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护墙板成型模具及利用该种模具制作围护墙板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409786发布日期:2018-12-25 20:41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围护墙板成型模具及利用该种模具制作围护墙板的方法与流程

该发明涉及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围护墙板的制造技术。

背景技术

以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为例,目前大部分使用的预制墙板主要是轻质墙板,如三明治夹芯板,预制墙板与主体钢结构框架一般通过拉结筋、螺栓或者连接件等进行连接。

自保温节能断桥围护墙板与传统现浇和砌筑墙体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是以连接的形式与主体结构搭接在一起的。由于围护墙板连接部位是结构传力的关键部位,对围护体系的强度和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在高烈度地震区如果节点受力过大产生破坏,会导致墙板脱落从而引起严重的次生灾害,因此在深化设计时需重点考虑墙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形式。

在采用轻质均质墙板作为围护结构时,墙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构造的设计主要考虑的原则是在确保节点强度的条件下保证连接节点的延性和变形,确保围护体系能与主体受力体系在不同方位产生的层间位移相协调,满足在抗震设防烈度下主体结构层间变形的要求。

目前的围护墙板的成型工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立模、一种是平模,其中立模是指,采用立式的模具进行生产,其优点是可以实现大批量的生产,节省长方空间,因此,本发明就是一种基于立模进行墙板生产的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围护墙板的生产工艺及模具,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立模生产方法,用于生产该种墙板,并降低墙板单位面积的制造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围护墙板成型模具,包括底模、正面模板、背面模板,中模和边模,其中,底模、正面模板、背面模板,中模和边模组成至少两个并列的模腔,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模中有对边模和中模进行下端固定的通槽,

所述边模上设置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凸起ⅰ和卡槽ⅰ,

所述中模上设置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凸起ⅱ和卡槽ⅱ,

平板状的所述正面模板和背面模板上设置有卡扣且通过卡扣与所述卡槽ⅰ、卡槽ⅱ插接连接;

所述凸起ⅰ和凸起ⅱ相对且位于所述模腔内。

所述凸起ⅰ、凸起ⅱ的断面为梯形。

所述边模和中模为挤出铝型材。

还包括夹紧组件,若干夹紧组件自下而上夹持在正面模板和背面模板之间。

所述夹紧组件包括角钢和拉栓,角钢对正面模板和背面模板进行夹紧,使用拉栓进行紧固。

一种围护墙板的方法,所述围护墙板为三层结构,包括自一侧向另一侧顺序设置的:

轻质砂浆板ⅰ,所述轻质砂浆板ⅰ内设置有钢筋焊接网片ⅰ,在钢筋焊接网片ⅰ的网格处焊接矩形钢片ⅰ,所述矩形钢片ⅰ上设置有圆孔ⅰ和螺纹孔,且螺纹孔靠近墙板的边沿一侧,并在螺纹孔所在的区域形成局部缺口;

保温板,

和轻质砂浆板ⅱ,所述轻质砂浆板ⅱ中预设有和钢筋焊接网片ⅱ,在钢筋焊接网片ⅱ上焊接矩形钢片ⅱ,且矩形钢片ⅰ、ⅱ相对设置,所述矩形钢片ⅱ上设置有与圆孔ⅰ共线的圆孔ⅱ,

以及贯穿三层板的断桥连接组件,所述断桥连接组件两端固定在圆孔ⅰ和圆孔ⅱ处,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中模、边模下端分别插接在所述底模的通槽内,

步骤二,在模腔内放置保温板,在保温板的两侧放置钢筋焊接网片ⅰ、ⅱ,且钢筋焊接网片ⅰ、ⅱ和保温板通过卡设的方式被初步的固定在模腔内;然后,将断桥组件穿过保温板并放置在模腔内,断桥组件两端分别与钢筋焊接网片ⅰ、ⅱ连接,

步骤三,进行正面模板和背面模板的安装,并使用夹紧组件对正面模板和背面模板进行夹紧,然后,对模腔进行轻质砂浆的灌浆,经过养护凝固后开模得到所述围护墙板。

在步骤二中,断桥组件的安装顺序为:将注塑件穿过保温板,并在内外两侧使用螺钉紧固。

在步骤二中还包括加强组件的安装,所述加强组件的安装顺序为:将卡子扣合在网片ⅰ上,然后将钢筋连接件的弯钩部分勾住c沟槽,在钢筋连接件的另一端,使用点焊的方式与网片ⅱ进行连接。

