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剪力墙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07287发布日期:2018-09-21 23:18阅读:56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结构,特别涉及一种PC剪力墙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或抗震墙、结构墙,是指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的墙板,防止结构剪切破坏,一般为钢筋混凝土造。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装配式住宅的政策导向和优惠政策的出台,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得到了大力的发展,装配式整体剪力墙的结构思路是将建筑结构的构件划分成许多单元,然后在预制构件厂或者预制场对各个单元进行浇筑成型,在运输至施工现场通过机械吊装就位,最后利用湿式连接成装配式剪力墙结构。

公告号为CN20511648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全预制剪力墙连接结构,包括螺栓和相邻的第一墙板、第二墙板,所述的第一墙板与第二墙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

这种全预制剪力墙连接结构虽然通过螺栓将第一墙板与第二墙板快速连接在一起,减小墙板临时支撑的斜撑数量,但是螺栓连接容易松动,给剪力墙带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PC剪力墙连接结构,具有提高剪力墙连接强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PC剪力墙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所述第一墙板内预埋第一钢板,所述第二墙板内预埋第二钢板,所述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平行设置;

所述第一钢板靠近第二钢板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上设有若干梯形凸起一,所述第二钢板靠近第一钢板的一侧上设有朝向第一钢板,且与凸起一对应设置的凸起二;

所述凸起二远离凸起一的一侧上设有弧形弹片,所述弧形弹片的两端分别与凸起二的两侧抵触,所述弧形弹片上设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的端部从凸起一穿出并通过紧固螺母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梯形凸起一和梯形凸起二平行设置且相对应的设置,使第一钢板与第二钢板整体呈曲线型设计,增加了第一钢板与第二钢板的接触面积,提高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的连接强度。并且对应设置的梯形凸起一和凸起二使得剪力墙装配时定位准确,效率高。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连接时,拧动紧固螺栓使得紧固螺栓挤压弧形弹片,弧形弹片在紧固螺栓压力的作用下两端对凸起二施加压力,使得凸起二向凸起一方向压紧,使紧固螺栓不易松脱。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螺栓的头部与弧形弹片之间设有垫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有垫圈使得紧固螺栓头部与弧形弹片之间的线接触变为面接触,增大了接触面积,使得紧固螺栓不易在弧形弹片上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钢板的两端向第一钢板方向延伸有侧板,所述侧板与第一墙板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板可以对第一钢板起到保护作用,减少第一钢板与第二钢板的错动,提高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连接处的承载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侧板与第一墙板贴合处设置有间隙,所述间隙内填充有密封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胶用来填充间隙,以适应墙板正常的伸缩及剪切变形。密封胶固化后能与第一墙板形成很强胶粘层,起到密封作用,有效减少渗水漏水的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钢板靠近侧板的一侧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遇水膨胀止水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遇水膨胀止水条遇水后产生2-3倍的膨胀变形,并充满第一钢板与侧板接缝的所有不规则表面、空穴及间隙,同时产生巨大的接触压力,降低渗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钢板的两端和第二钢板的两端分别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穿设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的两端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直径大于安装孔的直径;

所述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相背的一侧上分别设有内部中空的容纳块,所述限位块位于容纳块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墙板正常的伸缩及剪切变形时,缓冲杆上的限位块会由于墙板的变形而与第一钢板、第二钢板的侧壁抵触。由于缓冲杆长度一定,这就限定了墙板的变形位移量,使墙板不易继续向两侧拉伸,从而使墙板整体的变形间距不易过大而对墙板造成破坏。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孔的内径大于缓冲杆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孔的直径大于缓冲杆的直径,使缓冲杆能够在安装孔内相对转动,从而使缓冲杆能够满足多个方向的转动、变形与伸缩。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杆上设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一端与第一钢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钢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墙板受力变形发生位移时,减震弹簧会产生相对应的拉伸或压缩运动,从而使得缓冲杆的刚性位移变为柔性位移,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使整个剪力墙结构具有更好的伸缩性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了凸起一、凸起二、紧固螺栓和弧形弹片,从而弧形弹片在紧固螺栓压力的作用下两端分别挤压凸起二,使得凸起二向凸起一方向压紧,降低了紧固螺栓松脱;

2.采用了侧板,从而使得第一钢板与第二钢板之间以插接的方式配合连接,对第一钢板起到保护作用,减少第一钢板的错动,提高连接处的承载能力;

