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原竹组合墙板与楼板的连接节点及竹建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26578发布日期:2019-04-17 02:56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原竹组合墙板与楼板的连接节点及竹建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竹结构领域,涉及一种装配式原竹组合墙板与楼板的连接节点及竹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在全球节能环保的大趋势下,竹子由于具有繁殖容易、生长快、成材早及产量高等特点,已经大量应用于建筑结构中,尤其是在一些多地震地区或旅游观光区,然而现有竹建筑结构中的楼板与墙板均采用搭接的方式,连接的牢固性较差,从而导致整个竹建筑结构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原竹组合墙板与楼板的连接节点及竹建筑结构,该连接节点及竹建筑结构能够实现墙板与楼板的固定连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装配式原竹组合墙板与楼板的连接节点包括墙板、楼板、顶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及第三侧板,其中,顶板位于墙板的顶部,第一侧板固定于顶板的一端,第二侧板固定于顶板的另一端,且墙板夹持并固定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第三侧板的端部固定于第二侧板的侧面,楼板的端部搭接并固定于第三侧板上。

第一螺栓穿过楼板与第三侧板将楼板搭接并固定于第三侧板上。

第二螺栓依次穿过第一侧板、墙板及第二侧板将墙板夹持并固定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

所述墙板包括轻质复合砂浆、混凝土及平行分布的若干原竹,其中,各原竹的两端分别对齐,各原竹的端部开设有用于供第二螺栓穿过的通孔,各原竹的中部包裹于轻质复合砂浆内,各原竹的端部包裹于混凝土内。

原竹的端部内填充有浆料。

所述通孔内插入有套筒,第二螺栓穿过所述套筒。

楼板端部的底面设置有缺口,第三侧板位于所述缺口内。

还包括加劲肋,其中,加劲肋固定于第二侧板与第三侧板之间。

还包括基础以及设置于基础上的若干对连接件,其中,墙板的下端位于基础上,各对连接件中的两个连接件分别位于墙板的两侧,第三螺栓穿过各对连接件中的两个连接件及墙板将墙板夹持并固定于各对连接件中的两个连接件中间。

还包括若干锚杆,其中,一个锚杆对应一个连接件,锚杆的一端插入于基础内,锚杆的另一端穿过对应的连接件。

竹建筑结构基于所述的装配式原竹组合墙板与楼板的连接节点搭接而成。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装配式原竹组合墙板与楼板的连接节点及竹建筑结构在具体操作时,第一侧板固定于顶板的一端,第二侧板固定于顶板的另一端,将墙板夹持并固定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第三侧板的端部固定于第二侧板的侧面,楼板的端部搭接并固定于第三侧板上,以实现墙板与楼板的固定连接,进而提高整个竹建筑结构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极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经过本发明搭接的竹建筑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图4为基础15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墙板1制备时的示意图。

其中,1为墙板、2为楼板、3为第一侧板、4为第二侧板、5为第三侧板、6为顶板、7为第二螺栓、8为混凝土、9为套筒、10为浆料、11为轻质复合砂浆、12为加劲肋、13为原竹、14为第一螺栓、15为基础、16为连接件、17为锚杆、18为第三螺栓、19为挡板、20为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本发明所述的装配式原竹组合墙板与楼板的连接节点包括墙板1、楼板2、顶板6、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及第三侧板5,其中,顶板6位于墙板1的顶部,第一侧板3固定于顶板6的一端,第二侧板4固定于顶板6的另一端,且墙板1夹持并固定于第一侧板3与第二侧板4之间,第三侧板5的端部固定于第二侧板4的侧面,楼板2的端部搭接并固定于第三侧板5上。

具体的,第一螺栓14穿过楼板2与第三侧板5将楼板2搭接并固定于第三侧板5上;第二螺栓7依次穿过第一侧板3、墙板1及第二侧板4将墙板1夹持并固定于第一侧板3与第二侧板4之间。

所述墙板1包括轻质复合砂浆11、混凝土8及平行分布的若干原竹13,其中,各原竹13的两端分别对齐,各原竹13的端部开设有用于供第二螺栓7穿过的通孔,各原竹13的中部包裹于轻质复合砂浆11内,各原竹13的端部包裹于混凝土8内;原竹13的端部内填充有浆料10;所述通孔内插入有套筒9,第二螺栓7穿过所述套筒9。

楼板2端部的底面设置有缺口,第三侧板5位于所述缺口内;本发明还包括加劲肋12,其中,加劲肋12固定于第二侧板4与第三侧板5之间。

参考图4,本发明还包括基础15以及设置于基础15上的若干对连接件16,其中,墙板1的下端位于基础15上,各对连接件16中的两个连接件16分别位于墙板1的两侧,第三螺栓18穿过各对连接件16中的两个连接件16及墙板1将墙板1夹持并固定于各对连接件16中的两个连接件16中间;本发明还包括若干锚杆17,其中,一个锚杆17对应一个连接件16,锚杆17的一端插入于基础15内,锚杆17的另一端穿过对应的连接件16。

参考图2及图3,竹建筑结构基于所述的装配式原竹组合墙板与楼板的连接节点搭接而成,可以基于本发明搭接两层结构的竹建筑结构。

参考图5,本发明中墙板1的施工过程为:1)先在原竹13上开通孔,再将套筒9插入于通孔内,然后将原竹13固定于固定板上,其中,原竹13的上下外缘距模板20的上下边缘的距离可调;2)各原竹13之间通过竹篾连接,同时对原竹13及竹篾进行防水处理;3)原竹13端部的空腔内注入浆料10;4)在原竹13的两端安装挡板19,并在原竹13的两端浇筑混凝土8;5)待混凝土8凝固后,拆除挡板19,然后浇筑轻质复合砂浆11;6)待轻质复合砂浆11凝固后,拆除模板20,切削原竹13的端部,使得原竹13的端部与混凝土8齐平。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原竹组合墙板与楼板的连接节点及竹建筑结构,包括墙板、楼板、顶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及第三侧板,其中,顶板位于墙板的顶部,第一侧板固定于顶板的一端,第二侧板固定于顶板的另一端,且墙板夹持并固定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第三侧板的端部固定于第二侧板的侧面,楼板的端部搭接并固定于第三侧板上,该连接节点能够实现墙板与楼板的固定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郝际平;寇跃峰;靳贝贝;田黎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12.28
技术公布日:2019.04.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