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法连接装配式隔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3956发布日期:2018-09-21 19:37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干法连接的装配式隔墙板。



背景技术:

建筑隔墙作为非承重结构,主要起分割建筑空间的作用。传统的隔墙材料主要是砖砌块。砖砌块隔墙密度大、墙体较厚,施工效率低。

现有技术中已经出现了预制成型、现场装配的隔墙板。预制隔墙板也就是用于建筑物内部隔墙的墙体预制条板。现有隔墙板包括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条板、玻璃纤维增强石膏空心条板、钢丝(钢丝网)增强水泥条板、轻混凝土条板、复合夹芯轻质条板等。结构通常都是板体内部设置支撑网。

装配式隔墙板之间通常是公母榫相扣,并且榫缝内有砂浆,实现隔墙板之间的连接和固定。装配中需要粘接砂浆(或粘接剂)进行连接、砌筑,属于湿作业。装配效率低,现场容易产生废水、粉尘等,施工不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法连接装配式隔墙板,简化装配工艺,提高装配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干法连接装配式隔墙板,包括板体和位于本体内部、起支撑加强作用的支撑网,所述板体横截面呈“凸”字形,所述支撑网在板体横截面上左右对称并至少沿着“凸”字形的顶面和底面延伸;所述板体的“凸”字形的两个肩部位置设置用于连接相邻板体的锚孔。

优选的,所述锚孔在板体高度方向错位分布。例如所述板体每一侧的锚孔设置3个。

优选的,所述支撑网由钢丝网构成,钢丝网在板体横截面上呈封闭形状。

例如,所述支撑网由钢丝网构成,钢丝网横截面是与隔墙板横截面吻合的“凸”字形或梯形或长方形等。优选的,所述钢丝网横截面呈长方形,并与“凸”字形板体的中间高部吻合,钢丝网底部两端向外延伸到板体横截面的两端。

或者,所述钢丝网在板体横截面上是呈开放状态的几字形或者ω形,或者是沿板体横截面底面和顶面布置的两张网。

优选的,构成所述板体的混凝土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硫铝酸盐水泥34%~50%,粉煤灰:25%~35%,聚羧酸高效减水剂:1%~2%,酚醛树脂:16%~25%,螯合钙离子的单宁酸7%~14%,碱性催化剂1%~2%。

优选的,所述的碱性催化剂是碳酸盐。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的制备步骤包括:

(1)将单宁酸在25℃加入到8~13倍重量的饱和cacl2水溶液中,等待溶液中析出沉淀不再增加,过滤沉淀干燥后得到螯合钙离子的单宁酸;

(2)将螯合钙离子的单宁酸加入到酚醛树脂原料中,加入碱性催化剂k2co3,搅拌混匀后升温到40℃,反应1h;

(3)在上述产物加入硫铝酸盐水泥,粉煤灰,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搅拌混匀后加入水并充分搅拌,既得。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相邻隔墙板以一正一反的方式排布,利用“凸”字形的肩部自然搭接在一起,然后利用锚栓从锚孔处将相邻隔墙板锚固。这种凸型互扣隔墙板采锚固连接方式,属于干式工法,更适合装配化施工,施工效率更高,现场不产生废水、粉尘等,施工更环保。且凸型互扣隔墙板的连接不需要斜插筋,节省配件材料、减少施工工序,且整体性更好。而且在于构造柱相接的部位还也不需要像公母榫装配那样留下安装空隙。可以和构造柱严丝合缝地对接。隔墙板与构造柱相邻的肩部通过一块方通管利用锚孔和锚栓锚固;该方通管与构造柱的预留钢筋焊接固定。至于隔墙板与梁之间的连接可以采用角钢膨胀螺钉的结构,或者采用其他结构。这样的结构和装配方式新颖实用,对行业现有技术起到了革命性的改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组实施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组实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2中任意一隔墙板的俯视图;

图4为办发明隔墙板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隔墙板与梁连接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用到的槽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6所示,干法连接装配式隔墙板,包括板体2和位于本体内部、起支撑加强作用的支撑网20,支撑网可以由钢筋或者碳纤维或合金等材料制成网状。构成网状的材料粗细根据需要设置。所述板体2横截面呈“凸”字形,也就是沿着板宽度方向的截面呈“凸”字形。所述支撑网20在板体2横截面上左右对称并至少沿着“凸”字形的顶面和底面延伸,也就是沿图1、2中上端面和下端面内侧延伸。显然,图1、2中为了展示结构只展示一个横截面的状态,但可以理解的是,通常支撑网20都是在板体2高度方向,也就是垂直于纸件的方向铺满在板体2内的。