3.采用了密封胶与遇水膨胀止水条,从而降低渗水漏水的现象,提高墙板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第一墙板与第二墙板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容纳块、缓冲杆与限位块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部放大图。

图中,1、第一墙板;11、第一钢板;111、凸起一;112、凹槽;1121、遇水膨胀止水条;113、安装孔;1131、缓冲杆;1132、限位块;1133、减震弹簧;114、容纳块;2、第二墙板;21、第二钢板;211、凸起二;212、弧形弹片;213、紧固螺栓;214、紧固螺母;215垫圈;216、侧板;2161、间隙;22、密封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PC剪力墙连接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墙板1和第二墙板2,第一墙板1内预埋有第一钢板11,第二墙板2内预埋有与第一钢板11平行设置的第二钢板21。第一钢板11靠近第二钢板21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阵列有若干梯形凸起一111,第二钢板21上设有与凸起一111对应设置的凸起二211。相互嵌合的凸起一111和凸起二211不仅增大了第一墙板1和第二墙板2连接处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连接的牢固性,而且使第一钢板11与第二钢板21在连接时定位更加方便。

如图2所示,凸起二211上设有弧形弹片212,弧形弹片呈弧形,且弧形弹片212的两端分别与凸起二211的两侧抵触,弧形弹片212上穿设有紧固螺栓213,紧固螺栓213的端部从凸起一111(参见图1)穿出并通过紧固螺母214固定。紧固螺栓213的连接使第一钢板11和第二钢板21之间不易产生位移,使得第一钢板11和第二钢板21连接更加稳定。

如图2所示,紧固螺栓213的头部与弧形弹片212之间设有垫圈215,使得紧固螺栓213头部与弧形弹片212之间的线接触变为面接触,增大了接触面积,使得紧固螺栓213不易在弧形弹片212上移动。

如图4所示,第二钢板21的两端向第一钢板11方向延伸有侧板216,且侧板216与第一墙板1贴合。侧板216使得第一钢板11与第二钢板21之间以插接的方式配合连接,对第一钢板11起到保护作用,减少第一钢板11的错动,提高第一钢板11和第二钢板21连接处的承载能力。

如图4所示,第一钢板11和第二钢板21连接时,钢板的两端容易因墙板的伸缩变形而产生位移。因此,在第一钢板11的两端和第二钢板21的两端分别设有安装孔113,安装孔113设有缓冲杆1131,且缓冲杆1131的两端穿出钢板一和钢板而分别设有限位块1132。第一钢板11和第二钢板21相背的一侧上分别设有内部中空供限位块1132容纳并移动的容纳块114。由于缓冲杆1131长度一定,限定了墙板的变形位移量,使墙板不易继续向两侧拉伸,从而使墙板整体的变形间距不易过大而对墙板造成破坏。

如图4所示,缓冲杆1131上设有减震弹簧1133,且减震弹簧1133的一端与第一钢板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钢板21固定连接。减震弹簧1133使缓冲杆1131的刚性位移变为柔性位移,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使整个剪力墙结构具有更好的伸缩性能。

如图4所示,侧板216与第一墙板1贴合时存在间隙2161,为了降低水分从间隙2161处渗漏到钢板中对紧固螺栓213(参见图2)造成影响,在间隙2161内填充有密封胶22。密封胶22固化后能与第一墙板1形成胶粘层,起到密封作用。

如图4所示,第一钢板11靠近侧板216的一侧上设有凹槽112,所述凹槽112内设有遇水膨胀止水条1121。当遇水膨胀止水条1121遇水后产生2-3倍的膨胀变形,并充满第一钢板11与侧板216接缝的所有不规则表面、空穴及间隙,使水分不易渗漏,提高第一钢板11的密封性。

具体实施过程:剪力墙连接前,先在第一墙板1内预埋的第一钢板11,第二墙板2内预埋的第二钢板21。

剪力墙连接时,移动第一墙板1使凸起一111与凸起二211相对应,弧形弹片212通过紧固螺栓213和紧固螺母214固定在凸起二211中,将第一钢板11和第二钢板21连接到一起。然后将遇水膨胀止水条1121安装在凹槽112中,再将缓冲杆1131安装好且两端分别位于容纳块114中,在将限位块1132焊接在缓冲杆1131的两端,使得限位块1132可以在容纳块114中移动。最后再将侧板216与第一钢板11贴合的间隙2161中填充密封胶22来降低水分从间隙2161处渗漏到钢板中对紧固螺栓213造成影响,提高第一墙板1和第二墙板2的安全性和牢固性。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