽钢8、18#槽钢7及16#槽钢3的端部均间隔设置若干安装孔,可以根据实际施工需要,将两个槽钢端头对应孔位通过螺栓5和螺母6连接。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钢支撑2包括底板21、顶面板23及连接底板21、顶面板23的十字形支撑柱22,十字形支撑柱22为倾斜设置在底板21与顶面板23之间,其顶面板23为方形结构,18#槽钢7、20#槽钢8通过顶面板23的对角线安装,提高其受力面积,增加操作架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本发明的钢管脚手架工作台可以采用常规的脚手架搭建的平台,也可以是其他类似的钢管脚手架工作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钢管脚手架工作台包括与操作台个数相同的脚手架立杆11,脚手架立杆11套接在连接柱4上与每个操作台的16#槽钢3连接,脚手架立杆11之间设有两个脚手架横杆12,通过脚手架横杆12连接,两个脚手架横杆12之间设有若干平行的小横杆13,,相邻两个16#槽钢3之间设有脚手架横杆12及小横杆13,用于施工人员站立;为了提高安全性,本发明在脚手架横杆12外围设有防护栏杆。

由于有的建筑物是不规则的,可能存在转角等,若建筑物转角处也需要操作架,由于转角处一般不设置外窗,因此需要在18#槽钢与16#槽钢连接时,构成相应角度,其角度与建筑物转角大小匹配,且在转角处16#槽钢上采用钢丝绳植入墙体或固定在屋面上进行拉结,拉结时可以在两个槽钢连接处采用钢丝绳,拉接点视具体位置而定。如果遇到墙面转角或转角附近需要维修,本发明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操作架的16#槽钢3安装在不同转角所在两面墙的窗框上,如图3和图4所示,如果转角及窗户近,则直接将两个操作台放置在两面墙体相距最近的窗框上,并在每个脚手架立杆11上设置相应的脚手架横杆12和与其平行的小横杆13,脚手架横杆12及小横杆13在转角处相互交叉,并在交叉处加设拉结钢丝绳18,对其进一步加固,再施工;若两面墙体上的窗框距离转角处较远,为了提高安全性,本发明在脚手架横杆12及小横杆13底部加设加固用的16#槽钢3,该16#槽钢3的连接方式如下:先将待安装16#槽钢3的墙面上,将墙体面层的石灰等铲除,再通过膨胀螺栓17将钢板16固定在墙体上,然后将16#槽钢3安装在钢板16上即可,为了进一步提高其安全性能,本发明在钢板16底部与墙体之间设有斜支撑杆,施工结束后,将铲除的石灰面层补上。

由于本发明在维修操作时,其操作架是放置在楼面上,其楼面有可能是住户家里,为了不破坏楼板,且能保证其使用安全性,本发明在钢支撑2底部设置承生物9,同时在20#槽钢8另一端端头设有两根短钢筋14,钢丝绳10位于两根短钢筋14之间,且钢丝绳10连接承重物9;本发明操作架重量与施工荷载重量总和与承重物9的重量比为1:2-3倍。

由于本发明的操作架所有部件要搬至高层,为了搬运方便,部件都能进电梯,本发明对操作架各配件规格尺寸要满足电梯轿厢的使用要求,即一般不应超过2米。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坡屋面式建筑物外墙维修施工方法,基于坡屋面式建筑物外墙维修用操作架,包括如下步骤:

1)将维修用操作架的部件运输至顶楼楼层,将所需要房间的家具等搬离,拆除窗玻璃,对不能搬出的物品、家具及窗框做好防护措施,确保在施工过程中不对房屋造成损坏;

2)坡屋面式建筑物外墙维修用操作架的安装,,两个操作架平行安装在同一个窗框或不同窗框,操作架的安装过程如下:将两组钢支撑2放置在楼面的相应位置,分别将20#槽钢8与18#槽钢7沿对角线方向安装在对应钢支撑2的顶面板23上,再根据实际要求将20#槽钢8与18#槽钢7端头连接,将16#槽钢3一端安装在18#槽钢7的另一端端头,在20#槽钢8和与20#槽钢8连接的钢支撑2底部设置承重物9;

3)在两个操作架的16#槽钢3另一端的连接柱4上分别安装钢管脚手架工作台,钢管脚手架工作台根据实际情况安装,如果遇到墙面转角或转角附近需要维修,本发明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操作架的16#槽钢3安装在不同转角所在两面墙的窗框上,如图3和图4所示,如果转角及窗户近,则直接将两个操作台放置在两面墙体相距最近的窗框上,并在每个脚手架立杆11上设置相应的脚手架横杆12和与其平行的小横杆13,脚手架横杆12及小横杆13在转角处相互交叉,并在交叉处加设拉结钢丝绳18,对其进一步加固,再施工;若两面墙体上的窗框距离转角处较远,为了提高安全性,本发明在脚手架横杆12及小横杆13底部加设加固用的16#槽钢3,该16#槽钢3的连接方式如下:先将待安装16#槽钢3的墙面上,将墙体面层的石灰等铲除,再通过膨胀螺栓17将钢板16固定在墙体上,然后将16#槽钢3安装在钢板16上即可,在脚手架横杆12及小横杆13铺设脚手板,钢管脚手架工作台外侧设置防护栏杆,同时在楼下设置警戒区;

4)操作工人系好安全带,站立在钢管脚手架工作台上进行外墙维修施工,施工结束后及时拆除外架,及时恢复外窗及户内家具,并将铲除的石灰面层补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