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型钢板-原竹-混凝土组合楼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8400发布日期:2018-11-07 20:57阅读:5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型钢板-原竹-混凝土组合楼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楼板,尤其是一种压型钢板-原竹-混凝土组合楼板,属于土木建筑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我国主要的建筑结构形式之一,在各类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随着如今对建筑的高度和抗震性能的高要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较差等问题突出,使得其应用受到较多的限制。近年来,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组合结构在建筑结构中优势显著,在组合结构中越来越多采用压型钢板作为建筑物楼板体系的承重单元,结合压型钢板和混凝土两种材料得优异特性,形成承载力高、变形能力卓越的轻型楼板。

如今在“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的指导下,土木工程界开始着重于对低碳环保材料的研究应用,竹材就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材料,近年来大受建筑行业欢迎,竹材力学性能卓越,特别是抗拉性能,且竹材对结构的保温隔热,在降低结构自重方面优势巨大,可广泛应用与墙体、楼板等构件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型钢板-原竹-混凝土组合楼板,以克服现有钢筋混凝土楼板及压型钢板-混凝土楼板自重过大的缺陷,满足如今超高层建筑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型钢板-原竹-混凝土组合楼板,以期解决现有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大的缺陷。该组合楼板采用压型钢板,增强结构承载力的同时,减少结构占用空间,此外,该结构内充分利用了我国丰富的竹资源,以原生竹材填充于压型钢板槽部的混凝土中,既不影响结构受力,又减轻自重,绿色环保。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压型钢板-原竹-混凝土组合楼板,包括压型钢板、栓钉、纵向原竹、空心管、混凝土、钢筋网共同组成,其特征在于压型钢板每个槽部中心轴线处间隔焊接两个以上栓钉,内含天然竹节的纵向原竹横向间隔布置于压型钢板的槽部中心轴线处,其数量等于槽口数量,纵向原竹的纵轴向与压型钢板的纵轴向平行一致,纵向原竹上、下表面对应各个栓钉位置处开设有直径小于纵向原竹内径的贯穿孔,在每一贯穿孔对应位置处设有一个对应空心管垂直贯穿每个贯穿孔,空心管的外径与贯穿孔的内径相同,其外壁与贯穿孔的内壁紧密贴合摩擦连接,空心管的底端置于压型钢板的上表面,其顶端不低于纵向原竹的上表面,栓钉穿过贯穿孔的内腔,栓钉底端焊接于压型钢板上表面,顶端露出空心管的顶面不少于20mm,混凝土填充于贯穿孔的内腔并完全包裹栓钉,混凝土浇筑于压型钢板的上部,且其内部铺设有钢筋网。

所述的压型钢板的槽部之间形状开口型、闭口型或缩口型中的一种。

所述的纵向原竹的底面与压型钢板上表面之间的间隙为0~50mm。

所述的空心管的位置及数量与贯穿孔一一对应,其采用原竹制作。

一种压型钢板-原竹-混凝土组合楼板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将栓钉焊接至压型钢板的上表面,在纵向原竹上、下表面对应各个栓钉位置处开设贯穿孔,并将空心管置于其中,内含天然竹节的纵向原竹横向间隔布置于压型钢板的槽部中心轴线处,空心管的位置及数量与贯穿孔一一对应,安放钢筋网,浇筑混凝土,形成一种压型钢板-原竹-混凝土组合楼板,其步骤如下:

A.铺设压型钢板:按照设计选择尺寸规格相同的压型钢板,两个以上的压型钢板首尾相连;

B.焊接栓钉:在压型钢板槽部间隔焊接两个以上的栓钉;

C.加工纵向原竹:挑选直径、长度相近的内含天然竹节的天然原竹作为纵向原竹,在纵向布置的纵向原竹上、下表面对应压型钢板的各个栓钉位置处开设贯穿孔,贯穿孔开设于两两天然竹节之间,直径大于栓钉尺寸小于纵向原竹内径;

D.制作空心管:挑选外径与纵向原竹表面贯穿孔直径相同原竹截取制作空心管,其长度按照设计长度截断;

E.布排纵向原竹及空心管:将两根以上纵向原竹等长平行设置于压型钢板的槽部中心轴线处,空心管布置于纵向原竹表面的贯穿孔,其底端支撑于压型钢板的上表面,并保证栓钉穿过空心管的内腔;

F.绑扎布置钢筋网:绑扎钢筋形成钢筋网,布置钢筋网时可设置垫块,避免钢筋直接铺设至压型钢板肋、槽部;

G.浇筑混凝土:在压型钢板上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填充于贯穿孔的内腔并完全包裹栓钉,混凝土浇筑于压型钢板的上部并包裹钢筋网,即形成一种压型钢板-原竹-混凝土组合楼板。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法上,压型钢板、栓钉、纵向原竹以及空心管均可提前工厂预制或加工,通过现场依次安装各组成构件现浇混凝土形成整体结构,容易实现标准化生产。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大的缺陷,提高结构承载能力,同时原竹的采用使得结构绿色环保、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具体有益效果如下:

(1)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楼板相比,压型钢板可作为现浇混凝土的永久模板,节省成本和劳动力,亦可作为楼板的底筋使用,减少了安装钢筋的工作量,保证了结构的承载能力。

