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恒温泡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1102发布日期:2018-12-07 21:57阅读:6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恒温泡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泉泡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恒温泡池。



背景技术:

温泉是一种自然疗法,大部份的化学物质会沉淀在皮肤上,改变皮肤酸碱度,故具有吸收、沉淀及清除的作用,其化学物质可刺激自律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温泉泡池是温泉度假村开发的新模式,现有的温泉泡池多数为直流直排式温泉泡池。直流直排泡池是在通过水流在一侧进水,另外一侧溢流排水的形式。通过不断补入高温热水,从而使得泡池满足一定的温度。

传统意义的补水有两种,一种是水池水面以上补水,高温热水通过水池表面进入泡池,使泡池温度恒定在某个范围。但是这种情况的缺点就是由于热水和冷水的密度不同,热水始终在泡池上部分,冷水始终在泡池的下半部分,这样就会导致泡池内的水温出现不均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恒温泡池,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泡池存在的补水后泡池温度不均衡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由下而上的补水方式进行补水,其内部设有进水箱组件,泡池内部下端的水源首先与补充的水源进行混合,混合后穿过设有多个圆形进水孔的进水孔板进入至下部泡池和上部泡池的内部进一步混合,可以有效调节泡池内部水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恒温泡池,包括缓台、上部泡池、下部泡池、防护罩组件、溢流组件、进水孔板、进水箱组件和排水组件,所述缓台固定连接在上部泡池的后端;所述上部泡池的下端连接并连通下部泡池;所述防护罩组件设置在上部泡池的上端,防护罩组件的右端固定连接在上部泡池的右端;所述上部泡池的左侧板上设有矩形溢流口;所述溢流组件包括溢流箱和回流管;所述溢流箱的右侧面镂空,所述溢流箱的右端固定连接在上部泡池的左侧板上,矩形溢流口连通溢流箱的内部;所述溢流箱的下端焊接连接并连通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下端连接并连通进水箱组件;所述下部泡池的内部的下端固定连接进水孔板,所述下部泡池的底端连接并连通进水箱组件;所述下部泡池的右侧面的下端固定连接并连通排水组件。

所述防护罩组件包括滑槽板、矩形滑柱、限位板、联动板和弧形防护罩本体;所述滑槽板通过螺钉连接在上部泡池的外端右端;所述滑槽板上设有矩形滑槽;所述矩形滑柱设有两个,两个矩形滑柱均滑动配合连接滑槽板上的矩形滑槽内;所述矩形滑柱上通过螺钉连接上下两个限位板,两个限位板分别贴合在滑槽板的上侧面和下侧面上;所述两个矩形滑柱的上端通过螺钉连接联动板;所述联动板的上端通过螺钉连接弧形防护罩本体。

所述进水孔板为一块均匀设有多个圆形进水孔的矩形木板。

所述进水箱组件包括顶面镂空的进水箱本体、带有控制阀门的前进水管、带有控制阀门的后进水管、前旋转叶轮、后旋转叶轮、转动板和旋转轴;所述进水箱本体的上端连接并连通下部泡池;所述进水箱本体的前端连接并连通前进水管,进水箱本体的后端连接并连通后进水管;所述前旋转叶轮和后旋转叶轮分别固定连接在转动板的前端和后端,转动板转动配合连接在旋转轴上;所述旋转轴固定连接在进水箱本体的底面的中间;所述前进水管朝向后旋转叶轮的内弧面设置;所述后进水管朝向前旋转叶轮的内弧面设置。

所述弧形防护罩本体为透明塑料制成。

所述上部泡池的左侧板上设有收纳槽,收纳槽位于矩形溢流口的下端,收纳槽的上端连通矩形溢流口;所述收纳槽的内侧滑动配合连接阻水板,阻水板的前侧面和后侧面贴合在矩形溢流口的内侧面上;所述上部泡池的左侧板上转动配合连接一根外螺纹调节杆,外螺纹调节杆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阻水板,外螺纹调节杆的顶端通过螺钉连接一块旋拧盘。

