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板防水结构及其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14217发布日期:2018-12-08 08:08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顶板防水结构及其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顶板防水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大,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通常会利用空地构建花园、种植花卉、小灌木等绿色植物,即可美化和改善环境、净化空气,减小城市的热岛效应,又可供人们屋顶休息,开展娱乐活动,一举多得。由于很多草地一般位于地下车库上方,在维护草地的过程中需要浇灌,因此地下车库顶板的防水要求较高,通常做法是在土壤和顶板之间铺设一层防水卷材。

授权公告号为cn102774057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分子预铺防水卷材,包括片状高分子基材和形成在高分子基材上的高分子胶粘剂层,高分子预铺防水卷材还包括覆设在高分子胶粘剂层上的保护层,高分子基材的材质为高密度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所述的高分子胶粘剂层的主体成分为合成橡胶;保护层的材质为含硅不饱和羧酸改性丁基橡胶,该含硅不饱和羧酸改性丁基橡胶通过在丁基橡胶分子上接枝不饱和羧酸并随后混入活性二氧化硅得到。该发明存在以下不足:防水卷材在使用中很容易被植物的根穿透,水容易沿着根部渗漏造成车库顶板漏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板防水结构,提高种植区域顶板的防水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顶板防水结构,包括位于顶板上方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防水涂层、耐根穿刺层、隔离层、防水卷材和保护层,所述防水涂层为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层与顶板连接紧密,不易脱离。植物的根茎向下生长时,保护层对防水卷材起到保护作用,减少根茎穿过保护层的数量,根茎穿过保护层后,水分被阻挡在防水卷材上方。即使根茎生产刺破防水卷材,耐根穿刺层进一步阻止根茎继续向下生长,防止根茎刺破防水涂层,保持防水涂层良好的防水效果,降低顶板渗透的可能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卷材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高分子片材、胶层、中间层和胶层,中间层的内部设有带有阻根剂的阻根填充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卷材通过胶层与隔离层粘接固定,有利于防水卷材的铺设。根茎刺破防水卷材上面表层时,根茎接触到中间层的阻根填充物,阻根填充物能够抑制植物根茎生长。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根穿刺层为0.7mm聚乙烯丙纶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耐根穿刺层的结构简单,直接从市面上可以采购,结构简单效果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包括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计,硅酸盐水泥1份、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液0.7-0.9份、胶粉0.15-0.18份、水1-1.3份;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液的组分如下,按重量份数计,重铬酸钾0.001-0.003份、七水合硫酸亚铁0.075-0.095份、硫酸铜0.002-0.004份、硫酸铝钾0.05-0.07份和蒸馏水1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液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这样溶解在其中的水泥铺设在顶板上时,水泥随着防水液渗透进入到顶板免表,将顶板上的微孔堵塞,降低水从顶板上下来的可能性。。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板防水结构的施工工艺,提高顶板的防水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顶板防水结构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基层清理,并涂刷至少一遍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s2:铺设耐根穿刺层:现场配制聚合物水泥防水胶结料,按重量百分数计,加入15%的建筑801胶水、65%的聚合物乳液和20%的水,在加水过程中搅拌均匀,随后加入水泥继续搅拌均匀,建筑801胶水与水泥重量比为1:5;待防水涂料养护形成防水涂层后,将聚合物水泥防水胶结料均匀涂抹在防水涂层上,然后铺设耐根穿刺层;

s3:做保护层和种植土层:在耐根穿刺层上方涂抹水泥砂浆形成保护层,在保护层上方铺设土壤形成种植土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层可以对下方的防水组件起到保护作用,减小防水组件在翻动种植土过程中被损坏,延长整个防水结构的防水效果和时间。。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在耐根穿刺层上均匀涂抹聚合物水泥防水胶结料,然后铺设隔离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离层能减少种植土层与钢筋混凝土顶板之间的热量传递。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在隔离层上方均匀涂抹聚合物水泥防水胶结料,然后铺设防水卷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卷材起到一级防水效果,降低水分渗入到防水涂层的可能性,提高顶板防水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顶板上进行防水结构施工,提高顶板防水效果,减小渗漏的可能;

2.防水结构能够阻挡和抑制植物根茎生长,避免植物根茎持续向下生长刺破防水涂层,延长防水涂层的作用时间;

3.提供了一种顶板防水结构的施工工艺,能够快速高质量的建造顶板防水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显示防水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显示防水组件内部结构在图1中a-a向的剖视图;

