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57006发布日期:2018-11-07 11:09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托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停放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托举装置。

背景技术

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私家车的数量逐渐增多,外出时往往一位难求,而且对于一些新手司机来说,当路边两车中间空余一个车位或者车位太小时,往往因技术或经验不足,无法停进车位,造成车位的闲置。因此如何更为简便地停车,更有效地利用和规划停车空间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此时,实现车辆的横向移动在实际生活中将会有很大的应用空间与实际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托举装置,以至少解决车辆能够横向移动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托举装置,包括车体、由车体支撑的托举臂以及抬升机构,其中抬升机构用于抬升托举臂,托举臂上设置有:轴,配置为平行于托举臂(1)且固定安装在托举臂(1)上;以及沿轴设置的多个托举件(4),其中托举件(4)与轴可旋转地连接,并且托举件(4)设置有与托举对象接触的接触面。

可选地,托举臂包括第一托举臂和第二托举臂,并且第一托举臂上设置的托举件的接触面与第二托举臂上设置的托举件的接触面相对设置。

可选地,接触面为圆弧形凹面。

可选地,托举件包括支撑板和托举垫,其中,支撑板上设置有与轴配合的孔,支撑板通过孔与轴可旋转地连接;托举垫由支撑板支撑,并且包括接触面。

可选地,轴包括长轴和短轴,长轴和短轴沿托举臂延伸的方向依次固定安装在托举臂上。

可选地,托举件包括与长轴可旋转地连接的第一托举件和与短轴可旋转地连接的第二托举件,其中第一托举件配置为能够沿长轴移动。

可选地,支撑板上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包括围绕孔的第一加强筋,沿托举垫的轮廓设置的第二加强筋,以及连接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的第三加强筋。

可选地,第一托举件包括沿托举臂方向设置的多个支撑板,并且托举装置还包括止锁件,止锁件设置于第一托举件中间位置的两个支撑板之间。

可选地,抬升机构为液压抬升机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具有托举臂的车体上加装轴和托举件,托举件和轴可旋转连接,利用托举件和车轮贴合来托举汽车,使用时两台该装置一同工作,达到了车辆能够横向移动的目的。该装置应用范围广,装置由人力操作,且体积小,放置方便,可实现在不同场合的使用;操作简单,贴合过程中只需要移动托举垫到合适的位置并用止锁件限制轴向移动,即可自行转动贴合;工作行程短,与轮胎贴合托举汽车,减少了托举底盘时减振弹簧的压缩与伸长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托举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托举装置实施例1托举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托举装置实施例1短轴及托举件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托举装置实施例1长轴及托举件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托举装置实施例1长轴止锁件示意图。

图中,1.托举臂,2.短轴,3.长轴,4.托举件,5.支撑板,6.托举垫,7.加强筋,8.止锁件,9.抬升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实施例1

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托举装置,该托举装置包括车体,车体包括两条并列设置的托举臂1以及用于抬升托举臂1的抬升机构9,将重物置于托举臂1上,托举臂1可在抬升机构9的驱动下将重物托起。此外,托举臂1上设置有轴,轴平行于托举臂且固定安装在托举臂上;轴上安装有多个托举件4,托举件4可绕轴自由转动,托举件4上有与托举对象接触的接触面,两托举臂1上的托举件4相对设置。

两台本实施例托举装置同时工作,托举臂上1相对设置的托举件4与汽车轮胎接触,启动抬升机构9,托举臂1向上升起,托举件4绕轴转动自动与轮胎紧密贴合将汽车托起,进而实现汽车的横向移动。

通过上述实施例公开的方案,通过在具有托举臂的车体上加装轴和托举件,托举件和轴可旋转连接,利用托举件和车轮贴合来托举汽车,使用时两台该装置一同工作,达到了车辆能够横向移动的目的。该装置应用范围广,装置由人力操作,且体积小,放置方便,可实现在不同场合的使用。

参见图2,托举臂1包括第一托举臂和第二托举臂,两条托举臂并列设置,第一托举臂上设置的托举件4的接触面与第二托举臂上设置的托举件4的接触面相对设置。其中,为与汽车轮胎紧密贴合,接触面为适配汽车轮胎形状的圆弧形凹面。

