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穿梭式停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8693发布日期:2019-03-02 02:35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升降穿梭式停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停车系统,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升降穿梭式停车系统,主要用于车辆的多层机械式自动停车;属于立体停车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里的机动车车辆越来越多,而停车位呈现出越来越不足的现象,特别是随着汽车的迅速普及与发展,当前普遍存在城市停车难,停车空间的不足等问题,由于城市停车位供应严重不足,停车位的需求越来越大。大多数城市的停车位采用向下挖空地下建地下停车场、或者在地面上建筑高层立体停车库等技术方案进行解决,近年来,立体车库也就应运而生,特别占地面积小,容车量大的垂直升降车库,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现有的垂直升降车库有板式用载车板承载车辆,在停放车辆时,先将车辆停放在载车板上,然后通过起重机利用载车板将车辆运送到立体停车设备的停放位置,存取车时,均需要等待一个运送空载车板行程的时间,不但浪费了车主的时间,也导致了做无用功所损耗的能源的同时也存在工程施工成本较高,需在建筑内实施等不足,总之,往往存在诸多的缺陷与不足。

因此,需研制一种工作可靠性高以及实用性较强的升降穿梭式停车系统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诸多缺陷与不足,本实用新型对此进行了改进和创新,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维护成本低且对车库场地要求较小的停车系统,该停车系统不仅无需运送空载车板行程的时间,成本较低,存取车时间较短,成倍提升车库的运行效率,缩短车库清库时间,十分有利于机械车库在城市发展中的推广应用。

为解决上述问题并达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升降穿梭式停车系统是通过采用下列的设计结构以及采用下列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升降穿梭式停车系统的改进,该升降穿梭式停车系统包括停车台(1)、出入通道(2)、提升机(3)以及升降式穿梭车(4),其中,在停车台(1)的一层设置有出入通道(2),在出入通道(2)的中间安装有提升机(3);在停车台(1)的上方安装有升降式穿梭车(4);在出入通道(2)的前方及侧面安装有控制与调度系统(5);控制与调度系统(5)对停车位进行智能分配以及与城市智慧停车云平台联网对接,使停车位信息自动发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改进,所述停车台(1)为多层组装式框架结构,该多层组装式框架结构的停车台(1)的底层为自由停车模式或者是为绿化带或娱乐休闲场所,上层为机械式自动停车模式;所述出入通道(2)设置在停车台(1)的中间或是设置在停车台(1) 的左侧或是右侧或者是左右两侧均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停车台(1)包括设置于二层上的数个梳齿式停车位(1a)、立柱(1b),横梁(1c)、主纵梁(1d)、立柱连接梁(1e)、穿梭车导轨(1f)、导轨斜撑(1g)、雨棚(1h)以及导轨连接梁(1i),其中,每两根立柱(1b)通过一根横梁(1c)组装成一个基础框架;然后通过两根主纵梁(1d)、两根立柱连接梁(1e)、两根穿梭车导轨(1f)、四根导轨斜撑(1g)组装成一个单元框架;在单元框架的基础上根据场地情况向左或向右延伸组装后再在穿梭车导轨(1f)的两端组装导轨连接梁(1i),形成整个停车台;所述的雨棚(1h)设置在出入通道(2)的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提升机(3)包括左右对称布置的左立柱组件(31)、右立柱组件(32)和升降台;左立柱组件(31)和右立柱组件(32)均为由四根H型钢组焊成的包含内、外双导轨的结构;升降台由型钢组焊成的包括左导向架、右导向架及梳齿式停车台的框架结构;其中,

在左立柱组件(31)的上部分别安装有左提升装置(31a)和左驱动装置(31b);在左立柱组件(31)的外导轨中间安装有左配重装置(31c);在左立柱组件(31)的内导轨中间安装有左导向架;左配重装置(31c)与左导向架通过左提升装置(31a)的传动件形成联动机构;