所述断桥组件是由非金属材质的注塑件和金属螺钉组成的,两个螺钉分别自圆孔ⅰ、ⅱ的外侧穿过圆孔,并与中间的注塑件进行锁紧。

所述钢构件可以为钢结构的立柱、梁、挑檐构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特种墙板具有三层结构,且内含钢筋焊接网片,使用本发明的模具可以进行快速的高效的生产。

本模具和生产工艺,可以满足该种结构的围护墙板的生产需要,尤其是可以节省工厂空间。利用该模具制造的墙板具有结构合理、整体强度高的优点。利用该模具制造的墙板,墙板上预留有缺口和螺纹孔,可以方便快捷的进行现场施工。

附图说明

图1为围护墙板的侧面视图。

图2为围护墙板的正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处断面图。

图4为图2中b-b处断面图。

图5为钢筋焊接网片的组装关系示意图。

图6为加强组件的立体图。

图7为断桥连接件的立体图。

图8为钢筋焊接网片之间的局部连接关系。

图9为围护墙板的成型模具示意图。

图10为边模的断面图。

图11为中模的断面图。

图12为模板的断面图。

图13为模具的组合状态。

图14为底模的立体图。

图15为墙板的上下两端安装节点示意图。

图16为围护墙板的立体图。

图17为围护墙板的左右两侧安装节点示意图。

图中:100轻质砂浆板ⅰ,110钢筋焊接网片ⅰ,111矩形钢片ⅰ,1111圆孔ⅰ,1112螺纹孔,

200轻质砂浆板ⅱ,210钢筋焊接网片ⅱ,211矩形钢片ⅱ,2111圆孔ⅱ。

300保温板,310凹槽,

400断桥连接组件,410注塑件,

500加强组件,510钢筋连接件,4520卡扣,521卡槽,

610缺口ⅰ,620缺口ⅱ,

700模具,

810l形角码,820连接片,800钢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中,自保温节能断桥围护墙板,通常称为三明治板,参考图1至图4,自内向外向依次由轻质砂浆板ⅰ100、保温板300和轻质砂浆板ⅱ200组成,并在轻质砂浆板ⅰ100和轻质砂浆板ⅱ200中预设有钢筋焊接网片ⅰ110和钢筋焊接网片ⅱ210,以及贯穿三层的断桥连接组件400和加强组件500,断桥连接组件400和加强组件500用于强化两层钢筋焊接网片之间的连接,该连接在灌浆前后起到固定作用,伴随着两侧的轻质砂浆板与保温层之间的粘合形成一体,使得墙板具有很高强度,且钢筋焊接网片ⅰ、ⅱ本身采用1至5毫米以上的钢筋焊接而成,本身具有很好的强度。其中,保温板可以为xps板、聚苯板等,本身具有自保温其性能,配合冷热断桥处理的断桥连接组件400和加强组件500,使得本墙板的整体自保温性能达到最佳。也就是说,上述的结构中,钢筋焊接网片ⅰ110和钢筋焊接网片ⅱ210分别位于轻质砂浆板ⅰ100和轻质砂浆板ⅱ200内部,但砂浆硬化后形成一体,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抗裂能力。

参考图16,在墙板的四周边沿处设置有八个缺口,其中上下两侧的缺口ⅰ610用于和建筑物的楼面板进行连接,两侧的缺口ⅱ620用于和相邻的墙板进行连接,且连接方式为机械连接,具有较高的连接强度。

参考图16,制作好的墙板结构包括:内、中、外三层,中间层为保温板300,且在内、外层内部设置有钢筋焊接网片ⅰ、ⅱ,并在内外层之间使用多套断桥连接组件400和加强组件500进行强化连接,具有很高的连接强度。本墙板中,钢筋焊接网片、连接组件、轻质砂浆板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体轻度高,不开裂,抗拉拔能力强。在墙板的四周留有连接缺口,通过转接件可以方便的进行安装,安装方式为机械连接,抗疲劳性能优,配合镀锌工艺和砂浆处理工艺,可以提高装配效率和装配质量。

