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垃圾储存厂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5576发布日期:2018-08-31 20:56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焚烧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垃圾储存厂房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城市生活垃圾,垃圾焚烧发电厂应运而生。垃圾焚烧发电可以有效的将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减害化,不但充分利用了垃圾的热值,又能对燃烧产生的有害成份通过烟气处理系统进行统一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将垃圾资源化、减量化、减害化的过程中需要先将垃圾集中处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先将垃圾集中到垃圾堆放厂房中,再将垃圾转运至焚烧发电炉。

如图3和图4所示,现有的垃圾储存厂房一般都会设置有垃圾贮坑,在垃圾贮坑的上方会盖设有遮蔽用屋顶,在垃圾贮坑上会架设有垃圾吊行车,垃圾吊行车包括用于对垃圾进行转运至指定位置的抓斗;还设有与垃圾贮坑相导通的卸料口,在垃圾贮坑内的一侧还设置有多个竖向间隔设置的辅助维修平台17,其中位于最上和最下的两个辅助维修平台的两端各自与垃圾贮坑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壁相连形成检修跨18,在位于上方的一个检修跨上开设有抓斗吊装孔,抓斗能够从抓斗吊装孔穿过并吊落至位于下方的一个检修跨上,且该检修跨与卸料口相连;在垃圾贮坑的一侧还设置有进料平台,在进料平台上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与位于进料平台下方的焚烧炉相连。

但是由于垃圾焚烧发电厂主要设备需定期停炉检修,在设备检修期间,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垃圾处理量会大量减少甚至不能继续处理垃圾;并且垃圾贮坑的储存垃圾的量是一定的,垃圾贮坑储存量达到最大值时,垃圾焚烧发电厂将停止接收垃圾;由此,设备检修效率以及垃圾的最大储存量成为了垃圾储存厂房在设计建造时首要考虑的因素。

因此,怎样才能够提供一种方便设备维修,垃圾处理能力更强的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垃圾储存厂房结构,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方便设备维修,垃圾处理能力更强的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垃圾储存厂房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垃圾储存厂房结构,包括相互独立且相邻设置的垃圾贮坑和垃圾进料跨,在垃圾贮坑的侧壁上设有与外部相连的卸料口;在垃圾进料跨的上方设有盖板形成进料平台,在垃圾进料跨内设置有焚烧炉,在进料平台上设有进料口,进料口的下部与焚烧炉的进料通道相连;在垃圾贮坑和垃圾进料跨上方设有垃圾吊行车,垃圾吊行车包括位于两侧的导轨、行车本体和竖直向下设置的抓斗,抓斗能够将垃圾贮坑内的垃圾转运至进料口;在垃圾吊行车的上方设有用于密封的屋顶;其特点在于,在进料平台上还设置有检修平台,所述检修平台位于垃圾吊行车的行走部分的行走范围下方,且检修平台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大于抓斗张开时的水平截面的面积。

本技术方案中,与现有的垃圾储存厂房相比,取消了原有垃圾储存厂房设有的辅助维修平台和检修跨;在进料平台上还设置检修平台,以利用该部分空间对抓斗进行检修作业,能够方便对抓斗进行维修;这样设计,能够将原有设置辅助维修平台和检修跨的空间用于堆放垃圾,能够达到增加垃圾贮坑容量的目的,即使得整个垃圾储存厂房的垃圾处理能力更强,并且同时满足了能够对抓斗进行维修;在建造上,可以省去建造辅助维修平台和检修跨的成本,降低建设成本。在空间利用上更加的合理,在达到增加垃圾贮坑容量的目的,同时也具有专门的检修平台对抓斗进行检修。

作为优化,在进料平台上还设有抓斗吊装孔,所述抓斗能够移动至正对抓斗吊装孔的位置并下降至垃圾进料跨的底面,在抓斗吊装孔正对的垃圾进料跨坑底处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抓斗转运门;并且所述抓斗转运门能够与外部连通。

