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结构保温夹层房屋建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27380发布日期:2018-10-12 19:44阅读:17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房屋建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管结构保温夹层房屋建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房屋建筑方法,钢筋混凝土式、砖混式或钢结构式,建造工艺复杂,工序耗时长,且对建造地点参数要求高。建造过程中,钢筋等连接部位焊接,混凝土搅拌和运输等过程造成环境污染,房屋使用,能耗高,房屋拆毁时产生建筑垃圾;木结构房屋,消耗木材,选材要求参数高,承载能力低。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钢管结构保温夹层房屋建造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管结构保温夹层房屋建造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管结构保温夹层房屋建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绑扎好钢筋并铺设在地基中,然后使用混凝土对钢筋进行浇筑,形成钢筋混凝土层,所述钢筋混凝土层包括有混凝土基层和混凝土立柱,所述混凝土立柱上端顶部伸出竖直设置的螺纹柱;

s2:使用吊机将钢立柱吊起,钢立柱的下端通过螺母与螺纹柱进行固定,中部所述钢立柱内侧设有固定槽口,前后所述钢立柱内侧设有固定槽;

s3:将槽钢的前后两端固定于前后所述钢立柱的固定槽,同时使得槽钢中部固定于中部所述钢立柱的固定槽口;

s4:保温墙板包括面板、保温层和压合板,将压合板放在最下层,保温层放在中间层,面板放在最上层,通过压合机,将面板、保温层和压合板压合成型,得到保温墙板,将保温墙板通过沉头螺钉固定在左右两侧钢立柱的内侧;

s5:将顶棚吊起,完成顶棚下端与钢立柱上端的固定。

所述混凝土基层和混凝土立柱通过混凝土一体浇筑成型,所述混凝土立柱位于混凝土基层上端的左右两侧。

所述步骤s3中槽钢通过螺钉固定于前后所述钢立柱的固定槽和中部所述钢立柱的固定槽口。

所述步骤s3完成后还包括需要将底板的两端滑接在槽钢内。

混凝土基层的上端中部设有支撑柱,所述底板的下端支撑在支撑柱的上端。

面板的上下两侧设有凹槽,面板的上下两端设有包裹侧板,保温层的上下两侧设有用于插接凹槽的定位凹槽,压合板的上下两侧设有翻折板,翻折板压合在包裹侧板之间,沉头螺钉经由凹槽贯穿保温墙板并固定在左右两侧钢立柱的内侧的螺孔。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钢管结构保温夹层房屋建造方法,本发明将压合板放在最下层,保温层放在中间层,面板放在最上层,通过压合机,将面板、保温层和压合板压合成型,得到保温墙板,将保温墙板通过沉头螺钉固定在左右两侧钢立柱的内侧,建造工艺简单,工序耗时短。

保温墙板包括面板、保温层和压合板,使用能耗小,保温层保温、节能减排。

钢管结构保温夹层房屋建造方法,可工业化、标准化、通用化、模块化设计,可以实现多模块组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槽钢和底板安装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钢筋混凝土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保温墙板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1混凝土基层、2支撑柱、3混凝土立柱、4底板、5螺母、51螺纹柱、6钢立柱、7保温墙板、71面板、72凹槽、73包裹侧板、74压合板、75翻折板、76保温层、77定位凹槽、8顶棚、9固定槽、10螺孔、11固定槽口、12螺钉、13槽钢、14沉头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4的一种钢管结构保温夹层房屋建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绑扎好钢筋并铺设在地基中,然后使用混凝土对钢筋进行浇筑,形成钢筋混凝土层,所述钢筋混凝土层包括有混凝土基层1和混凝土立柱3,所述混凝土立柱3上端顶部伸出竖直设置的螺纹柱51;

s2:使用吊机将钢立柱6吊起,钢立柱6的下端通过螺母5与螺纹柱51进行固定,中部所述钢立柱6内侧设有固定槽口11,前后所述钢立柱6内侧设有固定槽9;

s3:将槽钢13的前后两端固定于前后所述钢立柱6的固定槽9,同时使得槽钢13中部固定于中部所述钢立柱6的固定槽口11;

s4:保温墙板7包括面板71、保温层76和压合板74,将压合板74放在最下层,保温层76放在中间层,面板71放在最上层,通过压合机,将面板71、保温层76和压合板74压合成型,得到保温墙板7,将保温墙板7通过沉头螺钉14固定在左右两侧钢立柱6的内侧;

s5:将顶棚8吊起,完成顶棚8下端与钢立柱6上端的固定。

所述混凝土基层1和混凝土立柱3通过混凝土一体浇筑成型,所述混凝土立柱3位于混凝土基层1上端的左右两侧。

所述步骤s3中槽钢13通过螺钉12固定于前后所述钢立柱6的固定槽9和中部所述钢立柱6的固定槽口11。

所述步骤s3完成后还包括需要将底板4的两端滑接在槽钢13内。

混凝土基层1的上端中部设有支撑柱2,所述底板13的下端支撑在支撑柱2的上端。

面板71的上下两侧设有凹槽72,面板71的上下两端设有包裹侧板73,保温层76的上下两侧设有用于插接凹槽72的定位凹槽77,压合板74的上下两侧设有翻折板75,翻折板75压合在包裹侧板73之间,沉头螺钉14经由凹槽72贯穿保温墙板7并固定在左右两侧钢立柱6的内侧的螺孔10。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压合板74放在最下层,保温层76放在中间层,面板71放在最上层,通过压合机,将面板71、保温层76和压合板74压合成型,得到保温墙板7,将保温墙板7通过沉头螺钉14固定在左右两侧钢立柱6的内侧,建造工艺简单,工序耗时短。

保温墙板7包括面板71、保温层76和压合板74,使用能耗小,保温层76保温、节能减排。

钢管结构保温夹层房屋建造方法,可工业化、标准化、通用化、模块化设计,可以实现多模块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管结构保温夹层房屋建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绑扎好钢筋并铺设在地基中,然后使用混凝土对钢筋进行浇筑,形成钢筋混凝土层;S2:使用吊机将钢立柱吊起,钢立柱的下端通过螺母与螺纹柱进行固定;S3:将槽钢的前后两端固定于前后所述钢立柱的固定槽,同时使得槽钢中部固定于中部所述钢立柱的固定槽口;S4:将保温墙板通过沉头螺钉固定在左右两侧钢立柱的内侧;S5:将顶棚吊起,完成顶棚下端与钢立柱上端的固定。本发明将保温墙板通过沉头螺钉固定在左右两侧钢立柱的内侧,建造工艺简单,工序耗时短。保温墙板包括面板、保温层和压合板,使用能耗小,保温层保温、节能减排。

技术研发人员:张维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维秀
技术研发日:2018.06.28
技术公布日:2018.10.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