下面结合其制作工艺,对本发明的结构做详细介绍。

其中上述的轻质砂浆板ⅰ100厚度为70毫米,轻质砂浆板ⅱ200厚度为70毫米,中间的保温板300厚度为50毫米,通过复合浇筑模一体制作而成。注意,本段中所列举的厚度尺寸,仅仅是便于结构的描述,并不对本发明的墙板的实际厚度做出过多限定,也就是说,根据工程项目需要,本发明的墙板中的总厚度以及各层的厚度,层间比例都是可以根据实际设计的。

断桥组件400是由注塑件和螺钉组成的,其中,注塑件整体为工字形,且设置有肋筋,在注塑件的两端设置有螺纹孔,用于和螺钉进行配合,通过螺钉将断桥组件与两侧的钢筋焊接网片ⅰ、ⅱ进行固定连接。

加强组件500由带钩钢筋和卡扣组成。

首先准备模具700,通过底模710、正面模板720、背面模板730,中模740和边模750组成两个并列的模腔760,通过在模腔内按照顺序放置保温板、设置钢筋焊接网片、安装连接组件,并最终进行轻质砂浆的浇筑,最后将模具顶部的浇筑部位抹平处理,形成上述的墙板。需要进行养护,带模具内的墙板达到养护要求后即可开模,每次开模可以形成两套墙板。

具体制作工艺如下:

底模为钢板,参考图14,在底模710上通过线切割形成通槽711,通槽711的形状与侧模板和中模板的轮廓相同,通槽711用于对侧模板和中模板的下端进行固定。

边模参考图10,其中,中模断面参考图11,正面或者背面模板参考图12,边模和中模为铝型材结构,即,通过热挤出形成的铝型材,具有相同的断面结构,在边模750的内表面设有一个凸起751,凸起的与保温板300等宽度,作用在于将保温板卡在模腔内,凸起为梯形,同时,在边模上的两侧设置有对称的卡槽752,用于和正面模板和背面模板进行配合。凸起的作用是在浇筑轻质砂浆后,待轻质砂浆硬化后,在保温板部位的两侧面形成一个凹槽310,在安装工艺中,通过在相邻之间的梯形凹槽中灌浆形成灌浆连接。同样的,中模的作用是在两侧形成,用于成型,包括两个对称的凸起,两个卡槽,其结构相当于两个边模的复合。

面模板为两个,参考图12,包括正面模板720和背面模板730,其中正面模板为一个平板,背面模板整体为一平板,并通过两侧的卡扣721扣合在边模和中模卡槽处,实现定位。与正面模板不同之处在于,在背面模板的上下位置设置有突出的侧耳,在浇筑轻质砂浆时,可以形成连接用缺口,缺口用于板与板之间的连接或者板与建筑物之间的连接。

准备好上述模具。为便于网片和保温板的安装到位,先将背面模板和正面模板去除,网片和保温板安装到位后再进行组装。需要在模具的外围自上而下设置多组夹紧组件,用来对正面模板和背面模板进行夹紧,通过上述的夹紧组件的使用,提高模具的约束力,防止炸模,参考图13和图9,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

夹紧组件770包括角钢和拉栓,角钢对正面模板和背面模板进行夹紧,使用拉栓进行紧固,形成紧固。夹紧组件设置多组,自上设置,通过拉栓将两侧的角钢拉紧,进而实现对正面和背面模板的夹紧。

参考图5和图8,φ5钢筋焊接网片310制作,采用φ5钢筋纵向和横向焊接形成网格片,每一片墙板中设置有两片,分别标注为钢筋焊接网片ⅰ110和钢筋焊接网片ⅱ210,其中钢筋焊接网片ⅰ110位于外侧的轻质砂浆板ⅰ内,钢筋焊接网片ⅱ位于内侧的轻质砂浆板ⅱ内,通常的与轻质砂浆硬化后形成一体。其中,在钢筋焊接网片的上、下两端处进行加强设计,形成小网格,然后在钢筋焊接网片ⅰ的小网格处焊接矩形钢片ⅰ111,其中矩形钢片ⅰ上钻孔,数量为两个,并在靠近边缘的所述钻孔处焊接一个螺母,形成连接样式,该螺母的存在形成一个丝扣,用于围护墙板之间的水平拼合连接,或者围护墙板顶部和下部与建筑物楼面之间的连接,这样在矩形钢片ⅰ形成圆孔ⅰ1111和螺纹孔1112,参考图8和图14。本实施例中,每块墙板中共设置有8块这种的矩形钢片ⅰ111。

