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式全自动刮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23978发布日期:2019-04-05 21:41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滚动式全自动刮渣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刮渣机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滚动式全自动刮渣机。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像陶瓷板这样的板状式工件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陶瓷板进行钻孔和沉铜等加工,导致其表面上形成渣料,需要对其进行刮渣处理,传统技术中,主要通过手工作业的方式对其刮渣,工作效率低下,为此,自动刮渣机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人工刮渣效率低下的问题。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自动刮渣机存在上料时因为吸盘的吸取力度过大而导致第一吸取装置吸取到两块以上的待加工产品,影响后序加工,以及,对于需两面刮渣的陶瓷板等工件需进行翻转以刮洗待加工产品的第二面,影响加工效率;还有,刮渣时的定位结构较不稳固,容易出现移位偏差等影响刮渣的现象等问题。

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滚动式全自动刮渣机,其实现了对待加工产品的两面刮渣,提高了工作效率,可精确控制上料区的待加工产品的吸取,避免出现同时吸取多块待加工产品的现象,使得待加工产品的定位稳固可靠,保证了待加工产品顺利进行刮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滚动式全自动刮渣机,包括机架和控制系统,该机架上设置有工作台,该工作台上依制程顺序依次设置有上料机构、输送机构、下料机构,该输送机构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刮渣机构、第二刮渣机构,该上料机构、输送机构、下料机构、第一刮渣机构、第二刮渣机构均连接于控制系统;

该上料机构的一侧设置有上料区,该上料机构包括用于将待加工产品输送至输送机构的第一吸取装置,该第一吸取装置往复运动于上料区、输送机构的输入端之间;该上料区的一侧的还设置有用于对待加工产品吹气的第一吹气装置,以使上下层叠的两待加工产品彼此分离;

该输送机构依制程顺序依次设置有第一刮渣区、第二刮渣区,该第一刮渣机构、第二刮渣机构分别位于第一刮渣区、第二刮渣区的一侧,该第一刮渣区、第二刮渣区分别设置有用于将待加工产品压紧的第一滚压机构、第二滚压机构;

该第一刮渣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驱动装置、第一偏心轮、第一连杆、第一刮刀,该第一刮刀往复运动于第一刮渣区的下方;该第二刮渣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驱动装置、第二偏心轮、第二连杆、第二刮刀,该第二刮刀往复运动于第二刮渣区的上方。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刮刀安装于一第一刮刀座上,该第一刮刀座通过第一滑块定位于第一滑轨上,该第一刮刀座连接于第一连杆,该第一滑轨安装于工作台上;

所述第一刮渣区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吹气装置,该第二吹气装置通过第一立架安装于工作台上,该第二吹气装置包括第二吹气嘴,该第二吹气嘴位于第一刮渣区的上方并正对第一刮刀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刮刀安装于一第二刮刀座上,该第二刮刀座通过第二滑块定位于第二滑轨上,该第二刮刀座连接于第二连杆,该第二滑轨安装于第二立架的横梁下方;

