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4316发布日期:2018-09-05 01:28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室防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地下室的结构和用途决定了地下室防地下室连在一起的内外墙必须一起浇筑,外墙自防水砼,全部采用二次振捣工艺;人民把地下室当作地下车库,设备车间,甚至作为蜗居者的居住房等;地下室的防水结构设计非常重要,特别是深度地下室,由于地下水位较浅,10米深的地下室水结构非常关键,常规防水结构已经不能满足深度地下室的防水性能要求,特别是建筑主体部分完工之后,需要对地下室外墙周围进行回填,经常出现地下室墙体渗漏,室内进水,环境非常潮湿,严重影响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建筑安全。

目前市场上地下室防水材料经历了第一代的“二毡三油”的传统做法,第二代的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的施工做法,经过大量的工程实践后,其弊端也逐步显现出来,与结构之间的粘接不牢,粘接不持久,易受环境影响产生分裂,造成容易渗水,防水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地下室防水材料经历了第一代的“二毡三油”的传统做法,第二代的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的施工做法,经过大量的工程实践后,其弊端也逐步显现出来,与结构之间的粘接不牢,粘接不持久,易受环境影响产生分裂,造成容易渗水,防水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包括墙体组件、防水组件和排水组件,所述墙体组件包括支柱、第一层混凝土、外墙、内墙、第二层混凝土和室内地面,所述第一层混凝土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柱,所述第一层混凝土位于所述支柱的上表面,所述外墙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层混凝土,所述外墙位于所述第一层混凝土上表面,所述内墙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层混凝土,所述内墙位于所述第一层混凝土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层混凝土固定连接于所述内墙,所述第二层混凝土位于所述内墙的外表面,所述室内地面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层混凝土,所述室内地面位于所述第二层混凝土的上表面,所述防水组件包括外防水层、第一交叉膜防水层、第二交叉膜防水层、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所述外防水层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墙,所述外防水层位于所述外墙外表面,所述第一交叉膜防水层和所述第二交叉膜防水层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层混凝土,所述第一交叉膜防水层和所述第二交叉膜防水层均位于所述第一层混凝土的上表面,所述第一交叉膜防水层位于所述第二交叉膜防水层的左侧,所述第一防水层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墙,所述第一防水层位于所述外墙的内表面,所述第二防水层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防水层,所述第二防水层位于所述第一防水层的外表面,所述排水组件包括排水管和集水槽,所述排水管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层混凝土,所述排水管位于所述第二层混凝土的内部,所述集水槽固定连接于所述排水管,所述集水槽位于所述排水管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交叉膜防水层靠近所述第二交叉膜防水层的一端设置有挡水块,挡水块设置在所述第一交叉膜防水层的上表面,挡水块设置有弧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交叉膜防水层远离所述第二交叉膜防水层的一端设置有引流块,引流块设置在所述第一交叉膜防水层的下表面,引流块形状为半圆型。

