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面瓷砖干挂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2160发布日期:2018-10-16 19:32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工程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墙面瓷砖干挂系统。



背景技术:

瓷砖是室内装修,特别是卫生间和厨房装修中使用的主要材料。目前瓷砖主要采用湿法铺贴,即使用粘结材料(例如水泥砂浆)把瓷砖贴到墙面上。在采用湿法铺贴时,需先将墙面处理平整,并处理裂缝;并且在施工过程中,需将粘结材料涂抹均匀,避免空气积存于粘结层中;同时还要进行表面平整度检测。瓷砖湿法铺贴具有施工周期长、对施工人员要求较高、受天气影响较大(例如空气湿度较大、气温过低时不适宜进行施工)等缺点。同时,湿贴瓷砖要求墙面水电管线全部暗铺于建筑墙面内,需要实现预埋或后期开槽埋设,造成墙面破坏,且交叉施工、后期检修不易找到管线位置。

瓷砖干挂是利用高强耐腐蚀的金属挂件,将瓷砖通过粘接、托、吊、销、拴的方法固定在建筑物内墙表面。干挂施工以预制组装的方式取代了传统的湿作业施工,其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可避免因粘接砂浆中的水泥泛碱造成的表面污染、变色,使面砖保持色彩光泽;可避免湿作业,因而可提高施工进度;减轻了构筑物自重并预留保温空间。

传统干挂方式安装瓷砖,在施工过程中很难控制,实际安装过程中易出现安装偏差,填胶不饱满,而且在装修后期会挥发出有害气体,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同时在后期维修拆卸时要破坏瓷砖,不仅比较麻烦,而且后续维修费用也有所增加。此外,如要进行内部管线检修或局部瓷砖更换,也需要对局部墙面瓷砖进行破坏性拆除,产生的震动不利于整个墙面瓷砖的稳定,同时产生一定的建筑垃圾,不利于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瓷砖湿法铺贴以及干挂存在施工周期长、对施工人员要求高、后期维护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墙面瓷砖干挂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墙面瓷砖干挂系统,包括多条分别固定到墙体的垂向龙骨、多条分别固定在所述垂向龙骨上的水平龙骨以及多个装配到所述水平龙骨的瓷砖托挂组件;所述瓷砖托挂组件包括横托件、挂杆以及背栓,其中:所述横托件位于所述水平龙骨并具有用于承托瓷砖的水平承托部,且所述水平承托部突伸到所述水平龙骨外的尺寸小于所述瓷砖的厚度;所述挂杆的上部固定在所述水平龙骨,所述背栓装配到所述挂杆的下部,且该背栓的自由端具有用于插接固定到所述瓷砖背面的固定孔的固定头。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墙面瓷砖干挂系统中,所述水平龙骨上具有水平槽,且所述水平槽的开口小于该水平槽的底部;所述横托件包括嵌入所述水平槽的滑块部,且所述水平承托部固定在所述滑块部。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墙面瓷砖干挂系统中,所述水平槽的截面整体呈矩形,且在该水平槽的顶部具有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的空隙构成所述开口;由所述滑块部和承托部构成的横托件的截面为T字形。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墙面瓷砖干挂系统中,所述水平龙骨的水平槽的上盖板和下盖板的外侧面垂向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墙面瓷砖干挂系统中,所述瓷砖上的固定孔的底部的尺寸大于开口部的尺寸,所述背栓的自由端具有膨胀头。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墙面瓷砖干挂系统中,所述垂向龙骨通过调平构件固定在所述墙体,所述调平构件包括膨胀螺栓以及螺纹连接在所述膨胀螺栓上的螺母。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墙面瓷砖干挂系统中,所述横托件与所述水平龙骨一体。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墙面瓷砖干挂系统中,所述干挂系统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水平龙骨的阳角收口型材,所述阳角收口型材包括呈直角分布的第一垂向槽和第二垂向槽。

本实用新型的墙面瓷砖干挂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瓷砖托挂组件将瓷砖固定装配到墙面的骨架,不仅可避免湿作业、提高施工进度,而且可提升施工质量、实现瓷砖及骨架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墙面瓷砖干挂系统实施例中垂向龙骨和水平龙骨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墙面瓷砖干挂系统实施例中瓷砖托挂组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墙面瓷砖干挂系统实施例中瓷砖固定到墙体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墙面瓷砖干挂系统实施例中另一瓷砖固定到墙体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墙面瓷砖干挂系统实施例中阴角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墙面瓷砖干挂系统实施例中阳角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墙面瓷砖干挂系统实施例的示意图,该墙面瓷砖干挂系统可应用于厨房、洗手间的墙面瓷砖安装。本实施例中的墙面瓷砖干挂系统包括多条垂向龙骨11、多条水平龙骨12以及瓷砖托挂组件,其中多条垂向龙骨11分别固定到墙体30,多条水平龙骨12分别固定在垂向龙骨11上,多个瓷砖托挂组件则分别装配到水平龙骨12,从而将瓷砖托挂组件上的瓷砖20安装到墙面的上、下两条水平龙骨12之间。

