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安装与拆卸的盘式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14956发布日期:2018-12-08 08:14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安装与拆卸的盘式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构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安装与拆卸的盘式脚手架。

背景技术

为了方便施工,脚手架在建筑业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建筑业所采用的脚手架多为扣件式、碗扣式或门式结构,但这些结构大多采用固定式焊接结构,盘扣式脚手架的固定盘是直接焊接于立杆上。而工地楼盘的装潢需要使用大量的脚手架,而固定式焊接的脚手架在搬运时需要耗费大量的空间,使得运输的效率大幅度地下降,进而造成脚手架运输成本的上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安装与拆卸的盘式脚手架,具有可便于减少固定圆盘固定于立杆上所需占用的空间,进而实现有效地降低运输的成本,有利于促进建筑构件行业的绿色环保发展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安装与拆卸的盘式脚手架,包括立杆以及套设于立杆外壁上的固定圆盘,所述固定圆盘的侧面沿着轴向贯穿设有第一通槽,第一通槽的内壁设有长度方向朝向立杆的第一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铰接有穿过第一通槽并抵触于立杆外壁的抵触杆,所述固定圆盘上设有朝向抵触杆的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靠近抵触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抵触于抵触杆上的第一套筒,所述第一通槽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均沿着固定圆盘的端面圆周均布有数量至少为两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贯穿设置的第一通槽可供抵触杆穿过,第一通槽的长度与抵触杆的可转动角度成正比,第一滑块可为抵触杆提供绕轴转动的支点,抵触杆可跟随第一滑块在第一通槽内滑动,当抵触杆的一端摆动至抵触于立杆的外壁上时,抵触杆的另一端摆动至抵触于第一通槽的侧壁上,且抵触杆的另一端摆动至抵触于立杆的外壁上。通过驱动位于支撑杆上的第一套筒朝着靠近抵触杆的方向转动并且最终锁紧地抵触于抵触杆上,圆周均布数量至少为两个的第一通槽与第一支撑杆可使固定圆盘在立杆上受力均匀,进而使得固定圆盘在立杆上的固定结构更加稳定。在使用时,先将固定圆盘套设于立杆的外壁并沿着轴向移动至合适的位置,然后将抵触杆摆动至抵触于立杆的外壁上,最后将第一套筒转动至抵触于抵触杆的外壁上并锁紧至极限点。本发明的固定圆盘可便捷地从立杆上安装与拆卸,以便于减少固定圆盘焊接固定于立杆上时所需占用的空间,进而降低运输固定圆盘与立杆两者时所需的空间,以达到降低运输成本的目的,有利于促进绿色建材的发展。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固定圆盘上设有朝向抵触杆的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靠近抵触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抵触于抵触杆上的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的朝向与所述第一套筒的朝向相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抵触杆靠近第二支撑杆的一端摆动至抵触于立杆上时,抵触于抵触杆上的第二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杆形成相互的作用力,可使得抵触杆能够卡紧于立杆的外壁上,进而实现既能通过固定圆盘与立杆两者互为活动连接关系以减少运输立杆与固定圆盘所需的空间,还能使得固定圆盘在立杆上的锁定。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第二套筒两者靠近抵触杆的侧壁固定有第一缓冲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缓冲块可为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与抵触杆接触时提供弹性形变的空间量,以便于缓冲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与抵触杆发生刚性碰撞时的相互作用力,进而降低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在抵御抵触杆转动时发生刚性断裂的几率,以提高结构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沿着固定圆盘的端面圆周均布有数量至少两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数量至少为两个的第二支撑杆可便于进一步地增强固定圆盘在立杆上固定,进一步增强第二支撑杆抵御抵触杆发生翻转的能力,以降低抵触杆抵触于立杆的外壁上时因偏转而与立杆发生滑移的几率。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第二套筒两者的外壁以轴向为中轴线圆周均布有至少四个的安装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两者外壁的安装通孔可供螺丝刀等长轴杆件的插入,将该类长轴杆件插入安装通孔后,可便于驱动第一套筒或第二套筒沿着轴向旋转,进而提高第一套筒或第二套筒抵触锁定于抵触杆外壁的安装效率。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第二套筒远离立杆的端部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靠近抵触杆的端部对应设有与抵触杆外壁相贴合的扣合件,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防止连接杆脱离的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第二套筒的内壁固定有抵触于第一限位块端面上的第二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抵触杆外壁相贴合的扣合件用于对抵触杆作进一步的限位,连接杆可便于第一套筒或第二套筒螺旋转动的时候不会同步转动,以降低驱动第一套筒或第二套筒转动时与不影响扣合件的限位作用,第一限位块用于限制连接杆从第一套筒或第二套筒中脱离,第二限位块通过抵触第一限位块进而实现扣合件对抵触杆的抵触限位作用。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通槽沿着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开设有与抵触杆相匹配的圆弧缺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抵触杆转动至抵触于第一通槽的侧壁时,与抵触杆相匹配的圆弧缺口可增大两者的接触面积,进而降低抵触杆与第一通槽接触时发生断裂的几率。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立杆的外壁套设有扣箍,所述抵触杆的端部抵触于立杆与扣箍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设固定于立杆外壁的扣箍可为抵触杆在立杆上的抵触提供受力支撑点,当抵触杆的端部抵触于立杆上时,扣箍限制抵触杆沿着立杆的外壁往下滑动的趋势,在运输途中可将扣箍拆卸下,以便于大批量立杆的堆叠,既可便于降低运输的成本,还可便于提高固定圆盘在立杆上的固定作用。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抵触杆靠近立杆的端部设有第二缓冲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抵触杆端部的第二缓冲块既可便于提高抵触杆与立杆之间的摩擦力,还可便于提高抵触杆与立杆之间的贴合度,进而降低固定圆盘沿着立杆轴向向下滑动的几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方便安装与拆卸的固定圆盘可便于减少固定圆盘固定于立杆上所需占用的空间,进而实现有效地降低运输的成本;

