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免疫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9293发布日期:2018-11-07 21:06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免疫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免疫间。



背景技术:

免疫间在门诊病房中是必不可少的配置,在医疗诊断过程中起到了分隔空间、保护病人隐私的作用,而一般医院常用的免疫间都是用铁管加幕布做的,结构较为简单。

但是,这种免疫间密闭性较差,容易被强气流掀开幕布,导致冷空气进入,从而对病人造成影响,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上,在一些大型商场或车站附近都有要求配备应急免疫间,这种密闭性较差的免疫间,无法保证病人的隐私安全,使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免疫间,具有密闭性强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免疫间,包括多块矩形面板以及一块设置于其中两块矩形面板之间的门板,相邻设置的两所述矩形面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两块矩形面板的连接杆,其中一根靠近所述门板的连接杆下端固定连接有与门板下端转动连接的合页,另一根靠近门板的连接杆靠近门板的一侧设置有门锁件,设置有合页以及设置有门锁件的两根连接杆上端之间设置有门横杆,所述门板与门横杆转动连接,所述门横杆以及合页与门板的转动连接位置处于同一竖直线上,所述门板靠近门锁件的一侧两面均设置有与门锁件卡接设置的门锁。

如此设置,利用矩形面板和门板代替幕布,能够有效防止冷空气进入免疫间内,同时密闭性能好,能够确保病人的个人隐私,且矩形面板具有一定的隔音效果,能够降低商场或火车站的噪音对病人的影响,利用合页便于使用人员打开关闭门板,利用连接杆而并非是焊接的连接方式将各个矩形板材和门板连接在一起不仅组装容易,而且便于拆卸,且在组装后能够迅速投入使用。

进一步设置:所述矩形面板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表面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固定连接有呈L字形设置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紧贴于连接杆的一面利用螺栓与连接杆固定连接。

如此设置,利用L字形的连接件能够将第一连接管的上表面和连接杆的侧面连接在一起,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进一步设置:所述矩形面板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之间设置有透光玻璃板。

如此设置,利用透光玻璃板能够增强免疫间的采光能力,使得免疫间内无需配备照明工具。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表面、设置于上方的第二连接管下表面以及连接杆的两个侧面均设置有呈凸字形状设置的嵌槽,所述透光玻璃板四个边角分别嵌接各个嵌槽内。

如此设置,将透光玻璃板两侧分别嵌入设置于第一连接管和处于第一连接管上方的第二连接管上的嵌槽内实现透光玻璃板的简单安装,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进一步设置:所述透光玻璃板四个边角均设置有呈几字形设置的玻璃夹,所述玻璃夹两侧设置有一道与嵌槽下表面相互卡接的凸起。

如此设置,将夹持有玻璃架的透光玻璃板两侧分别嵌入嵌槽内,在嵌槽的作用下使得玻璃夹向内变形,从而将透光玻璃板夹持的更加拉姑,利用凸起能够防止玻璃夹意外脱落,增强免疫间的安全性能。

进一步设置:所述玻璃夹内部设置有多个呈锯齿状设置的防滑槽。

如此设置,利用防滑槽增强玻璃夹对透光玻璃板的夹持力,使得透光玻璃板的安装更加牢固稳定。

进一步设置:所述门板上挂置有白板膜。

如此设置,使用者可以在白板膜上写字,进行事项记录,增强了实用性。

进一步设置:设置有所述门锁件的连接杆于门锁件上下端均设置有毛刷。

如此设置,利用毛刷能够对门板开合的一侧进行清理,避免门板开合的一侧粉尘积聚。

进一步设置:所述门板下表面设置有台阶板。

如此设置,利用台阶板将门板与地面之间的缝隙堵住,避免冷空气从门板与地面之间的缝隙进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相比:通过矩形面板和门板的配合确保免疫间的密闭性能,利用连接杆能够实现矩形面板和门板之间的机械连接,使得免疫件能够先进行厂家生产,然后现场组装,组装完成后即可投入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新型免疫间的组装方式一;

图2为新型免疫间的组装方式二;

图3为新型免疫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新型免疫间的透光玻璃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矩形面板;2、门板;21、门锁;22、门横杆;23、毛刷;24、门锁件;25、台阶板;26、合页;27、白板膜;3、连接杆;31、连接件;4、第一连接管;41、连接槽;5、透光玻璃板;51、玻璃夹;511、凸起;512、防滑槽;6、第二连接管;61、嵌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对新型免疫间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新型免疫间,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多块矩形面板1以及一块设置于其中两块矩形面板1之间的门板2,相邻设置的两块矩形面板1通过连接杆3固定连接在一起;免疫间可以做成首尾相连的形式,也能够做成开放式的,然后将开放的一侧与墙紧贴密合的形式,这两种形式对免疫间的使用均不会造成影响。

结合图1和图3所示,门板2上设置有一个门锁21,设置于门板2一侧且靠近门锁21设置的连接杆3上设置有与门锁21相互卡接设置的门锁件24;设置于门板2另一侧的连接杆3下端固定连接有合页26,门板2下表面与合页26转动连接,设置于门板2两侧的连接杆3上端之间固定连接有一根门横杆22,门横杆22与门板2上表面转动连接,门横杆22以及合页26与门板2转动连接的位置处于同一竖直线上;设置于门板2两侧的连接杆3下端之间设置有一根用于密封门板2与地面之间间隙的台阶板25;其中,门板2上挂置有便于使用人员记录事项的白板膜27,设置有门锁件24的连接杆3于门锁件24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用于清洁门板2闭合侧上附着粉尘的毛刷23。

结合图3和图4所示,矩形面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6,矩形面板1的下端以及第二连接管6的上方均设置有第一连接管4,第二连接管6上表面、连接杆3的两个侧面以及处于上方的第一连接管4下表面均设置有呈凸字形状设置的嵌槽61,呈上下位置关系的两个嵌槽61以及设置在固定连接于矩形面板1两侧的连接杆3上的嵌槽61之间设置有用于采光的透光玻璃板5;呈上下位置关系的第二连接管6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连接槽41,连接槽41内固定连接有呈L字形设置的连接件31,连接件31紧贴于连接杆3的一面利用螺栓与连接杆3固定连接;其中,透光玻璃板5四个端角均设置有呈几字形设置的玻璃夹51,玻璃夹51两侧设置有一道与嵌槽61下表面相互卡接的凸起511,玻璃夹51内部设置有多个呈锯齿状设置的防滑槽512。

组装方式:首先,根据实际的工作环境测量并设计门板2和矩形面板1的实际尺寸以及连接杆3的种类,然后将所有组装材料运送至施工现场,首先将矩形面板1的上下两端分别利用螺钉与第二连接管6以及第一连接管4固定连接,然后将透光玻璃板5上下两侧分别卡入玻璃夹51内,再将卡接好玻璃夹51的透光玻璃板5分别嵌入设置于第一连接管4以及第二连接管6上的嵌槽61时,使得玻璃夹51能够和嵌槽61相互卡接即可。

组装后矩形面板1和透光玻璃板5后,将连接件31利用螺栓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管4上,在将连接杆3与第一连接件31固定连接即可,从而完成两块矩形面板1的固定连接。

安装门板2时,实现将合页26安装于其中一根连接杆3下端,然后将门板2下端与合页26转动连接,再在设置于门板2两侧的连接杆3上端之间固定连接上门横杆22,并使得门板2和门横杆22转动连接即可。

安装好门板2后,将门锁件24以及毛刷23安装在靠近门锁21的连接杆3上,并将台阶板25放入门板2下方,最后将白板膜27挂置在门板2上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