所述排水组件包括带有控制阀门的排水管、筒盖、过滤筒和排放管;所述排水管的左端连接连通下部泡池的内部;所述排水管的右端密封连接在筒盖的中心的排水孔的内侧;所述过滤筒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在筒盖上;所述过滤筒的底端焊接连接排放管;所述过滤筒的内部设有上下多层超滤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恒温泡池,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泡池存在的补水后泡池温度不均衡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由下而上的补水方式进行补水,其内部设有进水箱组件,泡池内部下端的水源首先与补充的水源进行混合,混合后穿过设有多个圆形进水孔的进水孔板进入至下部泡池和上部泡池的内部进一步混合,可以有效调节泡池内部水温;且本实用新型的内部设有可以滑动的弧形防护罩本体,可以起到一定的防风、防雨以及隔热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的上部泡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的下部泡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的防护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的进水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的进水箱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的排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缓台1;上部泡池2;矩形溢流口2-1;阻水板2-2;外螺纹调节杆2-3;旋拧盘2-4;下部泡池3;防护罩组件4;滑槽板4-1;矩形滑柱4-2;限位板4-3;联动板4-4;弧形防护罩本体4-5;溢流组件5;溢流箱5-1;回流管5-2;进水孔板6;进水箱组件7;进水箱本体7-1;前进水管7-2;后进水管7-3;前旋转叶轮7-4;后旋转叶轮7-5;转动板7-6;旋转轴7-7;排水组件8;排水管8-1;筒盖8-2;过滤筒8-3;排放管8-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8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一:

如图1-8所示,一种新型恒温泡池,包括缓台1、上部泡池2、下部泡池3、防护罩组件4、溢流组件5、进水孔板6、进水箱组件7和排水组件8,所述缓台1固定连接在上部泡池2的后端;所述上部泡池2的下端连接并连通下部泡池3;所述防护罩组件4设置在上部泡池2的上端,防护罩组件4的右端固定连接在上部泡池2的右端;所述上部泡池2的左侧板上设有矩形溢流口2-1;所述溢流组件5包括溢流箱5-1和回流管5-2;所述溢流箱5-1的右侧面镂空,所述溢流箱5-1的右端固定连接在上部泡池2的左侧板上,矩形溢流口2-1连通溢流箱5-1的内部;所述溢流箱5-1的下端焊接连接并连通回流管5-2;所述回流管5-2的下端连接并连通进水箱组件7;所述下部泡池3的内部的下端固定连接进水孔板6,所述下部泡池3的底端连接并连通进水箱组件7;所述下部泡池3的右侧面的下端固定连接并连通排水组件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恒温泡池,在使用时,使用者可以在通过缓台进入至上部泡池2和下部泡池3的内部进行浸泡,泡池内部的水源为流动水圆,流动的水源首先进入至进水箱组件7的内部,经进水箱组件7内部与泡池内部的水源初步混合后,穿过进水孔板6进入至下部泡池3和上部泡池2的内部,进水孔板6的设置可以使得水流分散均匀,更好的混合调节水温;所述上部泡池2的左侧板上设有矩形溢流口2-1,使得上溢的水源可以通过矩形溢流口2-1流入至溢流箱5-1,并通过回流管5-2流入至进水箱组件7;本实用新型的上端设有防护罩组件4,可以起到一定的防风、防雨以及隔热的效果。

所述防护罩组件4包括滑槽板4-1、矩形滑柱4-2、限位板4-3、联动板4-4和弧形防护罩本体4-5;所述滑槽板4-1通过螺钉连接在上部泡池2的外端的右端;所述滑槽板4-1上设有矩形滑槽;所述矩形滑柱4-2设有两个,两个矩形滑柱4-2均滑动配合连接滑槽板4-1上的矩形滑槽内;所述矩形滑柱4-2上通过螺钉连接上下两个限位板4-3,两个限位板4-3分别贴合在滑槽板4-1的上侧面和下侧面上;所述两个矩形滑柱4-2的上端通过螺钉连接联动板4-4;所述联动板4-4的上端通过螺钉连接弧形防护罩本体4-5。所述防护罩组件4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滑动矩形滑柱4-2带动联动板4-4的位置发生变化,联动板4-4带动弧形防护罩本体4-5的位置发生变化,使得弧形防护罩本体4-5可以从上部泡池2的上方移开,便于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