这样,与原有的垃圾储存厂房相比,原有的垃圾储存厂房将抓斗拆修转运至外部检修时,首先将抓斗放下至位于下方的检修跨上,再转运至外部,在这个过程中,抓斗运出时需经过卸料口,并且需注意与垃圾运输车在卸料口会车等问题,同时会增加运输车辆的运输距离和运输时间,臭气外泄会比较多,影响环境。本方案中,抓斗从抓斗吊装孔下降至垃圾进料跨的底面,再利用转运车将抓斗转运出去,整个吊装运输过程简便、快速,可以减少吊装和运输过程中的臭气外溢。

作为优化,所述进料口设置于进料平台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所述抓斗吊装孔和检修平台沿进料平台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各自位于进料口的一侧。

这样,进料口设置于进料平台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能够使得在将垃圾转运至进料口时的运输距离更短,转运效率更高;同时将抓斗吊装孔和检修平台沿进料平台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各自位于进料口的一侧能够使得布局更加合理,更加紧凑。

作为优化,所述抓斗吊装孔采用与其周向轮廓相匹配的钢盖板进行密封,且在抓斗吊装孔与钢盖板之间还设置有水封结构;抓斗吊装孔周边设置有一圈盛装有水的水封槽,所述钢盖板周边对应设置有一圈用于和水封槽插入配合的翻边。

这样,能够有效的减少臭气外泄,改善空气质量,营造较好的环境。

作为优化,在进料平台上设置有过渡间,所述过渡间与检修平台之间设置有通行门,过渡间还与楼梯相连,楼梯的另一端向下通向垃圾进料跨。

这样,方便工作人员的进出,方便工作人员进入到垃圾进料跨。

作为优化,在进料口的周向向上设置有安全防护栏杆。

这样,能够有效的降低其它杂物进入到进料口内,使得作业更加的安全。

作为优化,垃圾贮坑的底面为卸料口所在的一侧向下渐变下降的斜面,且卸料口所在位置为最低处。

这样,有利于垃圾中的水分流向底面的一侧,方便进行集中抽排处理。

作为优化,在卸料口上安装有卸料门,在卸料口与卸料门之间安装有密封圈。

这样,方便卸料,并且在不需要卸料时能够进行关闭,减少臭气泄漏,改善空气质量。

作为优化,所述卸料口设置在间隔水平面向上7米的位置;所述进料平台设置在间隔水平面向上21米的位置。

这样,卸料口设置在间隔水平面向上7米的位置,设置更加合理,并且能够方便垃圾车对垃圾运输时的卸料;将进料平台设置在间隔水平面向上21米的位置能够使得整个垃圾贮坑的高度更加合理。

作为优化,所述垃圾吊行车为两个且沿垃圾贮坑的长度方向呈间隔设置。

这样,两个垃圾吊行车能够相互的作为备用垃圾吊行车,使得因垃圾吊行车故障停工风险更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俯视图,(图中未显示垃圾吊行车和屋顶)。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的垃圾储存厂房的俯视图,(图中未显示垃圾吊行车和屋顶)。

图4为图3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时: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垃圾储存厂房结构,包括相互独立且相邻设置的垃圾贮坑1和垃圾进料跨2,在垃圾贮坑1的侧壁上设有与外部相连的卸料口3;在垃圾进料跨的上方设有盖板形成进料平台4,在垃圾进料跨内设置有焚烧炉5,在进料平台上设有进料口6,进料口的下部与焚烧炉的进料通道相连;在垃圾贮坑和垃圾进料跨上方设有垃圾吊行车7,垃圾吊行车包括位于两侧的导轨、行车本体和竖直向下设置的抓斗8,抓斗能够将垃圾贮坑内的垃圾转运至进料口;在垃圾吊行车的上方设有用于密封的屋顶9;其特征在于,在进料平台4上还设置有检修平台10,所述检修平台位于垃圾吊行车的行走部分的行走范围下方,且检修平台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大于抓斗张开时的水平截面的面积。

