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箱压顶梁混凝土预制块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42473发布日期:2018-12-01 02:21阅读:2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电箱压顶梁混凝土预制块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预制块的制作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配电箱压顶梁混凝土预制块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建筑业的不断发展,住宅建设的高质量、快效率成了众多施工企业的竞争手段,但在住宅建筑墙体砌筑过程中,墙体裂缝问题始终是工程的热点,如何减少、解决掉墙体裂缝问题直接关系着企业形象和信誉。在三层楼高的框架结构别墅群工程中,墙体砌筑过程中设置的配电箱需要在墙体上开凿、开洞,直接造成配电箱周边砌筑墙体出现裂缝、部分拉结筋外露等质量问题,不仅给工程质量带来隐患,而且后续工序施工前需要人力、物力去整改修补,费时费工且影响企业形象。

在框架结构别墅墙体砌筑过程中,每户室内有八个配电箱。如果砌筑过程对配电箱的位置进行预留,那么配电箱上方的砌块将会出现悬空,虽然有拉结筋进行支撑,但效果极不理想,而且砌筑时间较长后,墙体沉降,在预留配电箱空出的砌块将会出现下凹现象,墙体出现裂缝,对后期配电箱将造成破坏。

因此,针对上述砌筑过程对配电箱作预留位置的施工方式的缺点和不足之处,研究开发出既解决砌筑墙体时砌块悬空的问题,又提高了施工进度和确保了墙体整体质量的配电箱压顶梁混凝土预制块的制作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安全可靠的配电箱压顶梁混凝土预制块的制作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配电箱压顶梁混凝土预制块的制作方法,混凝土预制块为钢筋和混凝土浇筑的带凹型的压顶梁,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搭设配电箱压顶梁混凝土预制块模板

根据配电箱压顶梁混凝土预制块设计,用厚35mm、长1326mm、高90mm木方与厚12mm、长1326mm、高200mm模板连接,使用长20mm铁钉沿长度方向从模板向木方钉合成一块侧模板,在模板两端100mm处各设凹槽,凹槽宽13mm,使模板两个凹槽之间的间距为1100mm;制取相同的两块侧模板,且将两块侧模板相距224mm相对设置,使模板在内侧,木方在外侧;在其中一块侧模板的中心居中用钉子钉合一块配电箱塞板,配电箱塞板为厚100mm、长500mm、高200mm;提供两块端板,每块端板为厚12mm、长224mm、高200mm模板,使两块端板分别插入凹槽中,两块端板相互平行,且与两块侧模板垂直;在两块侧模板木方外侧用夹具夹紧形成模框架;

b、第一次混凝土浇筑

以模框架的高度方向放置,模框架底部衬底模板,以配电箱塞板面作迎混凝土面,在模框架内进行第一次混凝土浇筑,第一次混凝土浇筑只浇筑到模具模板厚度的1/4处,混凝土振捣密实,并在混凝土表面放置第一根长1000mm的φ6mm钢筋,作为预制块的加强筋;

c、第二次混凝土浇筑

第二次混凝土浇筑只浇筑到模具模板厚度的1/2处,混凝土振捣密实,并在混凝土表面放置第二根长1000mm的φ6mm钢筋,作为预制块的加强筋;

d、第三次混凝土浇筑

第三次混凝土浇筑只浇筑到模具模板厚度的2/3处,混凝土振捣密实,并在混凝土表面放置第三根长1000mm的φ6mm钢筋,作为预制块的加强筋;在模框架内将剩余混凝土浇筑完成、振捣密实,并进行混凝土面层抹平、收光。

e、拆除配电箱压顶梁预制块的模板

配电箱预制块带模板进行养护,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将步步紧、模板逐一去除,最后达成配电箱预制混凝土块。

本发明的配电箱压顶梁混凝土预制块的制作方法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铁钉的相互间距为200mm。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夹具为步步紧。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夹具设为三档,在侧模板两端50mm处各设一档,在侧模板中部设一档。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端板的材质为木方块,木方块表面光滑并有足够强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配电箱压顶梁混凝土预制块的制作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配电箱压顶梁混凝土预制块结构简单、制作方便;

2、配电箱压顶梁混凝土预制块满足定位、安装配电箱的使用功能,而且解决了砌筑墙体时预留孔洞位置的砌块下凹问题,避免后期墙体沉降裂缝;