2、带有相互抵触作用的支撑杆可便于提高固定圆盘在立杆上的结构稳定性;

3、扣箍可便于提高固定圆盘通过抵触杆固定于立杆上的结构稳固性。

总的来说本发明,可便于减少固定圆盘固定于立杆上所需占用的空间,进而实现有效地降低运输的成本,有利于促进建筑构件行业的绿色环保发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其中一个视图;

图3是图2中a—a面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立杆;2、固定圆盘;3、第一通槽;4、第一滑槽;5、第一滑块;6、抵触杆;7、第一支撑杆;8、第一套筒;9、第二支撑杆;10、第二套筒;11、第一缓冲块;12、安装通孔;13、连接杆;14、扣合件;15、第一限位块;16、第二限位块;17、圆弧缺口;18、扣箍;19、第二缓冲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可安装与拆卸的盘式脚手架,如图1所示,一种可安装与拆卸的盘式脚手架,包括立杆1以及套设于立杆1外壁上的固定圆盘2,立杆1为金属圆管,固定圆盘2为由三层具有一定壁厚的金属圆盘型空腔重叠焊接而成,将分为三层的固定圆盘2以及内部的组件沿着轴向从下至上逐层安装焊接。固定圆盘2的侧面沿着轴向贯穿设有第一通槽3,第一通槽3为方形通槽结构。第一通槽3的内壁设有长度方向朝向立杆1的第一滑槽4,第一滑槽4由两个方管构成的滑槽结构。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滑槽4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5,第一滑块5为滑动于两个方管内的方形滑块。第一滑块5上铰接有穿过第一通槽3并抵触于立杆1外壁的抵触杆6,抵触杆6为金属圆杆,第一滑块5可为抵触杆6提供绕轴转动的支点,抵触杆6可跟随第一滑块5在第一通槽3内滑动,当抵触杆6的一端摆动至抵触于立杆1的外壁上时,抵触杆6的另一端摆动至抵触于第一通槽3的侧壁上,且抵触杆6的另一端摆动至抵触于立杆1的外壁上。固定圆盘2上固定有朝向抵触杆6的第一支撑杆7,第一支撑杆7为外壁带有外螺纹的金属圆杆,第一支撑杆7焊接固定于固定圆盘2垂直向下数第一层的内壁上。第一支撑杆7靠近抵触杆6的外壁螺纹连接有抵触于抵触杆6上的第一套筒8,第一套筒8为内壁设有与第一支撑杆7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的金属套筒,驱动第一套筒8朝着靠近抵触杆6的方向转动并且最终锁紧地抵触于抵触杆6上。第一通槽3与第一支撑杆7均沿着固定圆盘2的端面圆周均布有数量至少为两个,可使固定圆盘2在立杆1上受力均匀,进而使得固定圆盘2在立杆1上的固定结构更加稳定。固定圆盘2可便捷地从立杆1上安装与拆卸,以便于减少固定圆盘2焊接固定于立杆1上时所需占用的空间,进而降低运输固定圆盘2与立杆1两者时所需的空间,以达到降低运输成本的目的。

