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式多功能顶棚吊杆安装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56197发布日期:2018-10-26 18:43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捷式多功能顶棚吊杆安装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施工辅助工具,具体为一种便捷式多功能顶棚吊杆安装。



背景技术:

现在对于顶棚钻孔、拧螺杆这一施工过程还是用传统的施工工艺,需多人配合,还有一人要在人字梯或脚手架上作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问题,人字梯移动不便、脚手架又体积稍大不易进出,所以即耗时间、又费力气。然而,这确是现在天花板顶棚钻孔普遍的做法,相较于传统施工工艺还算是进一步优化过后的施工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措施目的就是克服传统施工工艺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更加合适的施工措施,即能提高安全保护,又简单易用省时省力,且方便携带占用空间小。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捷式多功能顶棚吊杆安装工具,包括杆身、钻机夹具、内六角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杆身为包括底层伸缩杆、中层伸缩杆和顶层伸缩杆的三层空心圆柱形伸缩杆,底层伸缩杆的底部设置纳线盒,电线一端从纳线盒底部开孔接入伸缩杆,另一端接电线插头,底层伸缩杆的底部设置电线开关,顶层伸缩杆的顶部侧面设置电线插座;顶层伸缩杆的顶部设置有一螺纹接口;所述钻机夹具包括一个螺纹连接端,钻机夹具通过螺纹连接端可拆卸地连接在螺纹接口上,顶层伸缩杆的螺纹接口侧部设置一带开口的内六角套筒,底层伸缩杆的底部还设有一L形把手。

所述夹具包括松紧调节螺杆及防滑橡胶。

所述杆身的底层、中层和顶层伸缩杆之间设置伸缩松紧扣。

底层伸缩杆高为1500mm,直径为50mm;中层伸缩杆高为1400mm,直径为40mm,顶层伸缩杆高为1600mm,直径为30mm;伸缩杆壁厚均为5mm;纳线盒高为150mm,直径为200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地面安装好配件后手持至天花板需钻孔或拧螺杆区域即可方便快捷的钻孔及拧螺杆,大大增加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保障、施工有效便捷、节省人力资源、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钻机夹具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内六角套筒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夹具;2-螺旋杆;3-内六角套筒;4-焊接点;5-插座;6-伸缩杆杆身;7-电流开关;8-纳线盒;9-把手;10-松紧调节螺杆;11-防滑橡胶;12-套筒槽口;13-松紧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一种便捷式多功能顶棚吊杆安装工具,包括杆身、钻机夹具、内六角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杆身为包括包括底层伸缩杆、中层伸缩杆和顶层伸缩杆的三层空心圆柱形伸缩杆,底层伸缩杆的底部设置纳线盒,电线一端从纳线盒底部开孔接入伸缩杆,另一端接电线插头,底层伸缩杆的底部设置电线开关,顶层伸缩杆的顶部侧面设置电线插座;顶层伸缩杆的顶部设置有一螺纹接口;所述钻机夹具包括一个螺纹连接端,钻机夹具通过螺纹连接端可拆卸地连接在螺纹接口上,顶层伸缩杆的螺纹接口侧部设置一带开口的内六角套筒,底层伸缩杆的底部还设有一L形把手。

所述夹具包括松紧调节螺杆及防滑橡胶。

所述杆身的底层、中层和顶层伸缩杆之间设置伸缩松紧扣。

底层伸缩杆高为1500mm,直径为50mm;中层伸缩杆高为1400mm,直径为40mm,顶层伸缩杆高为1600mm,直径为30mm;伸缩杆壁厚均为5mm;纳线盒高为150mm,直径为200mm。

具体施工中,首先杆身分为三层可收缩杆,杆心放置电线。首层伸缩杆底部设置电流开关按钮,按压即可打开或关闭电流,方便随时可控制电钻的开启和关闭。第三层靠近顶部的侧面设置电线插座,方便电钻就近接电。伸缩杆顶部设置有一螺纹接口,可接夹具,夹具配有松紧调节螺杆及防滑橡胶,专用固定电钻。

需要钻孔时先调节夹具的松紧调节螺杆使夹具开口变宽,将钻机机身钻口朝上竖直放入夹具中防滑橡胶的位置,调节夹具松紧调节螺杆将钻机固定,然后将钻机电线插头插入伸缩杆插座中,打开钻机开关,再逆时针扭转伸缩杆的松紧扣使松紧扣松开,把二三层杆从首层杆中拔出,展开到合适的长度后顺时针扭转松紧扣将杆身固定,把电钻钻口送到需要打孔的相应位置,再按压电流开关打开电流让电钻通电即可开始钻孔,钻孔完成后按压电流开关关闭电流即可停止钻孔。

需要拧螺杆时先逆时针扭转伸缩杆顶部的夹具将其取出放置一旁,逆时针扭转伸缩杆的松紧扣使松紧扣松开,把二三层杆从首层杆中拔出,展开到合适的长度后顺时针扭转松紧扣将杆身固定,然后将杆身顶部的内六角套筒送到需要拧紧的螺杆的旁边,让螺杆通过开口嵌入套筒内,然后扭转伸缩杆下端的把手,通过力矩带动螺杆旋转,即可将螺杆拧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