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材料在相邻高层建筑之间连接平台建筑结构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27372发布日期:2018-10-12 19:44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橡胶材料在相邻的高层建筑之间连接平台的建筑结构中的应用,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中国专利申请2016104051001、《一种相邻的高层建筑之间连接平台的施工方法及建筑结构》的分案申请。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领域,通常会存在将已经建设完成的两个相邻的建筑物之间再搭建一个连接平台,平台的作用可以是作为走廊、观光平台等。但是存在的问题是由于高层建筑物之间会存在着一定的晃动,在受到地面轻微震动、高空的风力的影响时,越是高的楼层其晃动越加明显,因此会导致后续增加的连接平台由于两个建筑的不均衡的晃动而导致连接强度受到影响,长期使用后,容易导致建筑连接点的损坏,影响到建筑物的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相邻的高层建筑物之间进行连接平台的施工时,由于高层建筑存在的晃动问题而导致连接平台结构不稳固、寿命短的问题。

本发明主要是通过在楼层之间设计一个可以吸收晃动的缓冲连接点结构来减轻建筑晃动而造成对结构强度的影响。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出了这种结构的施工方法:

一种相邻的高层建筑之间连接平台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1步,在第一建筑物和第二建筑物相互朝向的一侧,分别施工出固定框,固定框上开设有安装通道;

第2步,再制造出连接件,所述的连接件的结构是:中间为连接杆,在连接杆的两端分别预留有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在连接杆的中部设置有第一限位卡;

第3步,将第二钢筋所处的一端的连接杆插入安装通道中,再在第二钢筋处浇筑出第二限位卡,在第二限位卡与固定框之间的空隙中安装第二橡胶块,用外力使第二限位卡向固定框一侧顶紧;

第4步,再在第一限位卡与固定框之间的空隙处安装第一橡胶块,撤除所述的外力;

第5步,依照第1步~第4步的方法,在第二建筑物的固定框上也施工相同的结构;

第6步,将第一建筑物与第二建筑物之间的连接杆上的相对的第一钢筋上浇筑混凝土,使两侧的连接杆之间再相互连接固定。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采用上述方法施工得到的平台结构:

一种相邻的高层建筑之间连接平台的建筑结构,包括有:第一建筑物和第二建筑物,在两个建筑物的相对的一面上分别都设置固定框,在固定框上套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位于固定框的两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卡和第二限位卡,在第一限位卡与固定框之间设置有第一橡胶块,在第二限位卡与固定框之间设置有第二橡胶块,两个建筑物之间的连接杆之间相互连接固定。

所述的第一橡胶块和第二橡胶块的材质是耐老化的橡胶材料。

所述的固定框、连接杆、第一限位卡、第二限位卡的材质是混凝土。

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的施工方法,可以较好地在高层建筑之间完成连接平台的施工,并且具有不受楼层晃动影响、连接平台稳固性高、寿命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建筑固定框的结构图;

图2是连接件的结构图;

图3是将连接件安装入固定框后的结构图;

图4是在连接件外侧浇筑第二限位卡及橡胶后的结构图;

图5是将两个建筑之间的连接件之间再相互连接并浇筑的结构图。

其中,1、连接杆;2、第一钢筋;3、第二钢筋;4、第一限位卡;5、第一建筑物;6、固定框;7、安装通道;8;第二限位卡;9、第二橡胶块;10、第一橡胶块;11、第二建筑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的具体施工方法如附图所示,如图1,首先需要在两个相邻的建筑物的相对面上分别安装固定框6,固定框6的作用是用于将两个建筑之间的连接平台进行固定,图1中只画出了一侧的建筑,即第一建筑5,以及安装于第一建筑5一侧的固定框6,固定框6可以是采用钢筋水泥混凝土,固定框6的中部开设有安装通道7,其作用是将两个建筑之间的连接杆1安装于其中。

在对相邻的建筑上施工完毕相应的固定框结构之后,如图2所示,需要准备连接件,连接件的材质应该是钢筋混凝土,其主体上是包括有一根连接杆1,在连接杆1的两端分别预留有第一钢筋2和第二钢筋3,而在连接杆1的中部还设置有限位卡。在制作完该连接件之后,就准备将其安装于安装通道7中,如图3所示,将连接杆1的一端从第一建筑物5的外部插入安装通道7,由于第一限位卡4的阻挡,连接杆1的一部分会留在建筑物的外部,而另一端伸入建筑物内部。

