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顶安装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6755发布日期:2018-09-07 22:07阅读:67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吊顶安装平台。



背景技术:

传统建筑施工中安装屋面吊顶时常搭建满堂脚手架作为以做吊顶的安装施工平台使用,但在机场航站楼等屋面较为高大的建筑中,搭设满堂脚手架以充当网架屋面吊顶安装平台时,满堂脚手架的存在,会对地面装修工作的开展造成较大阻碍,影响整体装修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吊顶安装平台,利用屋面网架形成悬空的吊顶安装平台,防止安装吊顶时对地面装修工作的开展造成较大阻碍。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吊顶安装平台,包括屋面网架和安装在屋面网架下部的网格状的平台龙骨架,所述平台龙骨架包括若干单元龙骨架,所述屋面网架的下弦球上固定有固定件,所述单元龙骨架通过转接组件与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单元龙骨架包括若干横向龙骨和纵向龙骨,所述横向龙骨上铺设有第一纵向脚手板,所述第一纵向脚手板上铺设有第一横向脚手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地面通过横向龙骨和纵向龙骨组装成单元龙骨架后,将单元龙骨架通过滑轮组等工具吊起,利用屋面网架上的下弦球安装单元龙骨架,通过单元龙骨架组装成平台龙骨架后,在平台龙骨架上铺设第一纵向脚手板和第二纵向脚手板,从而形成吊顶的安装平台,在悬空的安装平台上进行吊顶天花的安装固定,防止吊顶安装过程中对地面装修工作的开展造成阻碍,提高整体装修进度。

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水平设置的托板,所述转接组件包括搭挂在托板上的抱箍件以及沿竖向设置且与抱箍件固定连接的连接板,所述抱箍件与托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与单元龙骨架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抱箍件与托板连接固定,从而固定单元龙骨架。通过连接板扩大屋面网架与平台龙骨架之间的间距,便于工人在平台龙骨架上的行走和对吊顶进行安装。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与抱箍件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抱箍件上设置有弧形的安装孔,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与安装孔对应以与螺栓配合的第一螺纹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连接板时,通过安装孔调整连接板上部的高度和垂直度,从而使平台龙骨架保持水平。

优选的,相邻的单元龙骨架之间设置有连接耳板,所述连接耳板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耳板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单元龙骨架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耳板将相邻的单元龙骨架连接,提高平台龙骨架的稳固性。

优选的,所述单元龙骨架上固定有转接板,所述转接板与连接耳板也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转接板上水平设置有调位腰孔,所述连接耳板上设置有与调位腰孔对应以与螺栓配合的第二螺纹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接板和通过调位腰孔调整相邻的单元龙骨架之间的距离,便于单元龙骨架的安装。

优选的,所述网架还包括上弦杆、下弦杆和上弦球,所述下弦杆上搭设有若干纵向钢管,所述纵向钢管上搭设有若干横向钢管,所述横向钢管上铺设有第二纵向脚手板,所述纵向钢管上铺设有第二横向脚手板,所述第二横向脚手板和第二纵向脚手板交错设置组成网格状的行走平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行走平台便于工人在屋面网架上对单元龙骨架进行安装。

优选的,所述上弦球与下弦球通过一腹杆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腹杆提高屋面网架上下层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工人进行吊顶安装时的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下弦杆上铺装有防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进行单元龙骨架安装时工人从屋面网架上掉落,提高工人工作时的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下弦杆上设置有安全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人在安装平台上进行吊顶安装时,通过安全绳进行防护,防止工人掉落,提高工人工作时的安全性能。

优选的,所述横向钢管上固定有套接在下弦杆上的橡胶垫片,所述橡胶垫片为半环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橡胶垫片提高横向钢管与下弦杆之间的摩擦,防止横向钢管产生移动,同时通过橡胶垫片起到缓存作用,防止下弦杆弯折损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利用屋面网架搭建悬空的单元龙骨架,在单元龙骨架上铺设第一横向脚手板和第二脚手板后形成吊顶安装平台,利用安装平台对吊顶进行安装固定,防止安装吊顶时对地面装修工作的开展造成较大阻碍;

