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液复配区复配装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25085发布日期:2018-08-21 18:03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装车装置,具体的讲是母液复配区复配装车系统。



背景技术:

如图1,在现在的混凝土配料中,母液出料管3道从母液储罐1出来后经过母液泵分成出料至复配的复配管道和出料至罐车的装车管道,分别由复配出料阀和装车出料阀控制母液的流向(复配、装车),不过在复配管道和装车管道经过阀门后又被合至同一根管道(下文称为混合管道16)。

多个母液储罐1分别存有多种不同的母液,所有母液出储罐后经过混合管道16装车或入复配罐4复配,在实际生产操作中混料管道会有许多(在实践中一般会有250kg左右)上一次操作残留的母液,在执行下一次操作是这一部分未知性能的母液就会混入复配罐4或罐车直接影响到复配产品的成分,使复配产品性能不稳定无法保证产品质量,并且现在的复配、装车母液都经过同一个管道(混合管道16)后在管道末端分出两根叉管,一个跟至罐车用手动阀控制一个至复配有气动阀控制,使得复配和装车不能同时进行,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目前在混凝土母液复配的过程中,上述混料管道会有许多上一次操作残留的母液,在执行下一次操作是这一部分未知性能的母液就会混入复配罐或罐车直接影响到复配产品的成分,使复配产品性能不稳定无法保证产品质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母液复配区复配装车系统,以期望解决前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母液复配区复配装车系统,包括由至少两个母液储罐构成的母液储罐组和由至少两个复配液储罐组成的复配液储罐组,每个上述母液储罐的出料口均连接有母液出料管,所有母液出料管的上均分别设置有装车对接口和复配对接口,所有的装车出料口均连接一根装车总管。

上述复配液储罐组连接有复配罐,上述复配罐的出料口连接有叉管,该叉管包括主管和数量与母液出料管对应的支管,该支管一端与主管连接,支管的另一端与上述复配对接口连接,每根母液出料管均设置有阀门,每根支管上均设置有阀门。

将之前的的母液储罐组公用一根混合管道与复配罐连接的方式改变为母液储罐组的每一个母液储罐均配置了一根母液出料管,每个母液出料管又都分别配置了一根支管与复配罐连接,这样即将母液出料管道延长至复配罐直接与复配罐的母液进料接口连接,消除母液在混合管道内的混料现象,有效控制复配产品成分保证产品质量。

进一步的是,上述复配罐上设置有复配液回管,该复配液回管一端与复配罐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复配液储罐组的复配液储罐连接;上述复配液回管上设置有输送泵。

原复配液储罐至复配罐之间只有从复配罐到复配液储罐的连接管道,复配液不能从复配液储罐直接通过管道输送至复配罐。当出现需要将复配储罐内存放的复配液打回复配罐重新加工时就需要借助复配液运输罐车捣运到复配罐,整个过程浪费人力、物力。现在只用简单的从复配储罐出料管道上接一个复配液回管配置相应的控制阀至复配罐即可。

这样每次操作时只需要关闭装车总管上的复配液装车阀,打开回管控制阀,开启输送泵即可完成将储罐内的复配液打回到复配罐的操作。

进一步的是,上述复配液回管上有一节断开,上述母液复配区复配装车系统还包括换管装置,该换管装置包括转轴,上述转轴上设置有横梁,该横梁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用于对接在复配液回管上断开的一节上的移动管。

设置上述换管装置后,在需要对上述移动管内的复配液进行抽样检测或对移动管进行维修时,转动上述转轴,将设置在横梁两端的移动管进行对换即可。

进一步的是,在两个上述移动管中至少有一个移动管的侧壁上连接有软管,该软管连接有喷吹装置。在移动管上采用了喷吹装置,在需要对移动管内存留的复配液进行喷吹,使残留在移动管和复配液回管可以回到复配液储存罐中或复配罐中。

