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外墙荧光壁施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58408发布日期:2019-02-12 23:40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外墙荧光壁施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施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外墙荧光壁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施工电梯通常称为施工升降机,但施工升降机包括的定义更宽广,施工平台也属于施工升降机系列。单纯的施工电梯是由轿厢、驱动机构、标准节、附墙、底盘、围栏、电气系统等几部分组成,是建筑中经常使用的载人载货施工机械,由于其独特的箱体结构使其乘坐起来既舒适又安全,施工电梯在工地上通常是配合塔吊使用。施工升降机又叫建筑用施工电梯,也可以成为室外电梯,工地提升吊笼。工升降机主要用于城市高层和超高层的各类建筑中,因为这样的建筑高度对于使用井字架、龙门架来完成作业是十分困难的。是建筑中经常使用的载人载货施工机械,主要用于高层建筑的内外装修、桥梁、烟囱等建筑的施工。由于其独特的箱体结构让施工人员乘坐起来既舒适又安全。施工升降机在工地上通常是配合塔吊使用。施工升降机工作原理:液压油由叶片泵形成一定的压力,经滤油器、隔爆型电磁换向阀、节流阀、液控单向阀、平衡阀进入液缸下端,使液缸的活塞向上运动,提升重物,液缸上端回油经隔爆型电磁换向阀回到油箱,其额定压力通过溢流阀进行调整,通过压力表观察压力表读数值。液缸的活塞向下运动。液压油经防爆型电磁换向阀进入液缸上端,液缸下端回油经平衡阀、液控单向阀、节流阀、隔爆型电磁换向阀回到油箱。为使重物下降平稳,制动安全可靠,在回油路上设置平衡阀,平衡回路、保持压力,使下降速度不受重物而变化,由节流阀调节流量,控制升降速度。为使制动安全可靠,防止意外,增加液控单向阀,即液压锁,保证在液压管线意外爆裂时能安全自锁。安装了超载声控报警器,用以区别超载或设备故障。现有的施工升降机不方便对荧光液喷射到建筑外墙壁上,制造建筑外墙荧光壁不方便,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在建筑外墙臂上喷绘出荧光层;通过施压板将染液软壳紧紧压在建筑外墙壁上,从而可以在建筑外墙壁上喷绘出荧光层;大大提高了建筑外墙荧光壁的制造效率的建筑外墙荧光壁施工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建筑外墙荧光壁施工装置,包括底轨,底轨的上方设有染液软壳,染液软壳的正面设有若干相互连通的喷液管,喷液管呈矩阵布置,每根喷液管的外端端部均设有喷液泵;底轨上设有搅拌罐,搅拌罐的顶部设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下部设有搅拌轴,搅拌轴的中部设有第一搅拌叶片,搅拌轴的下端设有第二搅拌叶片;第二搅拌叶片与第一搅拌叶片安装在搅拌罐的内部,喷液管引出有输液管,输液管的一端与喷液管连接,输液管的另一端安装在搅拌罐内;染液软壳安装在移动机构上,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支撑架,支撑架的上部设有第一安装轴,第一安装轴的外周面套装有若干第一调节管,第一调节管与第一安装轴之间设有第一塑料管,染液软壳的下部安装在第一调节管上;底轨上设有移动座,移动座的下部设有若干万向轮,万向轮安装在底轨上,移动座的上部设有定位座,定位座上设有液压缸,液压缸的前部设有活塞杆,活塞杆的前端设有施压板,施压板与染液软壳的形状大小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罐的端部外侧壁位置设有进液管,进液管的上端设有进液口,进液管的下端设有出液口,出液口安装在进液管与搅拌罐的端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染液软壳的上部设有扣接机构,所述扣接机构包括第二安装轴,第二安装轴的外周面套装有第二调节管,第二调节管与第二安装轴之间套装有第二塑料管,第二调节管的外周面套装有第二放卷滚筒,第一调节管的外周面套装有第一放卷滚筒,第一放卷滚筒与第二放卷滚筒呈平行布置,染液软壳安装在第一放卷滚筒与第二放卷滚筒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轴的两端安装在扣架上,扣架的上部两侧均设有锁环。