在右立柱组件(32)的上部分别安装有右提升装置(32a)和右驱动装置(32b);在右立柱组件(32)的外导轨中间安装有右配重装置(32c);在右立柱组件(32)的内导轨中间安装有右导向架;右配重装置(32c)与右导向架通过右提升装置(32a)的传动件形成联动机构;

车辆停放在提升机(3)的梳齿式停车台上的指定区域内,通过左提升装置(31a)和右提升装置(32a)牵引升降台的左导向架和右导向架同步升降,实现车辆在底层与上层之间的升降搬运。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左提升装置(31a) 与所述右提升装置(32a)采用链轮链条的机械传动结构形式或是采用液压缸传动结构形式或者是电动缸传动结构形式;所述左提升装置 (31a)和所述右提升装置(32a)分别通过与左配重装置(31c)和右配重装置(32c)相配合工作,用于实现降低左驱动装置(31b)和右驱动装置(32b)的功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再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式穿梭车(4) 包括主体框架(4a)、走行装置(4b)、导向轮装置(4c)、提升装置 (4d)、梳齿式升降臂(4e)、升降导轨(4f)、防坠落装置(4g)及走行定位装置(4h);其中,升降式穿梭车(4)通过走行装置(4b) 的驱动,沿穿梭车导轨(1f)横向穿梭走行,实现车辆在停车台(1) 的上层的横向搬运;且所述升降式穿梭车(4)通过提升装置(4d) 牵引梳齿式升降臂(4e)升降,使车辆在升降台上的取放以及使车辆在梳齿式停车位(1a)上的存取;走行装置(4b)安装固定在主体框架(4a)四角的下部,走行装置(4b)牵引升降式穿梭车(4)左右横向移动;提升装置(4d)安装固定在主体框架(4a)上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还再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式穿梭车(4) 在走行装置(4b)牵引下沿着停车台(1)顶部的穿梭车导轨(1f) 横向左右穿梭走行,使车辆的横向穿梭搬运;且所述升降式穿梭车(4) 通过走行定位装置(4h)时时检测升降式穿梭车(4)左右横向走行的坐标位置,使得升降式穿梭车(4)精确定位;

所述走行装置(4b)采用减速电机驱动走行轮的机械传动结构形式或是采用液压马达驱动走行轮的液压传动结构形式;且走行装置(4b)的走行轮及导向轮装置(4c)的导向轮是采用钢制包胶轮结构形式,以降低停车系统的运行噪声,还可以采用全钢制轮结构形式。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又再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提升装置(4d) 采用链轮链条的机械传动结构形式或采用液压缸传动结构形式或者是采用电动缸传动结构形式;

所述梳齿式升降臂(4e)与停车台(1)上的梳齿式停车位(1a) 和升降台均采用梳齿式结构,其中,梳齿式停车位(1a)与升降台的梳齿布置结构相同,梳齿式升降臂(4e)上的梳齿设置结构与梳齿式停车位(1a)和升降台的设置结构相互交错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又再更加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与调度系统(5)包括电控柜(5a)、存取车操作屏(5b)、停车系统信息显示屏(5c)、停车系统运行状态指示灯(5d)、地磁感应装置(5e)、道闸装置(5f)、车牌自动识别装置(5g)、停车位置检测装置(5h)以及辅助停车指示屏;其中,地磁感应装置(5e)装在出入通道(2) 的正前方的地下,道闸装置(5f)以及车牌自动识别装置(5g)安装在地磁感应装置(5e)的正上方;存取车操作屏(5b)安装在出入通道(2)的左前外侧;停车系统信息显示屏(5c)以及停车系统运行状态指示灯(5d)安装在出入通道(2)的入口处的正上方;辅助停车指示屏安装在出入通道(2)的里侧;电控柜(5a)安装在出入通道(2)的内部侧面;停车位置检测装置(5h)安装在出入通道(2) 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涉及一种升降穿梭式停车系统,该系统可放置于道路边、商业街区边、居民小区内,主要用于车辆的多层机械式自动停车;在较少影响道路车辆通行或较少占用居民住宅小区停车位、绿化带的前提下,大幅增加停车位,以满足城市越来越多的停车位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出入通道在停车台中间位置的本发明的系统组成图;