如图3,所述板体2的“凸”字形的两个肩部位置设置用于连接相邻板体2的锚孔21。所述锚孔21在板体2高度方向错位分布。例如所述板体2每一侧的锚孔21设置3个,那么错位分布后三个锚孔21分布呈三角形。

更好的,所述支撑网20由钢丝网构成,钢丝网刚性、硬度好,与混凝土相容性也好。钢丝网在板体2横截面上可以呈封闭形状或者敞开形状。封闭性状的例如图2,所示钢丝网横截面是与隔墙板横截面吻合的、图2中a所示“凸”字形,或图2中b所示梯形,或图2中c所示长方形。优选的,如图2中d,所述钢丝网横截面呈长方形,并与“凸”字形板体2的中间高度吻合,钢丝网底部两端向外延伸到板体2横截面的两端。

或者,所述钢丝网在板体2横截面上是呈开放状态的几字形或者ω形。几字形如图1中b、c,ω形如图1中的d,或者是沿板体2横截面底面和顶面布置的两张网,如图1中a。

在这些结构中,图2b的结构对板体加强作用最好,支撑网20用料也最省。

如图4,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相邻板体2以一正一反的方式排布,利用“凸”字形的肩部自然搭接在一起,然后利用锚栓22从锚孔21处将相邻隔墙板锚固。这种凸型互扣隔墙板采锚固连接方式,属于干式工法,更适合装配化施工,施工效率更高,现场不产生废水、粉尘等,施工更环保。而且原来公母榫的结构中,为了榫头能够插入,构造柱30与板体2之间会留下多于板体2宽度的空间,才能够安装最后一块板体2。这样就造成最后的空隙不好填补和固定。而本发明板体2与构造柱30相邻的肩部通过一块方通管50利用锚孔21和锚栓22锚固;该方通管50与构造柱30的预留钢筋焊接固定,这样板体2就可以和构造柱30严丝合缝地对接。

至于板体2与梁之间的连接可以采用角钢膨胀螺钉的结构,或者采用其他结构。也可以采用本发明的改进结构:如图5、6所示,所述板体2通过多组固定组件连接在结构梁1上。每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槽钢4,槽钢4与结构梁1的走向平行,槽钢4的槽底固定在结构梁1上并沿结构梁1走向可移动或固定;所述板体2上端位于该槽钢4的槽内而受到约束并固定。装配结构外侧,也就是结构梁和隔墙板、槽钢4外侧再进行常规的砂浆抹灰、找平、上乳胶漆等工序达到建筑交付标准。

槽钢4和结构梁1的可移动或固定可以是腰形孔41和螺栓6的连接方式,该方式槽钢4的移动距离可以灵活掌握。或者是结构梁1上设置可弹起按钮,槽钢4上对应设置通孔,通过按压按钮或者让按钮伸入通孔来实现槽钢4的移动和固定。这样操作简单方便不需要每次的旋紧或者旋松螺栓6。

利用腰形孔41的方式,可以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槽钢4的槽底上沿结构梁1走向设置至少两个腰形槽41、42,所述结构梁1上设置有螺栓孔,每个腰形槽分别穿连与螺栓孔适配的螺栓6;所述槽钢4的至少一个侧壁上设置有长槽7,长槽7足够旋紧螺栓的薄片扳手伸入和操作。或者是使用内六角螺帽的螺栓,这样在固定槽钢4时可使用电动或者气动批子固定螺栓。这样可以减简化固定工序提高装配效率。

所述的固定组件位于板体2的角部或者中间部位,如果在角部的话,相邻板体2的相对角部由同一组固定组件固定。一般来说一块板体2有一套固定组件就足以起到可靠的固定。只有在靠近构造柱30的位置,因为固定组件装配不方便,所以直接与方通管50锚接的板体2不用固定组件固定。

所述结构梁1与板体2之间设置用于结构梁1与板体2作相对移动的调整缝3。调整缝3方便隔墙2板的装入,同时也是一个缓冲空间,能消除热胀冷缩的影响。所述调整缝3用填充材料填充,调整缝3可以使用聚氨酯发泡剂填充,能进一步起到缓冲作用,提高抗震性能。