在钢筋焊接网片ⅱ210的对应位置焊接有八块矩形钢片ⅱ211,且矩形钢片ⅰ、ⅱ相对设置,与矩形钢片ⅰ的区别在于,在矩形钢片ⅱ上仅仅设置有一个通孔,标记为圆孔ⅱ2111。

在钢筋焊接网片ⅰ、ⅱ之间使用八组断桥组件进行连接,形成八个连接点,且断桥组件400是由非金属材质的注塑件410和金属螺钉组成的,在注塑件中预先布置有金属螺母,也就是说,注塑件中复合有两个螺母,且两个螺母之间是断开的。当需要连接时,两个螺钉分别自圆孔ⅰ、ⅱ的外侧穿过圆孔,并与中间的注塑件进行锁紧,通常,该注塑件是嵌入在中间的保温板中的。注塑件包括两侧的菱形的端面,位于端面之间的翼面,且在中心位置预置有螺母,形成连接。

然后在两片钢筋焊接网片的十字交叉,根据需要进行加强组件的设置,具体地,加强组件500包括钢筋连接件510和卡扣520,其中在卡扣520上设置有彼此垂直的c沟槽和卡槽521,其中,卡扣通过卡槽固定在一片钢筋焊接网片上,钢筋连接件510的一端弯钩并勾住卡扣的c沟槽,钢筋连接件510另一端与另一片钢筋焊接网片焊接固定,形成一体。通过上述加强组件可以进一步地提高两侧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尤其是抗拉强度。

上述加强组件根据墙板的面积和强度要求进行增设,可以提高墙板的整体性能,尤其是强度性能。

参考图9到图14,上述的安装顺序为,放置保温板,在保温板的两侧放置钢筋焊接网片ⅰ、ⅱ,且钢筋焊接网片ⅰ、ⅱ和保温板通过卡设的方式被初步的固定在模腔内。然后,加强组件和断桥组件放置在模腔内,并完成钢筋焊接网片ⅰ、ⅱ和保温板之间的连接。具体地,断桥组件的安装顺序为:将注塑件穿过保温板,并在内外两侧使用螺钉紧固,其中注塑件的长度决定两片钢筋焊接网片之间的距离。加强组件的安装顺序为:将卡扣扣合在网片ⅰ上,然后将钢筋连接件的弯钩部分勾住c沟槽,在钢筋连接件的另一端,使用点焊的方式与网片ⅱ进行连接,形成一体。

上述组建完毕后,进行正面面板和背面模板的安装,然后,进行浇筑灌浆即可,经过养护凝固后形成围护墙板,参考图7。

在此过程中,通常以组为单位进行灌浆的,例如两个模腔为一组,参考图9所示,每次灌浆和养护后,拆模即可形成两个预制板,参考图8。

上述的围护墙板的施工方法:

首先,准备l形角码810和连接片820,将角码810焊接或者螺栓连接固定在钢构件800上,钢构件可以为钢结构的立柱、梁、挑檐等构造,然后,在角码810和上述预制保温墙板上的缺口ⅰ之间使用紧固螺钉进行连接,紧固后,对预制保温墙板的上下两端进行了初步固定,然后,使用平板状的连接片820对墙板与墙板之间的竖向拼缝进行连接,连接使用的为螺钉,最后,在矩形钢片所在的缺口处,以及墙板与墙板之间的拼接缝隙,以及墙板与地面之间的缝隙处进行抹平作业即可,参考图15。

对于相邻的墙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两个梯形凹槽310对接后形成灌浆腔,灌浆养护后,经过硬化形成嵌入结构,有利于提高连接强度,参考图17。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扩如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