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阴角加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5924发布日期:2018-11-09 21:01阅读:57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剪力墙阴角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中,剪力墙加固横向龙骨在阴角容易形成悬挑端,这样,容易造成剪力墙阴角部位的跑模、涨模,使得成型后的阴角部位高低不平,不但影响混凝土构件成型后的观感质量,而且需要后续剔凿或修补,造成施工成本的加大。

因此,该技术存在改进的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剪力墙阴角加固装置,可避免剪力墙加固横向龙骨在阴角形成悬挑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剪力墙阴角加固装置,包括:第一角钢,所述第一角钢的阴角处间隔预设距离设有多个第一螺孔;第二角钢,所述第二角钢的阴角处间隔预设距离设有多个第二螺孔;多个固定板,每个所述固定板中心设有第三螺孔,每个所述固定板垂直于地面,并且每个所述固定板的两侧焊接在所述第二角钢内部两侧;多根螺杆和多个与每根所述螺杆对应的螺母,每根所述螺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三螺孔、所述第二螺孔和所述第一螺孔,每根所述螺杆和每个所述螺母用于每个所述固定板、所述第二角钢和所述第一角钢的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剪力墙阴角加固装置,通过多个螺杆和多个螺母将多个固定板、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固定,并且,在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之间形成的空间中插入横向方木,避免横向方木在阴角形成悬挑端,进而避免由于横向方木阴角端悬挑引起的涨模和跑模情况。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剪力墙阴角加固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具体地,所述第一角钢的两侧末端设置模板,所述第一角钢和所述第二角钢之间用于放置横向方木。

更具体地,所述第一角钢与所述第二角钢之间的垂直距离与放置所述横向方木的横截面宽度相同。

优选地,每个所述固定板为方形扁铁。

优选地,每个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二角钢阴角内部呈45º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的设置,可一次性对所有的横向龙骨进行加固,并且通过螺杆和螺栓的设置,可根据横向方木的尺寸调整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之间的垂直距离;(2)通过多个固定板的设置,使得第二角钢与固定板形成三角支架,该固定装置的稳定性以及加固的强度更好;(3)由于横向方木插入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之间,进而消除了横向方木在阴角部位的悬挑现象,从而避免了剪力墙阴角部位跑模、涨模的情况;(4)该装置结构简单、能保证阴角部位混凝土成型一致,以及提高加固体系的整体性,并且可以在施工中周转使用,不但省工、省料,而且构件加工简便,做到了绿色施工、节约材料、缩短工期。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剪力墙阴角加固装置俯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剪力墙阴角加固装置的立体图;以及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剪力墙阴角加固装置。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剪力墙阴角加固装置俯视图。如图1-3所示,该剪力墙阴角加固装置100包括:第一角钢1、第二角钢2、多个固定板3、多根螺杆4和多个与每根螺杆4对应的螺母5。

其中,第一角钢1的阴角处间隔预设距离设有多个第一螺孔;第二角钢2的阴角处间隔预设距离设有多个第二螺孔;每个固定板3中心设有第三螺孔,每个固定板3垂直于地面,并且每个固定板3的两侧焊接在第二角钢2内部两侧;每根螺杆4依次穿过第三螺孔、第二螺孔和第一螺孔,每根螺杆4和每个螺母5用于每个固定板3、第二角钢2和第一角钢1的固定连接。

其中,预设距离可根据剪力墙高度而定,优选为50cm。

也就是说,在第一角钢1的阴角处每间隔50cm设置一个第一螺孔,并且在第二角钢2的阴角处每间隔50cm设置一个第二螺孔。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角钢1和第二角钢2完全相同,第一螺孔与第二螺孔设置的位置也完全相同,从而保证,螺杆4可垂直穿过第一角钢1和第二角钢2,进而使得第一角钢1和第二角钢2处于平行状态,并且不易晃动。

另外,在第二角钢2阴角内部设置多个固定板3,在螺母5固定拧紧螺杆4之后,并贴近固定板3,固定板3与第二角钢2形成三角支架,使得该剪力墙阴角固定装置100更加稳定。

其中,第一、第二和第三螺孔的直径大小根据螺杆的直径大小而定,并且同在同一水平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3所示,第一角钢1的两侧末端设置模板6,第一角钢1和第二角钢2之间用于放置横向方木7。

也就是说,第一角钢1和第二角钢2之间的空隙可插入横向方木7,并且可在所有的横向方木7均插入之后,对所有的横向方木7一次进行加固,也就是拧紧所有的螺杆4和螺母5,从而避免横向方木7在阴角处出现悬挑状态。

并且在第一角钢1的两侧末端设置模板6,在固定好多根横向方木7之后,可使用纵向钢管以及对拉螺栓(图中未示出)对多根横向方木7进行固定,该装置100保证了阴角部位模板加固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可确保阴角部位混凝土成型一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角钢1与第二角钢2之间的垂直距离与放置横向方木7的横截面宽度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3所示,每个固定板3可为方形扁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3所示,每个固定板3与第二角钢2阴角内部呈45º焊接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固定板3与第二角钢2的阴角内部呈45º设置时,固定效果最好。

可以理解的是,多个固定板3也可以设置为一个长条形板,这样,使得该装置100的整体性更好。

综上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剪力墙阴角加固装置,通过多个螺杆和多个螺母将多个固定板、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固定,并且,在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之间形成的空间中插入横向方木,螺栓紧固后以及两个角钢加固了横向方木端部,避免横向方木在阴角形成悬挑端,进而避免由于横向方木阴角端悬挑引起的涨模和跑模情况,并且该装置拆卸方便,零件易加工,成本低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