参见图3,托举件4包括支撑板5和托举垫6两部分,其中,三角形支撑板5上有与托举臂上固定安装的轴的直径相同大小的孔,轴穿过支撑板5上的孔与支撑板5可旋转地连接;托举垫6为展开是长方形的圆弧形凹面,支撑板5垂直于托举垫6,托举垫6由支撑板5固定支撑,轴与托举垫所在的面平行。

由图1至图4可知,固定在托举臂1上的轴包括长轴3和短轴2,长轴3和短轴2沿托举臂1延伸的方向依次固定安装在托举臂1上,两托举臂1上的长轴和短轴对应设置。

其中,托举件4包括与长轴3可旋转地连接的第一托举件和与短轴2可旋转地连接的第二托举件。与长轴3连接的第一托举件为活动托举件,活动托举件套于长轴3上,可绕轴自由转动同时可以沿轴做向前向后的轴向移动;与短轴2连接的第二托举件为固定托举件,固定托举件长度与短轴2长度相同,固定托举件只可绕轴转动不可沿轴做轴向移动。活动托举件沿长轴的轴向移动可使装置适用于轮距不同的汽车的横向移动。

此外,为了增加托举件的承受负荷,在支撑板1上设置加强筋7。本实施例中,加强筋7包括围绕孔的第一加强筋,沿托举垫6的轮廓设置的第二加强筋,以及连接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的第三加强筋,显然加强筋7的位置以及数量是不固定的,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设置加强筋。

参见图5,与长轴3连接的第一托举件包括多个支撑板5,因第一托举件可以沿轴做轴向移动,该托举装置还设置有止锁件8,止锁件8位于第一托举件中间位置的两个支撑板之间,当止锁件放松时,活动托举件可以实现向前向后的轴向运动;当托举件到达所需位置时,止锁件锁紧,利用止锁件8限制第一托举件轴向移动。

此外,抬升机构9为液压抬升机构,液压抬升机构安装在车体底盘与轮之间,由连接在车体上的手柄控制,可以方便的将车推入汽车轮之下,然后用液压将车体底盘升高,托举件转动与轮胎紧密贴合抱紧轮胎,托起汽车,进而拖动汽车移动,到达目的地后,用液压将底盘降落,汽车也随之落地,托举件转动与轮胎分离,可以方便的抽出搬运车。

在图1和图2所示的装置中,装置有4个相同的托举件4,2个止锁件,4根轴和2个托举臂组成,每个托举件4上的支撑板5都有加强筋7支撑,其中止锁件8位于活动托举件中部两个加强筋7之间。通过滑动活动托举件到达合适位置,然后通过止锁件8限制其轴向移动。在与轮胎接触后,托举件4通过绕轴转动来自动与轮胎外圆面贴合。

在工作时,只需通过止锁件8的放松与压紧即可实现活动托举件的移动,通过托举件自身的转动即可与轮胎紧密贴合。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操作,能够实现汽车的横向移动的装置,是在现有的地牛基础上,加装了汽车车轮托举装置。该托举装置主要包括托举臂,托举件,止锁件,轴和液压机构。该装置由托举臂,固定托举件,活动托举件,轴,止锁件和液压机构组成,托举臂和托举件由轴连接,活动托举件的位置可由止锁件固定。其中,固定托举件套于短轴上,可自由转动,活动托举件套于长轴上,可以沿轴做轴向移动,当到达所需位置时,利用止锁件限制活动托举件轴向移动,固定托举件和活动托举件通过托举臂连接在一起,当止锁件放松时,活动托举件可以实现向前向后的轴向运动。安装于轴上的止锁件可以人为地操作实现活动托举件的轴向移动。托举件的自由转动很大程度增加了与轮胎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受力均匀。

工作时,将活动托举件移动到合适位置,然后通过止锁件限制轴向方向的移动,然后通过转动与轮胎紧密贴合,从而实现托举汽车的目的。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应用范围广。装置由人力操作,且体积小,放置方便,可实现在不同场合的使用。

2.操作简单。贴合过程中只需要移动托举垫到合适的位置并用止锁件限制轴向移动,即可自行转动贴合。

3.工作行程短。与轮胎贴合托举汽车,减少了托举底盘时减振弹簧的压缩与伸长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做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此外,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