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层楼层的建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96900发布日期:2018-10-19 19:11阅读:15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跨层楼层的建造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传统建筑物一般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进行建造。现浇工艺中,建筑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受现场条件的影响较大,需要采用大量的模板和支架工程,建造效率较低,对劳动力的数量和熟练程度极度依赖。

根据国内“等同现浇”的设计理念,预制构件一般需要设置伸出钢筋,通过后浇混凝土连接在一起,以期达到梁柱刚接、双向框架和整体式楼层的目的。但对于框架柱跨层预制之后,难以保证与框架主梁的稳固结合,框架节点一般无法满足“等同现浇”的要求。

因此,急需提供一种跨层楼层的建造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跨层楼层支撑柱与框架主梁难以稳固结合,楼层整体性不良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跨层楼层的建造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跨层楼层支撑柱与框架主梁难以稳固结合,楼层整体性不良的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层楼层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跨层楼层的建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预制节段柱、框架主梁和带肋板,所述节段柱包括上层柱、节点核心区和下层柱;

s2:安装所述节段柱;

s3:将所述框架主梁安装至所述节点核心区和所述上层柱顶;

s4:将所述带肋板安装至所述框架主梁上;

s5:浇筑节点核心区;

s6:将叠合层铺设在所述框架主梁、所述预制带肋板顶面和混凝土顶面,形成跨层楼层。

可选的,在所述跨层楼层的建造方法中,在所述节点核心区处,连接所述框架主梁、所述预制带肋板和所述节段柱。

可选的,在所述跨层楼层的建造方法中,所述框架主梁侧边设置有挑耳,所述框架主梁端部设置有凹槽。

可选的,在所述跨层楼层的建造方法中,所述带肋板的部分肋脚端部安装在所述框架主梁挑耳上。

可选的,在所述跨层楼层的建造方法中,所述带肋板上对齐所述节点核心区的肋脚上设置有孔洞,所述孔洞内设置有活动钢筋。

可选的,在所述跨层楼层的建造方法中,所述节点核心区包括至少三组活动箍筋,所述活动箍筋设置于节段柱连接钢筋上。

可选的,在所述跨层楼层的建造方法中,在执行s4之后,s5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有所述活动箍筋集中在所述节点核心区顶部;移动最下一组所述活动箍筋至所述节点核心区底部,所述框架主梁连接钢筋穿过所述节点核心区放置于所述框架主梁端部的凹槽内,并在最下一组所述活动箍筋上层;接着移动中间一组所述活动箍筋至所述框架主梁连接钢筋上层,移动所述活动钢筋,使之穿过所述节点核心区并穿入相对肋脚的孔洞中,所述活动钢筋在中间一组所述活动箍筋上层;最后移动最上一组所述活动箍筋至所述活动钢筋上层;将孔洞灌浆填实。

可选的,在所述跨层楼层的建造方法中,至少两根节段柱承载一根框架主梁。

可选的,在所述跨层楼层的建造方法中,在所述上层柱和下层柱的柱顶设置有牛腿。

可选的,在所述跨层楼层的建造方法中,所述框架主梁和所述带肋板顶面排列有间距相等的箍筋,所述箍筋突出顶面,伸入所述叠合层。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跨层楼层的建造方法中,采用预制装配的技术实现楼层的建造,所述带肋板、框架主梁和节段柱均在预制工厂中生产,模具统一、建造方便。相对于传统现浇混凝土的建造过程,提高了质量、提高了建造效率,减少了对人工的依赖。本发明中可以充分发挥预制节段柱和带肋板的优势,减少支撑柱的吊装次数,提高建造效率。本发明中梁柱的连接方式通过后浇混凝土进行可靠连接,形成双向框架和刚性梁柱节点;通过叠合层,可以使得整个楼层形成一个整体,利于装配式技术在当前技术条件下的推广和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楼层平面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梁柱节点核心区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梁柱节点核心区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预制构件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节段柱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带肋板示意图;

其中,1-带肋板;11-含连接钢筋肋脚;12-无连接钢筋肋脚;13-活动钢筋;14-孔洞;15-带肋板顶面箍筋;2-框架主梁;21-挑耳;22-凹槽;23-框架主梁连接钢筋;24-框架主梁顶面箍筋;3-节段柱;31-上层柱;32-下层柱;33-节段柱连接钢筋;34-牛腿;35-活动箍筋;5-节点核心区;6-叠合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根据下列描述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请参考图1至图6,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楼层平面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梁柱节点核心区俯视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梁柱节点核心区侧视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预制构件结构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节段柱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带肋板示意图。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层楼层的建造方法,所述跨层楼层的建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预制节段柱3、框架主梁2和带肋板1,所述节段柱3包括上层柱31、节点核心区5和下层柱32;

s2:安装所述节段柱3;

s3:将所述框架主梁2安装至所述节点核心区5和所述上层柱31顶;

s4:将所述带肋板1安装至所述框架主梁2上;

s5:浇筑节点核心区5;

s6:将叠合层6铺设在所述框架主梁2、所述预制带肋板1顶面和混凝土顶面,形成跨层楼层。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跨层楼层的建造方法中,在所述节段柱3节点核心区5处,连接所述框架主梁2、所述预制带肋板1和所述节段柱3。

