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4051阅读:1849来源:国知局
剪力墙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剪力墙,该剪力墙包括墙体(1),墙体(1)内锚固有钢筋笼(2)和两钢肋板(3),每块钢肋板(3)的每个表面固定有一排导柱(4),导柱(4)的外端伸出墙体(1)的混凝土且每根导柱(4)外端固定有拉环(5),每排导柱(4)的拉环(5)内穿有一根张紧的拉索(6);每根拉索(6)的锚固端和张拉端均锚固在墙体(1)的混凝土内。该剪力墙能提高水平向承载力。
【专利说明】剪力墙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领域中的结构墙施工技术,具体讲是一种剪力墙。

【背景技术】
[0002]剪力墙指在建筑物内增设的抵抗水平剪切力的墙体。因高层建筑所要抵抗的水平剪力主要是地震引起,故剪力墙又称抗震墙。剪力墙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为增强剪力墙的强度和刚度,除了常规的钢筋笼,墙体混凝土内还会另外锚固两块相互交叉的钢肋板,两块钢肋板均与钢筋笼连接,从墙体的厚度方向看,两块钢肋板大致位于墙体的厚度中间,从墙体的墙面方向看,每根钢肋板的宽度平分线与墙面的一根对角线重合。
[0003]现有技术的剪力墙的施工方法也是常规的绑扎钢筋笼、放置两块钢肋板并将其与钢筋笼连接,搭设模板,浇捣混凝土等。
[0004]现有技术的剪力墙及其施工方法存在以下弊端:地震发生时,水平地震力会使得墙体发生水平向的平行错动,即墙体的顶边相对于底边平移,这样,墙体的墙面会由矩形变成侧边与底边倾斜的平行四边形,而两钢肋板布置在墙面的两对角线上,一块钢肋板会被拉伸而另一块钢肋板会被挤压,钢结构的肋板长而薄,这种结构的抗拉效果理想,但抗挤压能力不足,钢肋板中段容易受挤压弯折变形失稳,故其中一块钢肋板会被挤压产生较大形变,严重时该钢肋板的中端会被挤压伸出墙体混凝土,导致剪力墙整体结构被破坏,其水平向承载力不足。
[0005]行业内采用增加混凝土墙体厚度的方式来改善上述状况,但这样不仅增大了混凝土用量,增加施工强度和成本,而且关键是,地震力是与墙体的自重成正比的,重量随着厚度增大后,地震产生的水平剪力也增大了,故墙体的抗水平向剪力的效果即水平向承载力仍然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显著提高墙体水平向承载力的剪力
m ο
[000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剪力墙,它包括墙体,墙体内锚固有钢筋笼和两块相互交叉的钢肋板,两块钢肋板均与钢筋笼固定,每块钢肋板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固定有多根导柱,位于同一钢肋板同一个表面的多根导柱沿着该钢肋板的宽度平分线排成一排,每排导柱中位于中间的导柱长而位于两侧的导柱短,每根导柱的外端均伸出墙体的混凝土且每根导柱外端固定有拉环,每排导柱的拉环内穿有一根张紧的拉索;每根拉索的锚固端经一个第一套管锚固在墙体混凝土内,每根拉索的张拉端经一个第二套管锚固在墙体的混凝土内。
[0008]实施本实用新型剪力墙的施工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0009]a、将两块钢肋板交叉焊接,并在每块钢肋板的每个表面固定一排多根导柱;
[0010]b、绑扎好内、外两层钢筋网,并将两交叉的钢肋板放置在两层钢筋网之间,再用连接钢筋将两层钢筋网连接成整体钢筋笼,同时将连接钢筋与两钢肋板连接以实现两钢肋板与钢筋笼的连接;
[0011]C、在钢筋笼上固定四个第一套管和四个第二套管;
[0012]d、搭设好墙体内外两侧的两层模板;