所述进水孔板6为一块均匀设有多个圆形进水孔的矩形木板。

所述进水箱组件7包括顶面镂空的进水箱本体7-1、带有控制阀门的前进水管7-2、带有控制阀门的后进水管7-3、前旋转叶轮7-4、后旋转叶轮7-5、转动板7-6和旋转轴7-7;所述进水箱本体7-1的上端连接并连通下部泡池3;所述进水箱本体7-1的前端连接并连通前进水管7-2,进水箱本体7-1的后端连接并连通后进水管7-3;所述前旋转叶轮7-4和后旋转叶轮7-5分别固定连接在转动板7-6的前端和后端,转动板7-6转动配合连接在旋转轴7-7上;所述旋转轴7-7固定连接在进水箱本体7-1的底面的中间;所述前进水管7-2朝向后旋转叶轮7-5的内弧面设置;所述后进水管7-3朝向前旋转叶轮7-4的内弧面设置。所述进水箱组件7在使用时,通过前进水管7-2和后进水管7-3进入至进水箱本体7-1的水流形成旋流,旋流带动前旋转叶轮7-4和后旋转叶轮7-5进行旋转,从而提高水流的混合效果,便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泡池存在的补水后泡池温度不均衡的问题。

所述弧形防护罩本体4-5为透明塑料制成。

所述上部泡池2的左侧板上设有收纳槽,收纳槽位于矩形溢流口2-1的下端,收纳槽的上端连通矩形溢流口2-1;所述收纳槽的内侧滑动配合连接阻水板2-2,阻水板2-2的前侧面和后侧面贴合在矩形溢流口2-1的内侧面上;所述上部泡池2的左侧板上转动配合连接一根外螺纹调节杆2-3,外螺纹调节杆2-3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阻水板2-2,外螺纹调节杆2-3的顶端通过螺钉连接一块旋拧盘2-4。所述阻水板2-2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调节矩形溢流口2-1内侧阻水板2-2的高度,从而调节水位的高度,便于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

所述排水组件8包括带有控制阀门的排水管8-1、筒盖8-2、过滤筒8-3和排放管8-4;所述排水管8-1的左端连接连通下部泡池3的内部;所述排水管8-1的右端密封连接在筒盖8-2的中心的排水孔的内侧;所述过滤筒8-3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在筒盖8-2上;所述过滤筒8-3的底端焊接连接排放管8-4;所述过滤筒8-3的内部设有上下多层超滤网。所述排水组件8在使用时,水源通过排水管8-1进入至过滤筒8-3的内部,经多层超滤网过滤后,可以回收,再次过滤处理后进行二次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恒温泡池,在使用时,使用者可以在通过缓台进入至上部泡池2和下部泡池3的内部进行浸泡,泡池内部的水源为流动水圆,流动的水源首先进入至进水箱组件7的内部,经进水箱组件7内部与泡池内部的水源初步混合后,穿过进水孔板6进入至下部泡池3和上部泡池2的内部,进水孔板6的设置可以使得水流分散均匀,更好的混合调节水温;所述上部泡池2的左侧板上设有矩形溢流口2-1,使得上溢的水源可以通过矩形溢流口2-1流入至溢流箱5-1,并通过回流管5-2流入至进水箱组件7;本实用新型的上端设有防护罩组件4,可以起到一定的防风、防雨以及隔热的效果;所述防护罩组件4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滑动矩形滑柱4-2带动联动板4-4的位置发生变化,联动板4-4带动弧形防护罩本体4-5的位置发生变化,使得弧形防护罩本体4-5可以从上部泡池2的上方移开,便于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