3、混凝土预制块的使用提高了墙体的施工进度和确保了墙体的实体质量,降低工程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电箱压顶梁混凝土预制块模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电箱压顶梁混凝土预制块模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放置钢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电箱压顶梁混凝土预制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电箱压顶梁混凝土预制块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1上木方,2上模板,3配电箱塞板,4夹具,5侧模板,6下木方,7下模板,8钢筋,9混凝土,10混凝土预制块,11凹型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的配电箱压顶梁混凝土预制块的制作方法施工流程为:熟悉图纸→统计配电箱外形尺寸→配电箱压顶梁混凝土预制块模具下料→配电箱压顶梁混凝土预制块模具制作、拼装→配电箱压顶梁混凝土预制模具内浇筑混凝土并分层压实→配电箱混凝土压顶梁预制模具上下混凝土面放置钢筋(分别在1/4、1/2、2/3处各放1根)→配电箱混凝土压顶梁预制模具内混凝土浇筑完成→配电箱混凝土预制块带模养护→配电箱混凝土预制块拆模养护→获取配电箱混凝土预制块。

本发明的配电箱压顶梁混凝土预制块的制作方法,混凝土预制块为钢筋和混凝土浇筑的带凹型的压顶梁,包括以下步骤:

现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电箱压顶梁混凝土预制块模板结构示意图。

a、搭设配电箱压顶梁混凝土预制块模板:根据配电箱压顶梁混凝土预制块设计,用厚35mm、长1326mm、高90mm木方与厚12mm、长1326mm、高200mm模板连接,使用长20mm铁钉沿长度方向从模板向木方钉合成一块侧模板,所述铁钉的相互间距为200mm。在模板两端100mm处各设凹槽,凹槽宽13mm,使模板两个凹槽之间的间距为1100mm;制取相同的两块侧模板,形成上木方1和上模板2结合,再与下木方6和下模板7结合的格局,且将两块侧模板相距224mm相对设置,使模板在内侧,木方在外侧;在其中一块侧模板的中心居中用钉子钉合一块配电箱塞板3,配电箱塞板为厚100mm、长500mm、高200mm;提供两块端板,每块端板为厚12mm、长224mm、高200mm模板,使两块端板分别插入凹槽中,两块端板相互平行,且与两块侧模板垂直;在两块侧模板木方外侧用夹具4夹紧形成模框架;所述夹具为步步紧。所述夹具设为三档,在侧模板两端50mm处各设一档,在侧模板中部设一档。所述端板的材质为木方块,木方块表面光滑并有足够强度。

b、第一次混凝土浇筑:以模框架的高度方向放置,模框架底部衬底模板,以配电箱塞板面作迎混凝土面,在模框架内进行第一次混凝土9浇筑,第一次混凝土浇筑只浇筑到模具模板厚度的1/4处,混凝土振捣密实,并在混凝土表面放置第一根长1000mm的φ6mm钢筋8,作为预制块的加强筋。

c、第二次混凝土浇筑:第二次混凝土浇筑只浇筑到模具模板厚度的1/2处,混凝土振捣密实,并在混凝土表面放置第二根长1000mm的φ6mm钢筋,作为预制块的加强筋。

d、第三次混凝土浇筑:第三次混凝土浇筑只浇筑到模具模板厚度的2/3处,混凝土振捣密实,并在混凝土表面放置第三根长1000mm的φ6mm钢筋,作为预制块的加强筋;在模框架内将剩余混凝土浇筑完成、振捣密实,并进行混凝土面层抹平、收光。

e、拆除配电箱压顶梁预制块的模板:配电箱预制块带模板进行养护,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将步步紧、模板逐一去除,最后达成带有凹型口11的配电箱预制混凝土预制块10。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电箱压顶梁混凝土预制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电箱压顶梁混凝土预制块的立体示意图。

本发明具有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技术进步,本发明的配电箱压顶梁混凝土预制块的制作方法,配电箱压顶梁混凝土预制块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将钢筋和混凝土结合浇筑定型,形成一个配电箱上部带凹型的过梁,后期配电箱将直接安装在凹型过梁的下部,最后配电箱周边用砂浆封堵,不仅满足定位、安装配电箱的使用功能,而且解决了砌筑墙体时预留孔洞位置的砌块下凹问题,避免造成墙体沉降裂缝,又提高了墙体的施工进度和确保了墙体的实体质量。

本发明的配电箱压顶梁混凝土预制块的制作方法在启东市碧桂园中邦上海城b2地块工程中运用,效果显著。启东市碧桂园中邦上海城b2地块工程,项目包括42栋3层楼高别墅群和2栋变电所,共涉及电气配电箱336个,按规范要求设置配电箱部位上部均要布置压顶混凝土过梁。如果在墙体砌筑过程中专门去浇筑配电箱的压顶梁,势必影响工期。本发明的配电箱压顶梁混凝土预制块的制作方法,不仅解决了配电箱施工过程中工序繁琐的混凝土压顶梁和腰梁的制作,又提高了墙体砌筑的进度和整体质量。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化。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发明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