进一步的是,在上述复配液回管与断开的一节相对的端头位置上分别设置有阀门。

进一步的是,上述装车对接口设置于母液出料管的末端,上述复配对接口位于在母液出料管侧壁上。

进一步的是,上述复配液储罐组通过管路与复配罐连接,该管路上连接有旁路管道,该旁路管道可以起到溢流、换道等作用。

进一步的是,上述装车总管的进料口设置有进气口,上述进气口连接有喷吹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母液复配区复配装车系统,取代了之前的的母液储罐组公用一根混合管道与复配罐连接的方式,让母液储罐组的每一个母液储罐均配置了一根母液出料管,每个母液出料管又都分别配置了一根支管与复配罐连接,这样即将母液出料管道延长至复配罐直接与复配罐的母液进料接口连接,消除母液在混合管道内的混料现象,有效控制复配产品成分保证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目前的母液复配区复配装车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母液复配区复配装车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换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为母液储罐、2为复配液储罐、3为母液出料管、4为装车总管、5为复配罐、6为主管、7为支管、8为复配液回管、9为输送泵、10为转轴、11为横梁、12为移动管、13为软管、14为喷吹装置、15为旁路管道、16为混合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能够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2、3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中央”、“周向”、“上”、“内侧”、“外侧”、“另一端”、“中部”、“顶部”、“一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2或3所示,实施例一:母液复配区复配装车系统,包括由三个母液储罐1构成的母液储罐1组和由两个复配液储罐2组成的复配液储罐2组,每个上述母液储罐1的出料口均连接有母液出料管3,所有母液出料管3的上均分别设置有装车对接口和复配对接口,所有的装车出料口均连接一根装车总管4。

上述复配液储罐2组连接有复配罐5,上述复配罐5的出料口连接有叉管,该叉管包括主管6和数量与母液出料管3对应的支管7,该支管7一端与主管6连接,支管7的另一端与上述复配对接口连接,每根母液出料管3均设置有阀门,每根支管7上均设置有阀门,除了该处设置有阀门外,在母液储罐1组、复配液储罐2组和复配罐5之间连接的管路上也理应的配置相应的阀门。

本实施例的母液储罐1组的每一个母液储罐1均配置了一根母液出料管3,每个母液出料管3又都分别配置了一根支管7与复配罐5连接,这样即将母液出料管3道延长至复配罐5直接与复配罐5的母液进料接口连接,消除母液在混合管道内的混料现象,有效控制复配产品成分保证产品质量。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上述复配罐5上设置有复配液回管8,该复配液回管8一端与复配罐5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复配液储罐2组的复配液储罐2连接;上述复配液回管8上设置有输送泵9。

这样每次操作时只需要关闭装车总管4上的复配液装车阀,打开回管控制阀,开启输送泵9即可完成将储罐内的复配液打回到复配罐5的操作。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或二的基础上,上述复配液回管8上有一节断开,上述母液复配区复配装车系统还包括换管装置,该换管装置包括转轴10,上述转轴10上设置有横梁11,该横梁11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用于对接在复配液回管8上断开的一节上的移动管12。

在使用复配液回管8进行回液时,需要定时对回液进行抽样检测,或者对复配液回管8进行定期检查,一般是采用对打回到复配罐5的复配液进行检测,但是这样即需要将复配罐5停机,对复配液回管8进行维修时同样需要将复配罐5进行停机操作。

在需要对上述移动管12内的复配液进行抽样检测或对移动管12进行维修时,转动上述转轴10,将设置在横梁11两端的移动管12进行对换即可,固定可以采用法兰连接。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在两个上述移动管12中至少有一个移动管12的侧壁上连接有软管13,该软管13连接有喷吹装置14。在移动管12上采用了喷吹装置14,在需要对移动管12内存留的复配液进行喷吹,使残留在移动管12和复配液回管8可以回到复配液储存罐中或复配罐5中。

实施例五: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在上述复配液回管8与断开的一节相对的端头位置上分别设置有阀门,这样可以通过控制该阀门控制喷吹装置14的喷吹方向。

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至五任意一项的基础上,上述装车对接口设置于母液出料管3的末端,上述复配对接口位于在母液出料管3侧壁上,这样设置目的是方便可以同时进行装车和复配。

实施例七:在实施例一至六,上述复配液储罐2组通过管路与复配罐5连接,该管路上连接有旁路管道15,通过设置旁路管道15可以起到溢流、换道等作用。

实施例八,上述装车总管4的进料口设置有进气口,上述进气口连接有喷吹装置14,以方便将存留在装车总管4内的复配液喷吹到罐车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