图2为本发明的梳齿式结构工作原理图之一;

图3为本发明的梳齿式结构工作原理图之二;

图4为本发明的梳齿式结构工作原理图之三;

图5为本发明的提升机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的升降式穿梭车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的停车台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的控制与调度系统组成图;

其中,图中标号:1—停车台,1a—梳齿式停车位,1b—立柱, 1c—横梁,1d—主纵梁,1e—立柱连接梁,1f—穿梭车导轨,1g—导轨斜撑,1h—雨棚,1i—导轨连接梁;

2—出入通道;

3—提升机,31—左立柱组件,31a—左提升装置,31b—左驱动装置;31c—左配重装置,31d—左梳齿式升降台,32—右立柱组件, 32a—右提升装置,32b—右驱动装置,32c—右配重装置,32d—右梳齿式升降台;

4—升降式穿梭车,4a—主体框架,4b—走行装置,4c—导向轮装置,4d—提升装置,4e—梳齿式升降臂,4f—升降导轨,4g—防坠落装置,4h—走行定位装置;

5—控制与调度系统,5a—电控柜,5b—存取车操作屏,5c—停车系统信息显示屏,5d—停车系统运行状态指示灯,5e—地磁感应装置, 5f—道闸装置,5g—车牌自动识别装置,5h—停车位置检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更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说明书附图所示一种升降穿梭式停车系统,该升降穿梭式停车系统包括停车台1,出入通道2,提升机3以及升降式穿梭车4,其中,在停车台1的一层设置有出入通道2,在出入通道2的中间安装有提升机3;在停车台1的上方安装有升降式穿梭车4;在出入通道 2的前方及侧面安装有控控制与调度系统5;控控制与调度系统5对停车位进行智能分配以及与城市智慧停车云平台联网对接,使停车位信息自动发布。

进一步的,停车台1为多层组装式框架结构,该多层组装式框架结构的停车台1的底层为自由停车模式或者是为绿化带或娱乐休闲场所,上层为机械式自动停车模式;出入通道2设置在停车台1的中间或是设置在停车台1的左侧或是右侧或者是左右两侧均设置。

具体的,停车台1包括设置于二层上的数个梳齿式停车位1a,立柱1b,横梁1c,主纵梁1d,立柱连接梁1e,穿梭车导轨1f,导轨斜撑1g,雨棚1h以及导轨连接梁1i,其中,每两根立柱1b通过一根横梁1c 组装成一个基础框架;然后通过两根主纵梁1d,两根立柱连接梁1e,两根穿梭车导轨1f,四根导轨斜撑1g组装成一个单元框架;在单元框架的基础上根据场地情况向左或向右延伸组装后再在穿梭车导轨 1f的两端组装导轨连接梁1i,形成整个停车台;所述的雨棚1h设置在出入通道2的上方。

进一步的,提升机3包括左右对称布置的左立柱组件31,右立柱组件32和升降台;左立柱组件31和右立柱组件32均为由四根H 型钢组焊成的包含内,外双导轨的结构;升降台由型钢组焊成的包括左导向架,右导向架及梳齿式停车台的框架结构;其中,

在左立柱组件31的上部分别安装有左提升装置31a和左驱动装置31b;在左立柱组件31的外导轨中间安装有左配重装置31c;在左立柱组件31的内导轨中间安装有左导向架;左配重装置31c与左导向架通过左提升装置31a的传动件形成联动机构;

在右立柱组件32的上部分别安装有右提升装置32a和右驱动装置32b;在右立柱组件32的外导轨中间安装有右配重装置32c;在右立柱组件32的内导轨中间安装有右导向架;右配重装置32c与右导向架通过右提升装置32a的传动件形成联动机构;

车辆停放在提升机3的梳齿式停车台上的指定区域内,通过左提升装置31a和右提升装置32a牵引升降台的左导向架和右导向架同步升降,实现车辆在底层与上层之间的升降搬运。

