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面装饰供暖组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0734发布日期:2018-09-18 20:09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墙体结构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供暖护墙板。



背景技术:

我国人口众多,能源消耗巨大,我国的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较低,且能源资源赋存不均衡,开发难度较大,能源储量严重不足。目前我国的能源利用技术相对落后,尤其在供热采暖方面更为突出。中国近年来房地产业的空前发展,家庭装修都增设了取暖系统,特别我国北方地区,由于冬季天气寒冷,每年都有几个月的供暖期,耗费了巨大的能源。目前常规的取暖系统有二种,一种是通过管式或片式散热器,将热气通过管式或片式散热器进行热交换,第二种是通过地暖对室内进行升温。第一种的热利用较好,但外置式的散热器在室内占据较大空间,使得住房的可利用面积减少,且影响室内整体美观。

第二种地暖供暖系统与第一种供暖系统相反,虽然室内面积利用率高,室内装饰美观性好,但热利用率较低,地暖加热管预埋在木质地板和地面之间,由于木材的导热系数低,仅为014~0.38W/m·k,导热效果不佳,地面需要吸大量的热量,热利率低,升温时间长,能耗量大。一旦出现故障维修涉及面大,难度高,需要将家中的东西搬离才能修理,十分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供暖护板墙,它将室内装饰与供暖结合成一体,既不占有室内面积,又提高供热效率,采用高效节能的护墙板,导热效果好,室内温度提升速度快,大大节约能源,同时维修简便。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墙面装饰供暖组合装置,其特征是:在室内墙体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上贴边、上骨架板、上装饰线条、装饰面板、下装饰线条、下骨架板和贴脚线,上骨架板和下骨架板固定安装在墙体上,上贴边固定粘接在上骨架板的上方,上装饰线条固定安装在上骨架板与装饰面板之间的墙体上,上装饰线条的上端卡口卡装在上骨架板的下端,上装饰线条的下端卡口固定卡装在装饰面板的上端,下装饰线条固定安装在装饰面板与下骨架板之间的墙体上,下装饰线条的上端卡口固定卡装在装饰面板的下端,下装饰线条的下端卡口卡装在下骨架板的上端,装饰面板通过上装饰线条和下装饰线条固定安装在墙体上,且装饰面板与墙体间存有间隙,在墙体与装饰面板的间隙之间设置有保温板和发热元件,保温板与墙体相接触,发热元件设置在保温板与装饰面板之间,所述装饰面板为导热面板。

进一步,所述发热元件为碳纤维发热线。

更进一步,所述碳纤维发热线的截面形状为矩形。

进一步,在保温板上开有布线槽,布线槽的深度小于发热元件的厚度,发热元件设置在布线槽内。

更进一步,所述布线槽为首尾相连的正反U形间隔设置的槽。

更进一步,所述布线槽为螺旋形槽。

进一步,在保温板与发热元件之间设置有反光膜。

进一步,所述装饰面板为铝合金板或钢质板。

进一步,所述发热元件的温度可调范围为0℃~37℃。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步骤为:先将上骨架板和下骨架板按位置需要固定安装在墙体上,将导热元件安装在保温板的布线槽内,将安装有导热元件的保温板安装在设定位置的墙体上,再将装饰面板覆盖在保温板上,然后将上装饰线条固定安装在上骨架板与装饰面板上端之间,下装饰线条固定安装在下骨架板与装饰面板下端面之间,装饰面板的上下两端固定卡装在上装饰线条和下装饰线条的卡口内,最后将上贴边固定粘贴在上骨架板的上端,贴脚线固定粘贴在下骨架板的下端,安装完成。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墙体单面供暖,墙体装饰面板为导热系数极佳的铝合金板,铝合金板的导热系数为96~237W/m·k,铝合金板的导热系数为木材的600多倍,室内升温速度快,大大节约了升温时间,供暖效果极佳。在发热元件与墙体之间设置保温板能有效防止发热元件散发的暖气被墙体吸收;在发热元件与保温板之间设置有反光膜,能更进一步阻隔发热元件的温度向室外扩散,提高热能利用效率,减少墙体无效能耗,提高供暖温升速度和室内保温效果。将碳纤维发热线的截面形状由普通的圆形改为矩形,碳纤维发热线与装饰面板的接触由线接触改为面接触,接触面积大大增加,从而进一步提高装饰面板的导热效果,节约升温时间,大大节约了能源的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保温板、导热元件、反光膜和装饰面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保温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保温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贴边;2-上骨架板;3-上装饰线条;4-装饰面板;5-下装饰线条;6-下骨架板;7-贴脚线;8-保温板;9-发热元件;10-反光膜;81-布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墙面装饰供暖组合装置,如图1-图3所示,在室内墙体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上贴边1、上骨架板2、上装饰线条3、装饰面板4、下装饰线条5、下骨架板6和贴脚线7,上骨架板2和下骨架板6固定安装在墙体上,上贴边1固定粘接在上骨架板2的上方,上装饰线条3固定安装在上骨架板2与装饰面板4之间的墙体上,上装饰线条3的上端卡口卡装在上骨架板2的下端,上装饰线条3的下端卡口固定卡装在装饰面板4的上端,下装饰线条5固定安装在装饰面板4与下骨架板6之间的墙体上,下装饰线条5的上端卡口固定卡装在装饰面板4的下端,下装饰线条5的下端卡口卡装在下骨架板6的上端,装饰面板4通过上装饰线条3和下装饰线条5固定安装在墙体上,且装饰面板4与墙体间存有间隙,在墙体与装饰面板4的间隙之间设置有保温板8和发热元件9,保温板8与墙体相接触,发热元件9设置在保温板8与装饰面板4之间,在保温板8上开有首尾相连的正反U形间隔设置的布线槽81,布线槽81的深度小于发热元件9的厚度,发热元件9设置在布线槽81内,在保温板8与发热元件9之间设置有反光膜10,所述装饰面板4为铝合金导热板,所述发热元件9为截面形状为矩形的碳纤维发热线,发热元件9的温度可调范围为0℃~37℃。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所述布线槽81为螺旋形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