本技术方案中,与现有的垃圾储存厂房相比,取消了原有垃圾储存厂房设有的辅助维修平台和检修跨;在进料平台上还设置检修平台,以利用该部分空间对抓斗进行检修作业,能够方便对抓斗进行维修;这样设计,能够将原有设置辅助维修平台和检修跨的空间用于堆放垃圾,能够达到增加垃圾贮坑容量的目的,即使得整个垃圾储存厂房的垃圾处理能力更强,并且同时满足了能够对抓斗进行维修;在建造上,可以省去建造辅助维修平台和检修跨的成本,降低建设成本。在空间利用上更加的合理,在达到增加垃圾贮坑容量的目的,同时也具有专门的检修平台对抓斗进行检修。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在进料平台上还设有抓斗吊装孔11,所述抓斗8能够移动至正对抓斗吊装孔的位置并下降至垃圾进料跨2的底面,在抓斗吊装孔11正对的垃圾进料跨坑底处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抓斗转运门12;并且所述抓斗转运门能够与外部连通。

这样,与原有的垃圾储存厂房相比,原有的垃圾储存厂房将抓斗拆修转运至外部检修时,首先将抓斗放下至位于下方的检修跨上,再转运至外部,在这个过程中,抓斗运出时需经过卸料口,并且需注意与垃圾运输车在卸料口会车等问题,同时会增加运输车辆的运输距离和运输时间,臭气外泄会比较多,影响环境。本方案中,抓斗从抓斗吊装孔下降至垃圾进料跨的底面,再利用转运车将抓斗转运出去,整个吊装运输过程简便、快速,可以减少吊装和运输过程中的臭气外溢。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料口6设置于进料平台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所述抓斗吊装孔11和检修平台10沿进料平台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各自位于进料口的一侧。

这样,进料口设置于进料平台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能够使得在将垃圾转运至进料口时的运输距离更短,转运效率更高;同时将抓斗吊装孔和检修平台沿进料平台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各自位于进料口的一侧能够使得布局更加合理,更加紧凑。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抓斗吊装孔采用与其周向轮廓相匹配的钢盖板13进行密封,且在抓斗吊装孔与钢盖板之间还设置有水封结构;抓斗吊装孔周边设置有一圈盛装有水的水封槽,所述钢盖板周边对应设置有一圈用于和水封槽插入配合的翻边。

这样,能够有效的减少臭气外泄,改善空气质量,营造较好的环境。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在进料平台4上设置有过渡间14,所述过渡间与检修平台之间设置有通行门,过渡间还与楼梯相连,楼梯的另一端向下通向垃圾进料跨。

这样,方便工作人员的进出,方便工作人员进入到垃圾进料跨。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在进料口6的周向向上设置有安全防护栏杆15。

这样,能够有效的降低其它杂物进入到进料口内,使得作业更加的安全。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垃圾贮坑1的底面为卸料口所在的一侧向下渐变下降的斜面,且卸料口所在位置为最低处。

这样,有利于垃圾中的水分流向底面的一侧,方便进行集中抽排处理。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在卸料口3上安装有卸料门16,在卸料口与卸料门之间安装有密封圈。

这样,方便卸料,并且在不需要卸料时能够进行关闭,减少臭气泄漏,改善空气质量。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卸料口3设置在间隔水平面向上七米的位置;所述进料平台4设置在间隔水平面向上二十一米的位置。

这样,卸料口设置在间隔水平面向上7米的位置,设置更加合理,并且能够方便垃圾车对垃圾运输时的卸料;将进料平台设置在间隔水平面向上21米的位置能够使得整个垃圾贮坑的高度更加合理。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垃圾吊行车7为两个且沿垃圾贮坑的长度方向呈间隔设置。这样,两个垃圾吊行车能够相互的作为备用垃圾吊行车,使得因垃圾吊行车故障停工风险更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