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流体旋转混合的混凝土速凝剂加料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5434发布日期:2019-01-29 17:57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过流体旋转混合的混凝土速凝剂加料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加料器,特别的,是一种通过流体旋转混合的混凝土速凝剂加料器。



背景技术:

混凝土添加剂简称外加剂,是用于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质,其中的速凝添加剂它们的作用是加速水泥的水化硬化,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足够的强度,其掺用量仅占混凝土中水泥用量2%~3%,却能使混凝土在5分钟内初凝,10分钟内终凝,以保证特殊施工的要求,比如进行道路抢修等情况。

由于速凝剂的反应特性,导致其无法在无法在混凝土搅拌的时候进行添加,否则砂石中大量的水分会造成混凝土在搅拌的过程中与速凝剂反应逐渐凝结,因此都是搅拌完然后喷射的时候进行添加,在添加比例上无法均匀与混凝土混合,导致出现反应凝结时间不一致,影响整体结构的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流体旋转混合的混凝土速凝剂加料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通过流体旋转混合的混凝土速凝剂加料器,其结构包括:加料箱、微型气泵、连轴套、保护外壳、旋转料斗、旋转齿圈、罐体,所述加料箱与微型气泵一同垂直固定在保护外壳的顶部,所述微型气泵的气口通过气管与旋转料斗内部的管道相连接,所述旋转齿圈设有两个并且嵌套在罐体的两侧,所述旋转料斗水平嵌套在罐体右侧出料口的中心,所述旋转料斗其内部结构包括:保护轴、支撑旋轴、加强套、旋转叶轮、气轴、喷射机构,所述保护轴嵌套在支撑旋轴中心转子的左侧,所述加强套焊接固定在旋转叶轮左侧的端口并且与气轴的表壁紧密贴合,所述气轴水平固定在喷射机构的中心并且与顶部的加料箱通过管道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射机构由多向喷头、提升器、加压器、导向风页、气管组成,所述多向喷头左侧的活动轴与提升器右侧中心的连接器的内螺纹相咬合,所述加压器的风口与导向风页相互嵌套并且通过密封胶加固,所述气管紧密扣合在加压器右侧的入风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多向喷头由喷箱、活动轴、防堵杆、密封轴套组成,所述喷箱固定在活动轴的右侧并且相互平行,所述防堵杆设有两个以上焊接在活动轴右侧支架的表面并且贯穿密封轴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箱由外壳、喷头、防堵叶轮组成,所述外壳右侧设有两个以上的喷头并且通过螺纹间相互咬合固定,所述防堵叶轮的主轴嵌套在外壳的中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提升器由单向阀片、圆壳、永磁石、伸缩杆、固定架组成,所述单向阀片右侧的表壁弧度与圆壳内圈弧度一致,所述永磁石设有四个并且安装在伸缩杆的两侧,所述固定架与活动轴左侧杆头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圆壳与气管之间通过焊接固定,所述单向阀片的中心与活动轴的内螺纹相咬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堵叶轮中心设有五个三角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堵杆的杆壁与喷头内径一致并且缝隙很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风页设有四片均匀固定在气轴的杆壁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装置通过气泵对加料箱内的粉末进行传输,使其在多向喷头处往向外涌出的泥浆内直接进行添加,并且由于旋转叶轮将混凝土出料时候的路径进行改变,在多向喷头前端产生一定的气压差向前吸附至旋转下落的混凝土内,因此速凝剂在添加的时候更加均匀。

综上所述,本发明改进后通过改变混凝土出料的路径使其产生吸力将中部的添加剂吸附,并且在旋转的过程中带有一定的搅拌,在混合的时候更加均匀,因此混凝土凝结的时间均一,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通过流体旋转混合的混凝土速凝剂加料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旋转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多向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多向喷头侧视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升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升器动作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加料箱-1、微型气泵-2、连轴套-3、保护外壳-4、旋转料斗-5、旋转齿圈-6、罐体-7、保护轴-51、支撑旋轴-52、加强套-53、旋转叶轮-54、气轴-55、喷射机构-56、多向喷头-561、提升器-562、加压器-563、导向风页-564、气管-565、喷箱-5611、活动轴-5612、防堵杆-5613、密封轴套-5614、外壳-56a、喷头-56b、防堵叶轮-56c、单向阀片-5621、圆壳-5622、永磁石-5623、伸缩杆-5624、固定架-562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图1~图6示意性的显示了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旋转料斗的结构,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