具体的,左提升装置31a与所述右提升装置32a采用链轮链条的机械传动结构形式或是采用液压缸传动结构形式或者是电动缸传动结构形式;所述左提升装置31a和所述右提升装置32a分别通过与左配重装置31c和右配重装置32c相配合工作,用于实现降低左驱动装置31b和右驱动装置32b的功率。

进一步的,升降式穿梭车4包括主体框架4a,走行装置4b,导向轮装置4c,提升装置4d,梳齿式升降臂4e,升降导轨4f,防坠落装置4g及走行定位装置4h;其中,升降式穿梭车4通过走行装置4b 的驱动,沿穿梭车导轨1f横向穿梭走行,实现车辆在停车台1的上层的横向搬运;且所述升降式穿梭车4通过提升装置4d牵引梳齿式升降臂4e升降,使车辆在升降台上的取放以及使车辆在梳齿式停车位1a上的存取;走行装置4b安装固定在主体框架4a四角的下部,走行装置4b牵引升降式穿梭车4左右横向移动;提升装置4d安装固定在主体框架4a上端。

更具体的,升降式穿梭车4在走行装置4b牵引下沿着停车台1 顶部的穿梭车导轨1f横向左右穿梭走行,使车辆的横向穿梭搬运;且所述升降式穿梭车4通过走行定位装置4h时时检测升降式穿梭车 4左右横向走行的坐标位置,使得升降式穿梭车4精确定位;

走行装置4b采用减速电机驱动走行轮的机械传动结构形式或是采用液压马达驱动走行轮的液压传动结构形式;且走行装置4b的走行轮及导向轮装置4c的导向轮是采用钢制包胶轮结构形式,以降低停车系统的运行噪声,还可以采用全钢制轮结构形式。

更具体的,提升装置4d采用链轮链条的机械传动结构形式或采用液压缸传动结构形式或者是采用电动缸传动结构形式;

梳齿式升降臂4e与停车台1上的梳齿式停车位1a和升降台均采用梳齿式结构,其中,梳齿式停车位1a与升降台的梳齿布置结构相同,梳齿式升降臂4e上的梳齿设置结构与梳齿式停车位1a和升降台的设置结构相互交错开。

进一步的,控制与调度系统5包括电控柜5a,存取车操作屏5b,停车系统信息显示屏5c,停车系统运行状态指示灯5d,地磁感应装置5e,道闸装置5f,车牌自动识别装置5g,停车位置检测装置5h 以及辅助停车指示屏;其中,地磁感应装置5e装在出入通道2的正前方的地下,道闸装置5f以及车牌自动识别装置5g安装在地磁感应装置5e的正上方;存取车操作屏5b安装在出入通道2的左前外侧;停车系统信息显示屏5c以及停车系统运行状态指示灯5d安装在出入通道2的入口处的正上方;辅助停车指示屏安装在出入通道2的里侧;电控柜5a安装在出入通道2的内部侧面;停车位置检测装置5h安装在出入通道2的内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更为具体的实施方式是:

上述设计结构的一种升降穿梭式停车系统在进行使用之前,需要将其进行安装完成后进行使用。

使用时,该一种升降穿梭式停车系统分为存车工作过程与取车工作过程

两种工作过程,具体的分别是:

该一种升降穿梭式停车系统的存车时的具体工作操作步骤过程是:

步骤一,当该一种升降穿梭式停车系统的控制与调度系统检测到有待存车辆时,在确认停车系统有空停车位且停车系统处于待机状态后,给出准许待存车辆驶入的信息;

步骤二,停车系统的门禁装置开启,自动车牌识别装置自动识别车辆信息,车主将车辆开至出入通道中间提升机的梳齿式升降台上,在辅助停车指示屏及停车位置检测装置的帮助下停在指定区域内;

步骤三,车主停好,锁好车门,走到存取车操作屏前核对待存车辆信息及进行确认存车操作;

步骤四,停车系统的控制与调度系统接到“确认存车”指令后,进行空停车位的智能分配并通知车主待存车辆的具体存放位置;随之启动存车工作程序;