所述的长槽7中间位置具有圆形凹缺8。应当理解的是,长槽7中间位置的凹缺8方便填充材料的填充,用于填充槽钢4与板体2之间的空隙。这样使板体2的固定更加牢靠,同时也能缓冲板体2与槽钢4的之间冲击,增强抗震效果。

本发明还为了适应装配式隔墙板预制,对混凝土进行了改进,构成本发明板体2的混凝土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硫铝酸盐水泥34%~50%,粉煤灰:25%~35%,聚羧酸高效减水剂:1%~2%,酚醛树脂:16%~25%,螯合钙离子的单宁酸7%~14%,碱性催化剂1%~2%。所述的碱性催化剂是碳酸盐,如碳酸钾、碳酸钠等;酚醛树脂没有特定要求,实验过sp-134烷基酚醛树脂、酚醛树脂2123、酚醛树脂frj-551等多个不同牌号的热固性酚醛树脂,性能都符合本发明的需求。

所述混凝土的制备步骤包括:

(1)按重量份数,将1~2份单宁酸在25℃加入到8~13份饱和cacl2水溶液中,待溶液中不再析出沉淀后,过滤沉淀干燥,得到螯合钙离子的单宁酸。

(2)按重量份数,将7~14份的螯合钙离子的单宁酸加入到16~25份酚醛树脂中,加入1~2份碱性催化剂,搅拌混匀后升温到40℃,反应1h。再加入硫铝酸盐水泥34~50份,粉煤灰25~35份,聚羧酸高效减水剂1~2份,搅拌混匀后加入水并充分搅拌,既得到具有快干,高强度,自愈合性能的混凝土;上述各组分重量总计100份。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释。

对比例1

此对比例采用了以下质量成分组成:100份硫铝酸钠水泥、100份石英砂、0.5份短纤维、0.5份锯木粉、0.2份纳米二氧化硅、2份保水剂(广州派安技术贸易有限公司购买)、0.3份gh-405和0.5份单宁酸。

对比例2

此对比例采用了以下质量成分组成:石灰石1500份、硫酸钠水泥400份、toj800-10a3.2份、纤维素纤维3.2份、水110份。(自愈合)

实施例: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该实施例用于说明而非限制的目的。所有组分都用重量百分数表示。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为进一步验证本发明的效果,分别对对比例1~2,以及实施例1~13进行检测,检测内容包括混凝土短期抗压强度测试,混凝土愈合能力测试,测试方法如下:

(1)混凝土短期抗压强度测试:水灰比为0.3,20℃保湿养护,抗压强度标准采用jgj52-2006。结果如表2所示。

表2混凝土短期抗压强度效果展示

从表1、2可以看出:实施例1~13的1天抗压强度和3天抗压强度明显优于对比例1~2,说明酚醛树脂和螯合钙离子的单宁酸添加对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增加起到了良好作用。而实施例2~3相比于实施例1的早期强度大幅增加说明酚醛树脂的添加对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增强起主要作用。实施例4~5相比于实施例1强度也有所提升,说明螯合钙离子的单宁酸的单独增加对混凝土的强度有一定增强。实施例6~7相比于实施例1强度也有所提升,说明粉煤灰的添加对混凝土的强度也有提升作用。实施例7~11相比于实施例1强度有所降低是因为添加材料对混凝土强度没有明显的强度增加还导致混凝土比例降低。实施例12~13相比于其他实施例的强度大幅增加,表明了同时增加酚醛树脂和螯合钙离子的单宁酸对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增强起主要作用。

使用常规的碱性催化剂都能达到发明目的,为了操作方便、节约成本,本发明全文均采用k2co3作为碱性催化剂。

(2)混凝土愈合能力测试:将混凝土材料养护28天后,预制损伤(做一个可控损失),再养护28天,分别测定养护前和养护后材料的抗压强度,通过抗压强度的恢复情况来表征愈合能力。抗压强度标准采用jgj52-2006。

表3混凝土愈合能力效果展示

表1、3可以看出:实施例1~13养护后均出现了抗压强度回升的效果,而对比例1~2并没有出现抗压强度提升的现象,表明了酚醛树脂和螯合钙离子的单宁酸的添加对混凝土的裂缝修复起到了作用。其中实施例10~11的愈合系数最高,说明了螯合钙离子的单宁酸的适当增加可以提升材料的自愈性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