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流体旋转混合的混凝土速凝剂加料器,其结构包括:加料箱1、微型气泵2、连轴套3、保护外壳4、旋转料斗5、旋转齿圈6、罐体7,所述加料箱1与微型气泵2一同垂直固定在保护外壳4的顶部,所述微型气泵2的气口通过气管与旋转料斗5内部的管道相连接,所述旋转齿圈6设有两个并且嵌套在罐体7的两侧,所述旋转料斗5水平嵌套在罐体7右侧出料口的中心,所述旋转料斗51其内部结构包括:保护轴51、支撑旋轴52、加强套53、旋转叶轮54、气轴55、喷射机构56,所述保护轴51嵌套在支撑旋轴52中心转子的左侧,所述加强套53焊接固定在旋转叶轮54左侧的端口并且与气轴55的表壁紧密贴合,所述气轴55水平固定在喷射机构56的中心并且与顶部的加料箱1通过管道相连接,上述的旋转叶轮54呈锥形且有旋转的螺纹,以此来消除带有石子的混凝土在出料的时候对旋转料斗5整体结构的冲击力,并且能够使出料的混凝土旋转起来添加速凝剂混合更加均匀。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射机构56由多向喷头561、提升器562、加压器563、导向风页564、气管565组成,所述多向喷头561左侧的活动轴与提升器562右侧中心的连接器的内螺纹相咬合,所述加压器563的风口与导向风页564相互嵌套并且通过密封胶加固,所述气管565紧密扣合在加压器563右侧的入风口,上述导向风页564内部有许多细小的风口,避免砂石卡住的同时,细小的风口能够使气流的受挤压然后压力变大,提高对添加剂的携带能力。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多向喷头561由喷箱5611、活动轴5612、防堵杆5613、密封轴套5614组成,所述喷箱5611固定在活动轴5612的右侧并且相互平行,所述防堵杆5613设有两个以上焊接在活动轴5612右侧支架的表面并且贯穿密封轴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箱5611由外壳56a、喷头56b、防堵叶轮56c组成,所述外壳56a右侧设有两个以上的喷头56b并且通过螺纹间相互咬合固定,所述防堵叶轮56c的主轴嵌套在外壳56a的中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提升器562由单向阀片5621、圆壳5622、永磁石5623、伸缩杆5624、固定架5625组成,所述单向阀片5621右侧的表壁弧度与圆壳5622内圈弧度一致,所述永磁石5623设有四个并且安装在伸缩杆5624的两侧,所述固定架5625与活动轴5612左侧杆头相连接,上述单向阀片5621靠近圆壳5622风口处有凸起的橡胶塞,在密封性上能够进一步提高。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圆壳5622与气管565之间通过焊接固定,所述单向阀片5621的中心与活动轴5612的内螺纹相咬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堵叶轮56c中心设有五个三角孔,在气流通过三角孔的时候防堵叶轮56c就会旋转起来,然后添加剂从孔位沿着叶片飞散出去,以此达到均匀撒料的目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堵杆5613的杆壁与喷头56b内径一致并且缝隙很小,防堵杆5613主要作用是在不工作的情况下与喷头56b的出口进行保护,避免或者一些泥水进入造成堵塞的情况。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风页564设有四片均匀固定在气轴55的杆壁内,通过向前吹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吸力,对速凝剂的运输更加有力,避免堵塞。

工作原理:

本设备能够嵌套在工程车上通过电机驱动罐体7然后在旋转齿圈6的保护下对混凝土进行搅拌,搅拌完后的混凝土沿着右侧的出料口从旋转料斗5的表面流出,对破损的区域进行快速的修补。

将设备右端固定在保护外壳4的加料箱1与微型气泵2配合旋转料斗5进行工作,通过微型气泵2提供高压气体对加料箱1内部的添加剂进行传输携带至旋转料斗5内,然后再由气轴55内部导向风页564连接微型气泵2的分路气管向前吹气,形成吸附的气流使旋转料斗5内部的添加剂往多向喷头561的方向喷出。

混凝土排出经过旋转叶轮54的时候,由于旋转叶轮54的表面有螺纹在混凝土的挤压下旋转叶轮54旋转起来,随着混凝土的快速排出惯性越变越大,混凝土出料的时候旋转的幅度也会更大,并与喷头56b喷出的添加剂相结合,此时添加剂与混凝土能够搅拌均匀。

喷箱5611右侧的防堵杆5613只有在有气体经过提升器562的时候才能够被提升器562的单向阀片5621拉动与喷头56b分开使喷头56b有气流喷出,因此在防堵杆5613的保护下能够避免出现混凝土的泥水在停止工作的时候回流至喷箱5611内,以及将喷头56b外沿小部分凝结的水泥块在回位的时候将其铲除干净,避免累积所造成的堵塞。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