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充电电动摩托车与自行车共享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74945发布日期:2018-08-14 18:20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所述的立体充电电动摩托车与自行车共享车库,涉及一种立体停车设备,具体为可以为电动摩托车进行充电的立体摩托车或自行车共享车库。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日益改善,家用轿车逐渐普及,道路拥堵成为常态现象,短途开车的经济性、方便性越来越差,电动摩托车与自行车的使用频度逐年上升,不光是人们出行的被动选择,也是由于两种交通工具在多种场合停车容易,还能规避堵车;另外加油麻烦,省钱等都是电动摩托车与自行车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由此带来的无处、无序停放,无法充电、人员密集区充电失火的安全隐患等多种弊端越发凸显出来。近两年的共享单车爆发,无序、无度停放挤占公共道路资源等,使方便使用与规范管理之间的矛盾急剧增加,更给市政管理者带来巨大的管理难题。

目前居民小区,大、中、小学学校、各种市场、车站、企业、机关、商业区等人流密集区的停车场所,仍停留在原始的遮阳、遮雨状态,没有达到规范停放要求,充电也是临时性的拉线,有的甚至在地下等密闭场所,由于电动摩托车充电易失火,对人身及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立体充电电动摩托车与自行车共享车库,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立体充电电动摩托车与自行车共享车库。用以解决现存的:1、摩托车和自行车乱停、乱放,影响交通秩序;2、摩托车和自行车乱停乱放,影响市容美观;3、电动摩托车或自行车充电不便;4、因电动摩托车或自行车充电不安全,造成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等问题。

本发明旨在设计一个把停车,充电,安全,规范管理等优点集成一体,节省空间、道路,土地资源,保证人员、财产安全,做到个人,社会,政府等多方共赢,社会效益明显,同时由于本发明与自行车可以共享,也解决了单车无处停放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所述的立体充电电动摩托车与自行车共享车库包括:车库框架及多组上层载车平台系统、提升驱动系统和下层载车平台系统;

本发明所述的下层载车平台系统置于车库框架底部,其后端与车库框架固定连接;上层载车平台系统吊装于车库框架上,并通过提升驱动系统实现上下移动;

本发明所述的车库框架包括:电机支撑梁、框架立柱、框架纵梁、框架横梁、框架协拉梁、提升系统固定梁及侧纵梁;框架立柱、框架纵梁和框架横梁组成整体车库框架结构,在其上部连接处增加框架斜拉梁提高车库框架的稳定性;电机支撑梁设置于车库框架后部的两根框架立柱之间;车库框架两侧的两根框架立柱之间的中上部各设置一根侧纵梁;在两根侧纵梁之间及车库框架顶部的框架纵梁上各设置有两根提升系统固定梁;

本发明所述的上层载车平台系统包括:上车位充电插座、上车位护栏、升降轨道、上车位夹持杆、滚轮轴承、上部存放槽和伸缩臂;升降轨道固定于提升系统固定梁之间;上部存放槽通过伸缩臂和滚轮轴承装于升降轨道上,并沿升降轨道上下移动;上车位护栏装于上部存放槽的两侧;上车位夹持杆装于上部存放槽的后端;上车未充电插座装于上部存放槽上;

本发明所述的提升驱动系统包括:升降电机、定滑轮、电控开关和牵引绳;升降电机装于电机支撑梁上;定滑轮装于升降导轨的顶部;牵引绳的一端装于升降电机的卷扬机上,另一端绕过定滑轮与伸缩臂相连接;电控开关通过导线与升降电机相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下层载车平台系统包括:下车位充电插座、下车位夹持杆、下车位导轨、下车位导向滑槽和下部存放槽;下部存放槽通过下车位导向滑槽装于设置于车库框架底部的下车位导轨上,并可沿下车位导轨左右移动;下车位夹持杆别装于下部存放槽的后端;下车位充电插座装于下部存放槽上。

本发明所述的下部存放槽前端的底部装有下车位行走轮。

本发明所述的上部存放槽和下部存放槽的前端分别装有下车位引导板和上车位引导板。

本发明车辆存放充电的使用方法为:

1、将车辆存放在下车位时:将车辆由下车位引导板推入下部存放槽内,并使车辆前轮进入到下车位夹持杆内;需要充电是将电源插头插入到下车位充电插座即可为电动摩托车或自行车充电;