上述瓷砖托挂组件包括横托件13、挂杆14以及背栓15。横托件13位于水平龙骨12(该水平龙骨12位于瓷砖下方)并具有用于承托瓷砖20的水平承托部,且该水平承托部突伸到水平龙骨20外的尺寸小于瓷砖20的厚度。由于水平承托部本身具有较大面积,从而瓷砖20的受力面积较大,可最大程度保护瓷砖20。并且,每一水平龙骨12上可具有多个横托件13,并且同一瓷砖20可通过多个横托件13承托,以保证瓷砖20稳定安装。挂杆14的上部固定在水平龙骨12(该水平龙骨12位于瓷砖下方)。背栓15则装配到挂杆14的下部,且该背栓15的自由端具有用于插接固定到瓷砖20背面的固定孔的固定头。

上述横托件13可独立于水平龙骨12。并且,横托件13可通过以下结构安装到水平龙骨12:水平龙骨12上具有水平槽,且水平槽的开口小于该水平槽的底部(上述水平槽的开口背向墙面),横托件13除了包括水平承托部外,还包括滑块部,并以滑块部嵌入到水平龙骨12的水平槽的方式,实现横托件13的安装。特别地,上述横托件13中,水平承托部固定在滑块部,例如水平承托部可与滑块部一体,且水平承托部可跟随滑块部相对于水平龙骨12滑动。通过横托件13在水平龙骨12的水平槽内滑动,可调整水平承托部上瓷砖20的水平位置。并且,可根据瓷砖20的尺寸/重量等,增加或减少水平龙骨12的水平槽内横托件13的数量。

在瓷砖20安装时,先将垂向龙骨11固定到墙体30(垂向龙骨11可通过调平构件10固定在墙体30,该调平构件10包括膨胀螺栓以及螺纹连接在膨胀螺栓上的螺母,通过调整螺母在膨胀螺栓上的位置,可调整垂向龙骨11与墙面的距离,从而实现瓷砖安装面找平),并将水平龙骨12安装固定到垂向龙骨11(例如通过螺钉)上,以及将横托件13装配到待安装瓷砖下方的水平龙骨12(若横托件13独立于水平龙骨12),然后将瓷砖20的底部置于横托件13的水平承托部上,由水平承托部承接瓷砖20的重量。

水平龙骨12上的水平槽的截面整体呈矩形,且在该水平槽的顶部具有垂向设置的上盖板121和下盖板122,且该上盖板121和下盖板122之间的空隙构成水平槽的开口。横托件13的滑块部的截面的形状和尺寸与水平槽的截面的形状和尺寸匹配,而水平承托部则从水平槽的开口突伸到水平龙骨12的上盖板121和下盖板122的外侧。上述由滑块部与水平承托部构成的横托件13的截面(垂直于水平龙骨的长度方向的截面)可呈T字形,且滑块部与水平承托部可一次成型。

当然,在具体实现时,上述横托件13还可与水平龙骨12一体,例如可与水平龙骨12一体成型,但该方式在瓷砖20安装时无法灵活调整瓷砖20的水平位置。

上述水平龙骨12的水平槽的上盖板121和下盖板122的外侧面垂向设置。在瓷砖20安装时,瓷砖20的底部端面置于横托件13的水平承托部的上表面,且瓷砖20的背面的下缘则贴于瓷砖20下方的水平龙骨12的水平槽的上盖板121、背面的上缘则贴于瓷砖上方的水平龙骨12的水平槽的下盖板122,从而提高瓷砖20安装的平整度。为进一步提高瓷砖20的平整度上盖板121和下盖板122可分别延伸到水平槽的上方和下方。

挂杆14以及背栓15用于与横托件13配合,使瓷砖20更加稳定,即瓷砖20的底部置于瓷砖20下方的水平龙骨12上的横托件13的水平承托部的上表面,并通过横托件13向瓷砖20施加垂直方向的力,避免瓷砖20下坠;挂杆14固定在瓷砖20上方的水平龙骨12上,并通过背栓15向瓷砖20的上部施加水平方向的力,避免瓷砖20远离墙面。

挂杆14具体可通过螺钉固定在水平龙骨12上,并且挂杆14可绕固定该挂杆14的螺钉旋转,从而便于调整位置,避免因瓷砖20上的固定孔的加工误差而导致的安装困难。

瓷砖20上的固定孔(该固定孔可直接在瓷砖生产时加工)的底部的尺寸可大于开口部的尺寸,而背栓15的自由端具有膨胀头,如图4所示。通过该方式,可避免背栓从瓷砖20上脱出。

如图6所示,在墙面的阴角处,两块瓷砖20可部分相叠,即其中一个墙面的瓷砖20的侧边叠于另一墙面的瓷砖20的正面边缘,既满足结构强度要求,又可保证外立面美观。

如图7所示,在墙面的阳角处,两个墙面的瓷砖20可通过阳角收口型材16相接,该阳角收口型材16可固定在水平龙骨12上,且该阳角收口型材16包括呈直角分布的第一垂向槽和第二垂向槽,两个瓷砖20的一个侧面分别嵌入到第一垂向槽和第二垂向槽内。通过阳角收口型材16,可为两个墙面的瓷砖进行收口,不仅提高了墙面边缘处瓷砖20的结构强度,而且使得墙面更加一致、美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