固定圆盘2上设有朝向抵触杆6的第二支撑杆9,第二支撑杆9为外壁带有外螺纹金属圆杆,第二支撑杆9靠近抵触杆6的外壁螺纹连接有抵触于抵触杆6上的第二套筒10,第二套筒10为内壁设有与第二支撑杆9外螺纹相匹配的金属套筒,第二套筒10的开口朝向与第一套筒8的开口朝向相反。当抵触杆6靠近第二支撑杆9的一端摆动至抵触于立杆1上时,抵触于抵触杆6上的第二支撑杆9与第一支撑杆7形成相互的作用力,可使得抵触杆6能够卡紧于立杆1的外壁上,进而实现既能通过固定圆盘2与立杆1两者互为活动连接关系以减少运输立杆1与固定圆盘2所需的空间,还能使得固定圆盘2在立杆1上的锁定。第二支撑杆9沿着固定圆盘2的端面圆周均布有数量至少两个,可便于进一步地增强固定圆盘2在立杆1上固定,进一步增强第二支撑杆9抵御抵触杆6发生翻转的能力。

第一套筒8与第二套筒10两者靠近抵触杆6的侧壁套设有第一缓冲块11,第一缓冲块11为由硬质弹性橡胶制成的缓冲保护壳。第一缓冲块11可为第一套筒8与第二套筒10与抵触杆6接触时提供弹性形变的空间量,以便于缓冲第一套筒8与第二套筒10与抵触杆6发生刚性碰撞时的相互作用力,进而降低第一套筒8与第二套筒10在抵御抵触杆6转动时发生刚性断裂的几率。

如图3所示,第一套筒8与第二套筒10两者的外壁以轴向为中轴线圆周均布有六个的安装通孔12,安装通孔12为圆形通孔结构。安装通孔12可供螺丝刀等长轴杆件的插入,将该类长轴杆件插入安装通孔12后,可便于驱动第一套筒8或第二套筒10沿着轴向旋转,进而提高第一套筒8或第二套筒10抵触锁定于抵触杆6外壁的安装效率。第一套筒8与第二套筒10远离立杆1的端部均设有通孔结构,该通孔结构内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3,连接杆13为与该圆形通孔相匹配的金属圆杆。连接杆13靠近抵触杆6的端部对应设有与抵触杆6外壁相贴合的扣合件14,扣合件14为与抵触杆6外轮廓相匹配的半圆环金属实体件,其可用于对抵触杆6作进一步的限位。连接杆13的另一端设有防止连接杆13脱离的第一限位块15,第一限位块15为固定于连接杆13端部且具有一定厚度的圆形拉伸板。第一套筒8与第二套筒10的内壁焊接固定有抵触于第一限位块15端面上的第二限位块16,第二限位块16为圆形金属拉伸件,第二限位块16通过抵触第一限位块15进而实现扣合件14对抵触杆6的抵触限位作用。

第一通槽3沿着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开设有与抵触杆6相匹配的圆弧缺口17,圆弧缺口17为半圆弧型开口结构。立杆1的外壁套设有扣箍18,扣箍18为不锈钢箍管。抵触杆6的端部抵触于立杆1与扣箍18上。抵触杆6靠近立杆1的端部套设有第二缓冲块19,第二缓冲块19为由硬质弹性橡胶制成的套筒结构。

工作过程:首先将固定圆盘2套设于立杆1的外壁上,并且将固定圆盘2调节至相对立杆1上合适的位置;然后,将抵触杆6转动至抵触于立杆1的外壁上,并在该交集的位置的下方套设固定一个扣箍18,使得抵触杆6的端部抵触于扣箍18上;其次,使用螺丝刀等圆杆金属件插入第一套筒8上的安装通孔12内,以驱动第一套筒8往靠近抵触杆6的方向转动,直至扣合件14抵触于抵触杆6的外表面,紧接着将第一套筒8锁紧;再次,同理地使用螺丝刀等圆杆金属件插入位于第二套筒10上的安装通孔12内,以驱动第二套筒10往靠近抵触杆6的方向转动,直至连接杆13上的扣合件14抵触于抵触杆6的外表面,并将第一套筒8锁紧;最后依次操作固定圆盘2上的四个第一套筒8和第二套筒10对应抵触于四个抵触杆6上。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