[0013]每层模板上都贯穿有两排交叉的安装孔,每排安装孔位于模板的对角线上,每排安装孔与一块钢肋板的一个表面上的一排导柱一一对应,每个安装孔包括相互连通的上孔和下孔,下孔的孔径等于导柱的直径,上孔孔径大于下孔孔径;
[0014]将每根导柱穿过对应的安装孔的上孔,再将模板上提,使得每根导柱配合在对应的下孔内,再用尺寸与上孔吻合的盖子盖住上孔;
[0015]e、浇捣墙体混凝土,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锚固在墙体混凝土内,而两块钢肋板的内、外表面的四排导柱外端的拉环均位于墙体混凝土外;
[0016]f、在每排导柱的各个拉环中穿一条拉索,且将拉索的锚固端穿过一个第一套管而张拉端穿过第二套管,再张紧拉索;
[0017]g、将四个第一套管和四个第二套管补浆填实。
[0018]本实用新型剪力墙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0019]首先,每块钢肋板的内、外表面均对称的张紧有一根弓弦式的拉索,两根拉索左右对称的箍紧了钢肋板,使得钢肋板的抗水平向剪力的能力大幅度提高,进而显著增大了整个墙体的水平向承载力,避免钢肋板受挤压失稳导致的变形破坏,充分发挥每根钢肋板的强度和刚度,大幅度提高了墙体抗震性能;而且,基于拉索对整个墙体水平向承载力的增强,故可以将剪力墙的厚度做的更薄,如现有技术剪力墙一般厚度是180?200mm,而本实用新型的剪力墙厚度可以减少到120mm,且墙体的水平向承载力仍显著增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实用新型剪力墙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因为两块钢肋板上的拉索、导柱从俯视角度看位置重叠、相互遮挡干涉,故图中只画出一块钢肋板及该钢肋板的导柱、拉索)。
[0021]图2是本实用新型剪力墙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浇注本实用新型剪力墙的模板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实用新型剪力墙的两块相互交叉的钢肋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所示1、墙体,2、钢筋笼,2.1、钢筋网,2.2、连接钢筋,3、钢肋板,4、导柱,5、拉环,6、拉索,7、第一套管,8、第二套管,9、模板,10、安装孔,10.1、上孔,10.2、下孔,11、盖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6]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剪力墙,它包括墙体I。墙体I内锚固有钢筋笼2和两块相互交叉的钢肋板3,两块钢肋板3均与钢筋笼2固定。每块钢肋板3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固定如焊接有多根导柱4,位于同一钢肋板3同一个表面的多根导柱4沿着该钢肋板3的宽度平分线排成一排,剪力墙有两块钢肋板3,每块钢肋板3有内外两个表面,这样剪力墙一共有四排导柱4。每排导柱4中位于中间的导柱4长而位于两侧的导柱4短,这样才能构成弓弦式的拉索6。
[0027]每根导柱4的外端均伸出墙体I的混凝土且每根导柱4外端固定有拉环5,每排导柱4的拉环5内穿有一根张紧的拉索6。也就是说,剪力墙一共有4根拉索6,每根拉索6穿过一排导柱4的拉环5。
[0028]每根拉索6的锚固端经一个第一套管7锚固在墙体I混凝土内,每根拉索6的张拉端经一个第二套管8锚固在墙体I的混凝土内。具体的说,每根拉索6的前段设有一个第一套管7,第一套管7锚固在墙体I混凝土内且与钢筋笼2固定,每根拉索6的前段位于第一套管7内且第一套管7和拉索6前段的间隙被混凝土填实;每根拉索6的后段设有一个第二套管8,第二套管8锚固在墙体I混凝土内且与钢筋笼2固定,每根拉索6的后段位于第二套管8内且第二套管8和拉索6后段的间隙被混凝土填实。