所述第二刮渣区的下方设置有第三吹气装置,该第三吹气装置安装于工作台上,该第三吹气装置包括第三吹气嘴,该第三吹气嘴位于第二刮渣区的下方并正对第二刮刀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滚压机构、第二滚压机构均包括有前侧滚压轮、后侧滚压轮,该前侧滚压轮、后侧滚压轮均位于输送机构的输送带的上方,该第一滚压机构的前侧滚压轮、后侧滚压轮之间分别位于第一刮渣区的前后两侧,该第二滚压机构的该前侧滚压轮、后侧滚压轮之间分别位于第二刮渣区的前后两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吸取装置通过第一安装架安装于工作台上,所述第一吸取装置通过一第一连接板连接有第一移动装置,该第一移动装置安装于第一安装架上,该第一移动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座和安装于第一安装座上的第一驱动电机、连接于第一驱动电机的第一旋转轴、连接于第一旋转轴的第一移动块、连接于第一移动块的第一连接块。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料机构包括第二吸取装置、下料输出带,该第二吸取装置往复运动于输送机构的输出端、下料输出带之间,该第二吸取装置通过第二安装架安装于工作台上,所述第二吸取装置通过一第二连接板连接有第二移动装置,该第二移动装置安装于第二安装架上,该第二移动装置包括第二安装座和安装于第二安装座上的第二驱动电机、连接于第二驱动电机的第二旋转轴、连接于第二旋转轴的第二移动块、连接于第二移动块的第二连接块。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料区设置有用于安置待加工产品的料盒,该料盒包括底板和安装于底板上的若干侧挡板,该底板、若干侧挡板之间围构形成前述上料区;所述第一吹气装置的第一吹气嘴正对上料区。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板具有中空部,该底板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将待加工产品上顶的上顶装置,该上顶装置包括第一定位座和安装于第一定位座上的上顶电机、连接于上顶电机的上顶轴、可上下移动式连接于上顶轴的第三滑块、联动连接于第三滑块的上顶件、连接于上顶件上端的顶板,该顶板露于底板的中空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料盒通过一移动座安装于工作台上,所述料盒安装于移动座上方一侧,该移动座的下方连接有第四滑块,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第三滑轨,该第四滑块适配于第三滑轨上;该移动座的一侧还设置有驱动气缸,该驱动气缸的一端通过一第三连接块连接于移动座的一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通过第一基座安装于工作台上,所述第一偏心轮通过第一驱动轴连接于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通过第二基座安装于工作台上,所述第二偏心轮通过第二驱动轴连接于第二驱动装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于上料区设置第一吹气装置,可将上下两相邻的待加工产品彼此分离,不会因为吸取力度过大而导致第一吸取装置吸取到两块以上的待加工产品,从而可精确控制上料区的待加工产品的吸取,避免出现同时吸取多块待加工产品的现象;通过依次设置的第一刮渣机构、第二刮渣机构,实现了对待加工产品的两面刮渣,无需再对待加工产品进行翻转以刮洗待加工产品的第二面,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第一滚压机构、第二滚压机构与输送机构的结合设计,使得待加工产品的定位稳固可靠,保证了待加工产品顺利进行刮渣;且整体布局巧妙,运行更稳定、顺畅。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之实施例去除机架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结构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结构的又一角度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结构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之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之实施例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机架11、工作台

20、上料机构21、第一吸取装置

22、第一安装架23、第一连接板

24、第一移动装置241、第一安装座

242、第一旋转轴243、第一移动块

244、第一连接块25、料盒

26、上顶装置261、第一定位座

262、上顶轴263、第三滑块

264、上顶件265、顶板

27、移动座271、第四滑块

272、第三滑轨273、第三连接块

30、输送机构31、第一刮渣区

32、第二刮渣区33、输送带

40、下料机构41、第二吸取装置

42、下料输出带43、第二安装架

44、第二连接板45、第二移动装置

46、下料牵引装置47、第二定位座

50、第一刮渣机构501、第一基座

51、第一驱动装置52、第一偏心轮

53、第一连杆54、第一刮刀

55、第一刮刀座56、第一滑块

57、第一滑轨58、第二吹气装置

581、第二吹气嘴59、第一立架

60、第二刮渣机构61、第二驱动装置

62、第二偏心轮63、第二连杆

64、第二刮刀65、第二刮刀座

66、第二滑块67、第二滑轨

68、第三吹气装置681、第三吹气嘴

601、第二基座70、第一滚压机构

71、前侧滚压轮72、后侧滚压轮

80、第二滚压机构81、前侧滚压轮

82、后侧滚压轮101、上料区

102、下料区。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7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发明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其包括机架10和控制系统,该机架10上设置有工作台11,该工作台11上依制程顺序依次设置有上料机构20、输送机构30、下料机构40,该输送机构3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刮渣机构50、第二刮渣机构60,该上料机构20、输送机构30、下料机构40、第一刮渣机构50、第二刮渣机构60均连接于控制系统。