图3为显示防水卷材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中:1、钢筋混凝土顶板;2、表层;21、种植土层;22、植被层;3、防水组件;31、防水卷材;311、高分子片材;312、胶层;313、中间层;3131、阻根填充物;32、隔离层;33、耐根穿刺层;34、防水涂层;35、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种顶板防水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钢筋混凝土顶板1和位于其上方的表层2,钢筋混凝土顶板1与表层2之间铺设有防水组件3。防水组件3能够防止表层2中的水份向下渗透,提高钢筋混凝土顶板1的防水效果。

参考图1和图2,表层2包括种植土层21和位于其上方的植被层22,植被层22可以为花草或者树木。

防水组件3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防水涂层34、耐根穿刺层33、隔离层32、防水卷材31和保护层35。

参考图2,防水涂层34可以采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刷涂两遍形成。防水涂料的配方如下: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普通硅酸盐水泥1份、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液0.7-0.9份、胶粉0.15-0.18份、水1-1.3份。普通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成分为硅酸三钙,是现有市售产品,胶粉为107胶粉。将以上组分按比例混合均匀搅拌至粘稠状。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液的配方如下:按重量份数计,重铬酸钾0.001-0.003份、七水合硫酸亚铁0.075-0.095份、硫酸铜0.002-0.004份、硫酸铝钾0.05-0.07份和蒸馏水1份。防水涂层34渗透到钢筋混凝土顶板1的表面,粘接牢固,不易因外力出现涂层开裂,防水效果好。

耐根穿刺层33包括tpo片层和粘接在其上的胶质层,胶质层由弹性体改性沥青胶添加化学阻根剂制成,化学阻根剂可以为苯氧基脂肪酸脂类阻根剂,能够抑制植物的根茎生长。根据需要,耐根穿刺层33也可以采用聚乙烯丙纶制成,聚乙烯丙纶膜厚度为0.7mm。

参考图2,隔离层32可以采用25-30mm厚的硬泡聚氨酯板,具有良好的防水保温效果,减少种植土层21与钢筋混凝土顶板1之间的热量传递。

参考图2和图3,防水卷材31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设置的高分子片材311、非沥青基胶层312、中间层313、非沥青基胶层312。中间层313可以采用双层聚乙烯薄膜制成,中间层313的内部设有阻根填充物3131,阻根填充物3131可以为苯氧基脂肪酸脂类阻根剂。当植被层22中的根系向下生长时,如果刺入防水卷材31的中间层313,则一部分根系接触到阻根填充物3131,使得防水卷材31在被刺破时具有抑制植物根茎生长的作用。

保护层35可以是刷涂的水泥砂浆,保护层35将种植土层21与防水卷材31隔开,对防水卷材31起到保护作用,防止使用工具翻动种植土21时对防水卷材31造成破坏,延长防水卷材31的使用寿命。

该顶板防水结构的施工工艺如下:

一、基层清理:

(1)将钢筋混凝土顶板1上施工作业面的杂物和灰尘等清理干净,并清除钢筋混凝土顶板1表面油渍,至洒水可吸入为准;

(2)清除钢筋混凝土顶板1表面附浆和表面粉化起砂的部位,至混凝土坚实层面,然后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刷涂一遍;

(3)处理混凝土通体裂缝:沿裂缝用工具开设宽度不低于3mm且深度不低于2cm的沟槽,然后用水泥基渗透结晶料浆灌满。

二、铺设耐根穿刺层:

(1)待水泥基渗透结晶涂层养护三天以上时进行施工。现场配制聚合物水泥防水胶结料,按重量百分数计,在干净的容器中加入15%的建筑801胶水、65%的聚合物乳液和20%的水,在加水过程中用电动搅拌器搅拌,待建筑801胶水和聚合物乳液溶解并混合均匀,随后加入水泥继续搅拌均匀,建筑801胶水与水泥重量比为1:5,直至无凝结块、不沉淀即可使用;

(2)根据施工面积大小,将配置好的聚合物水泥防水胶结料均匀涂抹在防水涂层34上,厚度不小于1.3mm;然后铺设耐根穿刺层33并进行封边处理。

三、铺设隔离层和防水卷材:

(1)在耐根穿刺层33上均匀涂抹聚合物水泥防水胶结料,然后铺设隔离层32;

(2)在隔离层32上均匀涂抹聚合物水泥防水胶结料,然后铺设防水卷材31。

四、做保护层和种植土层:

(1)在防水卷材31上用水泥砂浆涂抹形成保护层35,然后将土壤盖在保护层35上形成种植土层21。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