进一步地,所述输液管的另一端端部设有抽液球,抽液球安装在搅拌罐内。

进一步地,所述抽液球的表面为网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抽液球的表面设有过滤膜。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搅拌叶片呈水平布置,第一搅拌叶片呈倾斜状,第二搅拌叶片与第一搅拌叶片的表面均设有陶瓷层。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操作者将该施工装置安放在建筑外墙位置,可以将荧光液倒入搅拌罐内,搅拌电机通过搅拌轴控制第一搅拌叶片与第二搅拌叶片实现旋转,通过第一搅拌叶片与第二搅拌叶片可以方便对搅拌罐内的荧光液进行快速旋转处理,喷液泵通过吸力可以将荧光液从搅拌罐内吸入到输液管与喷液管内,通过喷液泵喷射到建筑外墙墙壁上;从而可以在建筑外墙臂上喷绘出荧光层;第一调节管沿着第一安装轴实现水平移动调节,从而可以方便对染液软壳进行水平灵活移动调节;移动座通过万向轮可以在底轨上实现水平移动调节,方便对施压板与液压缸进行水平移动调节,将施压板调节到染液软壳的背面,液压缸通过活塞杆控制施压板实现水平移动,通过施压板将染液软壳紧紧压在建筑外墙壁上,从而可以在建筑外墙壁上喷绘出荧光层;大大提高了建筑外墙荧光壁的制造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荧光壁施工装置,包括底轨11,底轨11的上方设有染液软壳12,染液软壳12的正面设有若干相互连通的喷液管13,喷液管13呈矩阵布置,每根喷液管13的外端端部均设有喷液泵14;底轨11上设有搅拌罐15,搅拌罐15的顶部设有搅拌电机16,搅拌电机16的下部设有搅拌轴17,搅拌轴17的中部设有第一搅拌叶片18,搅拌轴17的下端设有第二搅拌叶片19;第二搅拌叶片19与第一搅拌叶片18安装在搅拌罐15的内部,喷液管13引出有输液管20,输液管20的一端与喷液管13连接,输液管20的另一端安装在搅拌罐15内;染液软壳12安装在移动机构上,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支撑架22,支撑架22的上部设有第一安装轴23,第一安装轴23的外周面套装有若干第一调节管24,第一调节管24与第一安装轴23之间设有第一塑料管25,染液软壳12的下部安装在第一调节管24上;底轨11上设有移动座33,移动座33的下部设有若干万向轮34,万向轮34安装在底轨11上,移动座33的上部设有定位座35,定位座35上设有液压缸36,液压缸36的前部设有活塞杆37,活塞杆37的前端设有施压板38,施压板38与染液软壳12的形状大小相同;

本发明建筑外墙荧光壁施工装置,操作者将该施工装置安放在建筑外墙位置,可以将荧光液倒入搅拌罐15内,搅拌电机16通过搅拌轴17控制第一搅拌叶片18与第二搅拌叶片19实现旋转,通过第一搅拌叶片18与第二搅拌叶片19可以方便对搅拌罐15内的荧光液进行快速旋转处理,喷液泵14通过吸力可以将荧光液从搅拌罐15内吸入到输液管20与喷液管13内,通过喷液泵14喷射到建筑外墙墙壁上;从而可以在建筑外墙臂上喷绘出荧光层;第一调节管24沿着第一安装轴23实现水平移动调节,从而可以方便对染液软壳12进行水平灵活移动调节;移动座33通过万向轮34可以在底轨11上实现水平移动调节,方便对施压板38与液压缸36进行水平移动调节,将施压板38调节到染液软壳12的背面,液压缸36通过活塞杆37控制施压板38实现水平移动,通过施压板38将染液软壳12紧紧压在建筑外墙壁上,从而可以在建筑外墙壁上喷绘出荧光层;大大提高了建筑外墙荧光壁的制造效率。

其中,搅拌罐15的端部外侧壁位置设有进液管39,进液管39的上端设有进液口40,进液管39的下端设有出液口41,出液口41安装在进液管39与搅拌罐15的端部之间;所以通过进液管39可以方便荧光液稀释液的输入,方便对荧光液进行稀释处理。

其中,染液软壳12的上部设有扣接机构,所述扣接机构包括第二安装轴27,第二安装轴27的外周面套装有第二调节管28,第二调节管28与第二安装轴27之间套装有第二塑料管29,第二调节管28的外周面套装有第二放卷滚筒30,第一调节管24的外周面套装有第一放卷滚筒26,第一放卷滚筒26与第二放卷滚筒30呈平行布置,染液软壳12安装在第一放卷滚筒26与第二放卷滚筒30之间;第二安装轴27的两端安装在扣架31上,扣架31的上部两侧均设有锁环32;所以通过扣接机构对染液软壳12的上部进行牢固扣接,通过第一放卷滚筒26与第二放卷滚筒30还可以对染液软壳12的上部与下部进行灵活调节。

其中,输液管20的另一端端部设有抽液球21,抽液球21安装在搅拌罐15内;抽液球21的表面为网状结构,抽液球21的表面设有过滤膜;所以通过抽液球21可以对荧光液进行快速抽取,抽液球21通过过滤膜可以对荧光液进行过滤处理。

其中,第二搅拌叶片19呈水平布置,第一搅拌叶片18呈倾斜状,第二搅拌叶片19与第一搅拌叶片18的表面均设有陶瓷层;所以强度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