其中,该上料机构20的一侧设置有上料区101,该上料机构20包括用于将待加工产品输送至输送机构30的第一吸取装置21,该第一吸取装置21往复运动于上料区101、输送机构30的输入端之间;该上料区101的一侧的还设置有用于对待加工产品吹气的第一吹气装置(图中未示),以使上下层叠的两待加工产品彼此分离;此处,应用时,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待加工产品上下层叠设置,该第一吹气装置的第一吹气嘴正对自上往下排列的第二待加工产品,以使第一吸取装置21在吸取自上往下的第一待加工产品时,可通过第一吹气装置将上下两相邻的待加工产品彼此分离,不会因为吸取力度过大而导致第一吸取装置21吸取到两块以上的待加工产品,从而可精确控制上料区101的待加工产品的吸取,避免出现同时吸取多块待加工产品的现象。

该输送机构30依制程顺序依次设置有第一刮渣区31、第二刮渣区32,该第一刮渣机构50、第二刮渣机构60分别位于第一刮渣区31、第二刮渣区32的一侧,该第一刮渣区31、第二刮渣区32分别设置有用于将待加工产品压紧的第一滚压机构70、第二滚压机构80;该第一刮渣机构5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驱动装置51、第一偏心轮52、第一连杆53、第一刮刀54,该第一刮刀54往复运动于第一刮渣区31的下方,以对待加工产品进行第一面刮渣;该第二刮渣机构6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驱动装置61、第二偏心轮62、第二连杆63、第二刮刀64,该第二刮刀64往复运动于第二刮渣区32的上方,以对待加工产品进行第二面刮渣;从而,实现了对待加工产品的两面刮渣,无需再对待加工产品进行翻转以刮洗第二面,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滚压机构70、第二滚压机构80均包括有前侧滚压轮、后侧滚压轮,该前侧滚压轮、后侧滚压轮均位于输送机构30的输送带33的上方,该第一滚压机构70的前侧滚压轮71、后侧滚压轮72之间分别位于第一刮渣区31的前后两侧,该第二滚压机构80的该前侧滚压轮81、后侧滚压轮82之间分别位于第二刮渣区32的前后两侧,以此,通过前侧滚压轮、后侧滚压轮与输送带33的结合将待加工产品定位,保证了待加工产品顺利进行刮渣。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51通过第一基座501安装于工作台11上,所述第一偏心轮52通过第一驱动轴连接于第一驱动装置51;所述第二驱动装置61通过第二基座601安装于工作台11上,所述第二偏心轮62通过第二驱动轴连接于第二驱动装置61;还有,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51、第二驱动装置61均优选为电机。

具体地,所述第一刮刀54安装于一第一刮刀座55上,该第一刮刀座55通过第一滑块56定位于第一滑轨57上,该第一刮刀座55连接于第一连杆53,该第一滑轨57安装于工作台11上;所述第一刮渣区31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吹气装置58,该第二吹气装置58通过第一立架59安装于工作台11上,该第二吹气装置58包括第二吹气嘴581,该第二吹气嘴581位于第一刮渣区31的上方并正对第一刮刀54设置。

所述第二刮刀64安装于一第二刮刀座65上,该第二刮刀座65通过第二滑块66定位于第二滑轨67上,该第二刮刀座65连接于第二连杆63,该第二滑轨67安装于第二立架的横梁下方;所述第二刮渣区32的下方设置有第三吹气装置68,该第三吹气装置68安装于工作台11上,该第三吹气装置68包括第三吹气嘴681,该第三吹气嘴681位于第二刮渣区32的下方并正对第二刮刀64设置。