(2)本实用新型采用组合楼板降低了楼板的厚度,减轻了楼板自重,纵向布置于压型钢板槽部的纵向原竹减少了混凝土的用量,进一步减轻结构自重,且材料绿色环保,经济节能。

(3)压型钢板的肋部可布排水电管线,使得结构与管线合为一体,增加了建筑有效使用净空。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压型钢板-原竹-混凝土组合楼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一种开口型压型钢板-原竹-混凝土组合楼板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为一种缩口型压型钢板-原竹-混凝土组合楼板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为一种闭口型压型钢板-原竹-混凝土组合楼板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5为一种压型钢板-原竹-混凝土组合楼板的栓钉立体示意图;

图6为一种压型钢板-原竹-混凝土组合楼板的钢筋网立体示意图;

图7为一种压型钢板-原竹-混凝土组合楼板的空心管-栓钉立体细节示意图;

图8为一种压型钢板-原竹-混凝土组合楼板的工艺流程图;

图9为一种压型钢板-原竹-混凝土组合楼板的铺设压型钢板步骤示意图;

图10为一种压型钢板-原竹-混凝土组合楼板的焊接栓钉步骤示意图;

图11为一种压型钢板-原竹-混凝土组合楼板的加工纵向原竹步骤示意图;

图12为一种压型钢板-原竹-混凝土组合楼板的制作空心管段步骤示意图;

图13为一种压型钢板-原竹-混凝土组合楼板的布排纵向原竹及空心管步骤示意图;

图14为一种压型钢板-原竹-混凝土组合楼板的绑扎布置钢筋步骤示意图;

图15为一种压型钢板-原竹-混凝土组合楼板的浇筑混凝土步骤示意图;

在附图1~附图15中,1为压型钢板、2为栓钉、3为纵向原竹、4为空心管、5为混凝土、6为钢筋网、7为贯穿孔、31为天然竹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型钢板-原竹-混凝土组合楼板,包括压型钢板1、栓钉2、纵向原竹3、空心管4、混凝土5、钢筋网6共同组成,其特征在于压型钢板1每个槽部中心轴线处间隔焊接两个以上栓钉2,内含天然竹节31的纵向原竹3横向间隔布置于压型钢板1的槽部中心轴线处,其数量等于槽口数量,纵向原竹3的纵轴向与压型钢板1的纵轴向平行一致,纵向原竹3上、下表面对应各个栓钉2位置处开设有直径小于纵向原竹3内径的贯穿孔7,在每一贯穿孔7对应位置处设有一个对应空心管4垂直贯穿每个贯穿孔7,空心管4的外径与贯穿孔7的内径相同,其外壁与贯穿孔7的内壁紧密贴合摩擦连接,空心管4的底端置于压型钢板1的上表面,其顶端不低于纵向原竹3的上表面,栓钉2穿过贯穿孔7的内腔,栓钉2底端焊接于压型钢板1上表面,顶端露出空心管4的顶面不少于20mm,混凝土5填充于贯穿孔7的内腔并完全包裹栓钉2,混凝土5浇筑于压型钢板1的上部,且其内部铺设有钢筋网6。

所述的压型钢板1的槽部之间形状开口型、闭口型或缩口型中的一种。

所述的纵向原竹3的底面与压型钢板1上表面之间的间隙为0~50mm。

所述的空心管4的位置及数量与贯穿孔7一一对应,其采用原竹制作。

如图8~图15,一种压型钢板-原竹-混凝土组合楼板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将栓钉2焊接至压型钢板1的上表面,在纵向原竹3上、下表面对应各个栓钉2位置处开设贯穿孔7,并将空心管4置于其中,内含天然竹节31的纵向原竹3横向间隔布置于压型钢板1的槽部中心轴线处,空心管4的位置及数量与贯穿孔7一一对应,安放钢筋网6,浇筑混凝土5,形成一种压型钢板-原竹-混凝土组合楼板,其步骤如下:

A.铺设压型钢板:按照设计选择尺寸规格相同的压型钢板1,两个以上的压型钢板1首尾相连;

B.焊接栓钉:在压型钢板1槽部间隔焊接两个以上的栓钉2;

C.加工纵向原竹:挑选直径、长度相近的内含天然竹节31的天然原竹作为纵向原竹3,在纵向布置的纵向原竹3上、下表面对应压型钢板1的各个栓钉2位置处开设贯穿孔7,贯穿孔7开设于两两天然竹节31之间,直径大于栓钉2尺寸小于纵向原竹3内径;

D.制作空心管:挑选外径与纵向原竹3表面贯穿孔7直径相同原竹截取制作空心管4,其长度按照设计长度截断;

E.布排纵向原竹及空心管:将两根以上纵向原竹3等长平行设置于压型钢板1的槽部中心轴线处,空心管4布置于纵向原竹1表面的贯穿孔7,其底端支撑于压型钢板1的上表面,并保证栓钉2穿过空心管4的内腔;

F.绑扎布置钢筋网:绑扎钢筋形成钢筋网6,布置钢筋网6时可设置垫块,避免钢筋直接铺设至压型钢板肋、槽部;

G.浇筑混凝土:在压型钢板1上浇筑混凝土5,混凝土5填充于贯穿孔7的内腔并完全包裹栓钉2,混凝土5浇筑于压型钢板1的上部并包裹钢筋网6,即形成一种压型钢板-原竹-混凝土组合楼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