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旗杆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1453发布日期:2018-12-07 21:59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式旗杆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旗杆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旋转式旗杆头。



背景技术:

一般为使旗面能够随风向而转动,一般采用旋转座,通常旋转座与旗杆之间会保留适当的间隙,才不会与旗杆的端面产生摩擦而受阻,但是在装设套管或C形紧迫环体敲入旗杆时,因难以控制敲击的力量,而导致套管或C形紧迫环体装入旗杆内过深,进而发生旋转座与旗杆端面接触在一起,导致两者之间发生摩擦而影响旋转座的旋转,甚至无法旋转。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转式旗杆头,包括旋转座,所述旋转座的下端套设C形紧迫环体,所述旋转座的上端螺设螺固元件,还设有包覆块,所述包覆块设于所述C形紧迫环体上端的开口处。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座上端设有螺纹部,并在所述螺纹部上开设插孔,下端套合杆部,所述套合杆部末端设有挡止部,所述套合杆部与所述螺纹部之间凸设有凸缘部。

作为优选,所述C形紧迫环体为管体状,其一边被剖开具有缺口,使其呈C形断面,其顶端处设有呈倒U形的凹槽部。

作为优选,所述螺固元件为螺帽体,其可螺合于所述旋转座上端的螺纹部上。

作为优选,所述包覆块呈倒U形的块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式旗杆头,其有益效果在于:旋转座可以自由旋转,进而令旗面可随风转动;并且旗杆的外露金属管部位,不会直接暴露在外面,防止生锈腐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旋转式旗杆头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旋转式旗杆头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旋转式旗杆头,包括旋转座1,旋转座1的下端套设C形紧迫环体2,旋转座1的上端螺设螺固元件3,还设有包覆块4,包覆块设于C形紧迫环体2上端的开口处,其中,

旋转座1上端设有螺纹部11,并在螺纹部11上开设插孔12,下端套合杆部13,且使套合杆部13末端设有挡止部14,并令套合杆部13与螺纹部11之间凸设有凸缘部15。

C形紧迫环体2位管体状,其一边被剖开具有缺口21,使其呈C形断面,同时在其顶端处设有呈倒U形的凹槽部22。

螺固元件3为螺帽体,其可螺合于旋转座1上端的螺纹部11上。

包覆块4为呈倒U形断面且与旗杆断面呈相同弧度、同时宽度等于C形紧迫环体2缺口21宽度的块体。

通过上述结构,紧迫环体2具有弹性张合的缺口21,可以嵌入旋转座1下端的套合杆部13处,然后令C形紧迫环体2塞入旗杆7的上端,同时包覆块4亦将位于C形紧迫环体2的缺口21处的旗杆7端面部位嵌入包覆住,最后令支撑旗面5的支撑杆6插入旋转座1上端的插孔12内,再以螺固元件3旋紧而将其锁固定位;因此,C形紧迫环体2虽然塞入旗杆7内,但其内径还是会稍大于旋转座1的套合杆部13的外径,使旋转座1可以自由旋转,进而令旗面可随风转动。

因此,C形紧迫环体2的凹槽部22,可以使其塞入旗杆7内时,被挡止在凹槽部22处而不会继续塞入,所以C形紧迫环体2塞入的位置可以保持一定,而不会因塞入力量的不同而过深,便于组装作业,更令旋转座1不会受到摩擦阻碍而能完全自由的旋转,同时,旗杆7外表面包覆有塑胶皮71,而因旗杆7在锯切时的塑胶皮的收缩,导致金属管部位的外露,正好被C形紧迫环体2的凹槽部22及包覆块4所包覆住,令旗杆7的外露金属管部位,不会直接暴露在外面,防止生锈腐蚀。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