接下来,施工方式如图4所示,由于在连接杆1的一端设有第二钢筋3,那么在建筑物的内部通过第二钢筋3再浇筑出第二限位卡8,然后再在第二限位卡8与固定框6之间放置第二橡胶块9,第二橡胶块9的作用是可以缓冲掉建筑物之间不均衡的运动,此时,通过在第二限位卡8的上施加朝向固定框6的推力,使第二橡胶块9变形压缩,进而使第一限位卡4与固定框6之间的空隙扩大,然后在这个位于建筑外部的第一限位卡4与固定框6之间的空隙中安装第一橡胶块10,并且第一橡胶块10能够与两侧的第一限位卡4和固定框6相贴合,这时,再撤除施加在第二限位卡8上的推力,由于之前第二橡胶块9是处于被压紧的状态,当外力消失后,第二橡胶块9就有恢复原形状的趋势,那么恢复形变的作用力又可以使第一橡胶块10处于被压紧的状态,那么第一橡胶块10和第二橡胶块9都处于适度被压紧的状态,它们起到了缓冲建筑物在水平方向上晃动的作用。

依照上面的方法,如图5所示,在另外的第二建筑物11上也施工相同的连接结构,这时,两个建筑物的连接杆上朝向外部的钢筋都会朝向建筑物之间的位置,再通过常规的方式在两个预留钢筋处进行浇筑,形成牢固的混凝土结构,可以在两个建筑物之间形成既牢固,又能抵消水平方向晃动的连接结构。

以上的第一和第二橡胶块,可以采用的材质是天然橡胶、三元乙丙橡胶、丁晴橡胶、氯丁橡胶等,并且该橡胶最好需要具有较好的耐老化性能。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橡胶样品1可以采用氯丁橡胶,其组成配方是:氯丁橡胶:100份、脲醛树脂:5份、硫化剂(硫磺):3份、促进剂(2-硫醇基苯并噻唑):1份、氧化锌:5份、硬脂酸:2份、改性的炭黑n550:17份、防老剂(石蜡):4份、软化剂(羟基硅烷):7份;制备方法是在氯丁橡胶中,加入氧化锌、硬脂酸、改性的炭黑n550、防老剂、软化剂通过混炼制得混炼胶,混炼温度105℃,混炼时间4min;第2步:将混炼胶中再加入硫化剂、促进剂即得胶料;第3步:将上述胶料返炼、预成型,得到预成型的胶料,反炼温度105℃,时间4min;第4步:将上述预成型的胶料放入模具,在平板硫化机或鼓式硫化机进行硫化,硫化温度150℃,硫化时间30min,硫化压力10mpa,即得;其中,改性n550炭黑的制备过程:将50gn550炭黑,350mlch2o溶液(质量分数33%)和50ml的0.1mol/l的naoh溶液(催化剂)加入到1000ml三口烧瓶中,水浴加热,升温至50℃反应1h,反复水洗过滤,滤饼在50℃真空干燥24h,称为羟甲基炭黑,再将10g羟甲基炭黑、5g对苯酚磺酸和500ml的50vol%的甲醇水溶液和50ml0.1mol/l的naoh溶液,加入到1000ml三口烧瓶中,水浴加热,升温至90℃反应5h,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过滤,于100℃下干燥,得到改性的n550炭黑。

在另外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橡胶样品2中的n550炭黑未经过改性处理,而是直接作为原料参加混炼。

在另外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橡胶样品2中未加入脲醛树脂。

这几种橡胶都可以应用于本发明中的橡胶块,以下考察其耐老化性能,并以专利cn102993585a中的氯丁橡胶作为对照。

硬度按照gb/t531.1-200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入硬度试验方法第1部分邵氏硬度计发(邵尔硬度)》;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按照gb/t528-2009《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热氧化老化按照gb/t3512-2001《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热空气加速老化和耐热试验》;臭氧老化按照gb/t7762-2003《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臭氧龟裂静态拉伸试验》;紫外老化按照gb/t16585-1996《硫化橡胶人工气候老化(荧光紫外灯)试验方法》。

从表中可以看出,试样1的橡胶中对炭黑改性可以提高耐氧化老化的性能。试样2中通过加入脲醛树脂可以提高耐紫外老化性能。

在200pphm臭氧浓度下,试样测试环境40℃,20%伸长的条件下,试样出现老化龟裂的时间如下:

可以看出,试样1的橡胶通过加入脲醛树脂可以提高耐臭氧氧化的性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