所述第一吸取装置21通过第一安装架22安装于工作台11上,所述第一吸取装置21通过一第一连接板23连接有第一移动装置24,该第一移动装置24安装于第一安装架22上,该第一移动装置24包括第一安装座241和安装于第一安装座241上的第一驱动电机(图中未示)、连接于第一驱动电机的第一旋转轴242、连接于第一旋转轴242的第一移动块243、连接于第一移动块243的第一连接块244。

所述下料机构40包括第二吸取装置41、下料输出带42,该第二吸取装置41往复运动于输送机构30的输出端、下料输出带42之间,该第二吸取装置41通过第二安装架43安装于工作台11上,所述第二吸取装置41通过一第二连接板44连接有第二移动装置45,该第二移动装置45安装于第二安装架43上,该第二移动装置45包括第二安装座和安装于第二安装座上的第二驱动电机(图中未示)、连接于第二驱动电机的第二旋转轴、连接于第二旋转轴的第二移动块、连接于第二移动块的第二连接块。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移动装置45和第一移动装置24采用相同的结构。

优选地,所述上料区101设置有用于安置待加工产品的料盒25,该料盒25包括底板和安装于底板上的若干侧挡板,该底板、若干侧挡板之间围构形成前述上料区101;所述第一吹气装置的第一吹气嘴正对上料区101;所述底板具有中空部,该底板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将待加工产品上顶的上顶装置26,该上顶装置26包括第一定位座261和安装于第一定位座261上的上顶电机、连接于上顶电机的上顶轴262、可上下移动式连接于上顶轴262的第三滑块263、联动连接于第三滑块263的上顶件264、连接于上顶件264上端的顶板265,该顶板265露于底板的中空部;所述料盒25通过一移动座27安装于工作台11上,所述料盒25安装于移动座27上方一侧,该移动座27的下方连接有第四滑块271,所述工作台11上设置有第三滑轨272,该第四滑块271适配于第三滑轨272上;该移动座27的一侧还设置有驱动气缸,该驱动气缸的一端通过一第三连接块273连接于移动座27的一端。

以及,所述下料输出带42上设置有下料区102,所述第二吸取装置41往复运动于输送带33和下料区102之间;该下料区102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承接第二吸取装置41吸取的刮好渣的产品的下料牵引装置46,该下料牵引装置46包括第二定位座47和安装于第二定位座47上的下料牵引电机(图中未示)、连接于下料牵引电机的牵引轴、可上下移动式连接于牵引轴的第五滑块、联动连接于第五滑块的牵引件、连接于牵引件上端的下料板,该下料板上下往复运动于下料区102,以承接第二吸取装置41吸取的刮好渣的产品,并传递到下料输出带42上。于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料牵引装置46与所述上顶装置26采用的相同结构。

还有,所述输送机构30通过电机联动传动齿轮,传动齿轮联动传动杆,传动杆联动转动齿轮,转动齿轮通过滚轮联动输送带33实现输送;所述下料机构40通过电机联动传动齿轮,传动齿轮联动转动轴,转动轴带动下料输出带42输出产品。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吹气装置、第二吹气装置58、第三吹气装置68均包括风机和吹气管路;吹气管路的一端连接于风机,另一端连接于吹气嘴;吹气嘴分别正对第一吹气装置、第二吹气装置58、第三吹气装置68所需吹气位置;以及,所述第一刮刀54、第二刮刀64均优选采用陶瓷刮刀。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于上料区设置第一吹气装置,可将上下两相邻的待加工产品彼此分离,不会因为吸取力度过大而导致第一吸取装置吸取到两块以上的待加工产品,从而可精确控制上料区的待加工产品的吸取,避免出现同时吸取多块待加工产品的现象;通过依次设置的第一刮渣机构、第二刮渣机构,实现了对待加工产品的两面刮渣,无需再对待加工产品进行翻转以刮洗待加工产品的第二面,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第一滚压机构、第二滚压机构与输送机构的结合设计,使得待加工产品的定位稳固可靠,保证了待加工产品顺利进行刮渣;且整体布局巧妙,运行更稳定、顺畅。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