请参考图4,所述框架主梁2侧边设置有挑耳21,用于支撑所述带肋板1,所述框架主梁2的端部设置有凹槽22,用于放置框架主梁连接钢筋23,所述挑耳21和所述凹槽22平行于所述框架主梁2;所述框架主梁2顶部设置有框架主梁顶面箍筋24,所述框架主梁顶面箍筋24沿一定间距排列,深入所述叠合层6,可以使得整个楼层形成一个整体。进一步的,所述框架主梁2端部安装在所述节点核心区5或上层柱31顶,以形成个楼层的框架。

请参考图1和4,所述预制带肋板1包括预制板和与预制板整体预制的肋脚,部分所述肋脚和所述节点核心区5对齐,与所述节点核心区5对齐的肋脚中设置有孔洞14,所述孔洞14内设置有活动钢筋13,设置有所述活动钢筋13的肋脚称为含连接钢筋肋脚11,反之称为无连接钢筋肋脚12;进一步的,所述无连接钢筋肋脚12端部搁置在所述框架主梁2的挑耳21上,使所述带肋板1以所述框架主梁2为框架,可以无缝拼接成整体的板,为形成楼层作支撑;所述带肋板1顶部设置有带肋板顶面箍筋15,所述带肋板顶面箍筋15,沿一定间距排列,深入所述叠合层6,可以使得整个楼层形成一个整体。

接着参考图5,所述预制节段柱3包括上层柱31、节点核心区5和下层柱32;在所述上层柱31和下层柱32顶端,靠近所述节点核心区5的地方设置有牛腿34,用于搁置本层的所述框架主梁2,在所述节点核心区5处设置有纵向的节段柱连接钢筋33贯通,同时设置加强钢筋保证翻转和吊装;也可以通过设置交叉斜筋或外置型钢等方式予以加强,所述节点核心区5还包括至少三组水平活动箍筋35,所述活动箍筋35设置于节段柱连接钢筋33上,用于固定深入所述节点核心区5的钢筋。通常的,至少两根节段柱3承载一根框架主梁2,若是所述框架主梁2跨度比较长,则可能需要多根所述节段柱3。

本发明中所述带肋板1包括双t版、肋形板和单t板,如图6所示,所述带肋板1均包括预制板和与预制板整体预制的肋脚,所述预制板紧密拼接,通过所述肋脚支撑,放置在所述框架主梁2,形成所述楼层的基层。

实施例一:所述带肋板1采用双t板,方法如下:

如图2、3所示,安装时首先安装所述节段柱3,将所有所述活动箍筋35集中在所述节点核心区5顶部;然后将框架主梁2搁置在所述节段柱3柱牛腿34上,所述双t板搁置在所述框架主梁2的挑耳21上。所述框架主梁2凹槽22用于放置所述框架主梁连接钢筋23,移动最下一组所述活动箍筋35至所述节点核心区5底部,所述框架主梁连接钢筋23穿过所述节点核心区5,放置于所述框架主梁2端部的凹槽22内,并在最下一组所述活动箍筋35上层;接着移动中间一组所述活动箍筋35至所述框架主梁连接钢筋23上层,移动所述活动钢筋13,使之穿过所述节点核心区5并穿入相对肋脚的孔洞14中,所述活动钢筋13在中间一组所述活动箍筋35上层;最后移动最上一组所述活动箍筋35至所述活动钢筋13上层;孔洞14中灌浆灌实,在所述节点核心区5现浇混凝土。由此节点核心区5施工完毕。

进一步的,绑扎所述框架主梁顶面箍筋24和所述带肋板顶面箍筋15等。如图4所示,所述框架主梁顶面箍筋24和所述带肋板顶面箍筋15间距相等的排成一列,所述箍筋突出顶面,叠合层6浇筑混凝土,所述框架主梁顶面箍筋24和所述带肋板顶面箍筋15伸入所述叠合层6。使之形成梁柱刚接、双向框架和整体式楼层。

实施例二:所述带肋板1采用单t板或肋形板:

所述带肋板1、框架主梁2、节段柱3的连接同实施例一。所述带肋板1采用预制单t板或预制肋形板,其中预制单t板或预制肋形板的肋脚分为含连接钢筋肋脚11和无连接钢筋肋脚12,其中所述含连接钢筋肋脚11作为框架梁与节段柱3和所述节点核心区5居中对齐安装;所述无连接钢筋肋脚12端部不出筋,搁置在所述框架主梁2侧边的挑耳21上;所述含连接钢筋肋脚11端部预留孔洞14,所述孔洞14内置连接钢筋。节点核心区5和叠合层6的施工方式同

实施例一。

综上,在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跨层楼层的建造方法中,采用预制装配的技术实现楼层的建造,所述带肋板、框架主梁和节段柱均在预制工厂中生产,模具统一、建造方便。相对于传统现浇混凝土的建造过程,提高了质量、提高了建造效率,减少了对人工的依赖。本发明中可以充分发挥预制节段柱和带肋板的优势,减少支撑柱的吊装次数,提高建造效率。本发明中梁柱的连接方式通过后浇混凝土进行可靠连接,形成双向框架和刚性梁柱节点;通过叠合层,可以使得整个楼层形成一个整体,利于装配式技术在当前技术条件下的推广和应用。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发明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发明揭露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