2、将车辆存放在上车位时:当下车位停满车辆时,首相将下部存放槽沿下车位导轨方向向两边推开至少一个车位,确保上部存放槽能顺利落下;然后通过电控开关启动升降电机,通过牵引绳将上部存放槽沿升降轨道放下,将车辆由上车位引导板推入到上部存放槽内,并使车辆前轮进入到上车位夹持杆中;需要充电是将电源插头插入到上车位充电插座即可为电动摩托车或自行车充电;最后通过电控开关气动升降电机,通过牵引绳将上不存放槽沿升降轨道升起到上层;

如果有偿服务,可通过扫描二维码,微信或支付宝或投币进行车辆存放或充电。

本发明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

1、本发明的使用,解决了机关,企业,工业区,小区,轨道及公共交通站点人口密集区的电动摩托车与自行车停放难的问题;

2、本发明的使用,解决了电动摩托车充电的问题;

3、本发明的使用,使得停车库远离人员密集区,将充电引起的爆炸失火等危险隔离在危险地带以外;

4、本发明占用现有场地面积小,适应性强;

5、本发明的使用,实现了停车、充电高度集成;

6、本发明的使用,让停车规范、有序,美观市容;

7、本发明兼容停放自行车,为人们最后一公里出行创造方便条件;

8、本发明的使用,降低城市综合管理成本。

本发明具有结构新颖、加工简便、安装便捷、规范有序、美观大方、安全实用等优点,其大批量投入市场必将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和显著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本发明共有3幅附图,其中:

附图1本发明立体图;

附图2本发明主视图;

附图3本发明侧视图。

在图中:1、升降电机2、定滑轮3、下车位充电插座4、下车位行走轮5、上车位充电插座6、上车位护栏7、升降轨道8、下车位引导板9、上车位引导板10、下车位夹持杆11、上车位夹持杆12、下车位导轨13、下车位导向滑槽14、电机支撑梁15、框架立柱16、电控开关17、滚轮轴承18、牵引绳19、下部存放槽20、上部存放槽21、框架纵梁22、框架横梁23、框架斜拉梁24、提升系统固定梁25、侧纵梁26、伸缩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如附图所示,立体充电电动摩托车与自行车共享车库包括:车库框架及多组上层载车平台系统、提升驱动系统和下层载车平台系统;

下层载车平台系统置于车库框架底部,其后端与车库框架固定连接;上层载车平台系统吊装于车库框架上,并通过提升驱动系统实现上下移动;

车库框架包括:电机支撑梁14、框架立柱15、框架纵梁21、框架横梁22、框架协拉梁23、提升系统固定梁24及侧纵梁25;框架立柱15、框架纵梁21和框架横梁22组成整体车库框架结构,在其上部连接处增加框架斜拉梁23提高车库框架的稳定性;电机支撑梁14设置于车库框架后部的两根框架立柱15之间;车库框架两侧的两根框架立柱15之间的中上部各设置一根侧纵梁25;在两根侧纵梁25之间及车库框架顶部的框架纵梁21上各设置有两根提升系统固定梁24;

上层载车平台系统包括:上车位充电插座5、上车位护栏6、升降轨道7、上车位夹持杆11、滚轮轴承17、上部存放槽20和伸缩臂26;升降轨道7固定于提升系统固定梁24之间;上部存放槽20通过伸缩臂26和滚轮轴承17装于升降轨道7上,并沿升降轨道7上下移动;上车位护栏6装于上部存放槽20的两侧;上车位夹持杆11装于上部存放槽20的后端;上车未充电插座5装于上部存放槽20上;

提升驱动系统包括:升降电机1、定滑轮2、电控开关16和牵引绳18;升降电机1装于电机支撑梁14上;定滑轮2装于升降导轨7的顶部;牵引绳7的一端装于升降电机1的卷扬机上,另一端绕过定滑轮2与伸缩臂26相连接;电控开关16通过导线与升降电机1相连接;

下层载车平台系统包括:下车位充电插座3、下车位夹持杆10、下车位导轨12、下车位导向滑槽13和下部存放槽19;下部存放槽19通过下车位导向滑槽13装于设置于车库框架底部的下车位导轨12上,并可沿下车位导轨12左右移动;下车位夹持杆10别装于下部存放槽19的后端;下车位充电插座3装于下部存放槽19上。

下部存放槽19前端的底部装有下车位行走轮4。

上部存放槽20和下部存放槽19的前端分别装有下车位引导板8和上车位引导板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有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本发明的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