2、在网架上搭设行走平台,从而便于对单元龙骨架的安装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连接耳板、转接板以及连接板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1、屋面网架;11、上弦杆;12、下弦杆;13、上弦球;14、下弦球;15、纵向钢管;16、横向钢管;17、第二纵向脚手板;18、第二横向脚手板;2、平台龙骨架;21、单元龙骨架;211、横向龙骨;212、纵向龙骨;22、第一纵向脚手板;23、第一横向脚手板;3、托板;4、转接组件;41、抱箍件;411、安装孔;42、连接板;43、连接耳板;44、转接板;441、调位腰孔;5、橡胶垫片;6、防护网;7、腹杆;8、安全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一种吊顶安装平台,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屋面网架1和安装在屋面网架1下部的网格状的平台龙骨架2;屋面网架1包括上弦杆11、下弦杆12、上弦球13和下弦球14;平台龙骨架2包括若干单元龙骨架21,单元龙骨架21包括若干横向龙骨211和纵向龙骨212;屋面网架1的下弦球14上固定有固定件,纵向龙骨212通过转接组件4与固定件固定连接;横向龙骨211上铺设有第一纵向脚手板22,第一纵向脚手板22上铺设有第一横向脚手板23。

在地面通过横向龙骨211和纵向龙骨212组装成单元龙骨架21后,将单元龙骨架21通过滑轮组等工具吊起,利用屋面网架1上的下弦球14安装单元龙骨架21,通过单元龙骨架21组装成平台龙骨架2后,在平台龙骨架2上铺设第一纵向脚手板22和第二纵向脚手板17,从而形成吊顶的安装平台,在安装平台上进行吊顶天花的安装固定,防止吊顶安装过程中对地面装修工作的开展造成阻碍,提高整体装修进度。

固定件包括水平设置的托板3,转接组件4包括搭挂在托板3上的抱箍件 41以及沿竖向设置且与抱箍件 41固定连接的连接板42;抱箍件 41与托板3固定连接,连接板42与单元龙骨架21固定连接。通过抱箍件 41与托板3连接固定,从而固定单元龙骨架21。通过连接板42扩大屋面网架1与平台龙骨架2之间的间距,便于工人在平台龙骨架2上的行走和对吊顶进行安装。

连接板42与抱箍件 4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抱箍件 41上设置有弧形的安装孔411,连接板42上设置有与安装孔411对应以与螺栓配合的第一螺纹孔(图中未示出)。安装连接板42时,通过安装孔411调整连接板42上部的高度和垂直度,从而使平台龙骨架2保持水平。

下弦杆12上搭设有若干纵向钢管15,纵向钢管15上搭设有若干横向钢管16;横向钢管16上铺设有若干第二纵向脚手板17,纵向钢管15上铺设有若干第二横向脚手板18;第二横向脚手板18和第二纵向脚手板17交错设置组成网格状的行走平台。通过行走平台便于工人在屋面网架1上对单元龙骨架21进行安装。

横向钢管16上固定有套接在下弦杆12上的橡胶垫片5,橡胶垫片5为半环状。通过橡胶垫片5提高横向钢管16与下弦杆12之间的摩擦,防止横向钢管16产生移动,同时通过橡胶垫片5起到缓存作用,防止下弦杆12弯折损坏。

下弦杆12上铺装有防护网6。防止进行单元龙骨架21安装时工人从屋面网架1上掉落,提高工人工作时的安全性。

上弦球13与下弦球14通过一腹杆7固定连接。通过腹杆7提高屋面网架1上下层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工人进行吊顶安装时的安全性。

下弦杆12上设置有安全绳8。工人在安装平台上进行吊顶安装时,通过安全绳8进行防护,防止工人掉落,提高工人工作时的安全性能。

如图3所示,相邻的单元龙骨架21之间设置有连接耳板43,连接耳板43与连接板42固定连接,连接耳板43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单元龙骨架21固定连接。通过连接耳板43将相邻的单元龙骨架21连接,提高平台龙骨架2的稳固性。

纵向龙骨212上固定有转接板44,转接板44与连接耳板43也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转接板44上水平设置有调位腰孔441,连接耳板43上设置有与调位腰孔441对应以与螺栓配合的第二螺纹孔(图中未示出)。通过转接板44和通过调位腰孔441调整相邻的单元龙骨架21之间的距离,便于单元龙骨架21的安装。

具体安装过程:在下弦杆12上铺设固定防护网6后,在下弦杆12上搭设纵向钢管15和横向钢管16并将横向钢管16和纵向钢管15固定后,在纵向钢管15和横向钢管16上铺设第二横向脚手板18和第二纵向脚手板17形成行走平台后,在地面通过横向龙骨211和纵向龙骨212组装成单元龙骨架21,将单元龙骨架21上的纵向龙骨212通过转接板44和连接耳板43安装固定连接板42,将抱箍件 41搭挂在托板3上并通过螺栓固定后,将单元龙骨架21通过滑轮组等工具吊起,将单元龙骨架21上的连接板42与抱箍件 41安装固定形成平台龙骨架2,在平台龙骨架2上铺设第一纵向脚手板22和第二纵向脚手板17,从而形成吊顶的安装平台后,在安装平台上进行吊顶的安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