[0029]实施本实用新型剪力墙的施工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0030]a、将两块钢肋板3交叉焊接,并在每块钢肋板3的每个表面固定一排多根导柱4 ;也就是在两块钢肋板3的内、外表面一共固定四排导柱4。
[0031]b、绑扎好内、外两层钢筋网2.1,并将两交叉的钢肋板3放置在两层钢筋网2.1之间,再用连接钢筋2.2将两层钢筋网2.1连接成整体钢筋笼2,同时将连接钢筋2.2与两钢肋板3连接以实现两钢肋板3与钢筋笼2的连接;该步骤中连接钢筋2.2与钢筋网2.1或钢肋板3的连接,可以是点焊固定,也可以是绑扎。
[0032]C、在钢筋笼2上固定四个第一套管7和四个第二套管8。在后续张拉拉索6的过程中,拉索6的张拉端和锚固端均需要贯穿墙体1,故每个第一套管7和每个第二套管8均需要贯穿墙体1,所以每个第一套管7和第二套管8的两端均与两层模板9抵靠,避免浇捣墙体I混凝土时,混凝土进入到第一套管7和第二套管8内。
[0033]d、搭设好墙体I内外两侧的两层模板9。
[0034]每层模板9上都贯穿有两排交叉的安装孔10,每排安装孔10位于模板9的对角线上,每排安装孔10与一块钢肋板3的一个表面上的一排导柱4 一一对应。每个安装孔10包括相互连通的上孔10.1和下孔10.2,下孔10.2的孔径等于导柱4的直径,上孔10.1孔径大于下孔10.2孔径。
[0035]将每根导柱4穿过对应的安装孔10的上孔10.1,再将模板9上提,使得每根导柱4配合在对应的下孔10.2内,再用尺寸与上孔10.1吻合的盖子11盖住上孔10.1,如将盖子11与上孔10.1紧配合,这样,导柱4堵住了下孔10.2,而盖子11塞住上孔10.1,避免浇捣墙体I混凝土时漏衆。
[0036]e、浇捣墙体I混凝土,第一套管7和第二套管8锚固在墙体I混凝土内,而两块钢肋板3的内、外表面的四排导柱4外端的拉环5均位于墙体I混凝土外。
[0037]f、在每排导柱4的各个拉环5中穿一条拉索6,且将拉索6的锚固端穿过一个第一套管7而张拉端穿过第二套管8,再张紧拉索6。
[0038]具体的说,将一根拉索6经第一套管7穿过墙体1,该拉索6的锚固端卡在第一套管7入口,拉索6的前段位于第一套管7内,然后将拉索6依次穿过同一排导柱4的全部拉环5,再将拉索6经第二套管8穿过墙体1,拉索6的后段位于第二套管8内且拉索6的张拉端位于第二套管8的出口,最后用常规方式如千斤顶张紧该根拉索6。然后重复上述步骤3次将其余三根拉索6张紧固定。
[0039]g、将四个第一套管7和四个第二套管8补浆填实。
【权利要求】
1.一种剪力墙,它包括墙体(1),墙体⑴内锚固有钢筋笼⑵和两块相互交叉的钢肋板(3),两块钢肋板(3)均与钢筋笼(2)固定,其特征在于:每块钢肋板(3)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固定有多根导柱(4),位于同一钢肋板(3)同一个表面的多根导柱(4)沿着该钢肋板(3)的宽度平分线排成一排,每排导柱⑷中位于中间的导柱⑷长而位于两侧的导柱(4)短,每根导柱(4)的外端均伸出墙体(I)的混凝土且每根导柱(4)外端固定有拉环(5),每排导柱(4)的拉环(5)内穿有一根张紧的拉索¢);每根拉索¢)的锚固端经一个第一套管(7)锚固在墙体(I)混凝土内,每根拉索¢)的张拉端经一个第二套管(8)锚固在墙体(I)的混凝土内。
【文档编号】E04B2/58GK204098280SQ201420603630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7日
【发明者】查支祥, 林后方, 林星华, 黎府台 申请人: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浙江繁荣建设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