优选的,所述外防水层包覆在所述外墙的外表面,所述外防水层的外侧面和所述第一交叉膜防水层的外侧面相平齐。

优选的,所述排水管均设置为倾斜,所述排水管之间交互相通,所述排水管坡底的最低端固定连接有所述集水槽。

优选的,所述室内地面和所述内墙之间留有一端空隙,所述室内地面设置有一定的坡度,坡度的朝向为四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通过设置所述外防水层将外墙的外表面全部包裹起来,有效的防止雨水渗透到两者之间,避免造成渗漏,对防水材料的要求不是特别的高,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支出,所述第一交叉膜防水层可以将所述外防水层和所述第一混凝土之间隔开以及将所述防水层本身的隔断,能够阻挡雨水顺着所述防水层淋进夹缝中,同样对防水材料和结构之间的粘接度都没有太高的要求,所述第二层交叉膜防水层可以将所述防水层和下方的所述第一混凝土彻底的隔开,防止所述防水层的雨水渗透进两者之间,避免了对基础的影响,解决了传统的防水材料与结构之间的粘接不牢,粘接不持久,易受环境影响产生分裂,造成容易渗水,防水效果差的问题,避免了粘接不牢,材料不持久的,避免了购买昂贵的材料的经济支出,节省了开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室内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墙体组件、11-支柱、12-第一层混凝土、13-外墙、14-内墙、15-第二层混凝土、16-室内地面、2-防水组件、21-外防水层、22-第一交叉膜防水层、23-第二交叉膜防水层、24-第一防水层、25-第二防水层、3-排水组件、31-排水管、32-集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包括墙体组件1、防水组件2和排水组件3,墙体组件1包括支柱11、第一层混凝土12、外墙13、内墙14、第二层混凝土15和室内地面16,第一层混凝土12固定连接于支柱11,第一层混凝土12位于支柱11的上表面,外墙13固定连接于第一层混凝土12,外墙13位于第一层混凝土12上表面,内墙14固定连接于第一层混凝土12,内墙14位于第一层混凝土12的上表面,第二层混凝土15固定连接于内墙14,第二层混凝土15位于内墙14的外表面,室内地面16固定连接于第二层混凝土15,室内地面16位于第二层混凝土15的上表面,防水组件2包括外防水层21、第一交叉膜防水层22、第二交叉膜防水层23、第一防水层24和第二防水层25,外防水层21固定连接于外墙13,外防水层21位于外墙13外表面,第一交叉膜防水层22和第二交叉膜防水层23均固定连接于第一层混凝土12,第一交叉膜防水层22和第二交叉膜防水层23均位于第一层混凝土12的上表面,第一交叉膜防水层22位于第二交叉膜防水层23的左侧,第一防水层24固定连接于外墙13,第一防水层24位于外墙13的内表面,第二防水层25固定连接于第一防水层24,第二防水层25位于第一防水层24的外表面,排水组件3包括排水管31和集水槽32,排水管31固定连接于第二层混凝土15,排水管31位于第二层混凝土15的内部,集水槽32固定连接于排水管31,集水槽32位于排水管31的外表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外防水层21将外墙13的外表面全部包裹起来,有效的防止雨水渗透到两者之间,避免造成渗漏,对防水材料的要求不是特别的高,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支出,通过设置第一交叉膜防水层22可以将外防水层21和第一混凝土之间隔开以及将防水层本身的隔断,能够阻挡雨水顺着防水层淋进夹缝中,同样对防水材料和结构之间的粘接度都没有太高的要求,通过设置第二层交叉膜防水层可以将防水层和下方的第一混凝土彻底的隔开,防止防水层的雨水渗透进两者之间,避免了对基础的影响。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排水管31和集水槽32可以将室内的水进行外排,保持了室内的干燥,通过设置外防水层21将外墙13的外表面全部包裹起来,有效的防止雨水渗透到两者之间,避免造成渗漏,通过设置第一交叉膜防水层22可以将外防水层21和第一混凝土之间隔开以及将防水层本身的隔断,能够阻挡雨水顺着防水层淋进夹缝中,通过设置第二层交叉膜防水层可以将防水层和下方的第一混凝土彻底的隔开,防止防水层的雨水渗透进两者之间,在使用时,雨水首先被外防水层21挡住,然后部分雨水会顺着外防水层21渗透进防水层和第一交叉膜防水层22之间的夹缝中,然后被挡水块阻挡,随后从四周流出,大部分雨水顺着外防水层21直接流到下方的第一交叉膜防水层22外表面,然后从引流块的顶端滴落,有效的防止了外部雨水对外墙13的侵蚀,内部的雨水从地面的中间向四周的回流,最后都汇集到排水管31进行统一的外排,解决了传统的防水材料与结构之间的粘接不牢,粘接不持久,易受环境影响产生分裂,造成容易渗水,防水效果差的问题,避免了粘接不牢,材料不持久的,避免了购买昂贵的材料的经济支出,节省了开支,避免了二次维修的费用。

进一步的,第一交叉膜防水层22靠近第二交叉膜防水层23的一端设置有挡水块,挡水块设置在第一交叉膜防水层22的上表面,挡水块设置有弧度;第一交叉膜防水层22远离第二交叉膜防水层23的一端设置有引流块,引流块设置在第一交叉膜防水层22的下表面,引流块形状为半圆型。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第一交叉膜防水层22可以将外防水层21和第一混凝土之间隔开,以及将防水层本身的隔断,能够阻挡雨水顺着防水层淋进夹缝中,第二层交叉膜防水层可以将防水层和下方的第一混凝土彻底的隔开,防止防水层的雨水渗透进两者之间,挡水块可以将顺着外防水层21进来的雨水都阻断住,防止进一步影响到内部的结构,引流块可以将外部的雨水都直接引导最顶端,最后地落到对面,避免了雨水进入夹缝对墙体结构造成渗透,从外部做到了防水。

进一步的,外防水层21包覆在外墙13的外表面,外防水层21的外侧面和第一交叉膜防水层22的外侧面相平齐。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外防水层21将外墙13的外表面全部包裹起来,有效的防止雨水渗透到两者之间,造成渗漏造成防水失败,外防水层21的外侧面和第一交叉膜防水层22的外侧面相平齐,可以将外防水层21的水流都引到都第一交叉膜防水层22外表面,最后都从引流块滑落,最大限度的避免了雨水对夹缝的渗透。

进一步的,排水管31均设置为倾斜,排水管31之间交互相通,排水管31坡底的最低端固定连接有集水槽32。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排水管31可以将地下室内部的水都引导集中到集水槽32中,排水管31均设置为倾斜,排水管31之间交互相通,排水管31坡底的最低端固定连接有集水槽32,方便进室内的水尽快的排出室内,保证了室内地面16的干燥。

进一步的,室内地面16和内墙14之间留有一端空隙,室内地面16设置有一定的坡度,坡度的朝向为四周。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室内地面16和内墙14之间留有一端空隙可以将地面的谁都排进四周的排水管31中,室内地面16设置有一定的坡度,坡度的朝向为四周,方便室内地面16的水排出,可以加快排水的速度,同样保持了室内地面16的干燥。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