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下承重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5601发布日期:2018-10-13 02:20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承重架,尤其涉及一种升降脚手架提升系统的承重架。



背景技术:

目前,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施工多使用建筑附着升降脚手架(俗称爬架)或建筑施工作业平台,而采用的提升机主要有环链葫芦,电动葫芦等,并能够实现自动化运行。与传动的脚手架相比,在技术上得到了很大改观,首先是免除了频繁拆装工序,因为对于爬架而言,一次组装后就可以一直用到施工完毕;不受建筑物高度的限制并能极大的节省了人力和材料。

为保证安全,脚手架必须坚固牢靠,尤其是承受重量的支架必须保证牢固可靠,现有技术采用的上下承重梁有架体中挂形式、内挂形式,但部件结构复杂、笨重,加工复杂且安装施工不便,同时耗材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提升系统的受力装置。

一种上下承重架,包括导轨,上承重架装于导轨上端并固定连接,上承重架上设有第一挂座,第一挂座上横穿卡环;还包括下承重架,下承重架固定装设于导轨下端,下承重架上固定有第二挂座,第二挂座上设有承重轮。

所述第一挂座上横穿承重销,承重销上设有传感器,卡环装设在传感器上,导轨上设有多个通孔,上承重架上设有相应的第一安装孔,上承重架与导轨通过第一螺栓固定连接。

导轨上设有多个通孔,下承重架上设有相应的第二安装孔,下承重架与导轨通过第二螺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上下承重架,其有益效果是:

(1)将提升系统移至内挂形式,给架体留出足够的空间,同时通过结构的设计让少量的材料满足需要的强度,加工、施工便捷快速;

(2)上下通用承重架属于质轻高强度结构,能够很好的满足加工、施工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承重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带挂钩的承重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带承重轮的承重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导轨,2.上承重架,3.第一挂座,4.卡环,5.下承重架,6.第二挂座,7.承重轮,8.承重销,9.上承重架,10.通孔,11.第一安装孔,12.第一螺栓,13.第二安装孔,14.第二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之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上下承重架,包括导轨1,上承重架2装于导轨1上端并固定连接,上承重架2上设有第一挂座3,第一挂座3上横穿卡环4;还包括下承重架5,下承重架5固定装设于导轨1下端,下承重架5上固定有第二挂座6,第二挂座6上设有承重轮7。

所述第一挂座3上横穿承重销8,承重销8上设有传感器9,卡环4装设在传感器9上。

导轨1上设有多个通孔10,上承重架2上设有相应的第一安装孔11,上承重架2与导轨1通过第一螺栓12固定连接;下承重架5上设有相应的第二安装孔13,下承重架5与导轨1通过第二螺栓14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上下通用性承重架,上承重架2与传感器9和承重销8,下承重架5与承重轮7配合使用;使用时将上下承重架分别安装在导轨的上下两处,上下承重架之间装设提升装置,所述的提升装置可为电动葫芦,并使用钢丝绳连接受力,从而达到提升物品的功能,因为在提升过程中承重架的强度需求比较高,而此上下通用承重架属于质轻高强度结构,能够很好的满足加工、施工要求。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