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墙板组合拐角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8120发布日期:2018-11-07 20:54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泥墙板组合拐角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型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泥墙板组合拐角墙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的楼房绝大多数采用框架结构,框架主体完工后,需要在框架主体的内部进行墙体的垒砌,采用砖块和砂浆垒墙施工效率慢,墙体重量较重,需要在承重梁的上方进行墙体的垒砌,施工进度慢,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目前,框架主体的楼房,大多数采用砖块和砂浆垒砌的墙体或者硅镁加气水泥预制墙板,进行空间的分割,拐角墙的使用很普遍。目前,砖块和砂浆垒砌的拐角墙,通常是由两个墙体在拐角处砖块勾连,砂浆凝固后实现牢固连接。但是,两块硅镁加气水泥预制墙板连接形成的拐角墙,在拐角处采用粘接的方式连接,存在连接不牢固,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粘接剂的使用寿命不长。因此,需要对提供一种连接方式牢固可靠的组合拐角墙。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连接牢固、安全可靠、安装快速方便的水泥墙板组合拐角墙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泥墙板组合拐角墙结构,包括两个墙板,分别为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所述两个墙板均为方形平板结构,第一墙板位于第二墙板的左前方,其后端与第二墙板的左端相连。第一墙板的后侧面和第二墙板的左侧面均为45°斜面,第一墙板后侧的斜面与第二墙板左侧的斜面贴合,形成L形结构的组合体。各墙板靠近其斜面一端的内部,由上往下依次等间隔横向布置多个螺杆,螺杆位于螺杆安装孔内,各螺杆的一端伸出所在墙板的斜面且连接有锁紧块。每个螺杆均配置有一个螺母,所述螺母固定嵌入对应的墙板内,螺杆另一端的端面上开有内六角沉孔。任意一个墙板位于其斜面的一端,均开有与另一个墙板内的螺杆相对应的安装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墙板的前侧开有卡接槽,第二墙板的右侧设有与卡接槽相匹配的卡接条。

优选地,第一墙板内的所有螺杆与第二墙板内的所有螺杆依次交替布置。

优选地,所述锁紧块为楔形结构,任意一个墙板位于其斜面对应部分的外侧,均竖向依次设有多个楔形卡槽,该墙板的楔形卡槽与另一墙板内螺杆端部的锁紧块对应。每个墙板上的楔形卡槽与其安装槽一一对应,且与对应的安装槽相通。

优选地,各螺杆的一端伸出锁紧块的外侧且固定相连有限位头,锁紧块的外侧面上设置有与限位头相匹配的圆形沉孔,两个墙板安装完成后,限位头位于圆形沉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两个水泥墙板采用卯榫结构组合成拐角墙,连接方式牢固稳定,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长,可实现快速安装和拆卸,可多次重复使用,提高型材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泥墙板组合拐角墙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泥墙板组合拐角墙结构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结合图1和图2,一种水泥墙板组合拐角墙结构,包括两个墙板,分别为第一墙板1和第二墙板2,所述第一墙板1和第二墙板2均为方形平面板状结构,由硅镁加气水泥中添加纤维预制成型。第一墙板1和第二墙板2均垂直于地面放置,第一墙板1位于第二墙板2的左前方,其后端与第二墙板2的左端连接成L形结构的组合体。所述第一墙板1的前侧面上开有竖向的卡接槽11,第二墙板2的右侧面上设有与卡接槽11相匹配的卡接条12,使用过程中,第一墙板1的前侧面的卡接槽11可与除第一墙板1外其它墙板的卡接条12卡合并粘接在一起,第二墙板2的右侧面的卡接条12可与除第二墙板2外其它墙板的卡接槽11卡合并粘接在一起。

第一墙板1的后侧面和第二墙板2的左侧面均为45°斜面,第一墙板1后侧的斜面与第二墙板2左侧的斜面贴合并相连在一起,形成L形结构的组合体。第一墙板1和第二墙板2近其斜面一端的内部,均由上往下依次等间隔布置多个螺杆3,各螺杆3均水平设置在对应墙板的螺杆安装孔21内。位于第一墙板1内的各螺杆3的后端伸出第一墙板1后侧的斜面,位于第二墙板2内的各螺杆3的左端伸出第二墙板2后侧的斜面,所有螺杆3伸出对应斜面的一端,均活动连接有锁紧块4,锁紧块4为四棱台状的楔形结构,套在螺杆3的端部。第一墙板1内的所有螺杆3与第二墙板2内的所有螺杆3依次交替布置。各螺杆3的端部伸出锁紧块4的外侧,且固定相连有限位头32,锁紧块4的外侧面上设置有与限位头32相匹配的圆形沉孔,第一墙板1和第二墙板2安装完成后,限位头32卡在圆形沉孔内。

每个螺杆3均配置有一个螺母5,所述螺母5固定嵌入对应的墙板内,螺杆3另一端的端面上开有内六角沉孔31,使用内六角扳手插入螺杆3端部的内六角沉孔31内,可驱动螺杆3沿其轴线在螺杆安装孔21内移动。第一墙板1后侧斜面的端部开有与第二墙板2内的螺杆相对应的多个安装槽22,第二墙板2左侧斜面的端部开有与第一墙板1内的螺杆3相对应的多个安装槽22,第一墙板1后侧的多个安装槽22与第二墙板2左侧的多个安装槽22依次交替布置。第一墙板1内的所有螺杆3伸出其后端的部分,可进入第二墙板2左侧对应的各安装槽22内,第二墙板2内的所有螺杆3伸出其左端的部分,可进入第一墙板1后侧对应的各安装槽22内。

第一墙板1的后端左侧和第二墙板2的左端后侧,均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与其安装槽22一一对应的多个楔形卡槽23,各楔形卡槽23与对应的安装槽22及螺杆安装孔21均相通。位于第一墙板1内的螺杆3端部的所有锁紧块4与第二墙板2的所有楔形卡槽23一一对应,位于第二墙板2内的螺杆3端部的所有锁紧块4与第一墙板1的所有楔形卡槽23一一对应,通过螺杆3可驱动各锁紧块4进入对应的楔形卡槽23内,实现第一墙板1和第二墙板2的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墙板、第二墙板和锁紧块均由水泥预制成型,尤其适用硅镁加气水泥中添加纤维预制成型工艺制作上述轻质水泥制品。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