步骤五,提升机的梳齿式升降台在提升装置的牵引下开始上升,将待存车辆提升到与停车台二层上的梳齿式停车位高度同高或略高的高位位置后停止提升;

步骤六,在停车台的二层上,升降式穿梭车的梳齿式升降臂处于低位,升降式穿梭车根据控制与调度系统的指令,从待机位走行到出入通道的中间位置;此时,升降式穿梭车的梳齿式升降臂正好位于提升机的梳齿式升降台的正下方;

步骤七,升降式穿梭车停稳后,升降式穿梭车的梳齿式升降臂在提升装置的牵引下开始向上提升,穿过提升机的梳齿式升降台将待存车辆取走并提升到高位超过停车台上停放在梳齿式停车位上车辆的高度,触发到位检测开关后停止提升;

步骤八,升降式穿梭车根据控制与调度系统智能分配的停车位指令,走行到分配的空梳齿式停车位位置,此时,升降式穿梭车的梳齿式升降臂正好位于梳齿式停车位的正上方;控制与调度系统检测并确认该梳齿式停车位上有无车辆或异物;

步骤九,升降式穿梭车的梳齿式升降臂在提升装置的牵引下开始向下降,穿过停车台的梳齿式停车位,将车辆停放在该梳齿式停车位上,梳齿式升降臂继续下降到低位低于停车台的梳齿式停车位高度触发到位检测开关后停止下降,完成存车工作。

该一种升降穿梭式停车系统的取车时的具体工作操作步骤过程是:

步骤一,升降穿梭式停车系统处于待机状态下,车主来到存取车操作屏前,进行取车操作;停车系统的控制与调度系统在核对车主的取车信息无误后启动取车工作程序;

步骤二,提升机的空梳齿式升降台在提升装置的牵引下由低位上升到高位;

步骤三,升降式穿梭车的梳齿式升降臂处于低位,升降式穿梭车根据控制与调度系统的指令,从待机位走行到待取车存放的梳齿式停车位位置,其梳齿式升降臂正好位于该梳齿式停车位的正下方;

步骤四,控制与调度系统检测并确认该梳齿式停车位有车辆后,升降式穿梭车的梳齿式升降臂在提升装置的牵引下上升,穿过梳齿式停车位,将车辆从梳齿式停车位取下并提升到高位超过停车台上停放在梳齿式停车位上的其它车辆的高度,触发到位检测开关后停止提升;

步骤五,升降式穿梭车走行到出入通道中间位置,此时,载有待取车辆的升降式穿梭车的梳齿式升降臂正好位于提升机的梳齿式升降台的正上方;

步骤六,升降式穿梭车的梳齿式升降臂在提升装置的牵引下下降,梳齿式升降臂穿过提升机的梳齿式升降台,将车辆停放在提升机的梳齿式升降台上,继续下降到低位低于提升机的梳齿式升降台的高度触发到位检测开关后停止下降;

步骤七,升降式穿梭车走行到待机位等待控制与调度系统的下个指令;

步骤八,控制与调度系统检测并确认出入通道内无异物后,提升机的梳齿式升降台在提升系统的牵引下下降到低位,触发到位检测开关后停止下降;控制与调度系统发出准许车辆驶出的信息;

步骤九,车主将车辆驶出出入通道,完成取车工作。

在上述的整个实施操作过程中,停车台的雨棚布置在出入通道的上方,可以为存取车的用户遮风挡雨,提升用户的存取车体验;升降穿梭式停车系统由于采用梳齿式停车结构,不需要载车板,成本低,存取车效率高;升降穿梭式停车系统通过控制与调度系统对停车位进行智能分配以及与城市智慧停车云平台联网对接,实现停车位信息自动发布,提高停车位利用率;控制与调度系统还可以与城市智慧停车云平台联网对接,实现停车位信息自动发布,提高停车位的利用率;控制与调度系统具有安全连锁控制,停车位智能分配,车牌自动识别,停车系统工况信息时时显示的功能。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